第613章 微服私訪(下)

馬車在緊靠西市的西嶺巷內停下,李慶安進了熱海居,不久,一名中年胡人男子攜帶兩名年輕胡姬從熱海居另一面的後門出來了,中年胡人自然是李慶安裝扮,熱海居內有幾個胡姬是很高明的化妝師,她們給李慶安貼了鬍子,粗了眉毛,眼睛裡帶一種碧色,連膚色都變了,無人再認識他是李慶安。

明珠也化妝成了胡姬,變化頗大,頭髮變成栗色,眼睫毛變長,鼻子也微微墊高,她不停取出小銅鏡打量自己容顏,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偷偷地笑,她簡直變成了另一個人。

另一名胡姬也是漢人改扮,她名叫李蓉,隸屬於安西軍內衛情報堂,武藝極高,是趙王府內二十七名女保鏢的隊正,今天她扮作李慶安的情婦,做他的貼身保鏢。

不僅如此,十八名親衛保鏢還在不遠處跟着,警惕地注視着周圍的情形。

熱海居的房屋結構極爲特殊,西嶺巷是死巷,穿過熱海居從前門到後門只要一百餘步,但如果從巷子裡出來,再繞去熱海居後門,那至少要走半個時辰了,正是這種特殊房屋結構,可以保證熱海居遭遇危機時,裡面的人員能迅速撤離,今天也能保證李慶安不被跟蹤發現。

李慶安帶着兩個美女胡姬在西市裡慢慢悠悠地走,西市內胡商很多,至少佔了三成,李慶安這個胡商根本就不足爲奇了,倒是他身邊的兩個姬妾還偶然吸引人的注意力。

“黛麗絲,我們先去米行看看!”

李慶安說的是突厥語,李蓉化名黛麗絲,給明珠做翻譯,“明珠,老爺說先去米行看看。”

明珠笑靨如花,她親暱地挽着李慶安的胳膊,臉上露出甜蜜,但心中卻恨得牙癢,明明那麼多胡商都說漢語,他一個假胡人還偏偏說胡話,明珠悄悄地在李慶安胳膊上狠狠地掐了一下,低聲道:“我的大哥,你就不能說漢語嗎?”

李慶安回頭眨眨眼笑道:“小娘子,你在說什麼?我聽不懂。”

說得還是突厥語,明珠氣結,見李慶安笑容的曖昧,她也不好意思問李蓉,只得扭過頭去不理會他......

西市主要是以民生貨物爲主,茶米油鹽,布匹、普通絲綢、牛羊豬禽、筆墨紙硯等等貨物,有數百種之多,以批發爲主,進入量都極大,有店鋪數千家,少數店鋪是私人買下的產業,大部分還是租賃,光每年東西兩市的房租就是朝廷一塊不菲的收入。

物以類聚,某種貨物的店鋪都會集中在一處,叫做行,如米行、絹行、布行、油行、茶行、生鐵行等等,而且部分大宗商品還細分,光米行就有五熟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等四個行業,位於西市的中間部位。

自古以來,糧食就是各個朝廷所關注的焦點,它的價格漲幅甚至關係到一個朝代的興衰,大唐最繁盛的開元中期,米價只有鬥米十文,因此,杜甫在《憶昔》一詩中寫道: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但自從天寶年後,關中水利漸漸荒蕪,災害頻發,土地兼併,米價也開始一步步走高,河東饑民涌入關中那一年,米價最高時甚至漲到了鬥米三千錢,後來又反覆高低漲落,一直沒有平穩過。

西市的米店有一百餘家,都是日出千石以上的大店,基本上壟斷了長安的糧米供應,各個坊市的米店都要來這裡批發,當然,常平倉那邊還有十幾家官店,但平時一般都不買賣,只有遇災年須平抑糧價時,官店纔會開門以低價賣糧。

米店一般是前面交錢買米,後門提貨,後面還有一條小河,很多人家都是用船來運米,進貨也主要是用船,所以從大門口不怎麼看得出米店的規模,都是清一色的小門深院。

李慶安一連走過幾家,最後他找了一家看起來比較乾淨的米店,匾牌上寫着‘湖杭老店’,牌匾有些陳舊了,至少有五十年以上的歷史。

“我們去看看這家吧!”

這一次,李慶安卻是用漢語說了,突厥語只是一時掩人耳目罷了,當親衛告訴他,沒有發現人跟蹤,沒有異常情況時,他也不想卷着舌頭說突厥語了。

明珠大喜,她終於聽得懂了,連忙笑道:“好啊!我們瞧瞧去。”

李蓉走在前面,他們剛進大門,一名夥計便熱情地迎了上來,可等他看清是來的是胡人,熱情便立刻減了七八分,懶精無神問道:“你們要買多少米?”

“我想先看一看!”

夥計聽他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立刻又熱情起來,“我帶你們看。”

李慶安見他像變色龍似的,一會兒冷,一會兒熱,不由笑罵道:“你這個夥計,若沒有睡醒,就換一人來!”

夥計苦笑一聲道:“客官所有不知,朝廷嚴禁販米出境,一旦被查獲,米店也要連帶遭殃,所以我們一般都不敢做胡商生意。”

“等等!”

李慶安打斷了他的話,“西域不也是唐境嗎?我從石國來,包括石國和河中九國,現在都是唐境,我賣米過去,也不犯法啊!”

李慶安覺得很奇怪,他只知道不準賣米給安祿山,嚴禁販米出境這個規定他竟然不知,夥計向門外看看,指了指北面,壓低聲音道:“其實朝廷也沒有這個規定,是米行的行規,主要是害怕賣米給回紇,三個月前羅記米店賣了千石糧食給一名胡商,結果在居延海被查獲了,那名胡商被殺頭,羅記米店被罰一萬貫錢,幾十年辛苦賣米攢下的財產一夜賠光,米店也關門了,大家都怕了,所以定下行規不準賣米給胡商。”

李慶安這才恍然大悟,這件事他看過崔乾佑的報告,是有一名粟特商人想秘密運米給回紇,被巡哨邊軍抓住了,沒想到朝廷居然罰錢一萬貫,這應該是兼任太府寺卿的劉晏所爲。

李慶安點了點頭,笑道:“那現在怎麼又熱情了?”

夥計也笑道:“我們見人多了,客商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一定是在中原呆久的,估計買米也是在中原做生意,所以行規下又有變通,唐人胡商除外。”

所謂唐人胡商,就有點像今天的‘美籍華人’,只不過反過來,叫‘華籍美人’,長安至少有數十萬長期呆在唐朝的胡人,他們有的因爲故國戰亂,有的是羨慕唐朝繁榮,都不願回去,長期滯留唐朝,也取得了唐朝戶籍,大多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好吧!我是要買米去河南,你先給我介紹一下米價。”

“好嘞!客商請跟我來。”

夥計帶着他們走進了中間的大堂,李慶安從外面看這家‘湖杭老店’冷冷清清,可進了正堂他才知道自己錯了,大堂裡竟有百人之多,大部分都是來買米的商人,其他都是店裡的夥計,人聲喧雜,頗爲熱鬧。

大堂是方形,長寬各十丈,靠牆壁擺滿了竹篾高筐,裡面都是各種米樣,李慶安大概看了看,米價大概都在鬥米四百文左右,這讓他暗吃了一驚。

年初時他看了一份戶部的報告,當時的米價是鬥米八十文,怎麼才十個月,米價便上漲了四倍,難道是因爲移民,因爲戰爭嗎?

李慶安心中有些緊張起來,要知道鬥米四百文,他李慶安肯定要被老百姓罵祖宗八代了,而裴遵慶給他的報告中,全部是長安民衆對他歌風頌德,如果真是歌風頌德,那是鬥米四十文才可能。

“這麼米價這麼貴?”李慶安眉頭一皺,問夥計道:“今年隴右不是糧食大豐收嗎?”

夥計苦笑一聲道:“隴右多大地方,若隴右豐收就能解決長安糧食,那還要漕運做什麼?”

話聽似有理,但李慶安知道並不完全對,從前隴右的糧食主要是供隴右軍和河西軍,所以基本上不調長安,但現在不同,吐蕃被唐軍佔領後,隴右河西基本上無兵了,居延海的兩萬唐軍也主要是關內道供糧,所以今年隴右道糧食基本上都調關中了,而且今天關中雖然比去年略有減產,但兼併土地的大田莊已被一掃而光,剩下一些合法小田莊也正常交租賦,官倉糧草儲備充足,應付戰爭綽綽有餘,也不會影響糧價,如果漲到四百文,那朝廷也應該放糧平倉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李慶安心中充滿了疑惑,這時,旁邊一名買米的商人道:“不是糧價高了,而是錢賤了。”

李慶安一怔,他似乎隱隱有點明白了,他連忙拱手道:“這位大哥,怎麼個錢賤糧貴?”

那商人見他蠻懂禮客氣,便點點頭笑道:“不光是糧貴,其實什麼東西都貴,絹原來是五百文一匹,現在漲到三貫了,肉原來是八十文一斤,現在也漲到兩百文了。”

“就是!”旁邊另一名商人插口道:“原來喝一次酒,一貫錢便可以喝到正宗的高昌葡萄酒,還有四五盤好菜,現在同樣的東西,至少要三貫錢,你瞧!”

商人將他隨身的布袋甩得嘩啦響,道:“這些都是銀元,兩百塊銀元,價值兩百貫錢,原來可是值兩百四十貫錢,現在多了,就便宜了,以前兩百貫錢重一千二百斤,要僱輛牛車來運錢,現在可好,隨身攜帶,方便是方便了,可銅錢卻不值錢了。”

“除了安西銀元,還有拜占庭金幣呢!我也有很多。”

。。。。。。。

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84章 人質綁架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349章 不甘貶黜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53章 寶石現蹤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23章 分配不公第22章 石國來客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1章 琴仙身世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119章 楊家發難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196章 金戈鐵馬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636章 意外事件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13章 內室密談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36章 阿弩越城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414章 朝廷借錢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410章 圍城之戰(下)第181章 閨房之樂第71章 花府大宴(四)第556章 井陘血案第511章 風及南北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53章 寶石現蹤第262章 風雲驟變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120章 史田生隙九十一章 除夕之夜上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
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84章 人質綁架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349章 不甘貶黜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53章 寶石現蹤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23章 分配不公第22章 石國來客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1章 琴仙身世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119章 楊家發難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196章 金戈鐵馬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636章 意外事件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13章 內室密談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36章 阿弩越城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414章 朝廷借錢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190章 光明之眼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410章 圍城之戰(下)第181章 閨房之樂第71章 花府大宴(四)第556章 井陘血案第511章 風及南北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53章 寶石現蹤第262章 風雲驟變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120章 史田生隙九十一章 除夕之夜上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