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江淮首戰(二)

而回神來的宋軍也馬上予以還擊,也紛紛點燃早就在城牆上準備好的“火龍出水筒”,既使是厚木板,也很難攔得住以火藥作推力的強勁發射,只要是在“火龍出水筒”打擊之內的塔車,無不被羽箭穿成了千創百孔,躲在塔車裡的金軍也是慘叫聲一片。受到打擊的金軍也顧不上還沒有靠近城牆,也都點燃了瓷在塔車頂上的“火龍出水筒”。

就這樣雙方在距離只有十幾步的地方,展開了一場“火龍出水筒”的對射大戰,一時間整個城牆上都煙霧彌曼,霧氣騰騰。尖銳刺耳的撕扯大氣聲音不絕於耳。

因爲宋軍在城牆上站得十分密集,而每輛塔車上裝載的金軍只有二十餘人,因此宋軍受到的打擊遠遠超過了金軍,短短的一瞬間,宋軍的傷亡幾乎就以經接近了千人,死屍遍及了整個城牆,防守區域一下子就空了一大片。

不過金軍也強不到那裡去,雖然人員的傷亡並不算多,但毎輛塔車都被射得遍體鱗傷,又被宋軍的撞車撞擊,特別是其他的宋軍不計生死,紛紛將猛油彈扔到塔車身上,因爲距離實在太近,幾乎彈無虛發,二十輛塔車,有十七輛都着起不同程度的火焰來。其中有三輛以經被大火吞筮,又被連遭幾下重撞,以散架大半,無法再用了。

在遠處觀戰的完顏陳和尚也看得心搖神動,想不到還沒有正式開始攻城,戰局就以經發展到這樣激烈的程度。而這一次攻城戰之後,至少有一大半塔車將無法再用了。一輛塔車的造價十分昂貴,這一次他一共才帶來六十輛,而且只組裝好了四十輛,其餘二十輛還是散件,一下就報廢了十幾輛,損失可不算小。但現在以經無法收手,完顏陳和尚咬了咬,下令再調十輛塔車來,同時又增加了五千士兵,繼續投入到戰鬥中去。並且又派出了三輛沖城車,去撞擊濠州的城門。

而這時其他的塔車雖然靠近了城牆,但塔車裡的金兵卻以經全部喪命,因此一時間內竟無人能夠蹬上城牆,戰場上竟出現短暫的空隙時間。不過趁着這個空隙,金軍的數十架雲梯都以經搭在城牆上,金兵蹬着雲梯,拼命向上攀爬。也有金兵重新蹬上塔車,向城頭進攻。

而在城頭上指揮的高震同樣也吃驚不小,因爲攻城戰一向都是金軍的弱點,想不到這一戰剛一開始,就給宋軍造了這麼大的打擊。宋軍過去攻城常用的幾種套路,幾乎原封不動的都被金軍學去,現在又用來對付宋軍。

由於煙霧沒有散盡,旗號都看不清楚,因此高震只能派人傳令,讓其他宋兵立刻填補上來,阻擋金軍攻上城頭。

補充上來的宋軍與攀爬上城頭的金軍相遇之後,立刻就展開了激戰。

※※支持原創※《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支持正版※※煙霧散盡之後,整個城牆又可以看得清楚,在雙方雷鳴不斷的戰鼓聲中,士兵們各自揮動武器,拼力死戰。互不相讓。

不過宋軍到底精於守城,而且在人數上也佔有優勢,經過了一陣慌亂之後,逐漸穩定了下來,立刻在中下級將領的指揮下,各自分工,一部份迎戰攻上城牆的金兵,一部份搶佔城垛口,不讓城下的金軍繼續蹬上城頭,撞車也重新開動,粗大的撞木在宋兵的操縱下,拼命撞擊在塔車上。而這時又有三輛塔車的火越燒越大,經受了幾下撞擊之後,終於支持不住,轟然倒蹋,還壓死壓傷了幾十名金軍。

而這時金軍的遠程武器這時也怕誤傷了同伴,不敢冒然向城頭髮射弩槍石塊,只好儘可能的打得遠一些,打到城裡面去,給城裡製造混亂。而宋軍的弓弩手和遠程武器可沒有這程忌,在穩定住了陣腳之後,紛份開弓放箭,又開始對城下的金軍展開了猛烈的打擊。

在宋軍的奮力拼下之下,金軍漸漸有些抵擋不住,大部份攻開的城垛囗又被宋軍重新佔領回去,二十輛塔車現在以經被推到八輛,其餘十二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還再遭受宋軍的猛烈攻擊,而先期攻上城頭的金兵也死傷慘重,其餘的金兵只能圍隴成幾個半圓,背靠着城垛上,拼死抵抗,保護着爲數不多的好不容易纔打開的缺口。

好在這時金軍的援軍也趕到了,因爲宋軍現在都忙着對付攻上城牆的金軍,因此新參戰的十輛塔車這一次並沒有受到什麼阻礙,十分輕鬆的就靠近了城牆邊,翻板放下,塔車上的陸繼金兵殺上了城頭,一下子又打開了好幾個突破口。而城牆上的金兵得到了增援,也都不由士氣大振,漸漸又都站穩了腳跟,城牆上的戰鬥一下子又陷入了僵持。

而就在同時,金軍的衝城車,也攻到了濠州的城門邊,一輛沖城車堵在西城的城門前,粗大的巨木在十六名金兵的合力操縱下,正在猛烈的撞擊着城門。發出一陣又一陣悶雷般的響聲來,只震得城門洞裡的灰塵簌簌落下,厚厚的門板上,也出現了一道道裂紋。

完顏陳和尚見了,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戰局終於開始倒向金軍這一邊了。雖然付出的代價十分慘重,但如果能夠一舉攻下濠州,還是值得的。

高震也知道,現在的戰局以經到了關建的時刻,這個時候什麼戰術,武器都沒有用了,只能靠士兵的勇敢和拼死鬥志。因此首先下令,讓張師顏立刻下城,去防守城,同時又下令,調五百名重甲步兵上城來參與防守。

重甲步軍一直都是宋軍精英部隊,不禁裝配精良,而且選拔極爲嚴格,往往都是百裡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濠州御前駐軍司一共纔有一千五百名重甲步兵,因此這種守城的消耗戰一般都不會讓重甲步兵參加。但現在情況危急,也顧不得許多了。因此高震才調重甲步軍上城來防守。

※※支持原創※《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支持正版※※張師顏剛剛跑下城樓,只聽“咚”的一聲巨響,半尺厚的城門竟被硬生生撞開了一個大洞。五六名抵着城門的士兵竟都被撞得彈了出去。張師顏也不禁大吃了一驚,連忙道:“快,去調弓箭手和重甲步兵來。”然後立刻調集士兵,守住門洞口。

就在這時,只聽“咚、咚、咚……”又是幾聲巨響,門框終於吃不住連續撞擊的大力,“咯喇”一聲,斷裂開了。“咣噹”一下,濠州城的城門終於被金兵撞開。

不過這時宋軍在張師顏的調度下,以經做好了城門被撞開的準備。宋軍的弓弩手早就在城內的洞口前彎弓搭箭,前排半蹬,後排站立,蓄勢待發,城門剛一打開,就是一陣亂箭射出,在這樣近距離的情況下,操縱衝城車的金兵根本就無從躲避,立刻被射倒了一大片。而發射完畢的弓弩手立刻從兩側散開,將發射的位置留給後面的同伴,然後轉到隊伍背後,再拉弓搭箭,等待着下一次發射的時候。

而金軍見好不容易撞開了城門,那裡肯收手,一面將衝城車移開,一面冒着宋軍的箭矢,拼命向裡衝殺。前面的金兵倒下之後,跟着的金兵馬上就補了上去,前仆後繼的向城中衝殺,整個城門洞的地面幾乎都被金兵的屍體覆蓋了。只是宋軍的箭雨雖然凌厲,但也擋不去金兵這樣不計生死的拼命衝鋒,而且城門洞又能有多長,終於被金軍逼近到內城的門洞口。

好在這時宋軍趕來了二百名重甲步兵,在張師顏也指揮下,弓弩手立刻退出,重甲步兵死死守在內城的門洞口,硬生生將金兵擋在城門洞裡,就是進不到城中。

在這個時候,重甲步兵的戰鬥力也充份顯式出來,十餘名重甲步兵站成了一排,擋住城門洞的通道,各執麻扎刀,而除非是在盔甲遮蓋不到的部位,否則金軍手中的刀槍很難穿透重甲的保護,因此根本就不用去招架對手的武器,只管排頭向金軍猛砍了過去就行了。而面對宋軍雪亮的刀鋒,堅不可催的陣勢,金兵根本就難以招架,只能一個一個的倒下。而宋軍步步推進,腳下幾乎都難以踩在路面上,而是踏着被砍倒的屍體前進。

濠州城的城門洞本來也只有三丈多長,用不了多久,宋軍就奪回兩丈多的距離。看看以經殺到了外城門邊上,而幾名宋兵立刻從刀陣的兩側趕上去,推動城門,想把城門再度關上。

張師顏在後面看着,心中也不禁一喜,只要再加一把力,就可以把金軍趕出城門洞去,然後再把城門一關,只要城頭上守住了,那麼危機也就基本清除了。

就在這時,忽然金軍的隊伍左右一分,殺上來一員大將,手使一條狼牙棒,舞出一道黑光,三名宋兵竟都被震得口吐鮮血,絕氣身亡。而後這員將揮舞着狼牙棒左遮右擋,將砍向他的幾柄麻扎刀全都擋開,隨後金軍陣中竟殺出一排頭帶鐵罩,身披黑甲,手持大斧的步兵來,與宋軍戰在一起,竟然也重甲步兵。

十五分兵兩路1十三 大宋水師 上三十二任氏聚議九打賭4一雙懸日月1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四十七血戰(三)十一聖旨2十五初戰告捷(上)十三暗流潛伏7二完顏雍架崩(下)四十二金殿審議(下)十大破西夏軍2十棄守建康府5十一結案5十二大金太子2九楊炎歸來3四 四川驚變3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七出兵大理2三十六建康決議十棄守建康府2四 虞允文回京2十棄守建康府6九兵敗如山6十五分兵兩路3十六掃平海盜1九楊炎歸來2六十三爾虞我詐(下)十棄守建康府4二海上突襲1六十七結局(一)十二反戰二夜探王府5四十一金殿審議(上)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十七死守州衙3二 徐州大戰 上一下旨南征5三臨危受命1二海上突襲1十一征戰塔塔兒5七出兵大理6四十三完顏長之反叛(下)十五收並大理十三鶴蚌相爭7十二突襲廣州4二十六殺盡高於車輪者十棄守建康府2九金國的陰謀(三)十拒守不戰2五半路伏擊5九廣南練兵5十一交趾臣服4十三宋軍出兵2十收復大理城1十金國的陰謀(四)四 再上征途6五十九半渡可擊(一)九 黃河 上六重返廣南1十六弒君3一一一疑兵之計(下)二十一清查田產十四西夏軍的動向五十合作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逃亡8九十七汴梁攻防戰(二)十一交趾臣服3十六鐘山書院七鬥智鬥力6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四十六蒙古內亂四十九蘭州攻防(下)六十三襄樊(三)十二大金太子2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五十四水陸並進十四十三翼之戰1八 橫生變故2十五脫困5七夜襲成都3三 叢林奇遇1四 虞允文回京2十棄守建康府6五婚姻大事5八禮社江之戰4四十四大宋的佈防(上)三 叢林奇遇1二夜探王府5一百二告別王罕(一)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三臨危受命1六十勸降(三)八十六小商河之戰(四)四十八蘭州攻防(上)一一七功虧一簣(下)
十五分兵兩路1十三 大宋水師 上三十二任氏聚議九打賭4一雙懸日月1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四十七血戰(三)十一聖旨2十五初戰告捷(上)十三暗流潛伏7二完顏雍架崩(下)四十二金殿審議(下)十大破西夏軍2十棄守建康府5十一結案5十二大金太子2九楊炎歸來3四 四川驚變3一百四告別王罕(三)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七出兵大理2三十六建康決議十棄守建康府2四 虞允文回京2十棄守建康府6九兵敗如山6十五分兵兩路3十六掃平海盜1九楊炎歸來2六十三爾虞我詐(下)十棄守建康府4二海上突襲1六十七結局(一)十二反戰二夜探王府5四十一金殿審議(上)一一五乃蠻的結局(下)十七死守州衙3二 徐州大戰 上一下旨南征5三臨危受命1二海上突襲1十一征戰塔塔兒5七出兵大理6四十三完顏長之反叛(下)十五收並大理十三鶴蚌相爭7十二突襲廣州4二十六殺盡高於車輪者十棄守建康府2九金國的陰謀(三)十拒守不戰2五半路伏擊5九廣南練兵5十一交趾臣服4十三宋軍出兵2十收復大理城1十金國的陰謀(四)四 再上征途6五十九半渡可擊(一)九 黃河 上六重返廣南1十六弒君3一一一疑兵之計(下)二十一清查田產十四西夏軍的動向五十合作七十九鄧王趙竑(上)五逃亡8九十七汴梁攻防戰(二)十一交趾臣服3十六鐘山書院七鬥智鬥力6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四十六蒙古內亂四十九蘭州攻防(下)六十三襄樊(三)十二大金太子2十二 海邊 雨 激戰 中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五十四水陸並進十四十三翼之戰1八 橫生變故2十五脫困5七夜襲成都3三 叢林奇遇1四 虞允文回京2十棄守建康府6五婚姻大事5八禮社江之戰4四十四大宋的佈防(上)三 叢林奇遇1二夜探王府5一百二告別王罕(一)四十八江淮首戰(一)三臨危受命1六十勸降(三)八十六小商河之戰(四)四十八蘭州攻防(上)一一七功虧一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