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

此時,已經是五月中旬,距離張異所說的時間點還有一個半月。

常遇春並不太熟悉北方的戰線佈局,因爲他畢竟不是那場戰鬥的組織者。

他能做的,惟有將消息傳遞給朱元璋。

讓皇帝自己做抉擇。

朱元璋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十八。

他正在御書房,和李善長等人商討戰敗帶來的影響。

御書房裡,爭論不休。

朱元璋和李善長都陷入了糾結之中。

其中,以李善長最爲難受。

大明內部,在洪武三年之後,對於北方的北元政權的應對,一直有兩種聲音。

其中一種,就是認爲既然大明已經拿回了除了河西走廊之外的所有漢人王朝統治區,就當以長城爲屏障,執行防守的策略,好休養生息。

這套策略,也是歷代王朝除了漢之外多數朝代執行的策略。

從文官集團的角度來說,朝廷發動太多的戰爭,資源會向武將傾斜,於國家而言,對休養生息不利,也對文官集團不利。

而從武將的角度而言,哪怕是徐達這種比較穩健的將軍,也主站一口氣將蒙古人打潰。

尤其是王保保手下的主力並未受到太大的傷害的情況下。

放任王保保和北元在漠北壯大,就是養虎爲患。

這樣一支軍隊盤踞北方,大明的國防壓力,在未來的十幾幾十年,會變得非常大。

與其如此,不如挾着洪武三年北伐勝利之勢,一舉擊潰對方。

可是徐達這場勝利,成爲了文官們反對北伐的理由。

瘋狂朝着皇帝進諫。

可他李善長呢,他的立場在哪?

身爲文官之首的李善長,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根基在哪?

他爲文官,可靠山卻是淮西的那些老兄弟,那些武將。

洪武三年,皇帝冊封的六公二十八侯二伯,除了同是文官的劉伯溫汪廣洋,其他人就是他李善長的靠山。

“李相,您說句話……”

衆人爭論不休的時候,終於將目光全部聚焦在李善長身上。

大家都希望李善長支持自己的意見,這讓李善長十分爲難。

“陛下,浙直總督常遇春軍報……”

這份軍報,終歸爲李善長解圍了。

朱元璋讓人進來,攤開這份軍報。

當看到張異的名字,他臉色大變。

張異下山,他是知道的。

這小子跟父親提出要求,說要下山,老張不許。

老張給他的條件,是他養傷滿三年,再讓他下山。

結果張異轉眼拉上老陌,偷溜出去了。

也正是因爲張異偷溜,朱元璋也失去了他的消息。

原來這小子又溜到常遇春那裡?

朱元璋將軍報上上下下,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臉上露出欣喜之色。

“諸位,戰爭都沒結束,現在也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

都散了吧!”

本來是皇帝讓他們過來討論這次戰敗的影響,可朱元璋卻突然改了主意。

常遇春那份戰報,似乎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百官面面面相覷,胡惟庸和李善長對視一眼,不明白老常究竟說了什麼,讓朱元璋如此激動?

“微臣告退!”

老朱不願意說,百官自然不會問。

他們陸續離開御書房,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李相,看起來,這以後咱們大明的戰略改變,已經不可逆轉……

但陛下並未下定決心!”

李善長看了一眼自己這個所謂的學生,心裡琢磨着他真實的意願。

他問了一句:

“那你覺得,此事當如何?是據守長城,還是繼續北伐?”

胡惟庸低下頭,道:

“李相的意見,就是學生的意見!”

他耍了個滑頭,但李善長卻明白,哪怕是跟他親密的胡惟庸,其實也是認可據守長城,反對北伐的。

他嘆了一口氣,大概朝中能與他站在一起的,只有身後御書房裡的皇帝了。、

可就算是皇帝,又能堅持多久?

朱元璋確實不想放棄,也如李善長猜想的一般,他本來也想妥協。

常遇春的軍報,給了他一線生機。

徐達嶺北戰敗,雖然因爲他的以前的戰績,震懾了王保保沒有乘勝追擊,給了大明軍隊一個喘息的機會。

可是這場大敗,差不多已經墊定了北伐失敗的格局。

張異預言斷頭山的一敗,如果真的出現的話,徐達的中路軍,就徹底無法挽回了。

可是,如果大明的軍隊,能在斷頭山一戰中,扳回一城。

至少這場北伐,不會輸得太過難看。

甚至,可以從蒙古人那裡咬下一塊肉下來。

“這小子,也不知道該說他是烏鴉嘴,還是朕的福星!”

朱元璋一掃這幾日的不快,開懷大笑。

張異的這份情報,對於朱元璋來說,太及時了。

他絲毫不懷疑這份情報的真實性,從史書上獲取情報,老朱也不是第一次了。

洪武二年,朱元璋在沿海的倭寇上,見證過張異情報的準確性。

“標兒,給朕研磨!”

朱元璋激動之下,讓朱標過來給自己研磨。

朱元璋將常遇春的軍報抄送下來,加上十分鄭重的語氣,讓徐達利用好斷頭山這一次戰役!

他寫完之後,命令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線。

“父皇……”

朱標此時已經看完常遇春那份軍報,臉上也滿是喜悅之色。

嶺北一戰,給朝廷也好,給皇帝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這場戰敗,彷彿給大明澆了一碰冷水。

澆得滿朝文武透心涼。

朱標很憂心朝中的局勢,整個大明朝的輿論,彷彿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上位者,看到這樣的趨勢,自然要努力去平衡。

可沒有比一場前線的勝利,更能平衡這種情緒。

“張家弟弟,真是我大明的福星!

也不知道何日才能跟他再見一面!”

朱標的聲音,勾起了朱元璋的回憶。

他微笑點頭,只是說了一聲臭小子,就沒有再多說什麼?

……

五月二十五,

漠北,

徐達行走在軍營中,安撫將士。

他臉上,看不出因爲失敗帶來挫敗感,依然自信滿滿。

可只有徐達自己知道,焦慮和自責,一直困擾着他。

只是身爲一個統帥,他不能將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從嶺北一戰之後,大明軍的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低落下去。

徐達回到自己的營帳,嘆了一口氣:

“大概是過去的幾年,一切太順了,無論是本帥,還是我大明的將士,都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洗禮……”

徐達這段日子,除了應付元軍的騷擾,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過錯。

他不難發現,這一切都是因爲自己的輕敵。

這場北伐最初定下來的戰略,是三路大軍,相互呼應,穩紮穩打,誘敵南下。

漠北不比山西,陝西那些中原王朝傳統的控制區域。在這裡,大明的軍隊,有着太多的陌生感。

老朱一開始定下來的戰略,是明軍深入漠北之後,穩紮穩打,一步步推進。

可是由於自己太想要一個歷史功績,加上藍玉的大勝讓他看不清局勢。

中了王保保的誘敵之計。

三路大軍,牽一髮動全身。

徐達的冒進,也給李文忠帶來極大的麻煩。

三路大軍,徐達的中路任務最重,而李文忠的東路大軍,卻最容易打出精彩的勝利。

可李文忠的表現,讓人非常失望……

“李文忠,畢竟不是常遇春……

遇春在就好了!”

徐達唉聲嘆氣之時,外邊親兵報,朝廷有陛下的密旨。

他不敢怠慢,趕緊讓人呈上來,讓親兵出去之後,徐達打開朱元璋的密旨。

“斷頭山,湯和大敗!”

徐達看到密旨中的內容,驚得臉色大變。

“預言!

七月十一日!”

徐達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定下神來,再仔細看了一遍。

張異,預言。

涉及到陛下背後那位神秘的高人,徐達大概明白了,這是龍虎山上那位小真人的預言。

而且朱元璋明說,在開戰之前,張異就已經預言這場北伐的失敗。

他想起皇帝上次警告他,不要驕傲自大,徐達登時面紅耳赤。

原來,人家早就看到了自己的敗局,還提醒自己,他卻依然沒有逆天改命。

朱元璋也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因爲上次他沒把話說明白,讓徐達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這一次,朱元璋鉅細無遺的,將張異預言的情況說了一遍。

其中,還包括洪武二年那場伏擊倭寇的大戰。

徐達此時才明白,那場張異,也是張異預言的結果。

也就是說,湯和在斷頭山的大敗,也一定會發生?

徐達頓時汗毛豎起,如果真是如此,這次北伐就要徹底失敗了。

中路軍的任務最重,其中的一個作用就是呼應李文忠。

如果中路軍潰敗,李文忠那邊絕對討不到好。

而且對西路軍的影響也是極大。

徐達站起來,剛想叫人過來,去信提醒湯和……

他的手,定在半空中,沒有動靜。

如果斷頭山發生的事情是必然,爲什麼他要告訴湯和?

老朱給徐達闡述過窺見歷史的影響。

如果湯和不知道的話,是不是等於,他可以利用這場必然的伏擊戰,打一場翻身仗?

皇帝字裡行間的暗示也是這個意思。

徐達吁了一口氣。

回身,走到地圖邊上,找着斷頭山的位置。

“原來如此!”

身爲名將,只要根據過去的戰情,想要推測一個多月後的戰果,其實並不算難事。

他已經大概預測到,爲什麼湯和會出現在斷頭山。

而如果對方在斷頭山的話,會有哪些部隊,選擇設伏?

如果運作得好,也許這場失敗的北伐,還有一些轉機。

徐達將自己關在營帳裡,三天三夜。

一時間,明軍的將領們急得不行。

戰爭失利就算了,主帥如果一蹶不振,對於軍心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好在,徐達第三天終於出現了,和別人想象中不同,他臉上紅光滿面。

“你們散去吧,本帥自有計較,藍玉,你跟我過來!”

徐達將藍玉叫進營帳。

“藍玉,本帥有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你……”

藍玉一愣,徐將軍這是有後手嗎?

“你給本帥記住,這件事只有陛下知道,你是太子的姻親,遇春的弟弟,我信得過你,也願意將這個功勞給你!

可是你若辦砸了這件事,皇帝可不會輕易饒你!”

藍玉的性子徐達清楚,他有能力,但脾氣也很驕傲。

說白了,就是有點桀驁不馴。

除了常遇春和自己,大概能壓制得住他的人不多。

徐達信得過藍玉的能力,卻信不過他的脾氣。

藍玉見徐達連皇帝都搬出來了,深知這件事的重要性。

“徐將軍,究竟是何事,如此重要……”

“此事關係這次北伐的勝敗,你且聽好……”

徐達給藍玉吩咐了一番,第二日,藍玉離開駐地,不知所蹤。

……

七月,十一日,

湯和與處州指揮章存道等領一部精騎攻陽和,於斷頭山處,元軍伏擊。

明軍本必敗,但明軍卻有一支奇兵出現在戰場,徹底改變了原來的局勢。

蒙古人設局對付湯和,但自己卻成爲局中人!

本來被伏擊的湯和,一臉懵逼。

他是真的不知道大明還有一支奇兵。

直到看到藍玉的軍旗,他還不敢置信。

但湯和旋即反應過來,反殺元軍!

這是中路軍,徐達和王保保一戰戰敗之後,最大的好消息。

元軍嶺北之戰帶來的士氣,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抑制。

徐達一掃往日的頹廢,開始出擊。

他此時已經完全放下了名將情結,主動做一個拖住王保保的人。

他將機會留給了東西兩個路大軍。

果然,有了中路軍的制衡。

東西二路,李文忠和馮勝終於能放開手腳,西路敵人弱勢,馮勝本就勢如破竹。

東路這邊,李文忠一掃頹勢,打出幾場漂亮的會戰。

等消息傳到京城的時候,朱元璋激動得站起來,手舞足蹈。

嶺北之戰,大明第三次北伐戰略目標註定已經完不成,

可斷頭山一戰,至少給大明留下來一絲臉面,也守住一些地盤。

朱元璋激動之餘,想起了這件事的關鍵人物,張異。

他此時的心裡,只有對張異的感激。

“阿嚏!”

瓊州,五指山上。

老陌帶着帶,一臉警戒。

他看着不遠處,正一口一個貝魯買,家酒,滿口老陌聽不懂的鳥語,正和當地土著打成一片的張異,打了一個噴嚏。

“誰唸叨我?”

張異一臉懵逼。

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95章 朱標:搞錢,本宮要自救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當人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11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189章 天師位,拿回來會死的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25章 終於肯泄露天機了,誰敢幽禁我兒子?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275章 吃瓜人,樂子人,不沾因果人上人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138章 還好準備周全,劉伯溫比不過我第174章 什麼家庭?跟貧道談錢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179章 贖罪,送給皇帝的大禮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529章 染指錦衣衛,大明的遠程畜牧業(二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58章 怨種大哥來京城了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454章 情債?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
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95章 朱標:搞錢,本宮要自救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311章 兒子祭天,升官發財第44章 只有我把皇帝當人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11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189章 天師位,拿回來會死的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25章 終於肯泄露天機了,誰敢幽禁我兒子?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275章 吃瓜人,樂子人,不沾因果人上人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138章 還好準備周全,劉伯溫比不過我第174章 什麼家庭?跟貧道談錢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73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179章 贖罪,送給皇帝的大禮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529章 染指錦衣衛,大明的遠程畜牧業(二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58章 怨種大哥來京城了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454章 情債?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