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

馬皇后突然朝着二人行禮,可把沐英和平安嚇了一跳。

就是朱元璋和朱標,也愣住了。

沐英趕緊說:

“皇后殿下,您這是折煞臣等!”

馬皇后一本正經,說:

“本宮平日不太關注朝政,昨兒皇帝讓我準備這場家宴,我方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你們二人所做之事,乃是關係蒼生國本之事,所以我在此給二位行禮!”

平安一臉懵逼,他雖然被皇帝許了重任,也知道他們要出海!

可是爲什麼出海,出海做什麼,其實他一點都不知道。

如今皇后提起,他自是滿面疑惑。

沐英卻趕緊跪下,說:

“臣不敢!”

“謝過了,那本宮就要數落一下你們的過錯!”

二人跪在地上,誠惶誠恐。

馬皇后說:

“英兒,你也算是我從小帶大的,今日這是家宴,你就不能叫我一聲娘?”

沐英渾身劇震,百感交集。

他想起自己確實已經很久沒有叫過馬皇后一聲娘了。

“娘,兒子給您請罪!”

沐英一聲娘,馬皇后欣慰點頭,

她轉向平安:

“平安,你父親平定爲國捐軀,皇帝和本宮念他功勞,也憐你無依靠,將你收爲義子!

你雖然跟平安不一樣,從小在我膝下長大!

但今日既然是家宴,咱們就忘了君臣之別,但行人倫之道!”

平安感動,學着平安叫了一聲娘。

馬皇后喜笑顏開,哎了一聲,然後親手將二人扶起來。

朱元璋父子靜靜地看着馬皇后的動作。

尤其是老朱,一雙眼睛都快笑成月牙。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馬皇后三言兩語,就收買了沐英和平安的人心,

只看沐英和平安感動的樣子,就知道馬皇后這一手的高明。

“皇上……”

“皇后都說了,今日是家宴,那就沒有君臣,只有父子!”

皇帝給皇后一個面子,順着她的話往下說。

沐英二人對視一眼,紛紛低頭叫了一聲父皇。

二人坐下,朱標起來給滿上酒杯!

說是家宴,周圍連個伺候的宮女都沒有。

二人又是誠惶誠恐,太子給倒酒,他們如何敢大搖大擺的坐着,可是在皇帝嚴厲的目光下,他們只能坐着。

這一套下來,沐英還沒什麼,平安是如坐鍼氈。

朱標坐下之後,指着桌子上的飯菜:

“這是孃親自下廚,我都很久沒有吃過孃親自做的菜!”

太子殿下也跟着大家叫娘,在這場家宴中,似乎君臣關係真的不存在了。

老朱也沒有去詢問其他問題,而是跟着大家閒話家常。

這種和樂融融的氣氛,逐漸感染了還拘束的平安,不多時,在推杯換盞之間,氣氛逐漸融洽起來。

馬皇后做爲這場家宴的主賓,還有所有人的潤滑劑,

雖然她話語不多,可卻能在關鍵之處,讓人如沐春風。

終於,隨着時間推移,入夜。

在酒過三巡之後,馬皇后站起來,說:

“妾身不勝酒力,就先告辭了!

接下來,就是你們男人自己喝吧!”

她一走,場上的氣氛逐漸發生微妙的變化。

沐英和平安的態度,也變得拘謹起來。

“沐英,這次你出去,帶着二十門玄武大炮走,但你給朕記住了,在你們出海之前,朕不想聽到這東西流傳出去!”

“臣……”

“家宴還沒結束呢!”

老朱瞪了沐英一眼,沐英訕笑。

朱元璋望向平安,似笑非笑:

“平安呀,你可知道朕讓你們出海,是去幹什麼?”

平安趕緊回答:

“皇……父皇,兒臣不知!

不過兒臣猜測,既然皇上讓兒臣帶着玄武大炮出海,可是爲了方國珍和張士誠舊部?

我聽父親生前提起,這些人在海上,可給我們造成不少麻煩!

尤其是張士誠的舊部,幾乎斷了我大明的海上運糧之路!

臣每每想到這件事,就寢食難安!

只要父皇看得起兒臣,兒臣和沐英大哥一定給陛下將海上的力量一掃而空!”

平安慷慨陳詞,在那表忠心。

在場三人卻對視一笑,笑得他莫名其妙。

朱元璋道:

“朕讓你們出海,並非是去跟那些人爭鬥,如今北方未定,我大明並無國力去海上跟海盜糾纏!

海上那些人當然要收拾!”

朱元璋眼神冰冷:

“只是如今還不是你們爲我大明驅逐海盜,重振海防的時候!

朕讓你們出海,是去遠方!

爲我大明帶回影響華夏千年國運的神物!”

平安渾身劇震,他和沐英一樣,想到了當年始皇帝派徐福出行求藥。

難道皇帝要學那徐府,去海外仙山求取神仙保佑?

見平安懵逼的模樣,三人呵呵笑。

“朕並非你猜測的那樣,去爲自己求取仙藥,而是朕從可靠的渠道知曉,海外有改變我大明國運之神物!

只是此去,你們去往的地方,路途萬里!

此去就算朕全力支持,你們也是生死未卜!

朕無法給你們承諾什麼,只是若有朝一日你們能歸來!

大明將以你們爲榮!”

平安深吸一口氣,回答:

“若對江山社稷有利,兒臣萬死不辭!”

他撲通跪在地上,三跪九叩。

老朱很滿意,沐英是他從小養大的兒子,他了解1

這平安至少也通過了他的考驗!

“好,朕用幾年,重振我大明水軍,就等着你們回來帶着我們大明的將士,踏遍三山四海!”

說完,皇帝學着馬皇后,朝着二人行了一禮:

“這天下國運,拜託二位了!”

二人何曾見過皇帝如此模樣,平安已經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們趕緊朝着皇帝回禮。

這場家宴,就此落幕!

第二日,

平安和沐英帶着皇帝的密旨,踏上了前往福建行程。

他們沒有太過張揚,走得悄無聲息。

沐英和平安,分別拜別過妻兒,來到城門口的時候,卻發現便裝的皇帝,在路邊遙遙揮手!

承載着皇帝的希望,二人轉身離去。

只留下朱元璋父子默默目送。

“期望明年,咱們大明能順利出海!”

朱標隨口感慨了一句。

“海外的事情,可以期待,卻不能太過指望!

張異說的那些事,纔是正事!

走,去看看去!”

父子二人沒有直接回皇宮,而是前往清心觀,

清心觀附近,人聲鼎沸。

朱元璋從沒見過如此多的人在這裡出現過。

這些人,大多都是工匠,正在熱火朝天的修建道觀。

工部的官員,還在一邊巡視。

自從工部被收拾了一頓之後,道觀這邊的工程,便無人再敢耽擱。

朱元璋避開了工部的官員,自顧走進道觀。

鄧仲修和老陌,將二人迎進去。

張異並非一個人在道觀中,他們進去的時候,隱約聽到說話聲。

二人踏足而入,老朱眼睛一亮。

張異此時正陪着一個好看的婦人與一個女孩,正在桌子上擺弄着什麼?

那婦人衣着破舊,還有補丁,但卻掩蓋不住自己的容貌。

而小女孩也是粉雕玉琢,好看異常。

老朱暗自稱奇,這傢伙去哪認識這一對母女?

“黃叔叔!”

張異擡頭,見老朱到來,揮手打招呼。

李氏和孟瑤馬上站起來,朝着老朱行禮。

“你在做什麼?”

老朱看着張異放在桌子上的種子,大概也明白了張異最近的動作。

“這是我在各地蒐集來的種子,正在做分類呢!

這些種子明年會被我種到實驗田裡,看看能不能選育出不錯的品種!

如果能挑到一些好品種就好了!”

朱元璋數了一下桌子上的稻種,竟然足足有七種之多。

這讓他自己也驚奇不已,他雖然種過田,卻也沒有真正研究過水稻。

張異朝着他笑:

“我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其實有許多稻種,就以野草的形式活在田邊,只是別人沒有注意!

這些稻種,如果沒有人發掘的話,可能滅絕了也沒人知道!

他們就是大自然天生選育的品種,小道想要試試!

如果明年能長出好的結果,我就可以育種了!”

老朱將其中一份拿起來,只見張異在這份種子的包裝上標註了許多東西。

種子的採集地點,特徵,甚至有張異自己畫的關於種子的圖片。

“這些東西,明年會分門別類種在不同的實驗田裡!

孟家嬸嬸和小孟瑤就是幫我管理的人!”

張異指着李氏和小孟瑤,笑道:

“這是我家佃戶的妻女,她們倆識字,正合我意!”

李氏聽聞張異提到自己,趕緊行了一個禮。

老朱點點頭,算是回禮。

“小老爺,您和客人先坐着,我們出去……”

知道老朱和張異有事要談,李氏母女二人褪去。

“叔叔今天挺早?”

秋天,涼風習習,張異不由裹了一下身子,然後撥弄了身邊的炭火。

朱元璋將張異桌子上的種子來回翻看,喜不勝收。

先不說張異能不能搞出點什麼?

就是蒐集種子這件事,就讓他歡喜。

這是大明未來的希望,也是百姓能不能吃飽的關鍵所在。

“我讓人學着你,開始漚制那土法化肥和糞丹!

明年開春,用我家的田地陪着你試試!

還有,今年我在北平附近買了不少田地,明年開春,我也跟着你一起種地!

若是水稻北遷真的可行,你當記首功!”

張異笑笑,有黃和這種大地主願意吃螃蟹,那自然是極好的。

如果北邊真讓他把水稻種成功了,他不介意動用龍虎山的關係,給黃家添一筆功勞。

讓大明提前在北方種上水稻。

水稻北遷這件事,其實本應該在大明中期完成。

只可惜稅收制度上的不合理,讓大明百姓對於提高糧食產量這件事有牴觸,加上明中後期地主兼併土地,朝廷上從臣子到百姓都反對這件事。

這纔將水稻真正大規模在北方推廣這件事,愣是延後到百年以後。

大清出了康熙這個愛種田的皇帝之後,水稻北遷才真正完成。

這件事在張異看來也是一種遺憾,可這種遺憾卻可以由他來彌補。

洪武朝,並沒有萬曆時期那種層層的顧忌,朱元璋也有足夠的威望將這件事推廣成功。

但在這之前,先讓黃和種出成果再說!

張異給老朱說了一些細節,老朱都默默記下。

“你說的驢馬配種,我也有興趣!

如果可行,這騾子算得上是一門好生意!

對了,開中法一事,我找到某位貴人提上去了……

這位貴人對你的方法很有興趣……”

朱元璋和張異隨口聊着,張異也十分滿意。

開中法一事他無所謂,可是許多黃和並不重視的東西,纔是他在意的。

能夠潛移默化的讓這世界變好,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對了……

我也聽了關於工部的事,我身後那位大人說過,你要小心!

你這次得罪的可不只有楊憲,此人志大才疏,不足爲慮!

但李善長和許多淮西官員一樣視你爲眼中釘……”

老朱一席話,把張異的好心情都搞沒了。

麻蛋!

他也不想將自己暴露在那些貴人面前,可是架不住麻煩自己找上門。

“對了,關於你在工部的事……你跟黃木說的,審計學……”

“其實這種事很簡單,無非是找一個熟悉算學的人專門用來查賬的,叔叔對這個有興趣?

倒是忘了,您的生意也遍佈天下,肯定對這個有興趣!

不過呀,您也別把這當回事,審計這種制度是好的!

但好的制度,沒有執行力一樣白搭!

這是世道呀,缺的也不是制度,而是對官員的執行力和控制力……

就如工部那些人吧,朝廷也不是不管!

可是你沒辦法監管,纔會導致貪腐橫行!

這京城都是如此了,往下的地方更混亂了。

就如您的生意一般,您能管得住京城,吳地!

您能管得住其他地方的掌櫃?”

朱元璋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同意點頭。

制度從來不是關鍵,貪腐本身就是破壞制度的一種行爲。

關鍵是,如何制約貪腐這件事的發生,難道只能靠監管,靠殺?

朱元璋想起以前跟張異聊的那個話題,心生感觸:

“我還記得你以前說過,朱家的官狗都不當!

其不說你說的對錯,我就問你,如果你是皇帝,你該如何解決這個貪腐問題?”

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306章 最苦痛的折磨,是給他希望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49章 老張嚇死了,天大的機緣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220章 常遇春你敢?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394章 戰敗的影響,預言戰局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455章 完美的計劃,張異的苦頭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131章 朱標菊花一緊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58章 怨種大哥來京城了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343章 讓他見見,什麼叫官字兩張口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134章 兒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
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306章 最苦痛的折磨,是給他希望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49章 老張嚇死了,天大的機緣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220章 常遇春你敢?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394章 戰敗的影響,預言戰局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455章 完美的計劃,張異的苦頭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131章 朱標菊花一緊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58章 怨種大哥來京城了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343章 讓他見見,什麼叫官字兩張口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134章 兒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