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

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

糧食產量,乃是朝廷之本。

皇帝所謂重農抑商之策,就是爲了讓百姓鎖死在土地上,增加天下糧食的產量。

別說糧食產量增加一倍,就是增加二成,皇帝估計自己都能從夢中笑醒。

若是別人說自己能讓糧食產量增加一倍,朱元璋只當他是一個不知輕重的妄人,可是放在那個小傢伙身上,老朱卻從來不會小看!

必須見他!

朱元璋讀到這個密奏的時候,就已經下定決心。

若不是天色已晚,他現在就想出城。

第二日,老朱下了早朝,第一時間就選擇出宮,尋找張異。

清心觀,皇帝撲了個空……

因爲張異比他更早出門了,不但出門,道觀大門緊閉,連老陌和鄧仲修都不在道觀之中。

朱元璋詢問周圍監視的檢校,才知道張異已經去自己的田地裡忙碌去了。

“他難道還真想去種田?他倒是上心……”

朱標跟着皇帝一起來,聽到檢校的報告,忍不住自言自語。

“如果能用土地綁定這個小子,朕再給他百頃,千頃土地又如何?

只是我看這小子的心思,與其說是放在收成上,不如說是他覺得好玩!”

朱元璋也算是瞭解張異,一言說中張異的的心思。

父子二人自然知道張異的去處,卻不好直接過去。

直到鄧仲修剛好回來,發現黃和父子在道觀門口,他一路小跑過來:

“黃老爺,黃少爺,你們來啦!”

老朱故意板起個臉,問:

“小鄧,你家師弟又跑去哪裡了?”

鄧仲修嘿嘿笑:

“告黃老爺知,我家那個師弟在城外種田呢?”

他七嘴八舌,就將皇帝賞賜和後邊的事給老朱說得八九不離十,他說道:

“師弟讓我回來拿點東西,老爺您要不要跟我過去看看!

如果您要等師弟回來,估計最近是等不得了,看他那架勢,一時半會回不來!”

朱元璋等的就是鄧仲修這句話,他讓鄧仲修拿了東西,然後跟着鄧仲修一起前往張異的地。

路上,在老朱的引導下,沒有多少城府的鄧仲修差不多將張異說的話又再重複一遍。

“天下糧食漲一倍,他好大的口氣!”

老朱的表現和鄧仲修初聽這句話的時候一樣,很生氣。

鄧仲修好不容易找到認同感,頻頻點頭:

“雖然師弟很聰明,但我覺得種田,終究是他不懂的東西,在龍虎山上別說種田了,他連花都沒碰過!

師弟最擅長的,大概也就是把他不小心弄壞的東西拿去埋了……”

朱元璋父子倒是很少聽到關於張異的趣事,登時起了興趣。

一行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不知不覺,也來到田頭。

田,曾經是皇家的田,且是皇家最好的良田。

朱元璋對這些田地很熟悉,對於一個老農民來說,當地主可是他兒時的夢想。

老朱對屬於皇家的田地,基本一清二楚。

“父親,這田地的位置,可是極好呀!”

朱標也明白,朱元璋能將應天府附近的地拿出來賞賜張異,算得上是非常厚道了。

而且,這些田地都是在耕種的田,顯得更是難得。

朱元璋默然不語,鄧仲修接過話:

“可不是嗎,皇上天恩呀,我從那些佃戶口中說,這些田地就算在皇家的田地中,也是極好的……”

老朱沒有搭話,而是用目光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尋找張異小小的身影。

在即將成熟的稻田中,想要找到張異也不容易。

不過找了一會,朱元璋還是找到了目標,張異此時正跟着那些佃戶,不知道在說點什麼?

他已經脫去道袍,穿着一身方便下田的衣裳。

只是那些衣裳如今也沾滿泥土,顯得很髒,但就是他這身裝扮,反而讓皇帝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一行人走到張異身邊的時候,張異還在詢問老孟種田的知識。

天氣,溫度……水資源……

老朱一臉古怪,張異問的問題一看就知道不會種田,可他的問題卻十分刁鑽。

老孟會種田,但很多東西因爲文化水平的關係,表達不夠清晰。

朱元璋從後邊接話,回答了張異的問題。

“黃叔叔,你怎麼來了,不對,伱還會種田?”

張異回頭見是老朱,驚喜大叫。

朱元璋白了張異一眼:

“你以爲,就你吃過苦?”

老朱雖然多年不曾種田,但有些生活技能是融入到骨子裡的。

他的文化水平比一般的佃戶高,解釋起問題更加得心應手。

在別人的目瞪口呆中,兩位地主老爺就站在田埂邊上,開始研究種田的事。

張異從朱元璋這裡得到了許多他從老孟那裡問不到的答案。

二人逐漸走遠,其他人也特意跟皇帝拉開距離。

只有朱標亦步亦趨,跟在朱元璋和張異後邊。

“總算能過上一些太平日子了,張異,你可知道在前朝,這一塊田地是我做夢都求不到的東西?那時候咱們這些人餓着肚子經過稻田,都會被人驅趕……

人下賤的時候,你就是走過去都人憎鬼厭!”

“所以叔叔發財之後,肯定買了不少土地……”

張異嘿嘿笑,農耕社會的商人,依然逃不過對土地的執着。

士農工商四個階層,不管哪個有錢了,最終都會變成地主。

土地是農耕社會的根,也是所有人的歸宿。

張異生活的時代,他無法對老朱的情懷感同身受,可卻不妨礙他理解老朱的情感。

“嘿嘿,自然……我恨不得天下所有土地都是我家的……”

“噓,叔叔,這可是造反言論!”

“哈哈哈!”

朱元璋見張異小心翼翼的模樣,龍顏大悅。

看着張異從農田中打滾過髒兮兮的樣子,他越看越順眼。

鋪墊鋪墊得差不多了,老朱直入主題:

“剛纔我聽小鄧說,你有增加糧食產量的方法?你要是真有,你可要教教我……”

張異聞言嘿嘿笑:

“我這不是在試驗嗎,雖然知道結果,可我不太懂農業,所以需要一步步試驗……”

“知道結果?”

朱元璋表情不變,但語氣中帶着疑問。

“沒錯,如果做得好,這天下糧食產量漲一倍沒問題,不對,如果說得嚴謹一些,那就是稻穀產量漲上一倍!

叔叔可知道,此去後世百年,像我身邊這些等級的良田,稻穀的產量應該是三石一畝?”

“不可能吧……”

老朱的語氣中帶着疑問,如果張異說的是那個神奇的數百年後的世界,他大概會相信張異的說法,可是說百年後?

百年後的世界,不依然是大明朝嗎?

難道他的子孫還能讓這世界有更大的變化不成?

“難道,是因爲新物種?”

自從聽說大航海之後,老朱從張異這裡學會不少新名詞,雖然新物種這個說法不夠準確,但張異卻搖頭否定了。

“咱們大明後邊應該還是以占城稻爲主,其他現在沒有什麼區別!

我也不確定導致後世產量大變的具體原因是什麼,目前我正在試驗!

我估摸着,大概率跟種植技術和漚肥技術有關,咱們大明之後,許多後世常用的有機肥料,都是從現在開始應用的!

前邊的農民雖然也施肥,但漚肥技術太過單一,導致耕種的時候雖然也施肥了,氮磷鉀的比例不算合理!

所以當後邊【糞丹】出現的時候,光是肥料技術,咱們大明就比前朝好了不知道多少……”

張異回憶起明朝中晚期的許多農耕技術,心生感慨。

明朝的糧食產量,在畝均上甚至高過後世的民國時期……

中晚期的明朝,是農耕的一個小爆發期。

糞丹,就是來自於明朝的徐光啓,他將人糞、畜糞、禽糞、麻餅、豆餅、黑豆、動物屍體及內臟、毛血等,外加無機肥料,如黑礬、砒信和硫黃,混合後放在土坑中封起來,或放在缸裡密封后埋於地下,待腐熟後,晾乾敲碎待用。

這肥料的效用,比起百姓單純的漚肥好得多,每一斗糞丹,可當大糞十石,這是實實在在的記錄在史料裡的內容。

張異將糞丹的效果說給老朱聽的時候,老朱身上的DNA都動了,身爲一個老農民,他恨不得現在就想試試。

“你看吧,這就是知識帶來的改變,其實農民應該是最早發現這種知識的羣體,但因爲他們不識字,所以很多東西還是需要讀書人去推動!

當然,想要遇上一個讀聖賢書之餘,還能放下身段去研究算學、曆法、農耕的讀書人,那都是運氣……”

張異日常感慨減少文盲率對世界的重要性,老朱卻沒有多想。

他的心思都放在糞丹之上,因爲種過田,他大概能分辨出徐光啓的糞丹不一樣的地方。

明朝之前,將豆餅,麻餅這種東西當成肥料用的情況不是沒有,但極其稀少。

大規模使用,都是在明朝之後。

老朱種田的年代,他對這些肥料聞所未聞。

至於將砒霜、黑礬、硫黃這種無機物當成肥料的情況,在一般百姓中應用就更少了。

“爲什麼?”

他不理解將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就能產生如此強大的效果?

難道這是什麼秘方?

他將這個疑問朝着張異提出來,張異笑道:

“如果你問爲什麼,估計徐光啓都答不上來,我倒是可以解答!

因爲糞便這種肥料,是單純的氮肥,而徐光啓加入的各種東西漚肥,效果就比咱們常用的肥料好多了,它屬於複合肥的一種。

比如黑礬、砒信和硫黃大概是用來調節土壤的酸鹼度的,對“坐死”、“翻黃”的秧苗,施用硫肥3-5天后可以返青!

毛髮本質上是一種磷肥,簡單來說就是保花促果用的!

內臟也是磷肥,而且有微弱的鉀肥,氮磷鉀都有了,這效果不比單純的使用糞便好用》?”

張異只是自顧自說,回頭卻發現朱元璋父子都傻眼了。

不怪他們沒見識,氮磷鉀這種化學知識,他們是真沒聽過。

至於複合肥是什麼,老朱他們也不懂。

張異以中藥做了解釋,單一的肥料比喻成一味藥,而複合肥就是醫生開的藥方。

這麼一說,朱家父子恍然大悟。

單一的藥物有它的功效,可是如果在醫生手中開成藥方,多種藥物彼此相輔相成,自然效果翻倍!

“其實科學也是如此,知道每一味藥的作用,就能組成各種神奇的配方……

而徐光啓的【糞丹】如果放在不懂的人眼中,只能照抄,如果知道肥料發揮作用的機理,咱們就能根據這些配方做出更加針對性的肥料!

譬如磷肥吧,毛髮和內臟裡有,鳥糞裡也有……

鉀肥就是草木灰,木炭……

而硫磺這些東西,其實也可以用石灰替代……”

張異一一細數各種材料,老朱父子只有虛心聽講的份。

從頭到尾,張異的言行都在踐行他自己的道理,所謂小術,即是大道。

從經驗總結成知識,就是他一直在做的事。

“氮磷鉀是什麼?”

“是一種後世通過化學的方法追求分離出世界本源物質的成果,類似於咱們的祖先說的金木水火土……

氮磷鉀在農業中分別的作用是……”

張異將關於肥料的應用知識說給朱元璋父子聽。

雖然聽得不是很懂,可是隻是關於氮磷鉀的作用朱標父子是聽懂了。

這些理論,如果不追求太過高深的東西,它們比中醫理論容易得多。

而且,可以迅速上手!

“所謂的人工化肥,複合肥……就是這麼簡單!

回頭我自己搞個配方出來,應該不會比徐光啓先生的糞丹差!

嗯,您看叫金坷垃怎麼樣?”

張異給老朱玩了一個梗,老朱莫名其妙。

“爲什麼叫金坷垃?”

“因爲肥料摻了金坷垃!一袋能頂兩袋撒!”

爲了怕老朱打他,張異繼續解釋:“金者,糞也……坷垃,是北方一種方言關於乾燥土塊的意思……小道隨口取的名字!

您看着糞丹不就是乾燥的土塊嘛……”

“什麼邪門歪道!不過糞丹這名字確實不雅,叫金坷垃也不錯,接地氣!”

老朱冷哼,他知道自己被這小傢伙給耍了。

“你回頭要是研究出配方,給我一份,我讓我家裡的佃戶也跟着試驗!

就你這法子,就能讓天下糧食翻倍?”

“當然不會只有這個,不過也差不多……

如果咱們研究出新的稻種,說不定還能再增加一些產量,不過雜交水稻這事一時半會做不成……

只靠改善生產技術加上肥料改進,再加一個水稻北遷應該就差不多了!”

“雜交水稻?水稻北遷?”

朱家父子雖然很努力了,但還是跟不上張異的腦回路。

(本章完)

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191章 最好的地主老爺,天下糧食翻倍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343章 讓他見見,什麼叫官字兩張口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23章 思想纔是軍隊的靈魂,標準化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303章 權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給更多人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現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398章 吐露野心,嚇唬朱樉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163章 破譯拳譜,還原太極拳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261章 慈悲爲懷,慧曇退場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46章 有些錢咱們不能賺呀,通過考驗第367章 達者爲師,見證奇蹟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
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191章 最好的地主老爺,天下糧食翻倍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343章 讓他見見,什麼叫官字兩張口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23章 思想纔是軍隊的靈魂,標準化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303章 權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給更多人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現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398章 吐露野心,嚇唬朱樉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163章 破譯拳譜,還原太極拳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2章 小暖男,水裡有蟲第261章 慈悲爲懷,慧曇退場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46章 有些錢咱們不能賺呀,通過考驗第367章 達者爲師,見證奇蹟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