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

許存仁此時方纔反應過來,原來陛下今日發難,竟然藏着如此多的門道?

仔細一想還真是,從檢校把沈萬三帶走,到交代一切,這哪有可能是一場朝會就能完成的?

也就是說,朱元璋只是等蒐集完證據,等楊憲落網。

“許老,你終於想明白了?”

劉基回頭笑道:

“你有些後知後覺了,其實無論是李善長,還是其他人,大部分都覺察了。

所以大家的臉色才都不太好看!

楊憲最近風頭正盛,連李善長都被他壓了一頭。

他的崛起,離不開陛下希望他將北方一派帶起來的原因,陛下對他是寄予厚望的。

哪怕他有幾次犯錯,換成其他人可能早就被拿了,但陛下卻依然忍下來。

陛下的居心,李善長和老夫一開始不懂,但後來想明白之後,我們也少去招惹他!

那是因爲我們看到,楊憲身上有一塊免死金牌!”

劉基爲許存仁揭開了楊憲的崛起的過程,老許這才恍然大悟。

他身在國子監,幾乎少有關注朝堂中事。

若不是這次被楊憲打入大牢,又被人所救,他還未必會多看朝堂一眼。

只想到這裡邊的波詭雲譎,許存仁就有些頭疼。

楊憲的落馬,確實是他取死有道。

他如果不在海盜案中收買命錢的話,就算他有打壓異己的行爲,皇帝估計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朱元璋並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可是他有許多英明的君主的優點,那就是如果爲了大局,他也可以很剋制。

但老朱寧願掀桌子,否定他的戰略。

由此可知楊憲這次是如何突破他的底線?

他一倒,代表皇帝承認了自己看錯人,這對於一個君王來說,這是對他威信的很大的打擊。

朱元璋這種強勢的皇帝,能主動承認他看錯人,爲什麼劉伯溫和李善長都不高興?

許存仁不解。

浙東派在海盜案中可謂是元氣大傷,這不僅僅是楊憲將許多浙東派的官員打入牢獄,還有許多不屬於浙東派,但天然和他們利益相近的官員,也大量損失。

楊憲倒臺,意味着這些人會重新被啓用,這對於劉基來說,應該是非常大利好?

就是李善長來說,楊憲倒臺,他重新回到一人獨掌中書省的局面,這還有什麼好不高興的?

他將自己的疑問提出,劉伯溫嘆息:

“如果只說一人,一黨,他倒臺自然是好事!

可我和李善長看出來的,是陛下後邊的動作,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陛下是如何知道楊憲在下邊收買命錢?”

許存仁搖搖頭,劉基道:

“正常情況下,楊憲或者他下邊的官員犯法,皇帝該如何知道?

其一,是由我們這些御史向皇上彈劾他,可是這次海盜案,我浙東派人人自危,這個渠道自然是沒有的。

其二,就是地方上的官員,一層層遞上奏疏,但這個渠道需要走中書省,也不可能瞞不過李善長。

楊憲這個人老夫是知道的,雖然他氣量小,可能力並不差。

這件事他做得也足夠隱秘,但皇帝偏偏就知道?

爲什麼?”

“檢校!”

許存仁說出自己的答案,劉伯溫點頭:

“對,是檢校,但又有一個問題。

檢校有那麼厲害?”

檢校的存在幾乎就是半公開的秘密,許存仁自己也明白。

皇帝用檢校監察百官,百官也會去研究怎麼防備檢校。

大家在鬥智鬥勇中,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認知。

許存仁也明白,檢校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大。

京城官員中,不到一定品階皇帝是不會安排檢校去監視伱的,如果沒有實權,大概也是沒有。

至少許存仁身邊就沒有。

這代表什麼?

代表檢校的人手,影響力,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大。

它最多就是個打小報告的機構。

可是這個機構最近表現出來的能力,已經超出了百官的認知。

首先,他們能前往江南沿海的省份辦案,意味着皇帝將檢校的勢力蔓延到地方,這是一個不好的訊號。

其次,最近檢校已經獨立調查了好幾件案件。

太卜寺卿案是一件,楊憲也是被檢校帶走的。

這意味着皇帝似乎要給檢校更多的權柄,讓這個機構從黑暗處走向明面。

“辦案,刑訊的權力在大理寺和刑部……監察的權力在御史臺。

陛下繞過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三司,證明他已經不信任朝中的官員。

君臣離心,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呀!

如果陛下想將咱們放在一邊,另起一套體系,這對於咱們這些臣子而言,絕對是滅頂之災。

檢校的存在,本就被羣臣詬病,反對……

若是陛下變本加厲……”

“咱們必須做點什麼?”

許存仁見劉伯溫洋洋灑灑長篇大論,試探性詢問。

“做,也該是李善長挑頭,到時候老夫跟着他就是!”

劉伯溫搖搖頭,二人一邊聊,一邊走出宮門。

許存仁卻停下來,不走了。

劉基回頭,問:

“你怎麼了?”

許存仁面色古怪:

“你還記得去年,張異的預言……”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德不配其位,一載赴黃粱!”

張異去年和楊憲的那場爭端,可謂是滿城皆知。

而楊憲更是因爲張異一首打油詩,而獲得中山狼的名號。

劉伯溫想都不想,就念出這首流傳度十分廣的詩,當他想到那句一載赴黃粱。

他神色也微變。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

算上楊憲入獄,順利的話秋後問斬,大概就是一年時間。

張異那小子的預言,在一堆人的不看好中,終究還是應驗了。

“那個邪門的小子……”

饒是劉伯溫見多識廣,也忍不住吐槽一句。

說起張異,兩人想着最近他和胡惟庸的互動。

“感覺,如果沒事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去招惹他……”

許存仁聞言,默然點頭。

“有陣子沒去見他了,回頭找他聊聊!”

許、劉二人說完,一個去了御史臺,一個去回國子監去。

……

楊憲突然落馬,引發的風暴比起海盜案本身還要猛烈。

君王雷霆一怒,檢校出動。

許多投靠楊憲的官員,紛紛落馬。

這還不算,本來已經被皇帝血洗過一次的江南,再次迎來新的一輪血洗。

那些花錢找楊憲買命的富戶,紛紛被抄家。

江南的血在流,應天府的血腥味也絲毫不弱。

應天的老百姓發現,他們每天都能看到有官老爺被捕,然後被一些明顯不是一般官差的人押送過鬧事。

在這種風暴之下,百官人人自危,一時間也不敢冒頭。

而在風暴之下,胡府悄悄辦起喪事,也少人關注。

胡公子,那個胡惟庸冒險保下來兒子,最終在傷口感染,痛苦中死去。

胡惟庸抱病不起。

在楊憲案風雨飄搖當口,來胡府祭奠的人也很少。

不過這日,黃昏時分。

卻有一輛馬車緩緩駛來。

“這個胡惟庸終究是聽勸,沒有藉助那些商賈斂財救子,若不然,這次楊憲案,皇帝雷霆震怒之下,他未必能脫得了身,你且記住。

咱們那位陛下對臣子一直心存戒心,貪腐這件事,是決不能做的,至少……

存義,你可明白?”

馬車內,李善長正對身邊人敦諄教導。

那人跟李善長有幾分相似,年歲卻小一些。

聽完對方一席話,他低下頭說:

“大哥,弟弟受教了!”

跟李善長一起前來的人,正是他的弟弟李存義。

對於這位位極人臣的哥哥,李存義表現出足夠的謙恭。

兄弟二人到了胡府門口,下了車。

李善長擡頭,此時的胡府,被黑白二色裝點。

悲傷之氣瀰漫。

聽聞李善長到了,管家趕緊出來相迎:

“李相,我家老爺抱病在牀,不能出門迎接,還請李相恕罪!”

李善長和顏悅色,回:

“不礙事,我們先去給胡公子上香,再去見你家老爺!”

“請!”

管家帶着李善長兄弟二人進入其中。

裡邊哭哭啼啼的聲音不絕於耳,其中最爲引人注目的,是胡惟庸的夫人,她想讓已經哭過一輪,此時有氣無力。

宰相前來,胡夫人掙扎起來拜見,李善長卻和輕聲安慰。

他給人燒過香,留下李存義,然後在管家的帶領下去了後院。

胡惟庸躺在病牀上哼哼唧唧,見到李善長前來,強撐着要起來。

“你不要動,好好養傷!朝廷以後還需要你出大力呢……”

胡惟庸讓其他人出去,屋子裡就兩個人。

他聽到李擅長的話,心一動。

“想必你也知道了,楊憲死定了!

他空出來的右相之位,遲早會有人坐!

如今朝中還有資歷和能力坐上去的,大概就是汪廣洋。

他一上去,老夫會舉薦你,你的位置往上挪一挪,還是可以的……”

胡惟庸聞言,神情複雜,他回答:

“多謝李相提攜,不過我剛剛喪子,卻要休息一陣!”

“休息也好,現在出去容易觸黴頭,皇帝此時正在氣頭上,殺性太大。

就連老夫有話想上奏,卻也猶豫半天,伴君如伴虎呀……”

從去年朱元璋登基到現在,百官從海盜案開始,才見識到洪武皇帝的殺心,自古以來,除非謀逆大案,很少有人跟朱元璋一樣殺人連坐,一殺一堆的。

他是真殺得大夥膽戰心驚,夜不能寐?

最近多少官員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被帶上鐐銬,居家奔赴刑場。

“陛下好手段啊,鳥盡弓藏……”

胡惟庸沉默了一會,莫名其妙道出一句。

李善長眯着眼笑,有這句話,他就放心了。

他沒有看錯胡惟庸,哪怕在家裡,他也能看出宮裡那位的算計。

胡惟庸有相才,用得好他會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也是政治上的繼承人。

“先利用楊憲,在海盜案中血洗江南,多少以前的地方豪強,在這場風波中被皇帝清洗掉。

他們中有些人是資助過張士誠,本就被陛下所忌憚,雖然投誠過來,卻也一直是陛下的心頭刺。

有這個由頭,殺起人來陛下是毫不猶豫,可是殺了這麼多人,民心也是要顧全的。

等楊憲殺得差不多,他再將楊憲拿下,殺楊憲,足以安撫人心。

救出一批人,讓那些人宣揚他的恩德。

然後,咱們得陛下親自出手,再殺一波……

此去過後,沿海一帶,就徹底姓朱了。

人殺了,名聲也賺了,陛下這一手,老夫想起來都佩服!”

李善長對皇帝清理沿海的勢力,並不是很在意。

他從張異的政治光譜劃分裡,是屬於內陸派的。

不過雖然不心疼江南那些人的死,可作爲百官之首,李善長卻嗅到了政治危機。

“那些人殺了就殺了,本相覺得無所謂。

可是陛下最近有些動作,卻很危險……

關於檢校!”

他將檢校的事情說出去,然後語重心長勸誡胡惟庸:

“所以,你早點好,本相還需要你一起,共同爲朝廷出力!”

胡惟庸默默點頭,李善長拍拍他的肩膀。

他似乎想起一件事,對胡惟庸說:

“那個小道士,你最好先別去招惹,想想去年他對楊憲的預言!

他最近,在應天府名聲大噪,楊憲案,此子算是獲利最多的一位!”

張異。

胡惟庸腦海中浮現出那個小道士的面容,一股恨意從心頭涌起。

同時,也有一絲恐懼。

“如果楊憲沒有主持海盜案,他大概不會死!

這就是所謂的德不配位,他承受不住陛下給的機會,所以……

福兮禍兮,生死難料!

就如……”

李善長沒有將下邊的話說出來,他知道胡惟庸明白的。

拍了拍胡惟庸的身子,他轉身出了門。

胡家的管事,一路領着李善長出門,李善長在門口見到李存義。

兄弟二人拜別了胡夫人,上車。

李存義好似想起什麼有趣的事,自顧笑起來。

李善長板着臉:

“你在這笑什麼?”

“弟弟錯了!”

李存義先是給李善長道歉,然後說道:

“哥哥在後院見胡惟庸的時候,我在前邊百無聊賴,因爲三急去了茅廁,卻意外聽到胡家僕人對話!

那胡惟庸,似乎是裝病?”

李存義本以爲自己說出這麼勁爆的消息,李善長好歹也會吃驚。

他等了半天,看不到李善長表情有任何變化,似乎明白了:

“哥,您早就知道他在裝病?”

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196章 可不敢跟你弟媳婦有緣第52章 得國最正,唯漢與明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37章 血案的背後,皇帝挖角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388章 故人來,怕什麼造反第285章 沉默的大多數,張異被捕了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372章 等了兩年的刺殺,張異救駕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138章 還好準備周全,劉伯溫比不過我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303章 權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給更多人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113章 藏在史書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羣衆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139章 丟了魂的衍聖公,送上門的肥羊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訂)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509章 空印案,師父好狠呀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515章 新生活,皇帝也要給他打工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427章 大明碟中諜,主打一個擺爛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196章 可不敢跟你弟媳婦有緣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326章 美人遲暮將軍老,君心不改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296章 龍虎山的格局,你們都學着點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
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196章 可不敢跟你弟媳婦有緣第52章 得國最正,唯漢與明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37章 血案的背後,皇帝挖角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388章 故人來,怕什麼造反第285章 沉默的大多數,張異被捕了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372章 等了兩年的刺殺,張異救駕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138章 還好準備周全,劉伯溫比不過我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303章 權力既然不能吞下,就分給更多人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113章 藏在史書下的暗流,我是吃瓜羣衆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139章 丟了魂的衍聖公,送上門的肥羊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訂)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509章 空印案,師父好狠呀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515章 新生活,皇帝也要給他打工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427章 大明碟中諜,主打一個擺爛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196章 可不敢跟你弟媳婦有緣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326章 美人遲暮將軍老,君心不改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296章 龍虎山的格局,你們都學着點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98章 老朱的背刺,還是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