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

“前朝,亡於僧道二門!”

皇宮,御書房。

朱元璋已經收到了宋濂送來來的奏疏。

奏疏的內容十分有趣,大體是送老夫子修元史的時候心生感慨,所以有了此文。

文章從蒙古人縱容各種宗教,導致天下大亂說起。

從當街扒褲蒙幹強暴男人的西方某地的老爺,說到全真教的腐敗,說起張家在江西的爲所欲爲,再說到元末佛門的黑料……

宋濂不愧是大明文臣之首,文筆大明第一。

隨着他的論點一一展開,這彷彿是一篇殺向佛道的檄文。

老朱自己都被宋濂的文章看得熱血沸騰,差點就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只是寫到最後,宋濂的雞腳露出來了。

這矛頭直指僧道納稅的問題,從三武一宗開始,宋夫子再次火力全開……

不過皇帝看着,卻彷彿是夫子一臉委屈的臉。

朱元璋將這篇奏疏的內容翻譯下,大概就是一句話。

讀書人沒有的特權,憑什麼僧人道士有?

“不患寡而患不均!”

老朱放下這篇奏疏,不怒反喜。

他回頭對朱標說:

“你那張家弟弟,讓你老師背鍋了……”

朱元璋將奏疏遞給朱標,朱標讀之,拍案叫好……

也不知道他是給張異叫好,還是給宋濂鼓掌。

看完宋濂的奏疏,朱標吁了一口氣:

“宋老還是着了張家弟弟的道,他自己要動僧道的特權,卻要宋老去背鍋!

不過這口鍋,宋老卻是心甘情願接下來,也是難得!”

“免稅這件事,不能輕易開了口子……張異想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宋濂也好,李善長也好,他們想要這個特權,

因爲要不到,所以惱羞成怒,遷怒佛道……

既然他們想要爭,想要鬧,朕就讓他們去鬧!

將這篇奏疏發回中書省,讓百官們討論……

他們想爭想鬥,就鬥去!

鬧大了最好!

就希望有一天火燒到他們自己的時候,別喊疼!”

朱元璋完全是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狀態,輕輕將這篇奏疏的事情放下。

此時,太監來報,楊憲求見……

……

“師弟,你聽說了嗎?

楊憲請了個年輕道士入京,還見了皇上!

據說,他當場給陛下表演了神通,陛下認可了他的本事,並賜了一處道觀!”

清心觀。

鄧仲修難得從繁忙的雜務中脫身一陣,回清心觀“探親”。

以前只在前院發呆的小鄧,此時終於能跟張異在後院聊天。

不過沒聊一會,他就被張異拉着去插秧去了。

沒錯,藥園子的稻種開始播種了。

因爲人手不夠,張異、李氏、離青陌等人,都加入插秧隊伍。

不過小鄧道長此行,明顯又心事重重。

他給張異說了這個故事,張異一愣。

“此人叫什麼名字?”

“劉淵然!”

張異猛然擡頭,

劉淵然,那不是大哥的老師嗎?

或者說,是張正常死後,張宇初拜的老師。

他也提前來應天府了?

張異在鄧仲修的解釋下,才知道是楊憲將此人請到應天府。

那就難怪了。

“劉道長呀,那可是位高道呀!”

張異隨口應了一句,歷史上的劉淵然確實是個不錯的道士。

長春派的祖師爺,第四十三代張天師張宇初的老師,後因爲得罪高官,被皇帝貶到雲南……

可他在雲南也留下不少痕跡。

這是個沒有什麼黑點的人物,除了跟大哥張宇初有段因果。

他們師徒二人翻臉,倒是鬧得很不愉快。

不過這也不是劉道長的錯,還是自家那個大哥不爭氣。

張異隨口問:

“然後呢?師兄提起他,想必是有事……”

鄧仲修道:

“聽聞,楊大人想推劉道長入主玄教院!”

張異才此時才明白鄧仲修的憂慮。

玄教院的主事,本來誰都以爲是內定鄧仲修。

龍虎山一脈的威望,加上鄧仲修最近的表現可圈可點。

他入選玄教院在外人看來本來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張正常久居龍虎山,或者遊歷天下,他本人並不適合接玄教院。

鄧仲修入主玄教院,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幫張正常坐上那個位置。

可如今殺出一個劉淵然,這就讓鄧仲修緊張了,甚至有點絕望。

劉淵然雖然也年輕,可和鄧仲修不同,,他少年成名,早就有獨當一面的本事。

這種能在歷史上開宗立派的人物,哪怕他此時年輕,。

也不是此時的鄧仲修能比?

“皇上,不會變卦吧?”

鄧仲修雖然心知肚明皇帝是誰,他也跟自己詳聊過。

可依然免不了擔心。

張異聳聳肩,對於他而言,玄教院這個位置,能不坐最好別坐。

這不是一個道觀的主持之位,那是一個從二品的官位。

哪怕這個位置一般由道士來坐,依然改變不了這個性質。

更何況,老朱設置這個玄教院出來,不就是針對龍虎山的?

“這玄教院的位置,能不爭就不要爭,一來咱們爭不到,二來爭了也未必是好事!

如果是劉淵然來坐這個位置,其實也不是不行……

此人算是有道之人!”

關於朱元璋會如何對付僧道,其實張異自己也沒有多少想法。

關於這段未來的軌跡,早就隨着他的出現被攪得七零八落。

張異只能根據自己對皇帝和對劉淵然的瞭解,給出自己的建議。

在他看來,皇帝獨寵張家,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有人能分走張家一些力量,還證明老朱對張家放心,如果什麼都交給張家,他纔會睡不着。

有個人,老朱曾經毫無保留的任他胡鬧,甚至坐視他壯大。

這個人,叫做胡惟庸……

他的下場就不用多說了。

不過他看鄧仲修的模樣,大概這位師兄是看不破的。

人,一旦有了慾望,多少還是會改變。

“師弟既然這麼說,我相信師弟不會錯!”

鄧仲修雖然失落,但他對張異的信任也是盲目的,只經過很短的掙扎,他就放下了。

“不過,另外一件事卻鬧得很大,師弟你有陣子沒去朝天宮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收到消息?

這件事,纔是動了我道門根本的風暴!

這件事,連師父都驚動了,他老人家也提前趕來京城……”

“什麼事?”

張異對鄧仲修要說的話其實心知肚明,但卻故意裝瘋賣傻。

宋濂這陣子疏遠了他,他大概也知道對方的選擇。

反正《元史》他已經寫完交給對方,雙方的交易算是完成了。

那位老夫子的動作,至少他“表面”上是不知道的。

“朝堂上,吵瘋了!”

鄧仲修道:

“宋濂宋老夫子,也不知在修書的過程中受了什麼刺激,竟然上書給皇帝,說要給我們僧道二門納稅……”

鄧仲修臉上,也有幾分怒意。

很明顯這件事就算是他也非常生氣。

僧道納稅,這可是關係到切身利益的問題,儒家那些人是吃飽沒事幹,跑來動他們的利益?

張異聞言暗笑,不管是誰都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有自己的訴求。

都說出家人淡泊名利,可如果動了整個教派的利益,該擼袖子上還是要擼袖子上。

僧道二門,其實在君權越來越集中,程朱之後儒家完成神化的轉變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成氣候。

能像三武一宗時期,發展到影響社會根基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存在了。

不過僧道的基本屬性還是在的,相比而言,不事生產和部分免稅這種特權,也一直延續下來。

他們是方外之人,這個利益羣體所剩不多特權,也不會被人在意。

張異挑起這個矛盾,其實是犧牲了本階層的利益,試圖去影響另外一些事,不過他自己也是認同僧道納稅這件事的……

納稅這種事,本身就是天經地義的。

一旦有一個特權羣體存在,那別的特權羣體也理所應當的索取權力。

就如明清的儒教,當程朱之學將儒家宗教化之後,讀書人和中世紀的傳教士一樣,其實本身就是一個階級。

這個階級一直存在,但經過前元百年的發展,已經完成對【天下】改造的儒教,自然會要求更多的特權。

這種特權,已經不僅僅是官僚與皇帝共天下的權利。

秀才,舉人……

這種在前朝僅僅是一個身份,並不代表官員的民身,赫然也擁有了特權。

他們身上的特權,尤其是稅收特權。

最終還是會轉嫁到百姓身上,成爲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初這種事其實還不嚴重,但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舉人秀才出現之後,這種事終歸不是好事。

對上,朝廷收不來稅。

然後這部分的稅收,會壓到沒有特權的百姓身上,最終導致下邊也叫苦連天。

與其如此,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件事發生。

“咱們這些道士,確實比老百姓過得好呀!”

張異嘻嘻笑:

“難怪當年我們龍虎山賣度牒就能攫取大量的財富,不過師兄呀,師弟我倒是覺得納點稅沒啥,反正徭役輪不到咱們,相比起來那點田稅……”

鄧仲修聞言,痛心疾首:

“師弟呀,你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就別的不說,你清心觀下那點田產你自然看不上!

可是朝天宮下的田產可是十倍,幾十倍於清心觀,咱們龍虎山那邊的田產更不用說!

這要是被那些儒生皇帝忽悠了,咱們每年可是要交一大筆錢呀!

少了這筆錢,道觀裡的吃穿用度都會短一大截。

咱可是有一大家子人要養呀,且朝天宮陛下似乎還另有他用,不獨是單純的道觀。

少了這筆錢,以後咱們要是接待宮中的貴人什麼的,也只能束手束腳!

反正……”

“反正就是老子的錢,一分也別拿走!”

張異看着鄧仲修肉疼的表情,哈哈大笑。

被人動了根本利益,

連小鄧師兄都這樣了,估計老爹也急得不行……

以此推之,天下知道這件事的僧道,大概也都恨得牙癢癢。

身爲道教工賊的張異,沒心沒肺的笑着,同時他也慶幸,這件事是宋濂老爺子背鍋。

要是被別人知道,他是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

別說其他人,老張估計也要祭出陽平治都功印敲了他的腦袋。

魔星,災星。

恐怕到時候他要徹底坐實這個名號。

鄧仲修見他事不關己的模樣,也是鬱悶:

“師弟呀,你想想辦法!

可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生財有道!

這我正一道辦學就要花一大筆錢,突然多了一筆開支,這哪來的錢去做事!

不行,我也要上書皇帝,師弟你幫我寫份奏疏好不好?”

鄧仲修今天特意跑來陪着自己插秧,張異估摸着,也是因爲此事。

他搖搖頭,拒絕:

“師兄,一碼歸一碼,這件事我覺得還是觀望一陣再說!”

他就是事情的始作俑者,怎麼可能會幫小鄧出主意?

不過師兄還是要安撫的,張異道:

“所謂槍打出頭鳥,你自己想呀,陛下如果要想拿我佛道二門開刀,咱們有辦法攔着嗎?”

鄧仲修想了一下,搖頭。

僧道二門可不比儒家,不管在什麼時候,看似威風八面,花團錦簇。

一旦君王下令滅佛滅道,他們不能說毫無反抗能力吧,只能說躺平等死。

“既然攔不住,你當出頭鳥幹什麼?

陛下能讓這場風暴醞釀着,證明他不是沒有這種想法,但也意味着,他其實也沒拿定主意……

這個時候,就是神仙打架,衝在前邊的,可容易挨刀!”

“可是……”

“你是不是想說,咱們龍虎山咱們也是領了天下道教事,要有個領袖的擔當。

擔當個屁!

天下名山僧佔多,佛門都沒出頭,咱們出什麼頭?

再說了,就算出頭,也輪不到師兄你呀,我爹不還沒到京城嘛?”

論忽悠,鄧仲修肯定不是張異的對手,加上對張異的信任,他勉強壓住自己的心潮澎湃。

不過想起這件事,鄧道長還是意難平。

一切都是宋濂惹的禍,他們都這麼可憐了,那些儒家人還欺負人……

小鄧決定回去,暗示道觀裡送飯的小道士給宋濂飯裡吐口水,讓他嚐嚐道爺的怒火……

好說歹說,終於將鄧仲修給安撫下來了。

等師兄弟二人給實驗田插完秧苗,放上水,洗了腳。

鄧仲修帶着鬱悶的心情,準備回道觀。

最近農忙,老孟沒有時間去打理道觀,道觀一直處於關門不營業狀態。

等師兄弟二人打開門,卻發現門口站着兩個道士。

其中一個年輕道人,看起來只有十八九歲,但道骨仙風,氣度非凡。

他一見二人,躬身:

“兩位道長,貧道劉淵然……”

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266章 富可敵國,這些都是朕的錢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187章 朕帶你見神仙,出海大禮包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134章 兒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326章 美人遲暮將軍老,君心不改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312章 紅顏禍水個屁,明朝不好玩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47章 龍虎山的希望,送信送賊窩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452章 應天的蝴蝶,北方的風暴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174章 什麼家庭?跟貧道談錢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238章 買賣神仙,咱們封神第29章 常家欺人,幫師兄報仇第296章 龍虎山的格局,你們都學着點
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266章 富可敵國,這些都是朕的錢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279章 所謂的否決權,裝病誰不會呢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187章 朕帶你見神仙,出海大禮包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134章 兒臣的死期,父皇知道吧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326章 美人遲暮將軍老,君心不改第524章 姚廣孝你不造反會死?(二合一)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312章 紅顏禍水個屁,明朝不好玩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47章 龍虎山的希望,送信送賊窩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452章 應天的蝴蝶,北方的風暴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174章 什麼家庭?跟貧道談錢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86章 小小的插手,蝴蝶效應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238章 買賣神仙,咱們封神第29章 常家欺人,幫師兄報仇第296章 龍虎山的格局,你們都學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