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

“本王說了什麼?”

朱樉強自鎮定,他昨天說出來的話,是大逆不道。

哪怕是以他的身份,若被朱元璋知道,恐怕也會很難受。

哥哥會如何想他,父皇會不會疏遠他?

朱樉並不想這種事情發生,他心裡也許會有不甘,迷茫,卻從未想過要做出點什麼?

他正要再說點什麼,張異開口:

“陛下進攻日本的事,能隨便往外說嗎,這是軍情!

好在貧道乃是方外之人,對這些東西也不懂,若是被其他有心人聽去了咋辦?”

朱樉怔怔地看着張異,他昨天雖然醉了,卻沒有斷片。

這段畫面他記得,但他也記得自己對張異傾吐過心聲。

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了,或者說經歷過長期的壓抑,他鄉遇故知的喜悅,還有酒精的效果……

這些因素加起來,剛好讓自己在一個很放鬆的狀態,將他心中的壓力釋放出來。

可是,這些話,應該藏在他心底,是連未來老婆都不能說的秘密。

“就這些?”

“殿下還說了什麼嗎?”

張異朝着朱樉眨眨眼,朱樉心領神會:

“本王該死,連這麼重要的事情都說出去,萬一被外人知道了,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小真人,你可千萬要閉嘴呀!”

張異呵呵笑:

“貧道自然知道,殿下,聽你提起日本,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傳說?”

傳說?

朱樉不明白嗎,張異爲什麼要跟他講一個異國的傳說?

張異蹲在地上,畫一張簡單的地圖。

他對於畫圖這件事,早就駕輕就熟。

淺淺幾筆,張異勾勒出華夏所在,又在華夏的東方,勾勒出日本的國土。

“此爲華夏,此爲日本!一衣帶水,隔海相望!”

張異指着日本說:

“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帝二十八年,派遣方士徐福出海,皇帝賜童女三千,童男三千,出海尋找海外仙山,不死之藥!

徐福雖然沒有尋得不死藥,卻找到了海外之地!

這三千童男童女,留在了海外!

此地就是過去的東瀛,現在的日本……”

張異說着這個非常有爭議的傳說,是關於日本的起源。

朱樉聽得一知半解,卻不明白張異想要說什麼?

他讀書雖然談不上厲害,可是《史記》他是看過的,秦始皇本紀裡確實有記載這件事,可張異的這個說法,有點牽強附會。

不過張異話鋒一轉,笑道:

“所以,日本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過分吧?”

朱樉突然意識到張異想說什麼,登時目瞪口呆。

我去,這小道士心思黑的很呀。

華夏人有自己的傲氣,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周圍國家朝貢大明,大明得個虛名,正統地位,小國得實惠。

身爲老大哥,如果想要攻打,侵佔其他國家,

道義上多少也要有個說法!

朱元璋找到的理由是報仇,以洪武二年殺使者的仇,去對付日本。

可張異倒好,一個自古以來,連始皇帝都給他背書了。

這個傳說符不符合史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聽起來合不合理?

“陛下有徵服星辰大海之心,那日本就是我大明的盾!

世界很大,遠非我大明一個國家……”

張異在地上畫的中國地圖和日本,他補上了臺灣和海南島。

然後,又畫上東南亞和馬六甲,最後虛指北方。

“古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我華夏自古以來,就有天之眷顧,但事物興衰,華夏這片地方,難免不會走了龍氣!

若是此強彼弱,發生戰爭的話,這三個地方,就是我華夏的第一道盾牌,此爲第一島鏈!

而這個地方,就是世界之咽喉,也必須拿下……”

“必須拿下……”

開疆擴土,乃是每個男兒心中的浪漫。

華夏人自古以來的爭霸天下,都在這一畝三分地中進行。

因爲地緣的緣故,中原王朝想要擴張,周圍的崇山峻嶺,荒漠草原,已經隔絕了王朝擴張的腳步,大海本來也是其中之一。

可是如果以後海運發達了,加上世界海圖。

也許華夏人,未來可以將自己的邊境,推到更遠的地方。

“可是……”

張異話鋒再轉,讓朱樉興奮的心情又跟着他低落下來。

“封建王朝,尤其是咱們大明這種王朝,我們的生產力,是很難允許自己擁有太大的領土!

其實不要說大明,就是其他帝國也一樣,殿下您想想,成吉思汗都打到歐洲那邊去了,大不大?

爲什麼這個巨大的國家,會分裂成各種汗國?

很簡單,當一個國家從中央傳遞出的信息,無法在一個月內打到某地的時候!

他就很難對這個地方進行有效統治!

殿下想想,如果大明打下日本,該如何維護這裡的有效統治?

這可是隔着大海,朝廷的命令要漂洋過海,才能過去!

日本尚且如此,更遠處的美洲呢?”

日本都還沒打呢,張異已經在考慮統治的問題。

這其實有點杞人憂天。

但張異長期樹起的人設,讓朱樉並不會對他雲裡霧裡的話感覺不耐煩,而是跟着他思考起來。

日本的地理位置無疑是很重要,它是大明出海天然的中轉地。

且有足夠大的國土,如果大明能進行有效統治。

這個中轉站的統治成本也足夠低。

唯一的問題是,怎麼進行有效統治?

天高皇帝遠……

朱樉突然意識到什麼,你可以說他是個紈絝,但絕對不能覺得他是傻子。

“秦王和日本,似乎總有點緣分……”

張異此時,終於將自己話裡主題點出來。

以古代封建王朝的生產力,想要維持一個地方的有效統治,或者說,想要維持郡縣制的官僚統治,那幾乎不可能的。

至於當殖民地,也可以。

但華夏人的基因,終究做不到那些海盜出生的國家的人的狠辣。

分封,大概是不是辦法中最好的辦法。

將功臣分封出去,讓他們成爲大明的屬國。

可是老朱那個多疑的性子,肯定不會放心某個功臣佔據一地。

那他的兒子們,毫無疑問就是分封出去的對象之一

然後,用儒家也好,華夏也好,用這套世界觀,去將蜀國聯繫起來,

這就是後世所言的儒家文化圈……

張異聽聞朱樉的心思之後,試圖用這種方式,去影響大明的國策。

當然,這個法子和老朱的想法,其實並不衝突。

老朱設計的藩王制度,本質上也是因爲內心深處無法完全信任外人,纔想出以宗室子弟,來守護大明江山的主意。

可是他那套法子,其實並沒有維持下去。

他一死,朱棣造反成功之後。

大明的宗室就被當成豬養了,本來是想讓宗室成爲大明的棟樑,可最後宗室的作用,只是成爲國家的負擔。

與其如此,還不如將這些人送出去。

可送到哪,也是個講究。

華夏出海,臺灣,海南,日本,這算是大明的三個天然的盾牌。

其中前兩者和大陸相近,並不離開中原王朝的統治。

可日本,最好的情況是,能分封一個王子過去。

朱樉毫無疑問,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就他目前的情況,離開中原,也許是個好選擇。

成不了大明的主君,也許可以成爲日本的國王。

就算他暴虐點也沒事,反正殺的是小日子。

朱樉意識到張異在給他指路之後,露出感激之色。

張異預言他命運在前,他對張異的信任幾乎達到了崇拜的地步。

昨天他酒後吐真言,換成是別人,朱樉大概早就生出殺人滅口的心思了,可是張異他沒有。

“被你這麼一說,我好像對日本有興趣了!你給我說說,那裡的文化是什麼樣子的?”

“就是學咱們漢家人的文化,但是沒學到位,需要進一步教化的樣子……”

張異笑着,將他知道的關於日本的歷史,告訴朱樉。

朱樉滿是嚮往之色,不是嚮往那個窮鄉僻壤,蠻夷之地。

只是單純的對遠方的渴望。

“本王記住了,張異,本王在南京等你!”

朱樉發現,跟張異聊了這麼一通之後,他對未來的迷茫似乎沒了。

他的心魔無非就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而已。

困在大明這個地方,他是個受朝廷看管的藩王。

他也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有些對不住大哥,對不住父親。

這種理性和感性之間的衝突,也許離開就是最好的辦法。

朱樉對於離別,倒不是太過介意,少年不知鄉愁……

只有對遠方的渴望。

“殿下有理想是好事,可是你目前的情況,行嗎?”

張異上下打量朱樉,朱樉登時臉色通紅。

朱元璋對他們的教育,一點都沒落下。

文有宋濂等大師教着,武有常遇春這種名將親自教導他練兵術。

朱樉的成績,最多隻能算中規中矩。

比起小他幾歲的朱棣他比不上,比起朱棡,他也差了一些。

不是他不夠聰明,而是他不夠努力。

張異是看過他們訓練的,對朱樉的性子心知肚明。

朱樉就是想要反駁,也無從反駁。

“好,本王回去,一定好好訓練!”

張異聞言哈哈大笑:

“貧道預祝殿下,前程似錦,心想事成!”

“等你回了京城,咱們兄弟喝一杯!

下次我一定把你給灌醉,也讓你出醜一次!”

朱樉拍着張異的肩膀,言語激動。

……

朱樉很快走了,身爲大明的秦王的他,並不能在一地久留。

張異目送他遠去,再次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軍營已經搭建好,他告別章存道,回去守自己的橡膠林了。

宋宗真得了皇帝的封賞,積極性很高。

張師弟的指點果然沒錯,他來海南,道祖還沒當成,賞賜就已經到了。

既然工作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宋宗真除了幫張異守橡膠園,很快投入了教化當地百姓的工作中。

教識字,教導農耕之術,還有其他的醫學知識。

瓊州歸屬中原雖然也有數百年,這裡也貶過不少大文人,但整體教化而言,比起中原之地相差甚遠。

遷徙過來的第一批漢人,依玄武軍而居,本質上還是爲了玄武軍服務,或者幫皇帝種橡膠。

他教化的百姓,大多數是黎苗二族。

張異給宋宗真的死命令,是要一視同仁。

他回來的時候,宋宗真在教導農耕之術,瓊州這個地方,山多田地少,雖然氣候很好,農耕之術卻並不太行。

此時可不比後世,能有龐大的物流網絡,從大陸上運來物資。

想要將瓊州經營成大明的重鎮,承接朝廷的移民。

這糧食產量,必須跟上來。

“番薯土豆,如果朝廷第一次種植的話,也該收穫了吧?”

張異想起這件事,遙望北方,那是南京的方向。

……

幾乎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想起這件事。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

大明的第二次北伐,終於也落下帷幕。

雖然因爲嶺北的戰敗,大明還是沒有完成原來的戰略,可徐達後期的操作,算是避免了大明顆粒無收。

相反,因爲斷頭山後,他專心制約王保保,東西路軍,反而打出了不錯的戰果。

馮勝有中路軍掩護,一路打到哈密,貫通了河西走廊。

李文忠那邊,也將戰線推得很遠,他的進取,也讓中路軍的戰線推了一些。

雖然不成大勝,但也足夠論功行賞。

入冬,朱元璋見好就收。

穩穩消化戰果,讓衆人班師回朝。

此時的他,面前坐着的,就跪着徐達。

“徐達,你不用自責了,勝敗乃兵家常事,你雖有過,可後來也將功補過,這次朕就不賞你了,就給保兒和馮勝封賞!

你可不要有想法!”

“臣,不敢!”

徐達自不敢去想封賞的事,這次北伐的失利,他要負全責。

朱元璋不罰他,已經是萬幸。

“行了,這是過去了!今年回來,好好過個好年,你也有日子沒有見過家裡的孩子了吧?”

徐達回答:

“陛下,確實有日子沒見了,妙雲這孩子也越發讓臣頭疼了!

她整天穿着個道袍,天天往清心觀跑。

那地方可是關着……”

徐達說到一半,說不下去了。

關於朱樉退婚的事,他會京城就已經有人告訴他。

“沒事,朕下的旨意!”

朱元璋輕輕一笑,並不在意。

“陛下,臣不明白,爲什麼將觀音奴關到清心觀?

那裡,不是很不安全?”

徐達疑惑不解,朱元璋卻笑而不答。

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224章 兩小無猜,卻也般配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81章 我臉皮厚,我不尷尬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148章 他出事,你們都要死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556章 混進宮的方法,動亂之夜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333章 龍虎山乾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513章 何爲民心?百姓還是鄉紳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266章 富可敵國,這些都是朕的錢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105章 再叫姐姐試試?他真會享受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121章 算學入科舉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74章 科學的種子,十萬個爲什麼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570章 所謂的試探,所謂信任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542章 皇位的滋味,只有一次機會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
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224章 兩小無猜,卻也般配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81章 我臉皮厚,我不尷尬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148章 他出事,你們都要死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556章 混進宮的方法,動亂之夜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333章 龍虎山乾的大事,皇帝你馬甲掉了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513章 何爲民心?百姓還是鄉紳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266章 富可敵國,這些都是朕的錢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105章 再叫姐姐試試?他真會享受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121章 算學入科舉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74章 科學的種子,十萬個爲什麼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570章 所謂的試探,所謂信任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542章 皇位的滋味,只有一次機會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