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

反腐?

張異愣了一下,怎麼好好扯到這個問題去了?

他低頭想了一下,搖頭:

“腐敗確實是每個王朝都有的問題,幾乎無可避免!尤其是咱們大明,這腐敗比起其他王朝尤其嚴重!”

老朱愣住。

他今天來找張異,腐敗問題只不過是隨口一說,卻沒想到張異會給他如此答案。

偏偏他無法反駁,因爲張異能說得如此斬釘截鐵,大概就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一股怒火從心頭起,朱元璋勃然大怒。

他怒的不是眼前的張異,而是未來的子孫。

“腐敗這種事,無論哪個王朝都有,但咱們大明尤其嚴重!

這其中的原因,根子還落在深宮中那位身上!

他的剛愎自用,還有那種大家長的自信,就是大明吏治腐敗最大的根源!

工部這點小問題,其實並不算大事!

以後的妖魔鬼怪還多着呢……”

朱元璋一口氣,差點被張異堵得上不來,他沒想到張異竟然將問題指向他自己?

他深吸一口氣,說:

“你給朕多說說!”

張異道:

“小子在天書上看過一句話,倒是可以給叔叔分享,那句話叫做:不要考驗人性,人性經不起考驗!

這世界上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去拿人性來考驗,然後將問題歸咎在人的本性善惡之上!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的凡人,也經不起考驗!

此事放在那些貪腐的官員身上,也是如此!

官員們爲什麼會腐敗,其一是因爲利益動人心,其二,是因爲相比起得到的利益,他們認爲風險很小!”

朱元璋點頭,張異這些話他再同意不過。

他並不相信人心至善,他對於官員這個階層,也天然帶着警戒的心理。

他不相信官員能經得住誘惑的考驗,唯有嚴刑峻法,殺得他們心驚膽寒,讓他們在貪腐之前,好好想想自己應該做什麼?

難道是自己殺得不夠,朱元璋眼中殺意熾烈。

張異繼續說:

“控制風險這件事,無非就是讓官員知道貪腐的後果,以宮中那位的脾性,這點肯定做得到,而且他的手段恐怕也會更狠!

可爲什麼如此殺伐之下,大明未來卻會成爲官員貪腐之最?

其實真正的問題,出在第一點,利益……

上次我用糧倉和狗來比喻,叔叔您不服氣,那我這次用皇帝和他的兒子們做比喻好了!”

朱元璋和朱標聞言,不由坐直身子。

張異怎麼隨便扯一扯,就扯到他們家去了?

“以前咱們說過,咱們那位陛下因爲出身的緣故,他對於家有很大的執念,先不提前朝皇帝,就說其他皇帝對於君王和太子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處理的?

太子是君王的繼承者,但也是威脅君王權威的人!

所以一般情況下,皇帝立太子,但也會扶植一個能和太子抗爭的皇子,讓雙方去爭鬥,內耗,以完成制衡的目的!

可朱家皇帝怎麼做?

他和前朝任何皇帝不同,他認同了嫡長子朱標的地位之後,卻是將資源全部堆到他身上!

其他兒子,從一開始,他就絕了對方的念想!

過幾年,他也會將皇子們全部封王,送出去就藩!

但爲什麼會如此?其實說白了,他也明白皇位對於一個皇子來說,是實在太過誘惑,但凡他表現出一絲猶豫!

肯定是兄弟互相殘殺的局面!

在這件事上,雖然出了朱允炆這個意外,但總體而言皇帝做得是不錯的!

他至少將朱家兄弟之間的和平,維持到他閉上眼睛!

皇帝這種做法說明了什麼,說明他也知道人心不可考驗!

所以他沒有給任何皇子考驗人性的機會,直接一開始就就讓他們出局!

可!

在官員這裡,他卻一直反覆考驗官員的人心,所以這制度不崩壞纔怪!”

張異從皇子身上,繞回官員本身。

朱元璋對他的說法不如上次那樣排斥了。

他說:

“你說來說去,其實還是說官員的俸祿問題,可一個朝廷一品九百石糧食,一個普通官員一年六十石糧食,真的不夠?”

張異笑:

“夠不夠,不是皇帝說了算!

而是大部分官員覺不覺得夠?

一個九品官員五石糧食一個月,大約是六七百斤糧食,這夠不夠,肯定夠呀!

但咱們看看大明的官員他們要花錢的地方有多少?

咱也不耍流氓,就基本的生活開支,規避不掉的那些!

官員除了溫飽之外,尚且有三種開支!

第一是衣帽,咱們大明講究禮儀,什麼時候穿什麼衣服,那是都有定製的!

可叔叔有沒有想過,這些衣服價格幾何?

衣服又不是隻需要一件,而是夏天,秋冬,皆有不同的要求!

且去一些特殊的場所,也需要特定的衣服!

這些衣服的料子,板式可是不便宜的!

而且又不能不買,因爲如果你穿錯衣服,還有可能被皇帝責罰!

您算過這筆費用?”

朱元璋沉默,張異繼續說:

“衣服之外,出行!

外邊那個路況您也是知道的,就官員的服飾,肯定是不能走路去上班的,不然路上的泥濘就足夠他們好受!

回頭因爲衣衫不整,被皇帝責罰,那是可能出事的!

可如果不能步行,需要什麼呢?

轎子要有吧,可這東西不便宜,還要養轎伕!

如果不行,多少得趕驢車,驢子的草料不是錢,僕人不是錢?”

朱元璋啞口無言,張異繼續算賬:

“接下來,是辦公,相信叔叔也是知道的,官員的那份俸祿,可不僅僅是養家!

如果想要處理好朝廷的政務,他可是要養半個衙門的人!

因爲如果不養活這些人,他很有可能因爲處理不完身上的任務,而導致被責罰!

所以只是這三個,就是剛需,我說得沒錯吧?”

老朱還有些不服氣,但張異直接用話堵死他的發言:

“我知道您想說,有些人不這樣,可那些人是聖人!

您不能指望天下人都是聖人!

您都當不成堯舜,憑什麼要求下邊的人個個當聖人?

叔叔,咱們在這裡討論的不是對錯問題。

小孩子才說對錯,大人想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朱元璋被張異懟得半天說不出話,他必須承認張異說得有一定道理。

人性經不起考驗!

當張異這句話的底層邏輯得到他認可之後,他無法反駁張異的理論。

既然人心不可考驗,那面對利益自然也會一樣。

朱元璋本質上,是一個相信人性本惡的人,至少他對官員階級的看法是如此。

“如果人性不可信,那就算給他們再多錢,他們也會貪墨!”

張異嘿嘿笑,他就知道黃和會這麼說,他回答:

“話是這麼說其實也沒錯,可是每個人的犯罪成本不一樣!

就如在亂世,大家易子而食,可叔叔您能說天下百姓是壞人嗎?不是,是人沒被逼到那個份上!

其實利益,貪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碼!

譬如大哥如果去工部,我相信他就不會貪污,爲什麼,因爲那幾十幾百兩銀子,對他來說犯不着冒險!

可是如果大哥面對的誘惑,是幾萬,幾十萬兩呢?

叔叔的看法,也是小看了天下人!

小道雖然相信人性不可考驗,可也相信大部分人的底線其實還是有的!

對於大部分的官員來說,給他們一個體面的生活,然後再通過律法去增加他們的犯罪成本!

這就是小道認爲的合適的解決貪腐的路子!

雖然不能禁絕貪腐,但可以做到一個相對清明的朝廷!

而當今陛下的做法,就是逼着那些還在易子而食的災民不能吃人,卻不給他們解決餓肚子的問題!

問題是,如果不是逼得沒辦法,有多少人會選擇吃人呢?”

朱元璋低下頭,沒有回答張異的問題。

朱標在一邊觀察自己的父親,卻知道皇帝這次是聽進去了。

上次張異和他說的時候,老朱還會牴觸。

“讓人不貪,是違反人性的,這件事不可能禁絕,只能講究成本!

大部分人的要求不高,可能你多給他幾石米,天下就有五成本該貪腐的人因爲攝於枉法不敢下手!

有五成人不貪,那剩下的五成之人就有人監督!

可若因爲省了幾石米,天下有八成人在貪污,按清廉之人,反而成爲異類!

人是一種羣體生物,他們有個本能會追隨大多數人的做法!

如果人人都貪,那還在堅持的人就會迅速被同化!

所以,怎麼把好人變得多多的,把貪污之人變得少少的

這纔是我認爲的解決貪腐的方法!

這不比花着朝廷的錢,去養着宗室有意義?”

張異提起宗室,還忍不住吐槽兩句,老朱臉微微紅。

宗室的禍害這件事,他到現在都沒放下,今日既然問了,他想幹脆也問清楚:

“那你認爲如果你是皇帝,宗室的問題怎麼解決?”

張異沒好氣懟了老朱一頓:

“有什麼不好解決的?

往前算前朝,哪個王朝會因爲宗室出過問題,宮裡那位不就是吃飽沒事幹,想要自己的兒孫世代相好,才養出個禍害來?

其實血脈這東西,出了五代,基本都不認識了!

他倒好,還想養着子孫世世代代!

這是就是標準的算學沒學好,還自我感動的類型!

這事要解決,在俸祿和爵位上下功夫不就行了。

爵位隔代遞減,幾代之後就不管了,那不是挺好的……”

朱元璋嘴角抽搐,他也知道宗室這個問題放在前朝根本就不是個事。

可他不是捨不得嘛?

人最難改變的,就是成見。

希望多子多福,子孫延續下去,那就是老朱的執念。

不過被張異諷刺了一頓,他自己也有些心虛,老朱訕笑,看來這宗室之法,確實不能實行呀!

“如果他實在管不住手,將子孫往外送唄!

世界那麼大,就跟以前分封天下一樣,將宗室分出去不就好唄!”

朱元璋臉色微變,這可不能亂封呀!

從大秦開始,天下從分封變成郡縣制,在華夏千百年來,早就深入人心。

再分封的話,那是開歷史的倒車。

朱元璋的表情落在張異眼中,他大概也知道對方想什麼?

張異笑道:

“叔叔可知道一個王朝的疆域由什麼決定的?尤其是咱們這種郡縣制的封建王朝?”

這個問題老朱倒是真沒想過,他瞬間變得饒有興趣:

“你說?”

“是從京城出發,皇帝的政令能不能一個月之內到達地方!

如果到不了,那這個地方大概率是不能納入王朝的控制,因爲鞭長莫及,地方上的百姓對朝廷也沒有歸心!

其實別說遠方,就在咱們華夏之內,也有王權不下縣的說法!

所以您去糾結外邊的那些領地是不是分封,有何意義?

美洲那個地方,朝廷管得到嗎?

別說日本,東南亞的暹羅,朝廷管得到嗎?

不行吧,勉強設置郡縣,我要是皇帝,勉強去設置郡縣,還不如拿來賞給子孫!

不是宗室的問題不能解決,將老朱家的旁系都安排出去,讓他們在藩屬國就藩好了,周圍都是老朱家的血脈,

這不也從一方面間接解決宗室問題?”

張異的看法,和老朱當初的設想不謀而合,他頻頻點頭。

帝國疆域的極限,是京城的政令出去最多一個月能到的地方,這個總結對朱元璋而言,猶如醍醐灌頂。

既然疆域是有極限的,想要影響疆域之外的領土,爲大明所用。

那隻能是如春秋戰國一般,分封天下。

而將老朱家的子孫分出去,這確實是一個好棋!

如果讓老朱封異姓王,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但如果說讓子孫將世界上其他好地方給佔了,他心裡是不排斥的。

張異也許只是隨口一說,可朱元璋腦海中,已經有一套戰略形成!

他喜怒形於色,那種有種高興的樣子,惹得張異發笑。

黃叔叔在做白日夢,張異表示理解。

就如前世的他,也曾經想過要將華夏的影響傳播出去一般,這是個美好的夢想。

只是夢想終究是夢想,他們也只是在隨便聊聊而已。

既然如此,爲什麼要去打斷眼前這個老男人的幻想?

要不,再給他添把火?

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454章 情債?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34章 師弟的神通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432章 大明軍魂是什麼,張異的答案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244章 龍虎山的崢嶸,天師的蛻變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421章 科舉的意義,危險在和平之時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187章 朕帶你見神仙,出海大禮包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486章 夜半槍聲,追殺與反殺第465章 牢中的兵工廠,十天走過百年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25章 終於肯泄露天機了,誰敢幽禁我兒子?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46章 師徒皆瘋子,造反這件小事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416章 皇帝也玩莫須有,怒了怒了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
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63章 五百年後的技術,第一桶金?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420章 流言背後,秦王謀士?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454章 情債?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34章 師弟的神通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432章 大明軍魂是什麼,張異的答案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244章 龍虎山的崢嶸,天師的蛻變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421章 科舉的意義,危險在和平之時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187章 朕帶你見神仙,出海大禮包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486章 夜半槍聲,追殺與反殺第465章 牢中的兵工廠,十天走過百年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25章 終於肯泄露天機了,誰敢幽禁我兒子?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83章 手把手教老朱造謠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46章 師徒皆瘋子,造反這件小事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157章 洛陽紙貴,再見徐丫頭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259章 蠱惑人心,何嘗不是教化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416章 皇帝也玩莫須有,怒了怒了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