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

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

常遇春嬉皮笑臉。

“陛下如果遠征,可不僅僅需要一支玄武軍吧?

您也瞭解臣的性子,教人練兵,那是臣沒有辦法的事!

您讓我幹大都督的工作,我也做不好!

還不如給臣一個活計,讓臣去好好給大明效力!

陛下,您說,章溢那老小子的活怎麼樣,要不讓臣去練練手?”

朱元璋頗爲心動。

常遇春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如果放在朝中,未免也太可惜了。

但老朱也明白他的身體狀態,如果放他去漠北,估摸着不久之後,自己就能給他收屍了。

他現在最尷尬的地方在於,因爲身體的原因,常遇春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衝鋒陷陣。

可失去了這份能力的常遇春,還是大明兩大柱石之一的他嗎?

與其讓他的的光芒在漠北隕落,不如讓他在全新的領域創造奇蹟。

而且,年輕的大明水師,還需要一個能鎮得住場子的名將。

“你確定自己能行?”

“肯定能行……”

常遇春拍拍胸膛,向皇帝保證。

朱元璋無聲點頭,同意了常遇春的自動請纓。

“陛下,這地圖原來是從小真人手中拿到手的,您難道……

就不打算讓他下山了?”

張異不在京城,但有着無處不在的存在感。

在他看來,張異就不該留在龍虎山上,這對朝廷,對天下而言,就是一種浪費。

當年那場刺殺,常遇春作爲知情者,他是朱元璋傾訴的對象。

所以老朱聞言之後,自嘲一笑:

“叫他回來,又能如何?

朕是在朝堂上跟他來一場相認呢,還是以黃家父子的身份,去面對他?”

常遇春啞口無言。

張正常當年拒了天師位,直接把皇帝下去的臺階給抽走了。

wωω▲тtkan▲℃o

一個君王,要不要面子?

讓朱元璋在不合適的情況下攤牌,老朱下不了臺。

可是如果以黃家父子的身份,與張異繼續交往?

先不說隨着年歲逐漸長大,那個孩子有沒有以前那麼好忽悠。

就是以後自己出宮,都很難。

微服出巡,本來就是不應該去做的事,如果沒有出事也就算了,都出過一次事,就可能會有第二次。

朱元璋並不是一個任性的皇帝,他也爲自己的任性買過單。

“朕也反思過當年的事,如果朕不是太過大意,也低估了民間有些人對前朝的懷念,也不會捱了那一刀!

兩年時間,人家盯着朕兩年,朕都不知道。

而且,這兩年時間,難道他們就沒想過對朕出手?

朕左思右想,朕挨那一刀其實活該!

如果當時朕讓錦衣衛一起隨行,朕不是一時興起要去割水稻,也絕不會給別人可乘之機!

朕是上過戰場的人,朕不怕這種事!

可是,如果對方的目標是標兒呢?”

朱元璋的話,道盡了他的爲難之處。

如果黃和不在,他以什麼面目去見張異?

老常聞言,呵呵笑:

“陛下不見,可不妨礙我去見吧?”

朱元璋知道常遇春想給自己一個臺階下,沒好氣地踢了他一腳。

不過,兩年後的常遇春,早就可以正常行動,他靈活地躲開了。

“好傢伙,難怪都敢上戰場了,挺靈活……”

君臣二人之間的胡鬧,然後哈哈大笑起來。

“也就是你還能陪朕胡鬧呀!”

老朱的語氣中,有些感慨。

“徐達爲人穩重,雖然是朕的發笑,可從跟着朕開始,他就明白君臣主次,從不越界!

倒是你這傢伙,雖然經常惹朕生氣,但好歹也能給朕出氣!”

常遇春嘿嘿笑:

“陛下,每個人的性子不同,但對陛下的忠心是不變的……”

“真的不變嗎?”

朱元璋聞言有點感慨:

“人心,哪能不變?

你看那李善長,你說他變沒變?

就劉基離開這幾個月,咱們的李相,威風見長!”

常遇春馬上閉嘴了。

李善長,徐達還有李文忠這些人,都是跟着朱元璋打拼天下的老兄弟。

從朱元璋去年大封功臣開始,他們自然而然又因爲功勳形成一個利益集團。

朱元璋對李善長的不滿,他看出來了。

而李善長的變化,常遇春何嘗看不出?

不過李善長在工作上還算支持他,哪怕他在去年的案子中,暗中幫助過張異,對方也沒見怪。

其實說白了,是他們在大明這艘船上,終歸要抱團取暖。

“李相有李相的難處……”

常遇春試圖給李善長辯解幾句,朱元璋卻不聽了。

“你回去吧,好好做好準備,然後,等着玄武軍的好消息吧……”

……

朱元璋等的好消息,接踵而來。

接下來的兩個月,沐英帶着玄武軍將東海的據點都打了一遍。

大明的水軍並不算最強,哪怕是朝廷傾力造了一些船,依然不會在東海上盤旋,尤其是以日本爲根據地的大海盜人多勢衆。

不過,玄武軍在東海上,啃下來一個硬骨頭。

直接覆滅了一支海盜的船隊,玄武大炮的名聲,徹底響徹天下。

……

“咱們的陛下,到底有多少事情,是繞過中書省的?”

相府,書房中。

李善長手裡拿着一份從前線送上來的奏疏,手指微微顫抖。

玄武大炮!

當這種似乎可以改變海上戰爭格局的東西出現在明軍陣營中的時候,他這個中書省的負責人一點都不知情。

“陛下造了這麼多大炮,戶部的人不知道嗎?

工部被抽調了工匠,他們就沒覺察一絲一毫?

還有兵部……”

李善長越說越氣,在自己的心腹面前,他本來不想丟人。

但他還是,將奏疏狠狠丟在地上。

胡惟庸靜靜地聽着,等他說完,他才站起來,從地上撿起那份奏疏。

然後,胡惟庸小心吹去上邊的灰塵,然後恭敬放在李善長的書桌上。

“胡相,這些年陛下繞過中書省做的事也不少了,多一件少一件,您也不必放在心上……

他是陛下,天下都是他的,咱們這些人,不過是替陛下管這家!

您因爲這些事,跟天子置氣,又何必呢?”

李善長冷着臉,回:

“你當本相想去惹陛下生氣?

當本相不知道陛下對本相不滿?”

李善長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十分不甘心:

“都說本相戀權,難道本相不是從一開始就大權在握?

怎麼當了宰相,到頭來卻和皇上的關係鬧得如此之僵?

胡惟庸,你不當丞相,你感受到不到本相的壓力!

本相受皇帝信任,如果不是爲身後這些跟着本相的人謀利,本相何至於搞到如今的地步?”

胡惟庸知道李善長在推脫自己身上的責任,但只是靜靜的聽着。

“君王與士大夫共天下,這是歷朝歷代,無數先輩形成的默契。

可咱們這位陛下,天生就對臣子心懷戒懼,君臣離心,君臣離心啊……

老夫若不爲丞相,這些事情本輪不到本相去操心,可是本相爲文官之首,如何不能爲天下士子謀利?

若本相不想爲爾等謀利,本相事事順着陛下就是。

就如那汪廣洋一般,當個陛下的傳聲筒,那又能如何?”

胡惟庸聽着李善長這些話,倒是有些感觸。

李善長繼續說:

“中書省,乃是天下權力之中樞,朝廷中的事務,本就應該從其中過!

陛下以錦衣衛奪御史臺監察職權,那也就算了!

可這軍政之權,他還能繞過,你身爲中樞左丞,不覺得很危險?

陛下,這是要架空我們呀!”

李善長拍了拍胡惟庸的肩膀。

胡惟庸低下頭。

君權和相權的爭鬥,在歷朝歷代都有。

只是洪武一朝,皇帝毫不掩飾對臣子的戒心,讓他們這些上層的官員,同樣感覺到危險存在。

在朝廷爲立之前,大家都是跟着皇帝造反的人,大家有個共同的目標,那時就奪了天下。

如今新朝已立。

朝廷的運轉規則,本應該是跟以前任何朝代一般,大家各行其是。

君權,相權,鬥而不破。

哪如朱元璋一般,次次都是極限操作。

胡惟庸突然理解李善長的難!

他想要的,是屬於前朝丞相的相權,可是朱元璋不能給。

這是身爲文人的李善長最爲不能接受的事實。

“君王想架空宰相,如果我當宰相,能不能架空君王?”

胡惟庸腦海中,閃過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但這個想法,很快被李善長打斷:

“你也別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這件事同樣影響你的前程!

老夫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最多一兩年,我也要退下去!

我有心推你上位爲相,可是你也不是沒有競爭對手!

汪廣洋,比你更有機會……”

胡惟庸表情驚了一下,汪廣洋這個名字,讓他危機感瞬間升起。

那個因爲不作爲,被皇帝發配浙江的汪廣洋,真的還能回來嗎?

“浙江這兩年的發展,你應該看在眼中!

陛下對浙江的試點,算得上是成功了!

汪廣洋在朝廷無爲,可他在地方上可不是毫無作爲!

這三年,文治武功,他這位平章政事,哪個不行?

財政,浙江稅收一年比一年高!

軍務,他主管抗倭,章溢可給他漲了不少臉面!

加上陛下對他念及的舊情,你胡惟庸有沒有比得上他的地方?”

胡惟庸的心裡,有了一絲慌亂。

位極人臣,成爲中書省的兩位宰相之一,是他最大的期望。

如果能跟李善長一般,獨佔中書省,那更是可遇不可求。

李善長已經不止一次明示過他,自己就是他未來的接班人。

可如果這件事事到臨頭,卻被人奪了去,那就不美了。

“汪廣洋有個劣勢,就算他當了宰相也很難改變……

胡惟庸,你記着,丞相雖然是由皇帝任命的,但同樣,是你背後千萬士子推你上去的!

不能爲身後人謀利,你還不如不當!”

胡惟庸如學生一般,給李善長行了一個師禮。

“請老師幫我!”

“行了,我等淮西子弟,肯定要有個人留在中書省……

老夫會全力幫你,你也給老夫上點心!

去六部查查賬,看看陛下這些錢是從哪裡花出去的……”

……

不管李善長多不爽,沐英最終還是班師回朝。

出去兩個月,帶回倭寇和海盜三千人,斬人頭無算。

朱元璋得到消息,一掃前邊被百官逼宮的鬱悶,當場下了聖旨,讓玄武軍當着浙江百姓面,斬殺三千倭寇。

南方血流成河,朝廷的威望卻空前提高。

沐英,平安和章存道,也挾着巨大的威望班師回朝。

“回稟陛下,臣幸不辱命,已經拿下東海主要海盜,控制周圍海域航線……

此行,玄武軍斬殺倭寇……,擒拿……”

沐英作爲玄武軍的主帥,在朝堂之上,每一句話語,都彷彿在打臉許多人。

偏偏,朱元璋還問了一句:

“李相,你看這些孩子們表現如何?”

李善長嘆了一口氣,跪下去:

“陛下,心服口服,沐英和玄武軍諸位將士,當賞!”

在這場莫名其妙爭執中,李善長悵然若失。

“沐英封侯,平安和章存道封伯!”

根據朱元璋自己定下的規矩,沐英封鎮海侯,賜誥卷,世襲罔替。

而平安和章存道就差點,只有卷沒有誥,爵位不世襲。

但就算如此,二人得了功勳,也是感激涕零。、

沐英和平安也就算了,章存道在其中,尤爲惹人注目。

這是浙東派出身的將領,卻拿了爵位……

對於某些人而言,皇帝這個無心之舉,不知道是不是要故意刺激某些人。

這場風波,終究以沐英等人以軍功封侯告終。

當日,皇帝設宴款待幾人。

酒過三巡之後,他將沐英留在御書房。

“父皇,兩年後,兒臣可以煉出更多的水軍,到時候父皇想要飲馬日本,舉手可得……”

朱元璋擺擺手,道:“此事反而不急!

要拿下日本,大明如今的國力還不夠!

朕準備再成立一支水軍,到時候與你配合!

但這並不是最關鍵的事,如今當務之急,是將你們帶回來的東西兌現!

以軍功封侯,不過是朕權宜之計,朕不想委屈了跟着你們奔襲潛力的將士,

但朕也不會忘記,在朕心中,爾等真正封侯的原因是什麼?”

沐英默然,知着知之。

只有他們才明白美洲帶回來的東西,能改變什麼。

“沐英,你明年去趟龍虎山!”

(本章完)

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343章 讓他見見,什麼叫官字兩張口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152章 兩種天下,什麼是國運?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422章 放下心結,軍校制度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566章 師徒緣斷,不如歸去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438章 理想的推動者,爲遷都鋪路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423章 思想纔是軍隊的靈魂,標準化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326章 美人遲暮將軍老,君心不改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66章 師徒緣斷,不如歸去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66章 孔家的選擇
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205章 倒查工部,血流成河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343章 讓他見見,什麼叫官字兩張口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152章 兩種天下,什麼是國運?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422章 放下心結,軍校制度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566章 師徒緣斷,不如歸去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438章 理想的推動者,爲遷都鋪路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09章 天子口舌,耳目,手足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423章 思想纔是軍隊的靈魂,標準化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我就是小人呀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326章 美人遲暮將軍老,君心不改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66章 師徒緣斷,不如歸去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66章 孔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