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

張異笑了笑,他當然有辦法,事實上前線軍糧的情況應該還可以承受。

等到拿下太原,隨着前線對軍糧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時候,皇帝自然會想到適合的辦法。

這個辦法,正是傳說中的開中法。

黃叔叔一個商人不懂也是正常。

“辦法很簡單,無非給商人讓利,卻將運糧的成本轉嫁出去罷了!

朝廷現在運糧有個問題,就是朝廷本身承擔的成本很重,收購糧食,然後派人用人力物力運上去,因爲效率不高,加上損耗嚴重!

所以十分吃力!

可是將這個成本轉嫁出去,比如轉嫁給商人,讓商人給朝廷運糧,朝廷許以商人必要的好處!

比如鹽引,比如茶,這些都是朝廷壟斷但商人渴求的東西!

朝廷以資源換取便利,此法名爲開中法!”

開中法!

朱元璋細細思索,喜出望外,這方法好像確實可行。

“此法不錯,如果朝廷真的行此法,我多少要努力拿到鹽引……

只是朝廷也不知道會不會採納此法,如果是的話,我提前去北方佈局!”

張異道:“會的,咱們大明有許多先天缺陷,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有辦法像蒙古人那樣海運糧食。

且蒙古人沒有北方邊患,而大明卻註定要面對這個問題!

有邊患,就有駐軍,有駐軍,就需要大量的糧食!

北方的糧食尚且不夠百姓生活,這糧食不就要從南方轉運嗎?

可陸路轉運糧食有多難,想必叔叔應該瞭解!”

老朱沉默點頭,糧草轉運是兵家必修之課,如果是水運糧食,成本自然低廉。

可一旦用到陸運,這轉運糧食的成本大得無法想象。

人押糧,但人路上也要吃糧。

一車糧食運過去,可能半車是在路上被吃掉的。

“可爲什麼商人運糧就能比朝廷節省成本?”

沐英聽不懂皇帝和張異聊天中的邏輯,忍不住發聲問。

“因爲朝廷用自己的糧食去供給邊軍,是從存量裡邊消耗,而商人的糧食是朝廷掌控之外的餘糧!

首先不動用朝廷糧食這一點,就已經省去大量的成本!

至於在運輸環節,商人和朝廷一樣都是要損耗的,只不過他們會用鹽價的高額利潤,來補上這份虧空。

等於他們用這份損耗,買朝廷一個販賣鹽的壟斷權!”

“用朝廷的壟斷權換取商人承擔這部分成本,就是最大的意義,因爲壟斷權這種事,如果不拿出去交易,放在朝廷手裡也不好變現!

更何況,開中法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意義!

這陸路運糧,損耗問題肯定是不能長期存在的,如果真的都從江南運糧,再大的糧商也承受不住這部分成本!

所以等商人們拿到鹽引之後,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降低成本!

最好的辦法是什麼?那肯定是從北方找糧食運送呀,可北方那一窮二白的情況,怎麼辦?

商人們當然是希望促進地方上的糧食生產,在各地建立商屯,囤積糧食!

如今把陛下推進北方的經濟發展當成國策,開中法其實從間接上,也會促進北方經濟的發展!

這是一種雙贏,甚至三贏的局面……”

沐英聽懂了,登時拍案叫好。

軍糧問題一直是困擾大明的大問題。

但此時的洪武元年,這問題還沒有發展到迫切的程度。

可如果一旦拿下太原,拿下山西。

邊陲的軍糧制度肯定不是現行的辦法能夠支撐的。

老朱細細思索,也覺得這個方法好。

前幾天李善長還跟他說起這個問題,卻沒想到在張異這裡走了一圈,就給解決了。

開中法當然沒有張異說得這麼簡單,事實上商人們運送的東西,也不僅僅是糧食,貨幣、茶葉、馬匹、草料、棉布都是後來運送的物資。

不過開中法的貢獻,張異確實沒有誇大。

這確實算是一個利益經濟,處境北方經濟發展的好方法,甚至因爲此法,最後晉商崛起,成爲獨立於江南商人之外的另一支商幫。

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善法,所以張異可以拿來說!

只是距離朝廷施行此法,還需要幾年。

這件事張異也就說說而已。

“此法利國利民,你可向朝廷進言!”

朱元璋試圖誘導張異,張異不上當。

他又說:

“那我可拿去獻策了?”

“叔叔儘管拿去就是,反正此法最多兩年,朝廷也會施行!

此法並非新鮮玩意,宋時就有開中法存在,只不過那時候宋人的朝廷並不重視此法,此法用在大明如今的情況上,卻也好用!”

張異並不介意老朱將開中法拿去用,甚至拿來攫取自己的利益。

正反此法於天下是有利的,在自己不想曝光的情況下,誰用不是用。便宜自己人也好過去便宜別人!

最多兩年?

老朱若有所思,他站起來,道:

“叔叔我不會虧待你,回頭我讓人送錢過來,先將這藥園子建起來再說!”

張異站起來,送朱元璋和沐英離開。

上了馬車,老朱長長吁了一口氣。

“此子,真神仙也!”

沐英主動打開話題,朱元璋點點頭。

“此事你保密……”

“是,父皇!”

馬車緩緩進城,在鬧市區裡,老朱讓沐英下車!

他再次讓人,來到一間書局之前。

書局新開,朱元璋走進去。

正在算賬的掌櫃的一看老朱進來,趕緊迎接。

“少東家呢?”

“在裡邊!”

朱元璋走進數據的裡院,這陣子很少露面的朱標,就在此間。

“三國賣的如何?”

朱標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開始接手檢校的部分事務,這陣子他向老朱請了命,一路籌備這間書局。

書局一開始,就憑藉《三國演義》打開了名聲,老朱雖然不怎麼出宮,但從外邊傳回來的消息,是大賣!

“父皇!”

朱標正在桌子上算着什麼,聽聞老朱喊他,他擡起頭。

“賣的不錯……,這本書幫書局賺了一千兩銀子!”

一千兩銀子看似沒有張異的教輔書賺得多,可教輔書於這個時代來說算是剛需,話本小說這種東西能賣一千兩,那真的就是大賣了。

但老朱賣書,可不僅僅是想賣書!

成立這家書局的目的,是爲了驗證張異說過的話。

但潛移默化這種事,並非一朝一夕能看到效果。

朱元璋暫時沒有問這個,而是上下打量朱標。

讓一個不過十三歲的孩子,卻接觸如此人心變幻,他本有些擔心,但朱標這陣子的成長,超出他的預期。

父子二人,就這樣坐在應天府的鬧市中,老朱跟他說起張異遇見的種種。

朱標低頭沉思,然後會給朱元璋一些意見。

“工部那些人欠敲打了!朕明面上不能爲張異出頭,但不等於朕會放過他們!

回頭,讓人去工部查查賬!順便給劉伯溫找找事做……”

查賬?

工部這個部門,尚書爲了政治前途也許可算清廉,但底層的官吏,大多數是一身髒水。

老朱去工部查賬,那是衝着殺人去的……

朱標彷彿已經看到,其中的滾滾人頭落地。

“走吧,明日讓人送錢給張異,先把藥園子蓋起來再說!這小子提醒了朕,明年春天,也該試着將佔城稻推廣到北方去!

這佔中法配合推廣水稻,我大明的休養生息,應該也能早完成幾年!”

父子倆結伴而出,在護衛的保護下,消失在鬧市之中。

第二日,有人一大早就將銀票送到道觀。

張異不勝歡喜,欣然接受了老朱的贈與。

他走出道觀,就看着和道觀相隔的土地,他的佃戶們熱火朝天,正在幹着活。

老孟也在其中,特別賣氣力。

張異一來,所有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叫了一聲老爺。

張異這個小地主雖然剛和他們接觸沒幾天,但大家都喜歡這個和氣的小真人。

龍虎山上的小神仙,平易近人的活菩薩!

百姓們不知道神仙和菩薩的區別,他們只知道這位道長人和氣,且非常大方。

佃戶們平時種田,就指着田裡那些糧食苦巴巴的活着。

哪像張異一來接手,主動給他們一成的讓利,讓利不說,讓他們幹這些活,張異也捨得給工錢。

這可比待在別的地主那裡好太多了,就算是給天家幹活,也沒有這麼好的待遇。

皇帝仁不仁慈不敢說,但底下管着他們的官員那是個個鼻孔朝天。

張異在老孟身上多看了兩眼,這傢伙也不知道是得了自己的承諾,還是因爲昨天有肉吃了,臉上的多了一絲紅潤。

老孟見到張異,尤其熱情。

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跑過來問好。

張異看着他的樣子,忍着笑,故意板着臉說:

“我宣佈一件事,伱們手裡的工錢結算,這藥園子的活不幹了……”

他話音剛落,老孟的表情瞬間垮了。

他就指着張異的這個藥園子,給他家裡找個出路。

可藥園子不幹了,那可咋整呀!

“東家,咋回事?”

“老爺,咋回事?”

“怎麼做到一半就不做了?”

佃戶們紛紛叫喊起來,他們難得有別的收入,如今張異突然不蓋藥園子了,等於他們少了很大外快。

老孟尤其失落,但他緩過神後,回頭主動說道:

“老爺不做了,一定有老爺的難處,咱們就不用說其他的了!”

張異暗自點頭,就衝着老孟這份認知,他覺得這個人倒是可以用起來。

他嘻嘻笑,道:

“因爲小道我覺得呀,我還是不太喜歡這木頭做的藥園子,我準備推倒重來,蓋個好一點的道觀!

工匠的話,我會找人做,至於各位鄉親們,你們要是有空,完全可以幫忙!

工錢嘛,自然按市場價來,不會虧待你們!”

他這麼一說,衆人先是愣住,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道長老爺,您可太逗了!”

“老爺這搞得我們一驚一乍的!”

“小真人,只要您不嫌棄,我們還跟着你幹!”

張異沒有廢話,讓鄧仲修開始結算大家的工錢。

既然拿了老朱的銀子,張異開始讓人找工匠。

主動幫張異忙上忙下。

他雖然是個農民,但人還算靈活,有他這個本地人張羅,還真讓他找到不錯的工匠。

價格談好,備料。

道觀的擴建工作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起來。

張異手下的佃戶,也子啊農閒的時候來張異這裡賺點額外的收入。

其中最忙的就屬老孟,他家裡沒人幫襯,種田本身就種不過別人,爲了張異這件事,老孟幾乎忙得前胸貼後背。

甚至晚上看材料的活,他都主動攬了去。

這麼一忙,他自己連家都顧不上回。

李氏見他如此,只能晚點給他送飯。

張異也因此跟李氏,還有可愛的小孟瑤認識。

簡單聊了幾句,張異對李氏很滿意,讀過書的人,交流和交代起一些事,畢竟和別人不一樣。

孟瑤也在母親的教導下,屬於會讀書認字的人。

這點讓張異頗爲意外,因爲出身在徐妙雲那種家庭,讀書認字尚且會被謝氏嫌棄。

而老孟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尤其還是女孩子,讀書未必是一件好事。

如果李氏和老孟依然願意教導孩子讀書,那隻能說明一件事,就是李氏的堅持得到老孟的支持。

這個家庭,多了一絲超出這個時代,張異並不常見的溫暖!

十幾天後,地基打好,工匠開始砌牆。

一切都朝着張異期望的方向發展,他對道觀藥園子的要求不高,只需要把一大塊地方圍起來就好。

就在張異準備期待自己的新基地落成的時候。

楊憲這邊,春風得意之餘,也有些煩躁。

得意是因爲他這個右相畢竟還有些基礎,確實也拉攏了一批人。

在朝中浙東派和淮西勢大,但楊憲很快找到了他的基本盤。

響應陛下號召,他很快拉起一批北方的老鄉,雖然這些人因爲大多數在前朝當過官,在以前並不太受皇帝重視,但這些人也因爲如此,抱團在他這裡。

他有了一些屬於自己的小小勢力,自然值得高興。

楊憲在得意之餘,最近也有件事讓他很惱火,那就是劉基好像在查他手下的人。

提起劉基,他心頭火起。

當年他們主動靠近,未嘗沒有彼此利用來對付李善長。

提起李善長,楊憲想起幾年前關於他弟弟的事,楊憲恨意從心起。

只是得罪了劉基,他不得不和李善長周旋。

“友成敵,敵成友,奈何!”

就在楊憲想起劉基的事心煩之時,有人告訴他一個消息,關於張異。

“讓他們隨手處理了就是,收尾乾淨一點,別給本相惹麻煩就行……”

能讓張異出點事,楊憲還是非常樂意的。

只是上次被老朱教訓之後,他也明白權力這東西不能亂用。

“大人放心,我們絕對可以辦得合情合理……”

那工部的官員得了宰相的同意,點頭哈腰。

“你若是辦得漂亮,本官會記得你!”

他隨手打發對方之後,就沒把這件事當回事了。

而領了他命令的官員們,馬上殺向清心觀。

清心觀此時,幹活正幹得熱火朝天。

突然有一羣官也闖入工地,大喝:

“你們這些刁民,這是作甚……?”

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346章 爲百官出氣,驚人暴利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392章 我爲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現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196章 可不敢跟你弟媳婦有緣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485章 瘋批常茂,下殺手了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163章 破譯拳譜,還原太極拳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33章 你是道士還是和尚?活着我是認真的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422章 放下心結,軍校制度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189章 天師位,拿回來會死的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233章 所謂妖道,佛度有錢人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342章 十年準備,君王北行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
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346章 爲百官出氣,驚人暴利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392章 我爲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現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196章 可不敢跟你弟媳婦有緣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485章 瘋批常茂,下殺手了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163章 破譯拳譜,還原太極拳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209章 審計部門,朱家家宴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545章 姚廣孝,要徒弟不要?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33章 你是道士還是和尚?活着我是認真的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度纔是關鍵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245章 民心即香火,兩眼一黑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422章 放下心結,軍校制度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189章 天師位,拿回來會死的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144章 效率,效率,還是TM的效率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451章 再不收網,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233章 所謂妖道,佛度有錢人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342章 十年準備,君王北行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