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

胡惟庸是個瘋子,徹頭徹尾的瘋子。

凌說的身體瑟瑟發抖,哪怕是曾經殺人不眨眼的他,也被胡惟庸的瘋狂嚇了一跳。

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凌說掙脫胡惟庸的手,連退了好幾步。

能被選拔進入錦衣衛的人,忠誠方面是沒的說的。

凌說這種人,雖然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是背叛了皇帝,可再給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去說造反這種事。

沒錯,胡惟庸的意思,就是造反。

他看了看胡惟庸身後的牌位,再看看眼前瘋狂猙獰的宰相。

他才明白,當年他兒子的的死,他不但怪張異,更將責任怪在皇帝身上。

凌說怒從心起,真想拔刀,將這個手無寸鐵的傢伙砍死。

當皇帝,你也配?

胡惟庸論權柄,確實已經位極人臣,可是文臣當皇帝者,幾乎百不存一。

就算想當皇帝,至少也要佔一個權傾朝野吧?

可胡惟庸有嗎?

他雖然如今做得不錯,可在文官之中,比得過李善長?

還是比得過劉基,甚至汪廣洋的資歷,都比他高了一些。

他怎麼敢,他怎麼配?

“凌大人是不是覺得,本相不配?”

胡惟庸是老狐狸,只是看凌說的表情,大概就知道這傢伙在想什麼?

錦衣衛,被人賦予了太多的光環。

其實凌說他們這種人,未必有配得上他們權位的智商。

相比起步步艱辛的官場,錦衣衛的環境,其實還算相對單純。

這也讓凌說他們這種人,有機會掌握他們的生死,胡惟庸心裡其實不太看得上凌說,

但他卻將這種情緒,隱藏得很好。

凌說搖頭,否認了胡惟庸的話,胡惟庸也不生氣嗎,只是笑呵呵:

“陛下是不世出的天才,卻太過剛愎自用!

如今天下,民怨四起,他卻依然要推動他的改革!

凌大人,你知道陛下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凌說聞言,搖搖頭。

“你就想想伱病死的時候,可曾有錢買藥?

一個權柄通天的人,最後居然差點因爲窮而死!

這就是那位陛下最讓人受不住的地方,他給了你一塊肥肉,卻讓你不要染指!

這違背了人性,也違背了公義!

自古以來,士子與君王共天下,名義上是士子侍奉君王,但其實君王可以換,但士大夫換不得!

君臣之間,皇帝吃了肉,終歸得給臣子一點湯水!

但咱們的陛下,肉他吃了,湯他喝了,連鍋都不讓咱們添一下……

就有點過了!”

胡惟庸問題的切入點,正好戳中凌說心中最難受之處。

他聽着胡惟庸的說辭,想起自己的遭遇,馬上有了共鳴。

老朱的苛刻,哪個身爲他手下的人沒有感觸?

他凌說不是沒有想過利用自己手中的權柄獲得利益,但每次想到詔獄中的大臣,他也害怕。

“陛下以爲天下是他朱家一人的天下,卻忘記了民心在誰手裡。

他出身卑微,讀不懂書,也看不清楚形勢。

所謂民,乃是我等士大夫,民心就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擁戴。

所謂百姓,不過是豬狗牛羊而已!

他爲了一些豬狗了,卻打破了這千年來的默契,

想要將我等趕盡殺絕,但其實卻也將大明的根基給親自挖斷……

凌大人,您覺得,這民怨沖天,

陛下屁股底下的皇位,還能安穩?”

凌說的臉色青紅交加,眼神驚疑不定。

胡惟庸說的話,確實有些道理。

朱元璋的性子苛刻,也違揹人性。

他們這些人手握生殺大權,卻並沒有換來什麼?

人嘛,升官發財乃是自古以來顛不破的道理,可皇帝卻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

就這點而言,凌說是恨朱元璋的。

加上他對毛驤的偏袒,讓他覺得自己這個老檢校非常委屈。

“所以,凌大人,非本相瘋狂,真正瘋狂的是陛下!

民心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本相,不過是想順天而行罷了!”

胡惟庸如此赤裸地與他袒露胸懷,凌說一時間接受不了。

不過他卻認同胡惟庸的某些道理,他也覺得皇帝對官員確實太過苛刻。

自古以來,皇帝常換,但不管怎麼換,都是同一批人在治理天下。

這些人在朝爲官,在野就是地方上的鄉紳與豪強。

大明不過是一個誕生短短十年的王朝,所謂的正統並沒有深入人心。

如果朱元璋真的激怒這些人,天下重新陷入大亂,也不是不可能……

凌說看着胡惟庸,這位不顯山露水的右相大人,很明顯就是一個有野心的梟雄。

自己身爲錦衣衛第二號人物,他都敢接觸,滲透,想來他對自己早就圖謀已久。

如今不管怎麼說,自己早就上了他的賊船。

換成別的皇帝,凌說自己還有回頭的可能,但朱元璋不會放過自己,凌說十分確定。

也就是說,他其實沒有選擇。

胡惟庸見他沒有說話,明白自己已經大概說服了對方。

但他也沒有逼迫凌說表態,想要讓一個人徹底接受,還需要一些外部壓力。

跟着朱元璋,最不缺的就是外部壓力。

這點胡惟庸很有信心。

“胡相,爲這件事已經準備許多年了吧?”

凌說想起最近的種種,不免有些懷疑。

胡惟庸一笑:“也不至於,不過這些年,確實交了一些朋友!”

凌說聞言若有所思,眼前這位宰相,這些年的動作在凌說腦海中回放。

他越發覺得,胡惟庸其實早就準備好了。

他看似沒有任何越軌的動作,可是老胡這些年撈了許多人。

無論是誰犯錯,他都能出現在皇帝面前,給人說情。

這些人有些他能救下來,有些救不下。

可是能活下來的人,自然也要認他人情。

等於皇帝一直在當白臉,他胡惟庸卻在唱紅臉。

所以這些年,胡惟庸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招攬了一批人,包括能掌控兵權的人。

想到蘇州府那些殺江郎和錦衣衛的衛所軍,凌說就明白了。

胡惟庸對於底層的滲透,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多。

他已經擁有造反的先決條件,但卻還有一個天然的缺陷。

在禮教森嚴的士大夫集團,正統這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皇帝不犯錯的話,胡惟庸哪怕有心造反,他也坐不住這天下。

徐達,常遇春,還有各種擁戴朱元璋的將士,纔是老朱真正的依靠。

他就是殺了朱元璋,也只會被將領們擁戴的朱家後人帶兵討伐。

滿朝文臣,也不會有人站在他這邊。

但是,如果老朱得罪天下士大夫呢?

就如朱元璋這些年一直推進的改革一樣,當皇帝跟地方上的士紳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的時候。

胡惟庸真正擁有了造反的可能。

凌說想通此節,對胡惟庸不由刮目相看。

他身爲宰相,這些年對老朱的改革一直態度曖昧。

老朱越是挑起君臣之間的矛盾,越是給士大夫階層開刀。

大概胡惟庸越是會樂見其成。

等到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他造反,就是順應民心。

凌說從走出胡府的時候,整個人都亂了。

“異姓王……”

想起那位宰相給自己提的條件,他整個人也不淡定了。

如果造反成功,他馬上就能成爲自己永遠不敢想的王爺,所謂封王拜相,他凌說也有光宗耀祖,恩澤後代的一日。

比起如今的生活,似乎不錯。

凌說回家的時候,他的手還忍不住摸了摸懷裡的銀票。

這些錢,同樣是曾經不敢奢求的東西。

“他的計劃,似乎有不小的把握……”

凌說雖然沒有答應胡惟庸,但其實,他明白自己早就做了決定。

……

國師府。

張異從房間裡出來,扶着自己的腰。

窗外明媚的陽光,灑落在他身上。

他累且快樂着,回頭,卻發現徐家丫頭正在梳妝的模樣,張異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終於還是成家了,他在這個陌生的時空中,也有了自己的錨點。

趁着丫鬟還沒來,他走過去,抱住徐家丫頭,在她臉上親了一口。

“你也不怕有人……”

徐妙雲害羞,忍不住推了他一下,張異登時齜牙咧嘴,有些痛。

不過徐家丫頭絲毫沒有同情他,只是白了他一眼:

“讓你別逞強,看你累得……”

“要不是我趕了三場球賽,哪有你囂張的餘地……”

球賽是什麼徐家丫頭不懂,不過三場這個量詞,她似乎又聽懂什麼?

她低着頭,張異都能看到她紅成一片的脖子。

此時丫鬟進來了,開始爲徐家丫頭與張異梳妝打扮。

媳婦第二日起來,是要去給公婆請安。

二人收拾好後,徐妙雲讓人將孟瑤和觀音奴也叫過去。

三人會面的時候,走路都有些不方便。

張異看着眼前的情景,不免得意洋洋。

年輕的身體就是不一樣,萬惡的封建社會,自有其好處……

孟芸和觀音奴嚴格來說,其實應該是妾。

今天去請安的話,可以不用叫她們。

可徐家丫頭明白張異,正如張異明白她一樣。

她正妻的地位不會動搖,可張異也不會真的把另外兩位當成如同物品一般的妾室。

孟瑤是張異從小帶到大的,如果不是陰差陽錯皇帝指婚,她就是張異的正妻。

觀音奴的身份,也有不同。

在家裡,三人大抵就是正妻和平妻之間的區別,所以她也不想去擺什麼大婦的譜。

張異這種行爲,於禮法而言,其實她算是受了委屈。

但她並不看重這些東西。

只是這個小細節,張異對徐家丫頭的好感就提升了許多,不愧是原本應該當皇后的人,在氣度方面,她比別人好了許多。不一會,孟瑤和王家姑娘一起來。

三人會面,都有些羞澀。

而某個始作俑者,卻厚着臉皮,對他們說:

“走吧!”

“是,夫君……”

四人一起前往國公府的大廳,此時的老張和張夫人,早就在此等候。

三位媳婦給公公奉茶,老張樂得合不攏嘴。

將章程走完之後,張夫人帶着三位媳婦到一邊說話,張家父子卻去了春秋觀。

之所以來到這裡,一來是老張想看看兩個兒子學習的地方怎麼樣?

二來,是看看這邊的成果。

“師父!”

吳葆和等人,昨天在張異的婚禮上破了戒,也喝了不少。

大傢伙都是暈暈乎乎的,老張看着眉頭微鄒。

他這些年其實一直想整頓正一道的紀律。

或者說,戒律。

不過想到吳葆和他們平時不是這樣,張正常暫時沒有多說什麼?

張正常和張宇初父子二人,在吳葆和的介紹下,開始逛張異的研究院。

研究院和龍虎山的工作模式類似,張異給技術和方向,然後吳葆和他們負責打磨細節,將東西弄出來。

許多東西的製作,並不是限制在工藝上,而是在材料上。

當然工藝的要求也很高。

張異捨得給錢,皇宮那邊也捨得給張異資源,只要張異想要的礦產,給了方向之後,皇帝就敢讓人去開礦。

所以,手搓蒸汽機的進展,其實已經差不多了。

老張跟個孩子一般,好奇心爆棚。

這些東西雖然和傳說中的神仙扯不上關係,但似乎又有關係。

木牛流馬,未必不是仙術。

道家的先輩在探索長生的過程中,也給世界留下太多的東西。

正如張異所言的一般,人間道教。

既然仙道虛渺,不如落腳人間。

至少正一道在這十年,確實已經有壓過佛門,成爲天下第一宗的趨勢。

“爹,你先看着!有人找我……”

領着老張參觀的當口,老陌來報。

皇上派了使者前來找他,張異跟老張告別,直接去春秋觀的三清殿找人。

等他到了之後,卻發現是吳王朱橚。

此時的朱橚,暫時還是吳王的稱謂,距離朱元璋將他改成周王還一年多時間。

朱橚見了張異,十分客氣。

“見過國師!”

“吳王客氣了……

其實你叫我張異就行!”

“那本王就跟四哥他們一樣,叫您張家哥哥好了……”

相比起朱家老二,老三和老四,朱樉的性子相對柔一些。

但他對張異也算熟悉,畢竟以前跟着三位哥哥,也沒少來找張異。

“好!”

張異沒有在這件事上多做糾纏,直接問:“殿下這次來,是爲了報社的事吧!”

朱橚一愣,張異怎麼就猜到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

“確實是,本來想讓張家哥哥多休息幾日,只是您也知道,父皇是個急性子……”

在老朱手下打工,什麼新婚假,蜜月假就別想了。

老朱能忍到讓他完婚之後,再着手去搭建《明報》的事情,已經算是十分難得。

張異沒有推辭,而是將朱橚引到報社,然後當場給他推薦一批人。

這些人都是張異報社的老員工,其中有六成爲女子。

朱橚早就得了老朱的提示,對此也沒有意見。

有皇帝的支持,明報的框架自然很好搭建起來。

張異結合後世的官媒,還有古人早就流行的邸報結合起來,出了第一份官媒。

《明報》比之日月時報,少了一份趣味,卻多了一份莊重。

報紙既然定位爲官媒,主要的內容就沒了東家長西家短的內容。

官媒的定義主要是幾個方面,第一是成爲朝廷,或者說皇帝政策宣佈的主要渠道……

這纔是朱元璋正兒八經想要,繞開地方的宣傳口。

至於其他內容,張異給朱橚的建議就是,彙總各地的政務信息,發放在報紙上。

對於朝廷的官員,好則獎勵,差則批評。

這種公報的批評,多少能對基層的官員起到約束作用。

讀書人好名,讓自己的壞名聲出現在報紙上,多少對他們都有約束作用。

老朱放下報紙,道了一句:

“很好,朕沒有看錯你……”

張異微笑,算是接受了皇帝的誇獎。

“說起來,咱們認識也十年了!

如果不是認識你,大明的情況估摸着不會這麼好!

昨兒朕查了一下全國的戶口,比起當初可是好上太多了……

而如今無論是糧食,稅收,都很不錯……

張異,這件事你當記一功。”

張異起身,說了一聲不敢,朱元璋話鋒一轉:

“但是,這貪腐的事,朕從洪武元年開始沙門,殺了十年,依然不能讓某些人膽寒!”

老朱顯然就是因爲心煩,才特意留着張異說話。

“陛下,貪腐是抓不完的,咱們能做的,只有提高貪腐的成本……”

張異對於老朱的執念,也是無可奈何。

朱元璋是個聰明人,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又他的心結,也不是那麼容易解開。

事實上,張異相信,就只是給官員調薪的動作,就不知道給大明減少了多少貪官。

但這些潤物無聲的成績老朱看不到,他自看到了,依然還有許多貪官。

“您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聖人,但只要管控得好,貪腐自然會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內……”

“貪腐,是其次!

但這這纔在江郎案中,看到一些不好的苗頭!”

“陛下指的是衛所軍出動這件事?”

江郎死於地方上的衛所軍親自出手,擊殺朝廷欽差。

但時候錦衣衛去查,線索又剛好斷在恰到好處的地方。

順着地方的線索摸索,也只能摸索到戶部尚書爲止。

錦衣衛一路查得很順利,但正因爲順利,張異其實也有一些疑惑。

“陛下可是覺得,這裡邊還有人沒有被揪出來?”

老朱無聲點頭。

“可陛下,如果戶部尚書都不是幕後主使,那真正的主事者,可就不剩幾個人了……”

張異說出來的,正是老朱藏在心裡沒說出去的話。

戶部尚書之上,那就只有中書省的幾個大員了。

或者說,就是胡惟庸和汪廣洋之中的其中一個,或者雖然離開朝堂,但依然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某些人……

“那你覺得,應該是誰?”

朱元璋回頭,問出了他找張異過來的真正目的。

“胡惟庸!”

張異想都不想,就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爲什麼?”

老朱追問,張異聳了聳肩:

“臣的直覺……”

他不大可能將關於胡惟庸造反的事情說出去,所以也只能這麼說。

老朱果然如張異想象一般,變得懷疑起來。

張異知道皇帝多疑的毛病,也不介意。

過了一會,朱元璋道:

“你說是胡惟庸,大概是錯的,朕這些年從沒放棄過對他的監察,可錦衣衛這邊確實沒有關於他污點的事情!

哪怕是當了宰相,胡惟庸也算得上敬業!

雖然他也有一些小毛病,可都不到朕辦他的程度!”

朱元璋的話,也是張異最疑惑的地方。

在他所處的時空,胡惟庸是個什麼樣的人,囂張,跋扈……

他當了宰相之後,甚至敢將對於他不利的消息壓下來不發,已經開始着手架空皇帝。

這樣的人類,其實就如劉伯溫所言,他是個聰明人,但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得意忘形,最後成了老朱砍掉宰相這個位置的棋子。

張欣心裡對胡惟庸的看法是不高的,只是他現在認識的胡惟庸……

卻和自己的認知完全不同。

是爲什麼呢?

難道是錦衣衛的出現,打破了歷史的慣性,讓胡惟庸將自己的本性收了起來?

可是,人的本性,豈能壓制?

張異始終覺得,胡惟庸非常危險。

老朱見張異也是滿臉疑惑,不免有些失望。

看來,張異在這件事上,至少也幫不上忙。

關於監視胡惟庸的事,他會去做,但對於胡惟庸的懷疑,他因爲張異的立場而減輕了幾分。

“此事暫時壓着,狗改不了吃屎,朕也不相信他們不會露出馬腳……

此時,應以大局爲重!”

“陛下,想要動漠北了?”

張異從老朱的猶豫中似乎知道了什麼,朱元璋聞言點頭。

漠北!

大明從幾年前的大戰之後,一直就在準備這場戰爭。

如果說北平守衛戰是決定了漠北和大明的國運之戰。

老朱最近準備的第三次北伐,就是定鼎之戰。

只有拿下漠北,朱元璋才真正放心將國都遷徙到北方。

“沒錯,時機已經成熟了!”

老朱提起這件事,態度逐漸熱情起來。

踏平漠北,大明最大的敵人就消失了!

皇帝也有更多的心力去專注於海外擴展的事。

“徐達這些年一直在研究你的地圖,他也多次嘗試跟漠北的蒙軍交戰!

經過這些年的研究,摸索,他已經大概找到了漠北王庭的位置!

只等雷霆一擊!

朕不動胡惟庸,也是因爲目前在大事的調度上,需要有個人把控……

若是你能替代他,朕倒不用這麼頭疼!”

老朱一句話,把張異給說愣了。

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356章 攪局,開門放朱棣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340章 再見馬皇后,紡織機問世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152章 兩種天下,什麼是國運?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465章 牢中的兵工廠,十天走過百年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537章 血案的背後,皇帝挖角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21章 玩不起就滾蛋,朱標的未婚妻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74章 科學的種子,十萬個爲什麼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
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356章 攪局,開門放朱棣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340章 再見馬皇后,紡織機問世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60章 借君王之勢,修世功德第142章 天下儒生,顏面掃地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409章 見故人,姐夫姐夫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280章 張天師爺們,有事他真上第59章 一家人,欺君之罪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152章 兩種天下,什麼是國運?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465章 牢中的兵工廠,十天走過百年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537章 血案的背後,皇帝挖角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21章 玩不起就滾蛋,朱標的未婚妻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74章 科學的種子,十萬個爲什麼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