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

百官隨着皇帝的車輦,進入應天府。

周圍,聞訊而來的百姓,已經擠滿了路邊的位置。

“是皇上,那後邊的,就是日本國王吧?”

許多百姓的手中,正拿着一份報紙。

報紙上的內容,正是關於二皇子朱樉押送日本國王歸來的消息。

日本這個地方,百姓也許不知道。

可是如果說倭寇,哪怕是許多內陸的百姓,也是咬牙切齒。

元末亂世十幾年,加上大明建國將近十年。

倭寇之亂,一直是許多人的噩夢。

這些百姓朝着圓融天皇大喊:

“殺了他!”

“殺了他……”

呼聲震天,一開始還只是一兩人在喊叫。

但最後,整條街道,百姓們的聲音,化成一道道音浪,向四面八方蔓延。

汪廣洋等人走在後邊,聽着這漫天的呼聲,登時臉色大變。

那些手裡攥着報紙的百姓,似乎是他們這些日子跟孔訥辯論最大的諷刺。

這些日子,他們在報紙上,輪番攻擊孔訥!

看似只是針對孔訥,也只是單純的論道,可這一輪又一輪的攻擊,確實讓孔訥有些疲於應付。

汪廣洋也好,胡惟庸也罷。

他們過去的幾天,也一直沉浸在壓得孔訥動彈不得的滿足之中。

可現實中的情況是,他們誰都沒有說法。

百姓的呼聲,纔是真正的裁判。

汪廣洋此時才發現,他們錯得離譜。

無論孔訥在那場辯論中有沒有輸給他們,但在百姓中,他纔是真正的勝利者。

“來人,將這些刁民給趕走!

他們在此喧鬧,豈不是驚擾聖架?”

汪廣洋大聲斥責,命令周圍的侍衛。

只是侍衛們冷冷看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

他明白了,登時面色死灰,難怪皇帝對於他們的爭論,一直沒有動靜。

原來他們早就明白,自己等人的說辭,註定只是空談。

他們從一開始,就與百姓站在了對立的位置上。

“唉!”

汪廣洋悻悻,垂頭喪氣。

周圍的胡惟庸將一切收入眼底,卻沒有說話。

這不小的動靜,也驚動了在前邊騎馬的張異和朱樉。

他們回頭,對視一笑。

民心,可得!

只可惜華夏的精英階層,已經太久沒有真正關注過百姓的疾苦。

爲國爲民,是他們掛在嘴邊的話。

可整個大明,真正能心繫百姓的官員,又有幾個?

朱樉悄悄給張異豎起一個大拇指,張異聳聳肩。

此事之後,估計那些官員也該受點教訓……

車輦走了一段,分開。

一邊是錦衣衛護送日本國王前往他幽禁之處,另一邊,是張異跟着百官,前往皇宮。

“外邊是什麼動靜?”

應天城內,一座院子中。

王保保擡起頭,聽着外邊的動靜?

他來到應天府也有幾年了……

除了過年,卻從未聽過如此喧鬧的聲音。

“是大明海軍,征伐日本,親手將國王押回來……”

觀音奴擡起頭,對王保保說道。

王保保聞言,登時百感交集。

日本,日本……

是那個成吉思汗未曾征服之地?

他想起兩年前,朱元璋的招攬。

又是嘆了一口氣。

當年他不相信大明會出徵日本,大明去了。

後來大明成功打開日本的國門,他依然不認爲對方能掀起多少波瀾。

可大明不但勢如破竹,滅了南朝,如今北朝的天皇,也落入老朱手中。

這個新生的王朝,勢不可擋。

而自己,卻只能坐在這裡,見證它的成長。

“咳咳咳!”

王保保開始劇烈咳嗽,觀音奴趕緊去過,扶住他:

“天冷了,您還是進屋去吧!

若是再動了根本,可沒有蕭神醫救您了……”

觀音奴的語氣中帶着一絲責怪,王保保訕訕。

洪武八年,他生了一場大病,就如當時張異預測的一般,他差點人沒了。

不過宮裡一直派蕭九賢待命,在關鍵的時刻將他救下來。

張異當年的預言,也再次實現。

他對張異的本事,也不再質疑。

他想謝過張異,不過那時候的張異早就去了北方。

觀音奴再次提起此事的時候,王保保有些不好意思。

“牆外接受勝利的人中,肯定有他一個!

你咋不出去看看熱鬧?”

“有朱樉在,我不願!”

“那你有沒有後悔,當初直接嫁入朱家,當初你看不起的紈絝子,如今是名動天下的英雄!”

朱樉如今的威望,甚至蓋下了朱棣。

東征的功勞,也許漠北拿下小一些,可這依然是許多名將一生都拿不到的軍功。

觀音奴毫不猶豫搖頭,臉上露出憎惡之色,

她和朱樉就是天生的冤家,誰都看誰不順眼:

“他就是成了皇帝,奴家也不會看他一眼……”

“那那個小道士呢?”

王保保冷不丁提出張異的名字,觀音奴的沒來由一慌。

“你都十九歲了,老姑娘了……

難道真準備等那人?

只可惜,人家是徐達的女婿,且和徐家丫頭情投意合!

去年你拒絕皇后的指婚,就……”

“哥哥,不說這事了!”

觀音奴沒來由的心情煩躁,起身就回屋去了。

望着觀音奴的背影,王保保不知道在想什麼?

他此時,起身,對着牆外喊一聲:

“來人!”

不多時,一個錦衣衛出現在他面前。

“請狀告朱家皇帝,就說我想見他……”

……

皇宮,皇帝回宮之後,將百官叫到奉天殿前。

“朕準備在朝天宮舉辦一場儀式,祭奠我大明死去的百姓和陣亡的將士!

到時候,日本那位小國王,需要親自出席,爲這些亡魂謝罪!

只是朕還沒想明白,諸位愛卿給朕琢磨琢磨!

這個人,殺不殺?”

大傢伙懵逼了,合着老朱你已經在考慮拿人家祭天了?

一路上,大傢伙還在討論,要不要勸阻皇帝舉辦這場祭奠,可老朱已經領先他們一個版本,討論要不要殺人。

“陛下不可!”

大夥脫口而出,老朱的任性,實在超乎超乎他們的現象。

一時間,各種從天朝上國,從禮儀方面的說辭,紛紛從他們口中說出來。

其中的意思,無非就是殺了日本的國王,會讓周圍的藩屬國寒心。

華夏是禮儀之邦,不能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

老朱面對他們的陳腔濫調,並沒有表現出太多激動的情緒。

他看了一眼一直跟在他身邊的朱標,嘴角上浮。

“既然諸位愛卿這麼說,殺不殺人的事情先放着,禮部……

開始去準備儀式!”

“陛下,臣這就去讓鄧仲修準備……”

既然皇帝決定在朝天宮舉行這場國祭,自然是用道家的道士。

“鄧仲修還差點火候,咱們朝中不是還有個真人,張異……”

朱元璋朝着外邊喊去。

張異趕緊屁顛屁顛,一路小跑過來。

“你父親不在,你就是正一道在京城的領袖,這件事朕就交給你了……”

“臣領命!”

張異知道這是皇帝給他的福利,自不會拒絕。

只是聽說他要主持國祭,其他人不樂意了。

“陛下,張真人的年歲,似乎不太適合?”

率先說話的,是禮部尚書。

他沒有避諱,旗幟鮮明的反對。

其他人也紛紛起來附和,說張異年歲太小,不適合主持國祭。

一時間,關於張異的負面消息,又是此起彼伏。

從私德,到道行,再到各種黑料的檢舉。

張異知道這些年朝中的文官對他多有舉報,可他也沒想到,這些傢伙連雞毛蒜皮和捕風捉影的事情,都能拿在朝堂上說。

他直呼好傢伙,差點給氣笑了。

這些人的嘴臉,比起大美麗國的政客也不差了。

只是說着說着,皇帝猛拍龍椅,奉天殿中,登時寂靜無聲。

此時,朱樉嗤笑,打破了大殿中的平靜。

“老二,你笑什麼?”

朱元璋轉頭,望向一直低調沒有說話的朱樉。

朱樉朝着朱元璋行禮,然後環顧四周。

他跋扈的表情,百官已經多年未見。

“父皇,兒臣是覺得,這些年出征在外,卻已經不太習慣諸位大人的顛倒黑白,不要皮臉……”

他這句話,等於將半個奉天殿中的官員都給罵了……

其他人聞言,面紅耳赤!

他們知道秦王朱樉和張異的關係很好,可他們卻料不到,朱樉會爲了張異,當場斥責他們這些官員。

難道,這位殿下,就不曾想過,萬一……?

百官的臉色訕訕,而盯着朱樉的目光,也帶着一絲惡意。

“秦王殿下,何出此言?”

禮部尚書作爲這件事的挑起者,硬着頭皮站出來。

“本王把話放在這裡,不是張異,其他人還真沒資格主持這場國祭!

爾等可知,遠征日本的計劃,就是張真人提起?

無論是玄武軍,還是玄武大炮,還是我大明的水軍編制,戰法……

這一切都是真人的手筆!

沒有張真人,壓根就不會有遠征日本之事,也不會有海外仙山之行!

他沒資格,難道就諸位大人苦心勸說父皇去找日本妥協,更有資格?”

朱樉一席話下來,奉天殿內的官員,個個面如死灰。

他們忍不住,將目光落在張異身上。

他們看了看張異,又轉向一直不說話的老朱。

老朱沉默不言,算是證實了朱樉的說法。

玄武軍起於幾年前?

開始有官員回憶,當確定年份之後,他們更加震撼。

也就是說,眼前的少年在還是孩童的時候,就影響大明的國策。

朱樉似乎得到朱元璋的暗示,開始瘋狂輸出:

“不知道王大人,在七歲的時候,在做什麼?

本王也不怕告訴你們,南北分榜,算學入科舉,這些國策都經過張異的參與,稅法改革,也是張異的主意……

軍功,他有!

國策,他出!

本王就想問問這裡的大人們,有誰做過這些?”

張異的事蹟,有一部分官員們是知道的。

可是其中的大部分,他們並未知曉。

想到這些年大明幾乎所有的大事件,背後都有這位道長的身影。

這些人望向張異的目光,充滿莫名的情緒。

“果然不愧是青衣宰相!”

在這場紛爭中一直置身事外的胡惟庸,突然率先開口。他主動走出來,朝着皇帝大聲說:

“微臣方知原來張真人做下這麼多事,皇上,關於張真人主持國祭一事,臣附議!”

胡惟庸突然臨陣倒戈,讓其他人愕然。

他和張異之間的仇恨,頗有種不死不休的意思。

可如今他卻站出來,主動給張異擡轎。

汪廣洋深深看了胡惟庸一眼,也走上前去:

“青衣宰相之名,本官佩服,避險,臣也附議!”

其他人似乎若有所悟,包括禮部尚書在內,所有人都站出來附議。

讓張異主持國祭這件事,就以這種詭異的情況,被確定下來。

“散了吧,具體事宜,回頭再議!”

老朱揮揮手,讓百官散去。

汪廣洋和胡惟庸對視一眼,本能走在一起。

“此子竟然做下這麼多事,他也算是個不世出的天才……”

“只是道不同不相爲謀,他越是厲害,咱們就越是危險……”

胡惟庸的回答,十分尖銳,汪廣洋沉默半晌。

“如果不能試圖說服皇上辦了他,那就讓皇上對他產生忌憚之心!

這就是李先生給我的對策!”

“難怪胡相今日會主動提起青衣宰相的事,想來應天流傳的消息,也是胡相散播的……”

汪廣洋意味深長地看了胡惟庸一眼,胡惟庸無聲點頭。

說完,胡惟庸快步走,與他分開。

望着胡惟庸的背影,汪廣洋沉默許久。

他這位搭檔雖然是李善長一手培養出來的,但他總感覺,對方比李善長,更加危險。

“能夠悄無聲息的將消息散發出去,胡惟庸的人脈,可比本相大多了!”

汪廣洋搖搖頭,轉身去了另外一個方向。

他和胡惟庸雖然因爲張異而走得很近,但終歸不是一路人。

……

ωwш● тt kΛn● ℃o

皇宮,御書房。

皇帝正上下打量朱樉:

“不錯,黑了,也壯實了!

常遇春跟我說,你很拼命,也能吃苦!

朕以前總覺得,你成不了大器,但如今看來,是朕錯看你了!”

老朱的話語雖然談不上好聽,但對於缺乏認同的朱樉來說,卻是莫大的安危。

張異站在他背後,含着笑,看着朱樉拼命想要忍住情緒波動,卻因此抖動的肩膀。

一種名爲溫暖的情緒,瀰漫在整個御書房。

不過這種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朱元璋很快就將思緒轉回到工作中來。

他擡頭,望向張異:

“國祭的事,你可要認真對待!”

張異趕緊保證:

“陛下,絕對不會掉鏈子!”

“你?”

朱家父子一起回頭,盯着張異。

他們臉上全是懷疑之色,大家都認識這麼久了,多少也知道張異的底子。

這傢伙看起來什麼都會,唯獨當道士的老本行,他業務實在拿不出手。

張異被看的有些惱羞成怒:

“陛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臣在龍虎山閉關三年,修爲突飛猛漲……”

朱標忍不住笑出聲,要不是有錦衣衛監視他,她們也許還真信了張異。

“張家弟弟,怕不是在龍虎山鼓搗機器的時間,多過於唸經唸咒?”

“好吧!”

戰役放棄抵抗了,他想要糊弄皇帝和太子,基本不可能。

“臣會跟着鄧師兄學習道法儀軌!”

鄧仲修身爲朝天宮的主持,這些年主持大小法會多少也有些經驗。

朱元璋相信張異的學習能力,在這個問題上他們沒有糾結。

“朕讓你來,是想詢問你一件事!”

“陛下請講!”

張異大概猜得到朱元璋想詢問的事,所以並沒有露出驚訝的神情。

“關於那個日本國王,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置?”

這個問題一出,朱標和朱樉也認真思索起來。

大明打下日本,名義上是爲了報仇,但大家心知肚明,在戰略性上肯定不是如此。

日本的銀礦,是老朱攻伐日本的原因之一。

而更加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是未來大明出海的重要中轉站。

再來,從日本到朝鮮,從朝鮮到華夏東北的那塊地域,也是朱元璋覬覦的土地之一。

雖然因爲處於小寒期的緣故,那裡的農耕條件暫時很差。

可張異的世界地圖上清楚的告訴他,那是華夏的勢力範圍,也是一塊不下於江南糧倉的重要產糧之地。

東北那嘎達,如果按照正常的陸軍行軍去打,打下來容易,統治起來非常難。

Www▪тTk дn▪CΟ

但如果有日本作爲跳板,大明將黃海和渤海變成華夏的內海,那塊地方支援起來就不難了。

如果能開發好東北,未來北疆的的隱患也會消於無形之中。

可以說,日本這塊地方,對於大明的戰略意義非常大。

所以讓它重新變成藩屬國,回到以前的關係,那是不可能的。

“父皇,將他宰了就是……”

朱樉眼中閃過一抹寒光,他可是要當出海秦王的人,不殺了他,難道還留下來過年?

“咱們大明的百姓不能白死,這些日本的浪人,倭寇,很多本身就是地方大名放任的結果!

那些人搶了東西,回日本去花,等於將我大明的財富拿回去反哺本國!

還有許多大海盜,他們是漢人,卻以日本爲基地,去劫掠中原之地!

這次咱們打下日本,這些海盜就是站在日本那邊,給咱們造成不小的麻煩……

而且,就是咱們打下了京都,想要肅清日本週圍的反抗,估計也要好些年!

留着這個天皇,也是留着那些人的念想!

不如……”

他說完,大家都笑了。

朱樉那點小心思誰不知道?

既然要佔據日本,朱家肯定要有個人在地方上,代爲控制日本。

朱樉就是老朱的選擇,他也是未來的日本王。

既然要當日本王了,朱樉自然不會想留下這個禍端。

不過,他這個想法註定要落空。

朱元璋既然提出讓張異出主意,也就代表他沒有要殺對方的心思。

或者說,老朱在殺與不殺之間,也在猶豫。

大傢伙都看着張異,等他給一個答案。

張異想了一下道:

“如果按照貧道的本心,自然是想殺,不過殺了他,卻不能滿足咱們最大的利益!

秦王殿下也說了,雖然咱們拿下天皇,可地方上的反抗還很多,如果不能迅速得到一個穩定的日本,去美洲的計劃,也會擱淺!

所以咱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在日本建立一個穩定的統治!”

老朱聞言,無聲點頭。

“所謂的天皇,是他們的說法,不過這個位置在日本的傳統中擁有極高的地位!

如果大明能控制住他,就能迅速穩定大明大多數地方的局勢!

然後,咱們再徐徐圖之,將他們的文化和傳承逐漸斷絕!”

張異看了朱樉一眼,見他有些不甘心。

他呵呵笑道:

“其實,後世,這個國家就曾經被人統治過,那個人在日本,地位在天皇之上……”

“你說說!”

朱元璋來了興致,催促張異快點說。

張異自然不可能從黑船事件一路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就要從,一個叫做麥克阿瑟的人說起……”

張異簡單扼要的,講述了某個國都對日本的改造,還有後邊的影響。

他分析道:

“咱們其實完全可以一開始,先將此人扶持起來。

日本很早之前開始,就有幕府統治的傳統,這玩意只是個吉祥物,先供養起來,這樣可以消除許多反抗!

這個國家的人,畏威而不畏德,打是一定要打的,而且不能太客氣!

所以,在穩定之後,咱們其實可以,,慢慢同化掉他們的文化,這也不難!

一來,他們的文化本身就是受咱們華夏文化影響

二來,只要將這個民族打服了,他們就是最聽話的忠犬……”

張異給皇帝出了不少主意,比如用道教替換掉神道教的信仰,吸收,改造神化體系。

比如移民!

對於一個上等文明來說,想要同化一個下位文明,實在太簡單不過。

等他說完,老朱父子三人怔怔地看着他。

張異的這套手段,可謂是狠辣至極,但不得不說,這種方法兼顧了體面,還能低成本完成大明的戰略,就是朱樉,也認同這套做法。

“你是咋想出來的?”

朱樉很想打開張異的腦袋,去看看他咋長的。

張異笑而不語,他沒有告訴朱家人,他不過是將敵人曾經對付過他們的方法,重新用到他們身上。

那段苦難,就算說給老朱他們聽,他們也不會懂。

自己默默地,去改變這些人的前程就好!

“首先,讓天皇承認自己是人,並非神祗的後裔,打斷了對方的神聖性,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秦王殿下,可以暫時當一段時間日本的【麥克阿瑟】,等到時機成熟,大明再順其自然,將它們併入就行!

其實到時候,別說反對了,說不定他們哭着喊着加入大明……”

張異這番話,並非信口胡言,洋人發明的畜牧業技術,那威力可是有目共睹。

大明的國力在如今的世界來說,比起後世的超級大國可厲害多了。

這畜牧業肯定能發展起來。

“你說的,倒是有些道理!

張異,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回頭你跟朱樉多和那位叫做圓融……圓融國王多接觸!

威恩並施,知道嗎?”

“是,父皇……”

朱樉心頭落地,朱元璋這麼說,等於他分封日本的事情,幾乎就是板上釘釘了。

“行了,暫時就說到這!

老二,你先回去看看媳婦,回頭帶着他們一起入宮,今晚聚一聚……”

朱元璋說完,朱樉告退。

張異也趁機告辭,二人離開皇宮,朱樉拉着張異不肯走。

“張異,多謝你!”

朱樉等沒有人在,鄭重其事,對張異感謝道。

他有心結,如今能分封日本,對於他而言是最好的安排。

“殿下恐怕還要多當幾年的日本太上天皇……”

“哈哈哈,就你說的那個賣什麼色是吧,這也不錯……

對了張異,你有沒有想過,跟本王去日本瞧瞧?

你說以道教替代神道教的提法很好,不過如何操作,本王也不懂這個……”

不過朱樉還沒說完,他自己先否定了自己的看法:

“這不行,父皇不可能放你走!”

“殿下如果想用人,鄧仲修鄧師兄不錯……

我龍虎山也有幾個師兄弟,同樣可以勝任,比如您見過的宋宗真……”

張異想起那個幫他看着橡膠苗的宋宗真,忍不住笑出聲。

自己還欠師兄一場富貴。

隨着他製作的橡膠製品逐漸流行,橡膠的重要性也被朝廷認知!

宋宗真在海南的意義不大了,給他一個機緣也不錯。

“宋宗真呀,本王記得他。就他了……

回頭我跟父皇說去!”

二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前程。

朱樉本想邀請張異回家,但張異婉言謝絕了。

幾年未歸,他的時間應該屬於老婆和孩子。

他回去的時候,正好看到有錦衣衛疾馳而過。

“此人不是看守王保保的錦衣衛嗎?”

張異的記憶力很好,雖然不認識此人,但卻記住他的長相。

他去做什麼?

這個念頭在張異心中一閃而過,他纔想起,自己回來之後沒去見過觀音奴。

不過現在也不是時候,他依然不徐不疾朝着春秋觀去。

而不久後,皇帝也收到了王保保要轉達的意思。

“這個石佛,終於動心了!”

老朱聽到王保保的消息,驚喜萬分。

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爺爺的事曝光吧?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丰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388章 故人來,怕什麼造反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19章 仙人洞府,無字天書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556章 混進宮的方法,動亂之夜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28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378章 你不怕氣死胡惟庸,離別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452章 應天的蝴蝶,北方的風暴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
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爺爺的事曝光吧?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丰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388章 故人來,怕什麼造反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126章 殺人誅心,先生你不行呀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19章 仙人洞府,無字天書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106章 未來會很苦,但他是朱元璋第436章 你哥哥命不久矣,紅杏出牆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556章 混進宮的方法,動亂之夜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28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378章 你不怕氣死胡惟庸,離別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452章 應天的蝴蝶,北方的風暴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214章 扒褲子,秘密曝光了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253章 劉伯溫放屁,小日子必須打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