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舉薦張異,皇帝惱羞成怒

“陛下屬意誰?”

劉基沒有上朱元璋得當,表情淡然。

老朱問:

“你覺得汪廣洋如何?”

劉基眉頭微皺,汪廣洋是皇帝在楊憲成爲中書省右相之後召入中書省的。

此人也是朱元璋身邊的老人,投靠老朱比他還早了五年。

論能力,汪廣洋是肯定足夠的,他在朱元璋起義的過程中,對他多有幫助。

皇帝也十分信任他。

不過既然朱元璋詢問的是對方能不能當宰相,劉基想了一下還是如實說:

“汪廣洋能力有餘,氣量不足,雖足智多謀,卻無擔當,恐怕勝任不了百官之首的位置。!”

皇帝給氣笑了,故意問:

“那你覺得誰能當宰相?朕覺得你不錯,你要不要當一當?”

劉基臉色不變,回:

“臣更不行,臣能力有餘,性子卻不適合中書省的位置,陛下知人善用,應該不會考慮微臣……”

老朱深吸一口氣,對劉伯溫這油鹽不進的性格也無可奈何。

“怎麼,你對錦衣衛奪了你御史臺的權柄不是很不滿,朕給你找個更好的位置,怎麼你劉伯溫又不敢接了?”

劉基回:

“臣並沒有不滿,而是真想去清心觀問個前程!

高指揮使去審查那些投機之人,自然沒有問題。

可京城誰人不知,臣與那清心觀的小道長有交情,這正常的走訪道友,錦衣衛不當大驚小怪!”

老朱明知故問:

“那你問了什麼前程?是你劉基升官發財,還是其他?”

劉伯溫一本正經回答:

“臣問的是浙東百姓,還有我大明的前程……”

朱元璋:……

這貨是真難對付呀,故意藉助高見賢給自己傳話,現在翻臉不認了。

他們君臣之間,主打的就是一個心照不宣,誰也別撕破那層窗戶紙。

“你劉伯溫身爲朝廷命官,去找一個小道士詢問大明的前程?是否可笑?”

“陛下,並不可笑!

臣已經不止一次跟陛下舉薦過清心觀那位小真人,此人雖小,卻是堪比周顛的異人。

他對未了的預見和對國事的理解,臣覺得可以一聽!

事實上臣昨日過去,還被這位小道長訓斥了一頓!

見到高指揮使的時候,也是因爲有怨氣在身,所以不免暴躁……”

“哦!”

劉伯溫一下子把老朱的興趣勾起來。

皇帝問:

“他怎麼罵你了?”

“他說微臣忠孝不全……

身爲御史中丞,明明有監察百官的權柄,卻對下邊的亂象不言一語,對家鄉的現狀不曾給皇帝提過任何意見,爲人臣卻尸位素餐,此爲不忠!

鄉親犯國法,臣卻不曾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規勸宗親父老,是爲不孝!

那小真人上來就把老夫說成不忠不孝之輩,老夫昨天還不接受,但昨晚想起來,張小真人罵的沒錯……”

“你真被他罵了?”

朱元璋樂了,劉基這小老頭吃虧的時候可不少見。

老朱可是樂得見他吃癟,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歡喜,可把老劉給鬱悶壞了……

陛下,您就不能稍微掩飾一下嗎?

“咳咳,還有呢?”

“小真人還說,錦衣衛的出現,是因爲御史臺和中書省的工作,讓陛下失望了,尤其是臣所領導的御史臺,對監察工作的放任和失職,導致了今日之因果……

海貿造給江南富戶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但這些財富產生的利潤,卻不曾給朝廷貢獻一絲半點。

朝廷本是這些人的靠山,大明廣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爲他們提供了貿易的基礎。

可是,沿海商人不思反哺華夏,卻勾結倭寇殘害鄉親,當是罪有應得……”

劉伯溫洋洋灑灑,將張異的觀點說了大概。

朱元璋聽着十分暢快。

張異這小子就跟他肚子裡的蛔蟲一般,將他想要說的話一口氣說出去。

這些話許多老朱自己都未必能說得如此清楚。

稅收是朝廷的根本,而清算沿海富戶,根源也在稅收……

甚至朱元璋對地方的整改,稅收依然是主要目的之一。

天下人不可不納稅……

這個理念深得老朱歡心。

華夏自古以來,有許多定製。

有些人天生就理所當然不納稅……

可這些東西一旦落下名分,後來者想去更改非常難。

張異說得沒錯,如果能將“納稅”當成一種理所應當的名分,會省下許多麻煩。

“所以呢?”

朱元璋不動聲色,詢問劉伯溫。

劉伯溫很糾結,張異說的道理他是明白的,可是他如果認可這種做法,其實等於背叛自己所在的階級。

李善長也好,宋濂也罷,大家都在推動讀書人擁有更多的特權。

而這些特權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免稅……

讓天下人皆納稅,等於除了本來就已經納稅的老百姓,這件事會得罪幾乎所有的人。

家與國……

公與私……

劉基想起自己思索一晚上的結果,點頭說:

“臣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並且想請皇帝安排臣編撰大明稅法……”

稅法這個概念,也是張異提出來的。

老朱和劉伯溫在這件事,一拍即合。

不過,劉基既然在這個問題上妥協,他自然也有他的訴求。

朱元璋同意這件事之後,劉伯溫跪下。

“臣還有另外一件事請求皇帝!

從皇帝封太倉市舶司,臣感覺陛下有海禁之趨勢,海禁之後,這沿海一帶百姓,將失去收入的來源!

陛下當思考,每個地方的情況不同!

我浙東,福建等多山之地,確實無法只靠土地養活自己……

陛下鼓勵休養生息,可休養生息需要土地!

如果土地不足以讓百姓休養生息,沒有活路的百姓,恐怕會產生民變!”

朱元璋臉色微變,劉伯溫說的也是個道理。

江南被血洗過一次之後,空缺出來的資源,確實可以讓江南安生一段日子。

可是如果海禁的話,許多地方的田地是養不活更多的百姓的。

大移民,也算是老朱對人口結構進行改造的一個方案。

可他不可能將所有人都遷徙走,人少地多,遲早會有矛盾。

“所以我浙東,福建之地,多出商人。

在糧食產量無以爲繼的時候,請皇帝允許我浙東等地的商人,發展工商業,在工商業上,給予一定支持!”

“這也是那小子的說法?”

朱元璋冷哼,劉伯溫默然點頭。

老朱糾結起來,張異不止一次對他說過,當天下田地無法承載人口的時候,工商業就是朝廷稅收的主要根源,也是續命之法……

工商業是否要發展,肯定要發展,但絕對不是現在!

可劉伯溫提出的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大明不同的地方,對於所謂休養生息的標準也不同。

華北,長江中下游等平原地區,它們能養活的老百姓顯然更多。

對於提前發展工商業,老朱是抗拒的。

如果工商業能賺到錢,百姓怎麼可能安心去務農,五生產?

且,商人賺錢,能反哺到地方的情況其實也很少……

皇帝站起來,反覆踱步,卻沒有馬上答應劉伯溫。

“這件事朕記下了,海禁之事,也是徐徐圖之!

你先把稅法初稿給朕定下來,朕會審覈……”

朱元璋打算去見見張異,先聽聽他怎麼說。

只聽劉伯溫一面之詞,他不好輕易下這個決斷。

劉基趁機提議:

“陛下,您爲什麼不召見那個孩子,跟他好好聊聊?”

朱元璋愣住,真就是怕什麼來什麼?

隨着張異跟其他人接觸越來越多,金子始終是藏不住的。

那孩子的鋒芒,會招惹一些人,也會被一些人欣賞。

從許存仁到劉伯溫,都屬於欣賞他的那些人。

可是他若是真能見,早就見了……

“陛下,您也知臣心高氣傲,少有服人,可這孩子臣是心服的!

此等人才,讓他遊離於朝廷之外,實在可惜!

就算不能入朝爲官,也應當以國士視之。

臣以性命擔保,此子成就絕對勝過張正常百倍,陛下寵幸張正常,爲何卻看不上這個孩子?”

老朱真想破口大罵,你劉基就沒個眼色嗎?

他忍不住反駁:

“重農抑商,乃是朕定下來的國策,那小子指點江山,非要說什麼發展工商業。

朕不將他拉過來打一頓就算了,你劉基還要多言?

你浙東人很好,你就沒有想過不患寡患不均?

就你浙東福建搞特殊化,朕如何安撫天下人心?

來人呀,將劉基給朕拖出去,先打他十大板!”

劉伯溫一臉懵逼,老子好好給你引薦人才,你發什麼火?

難道是因爲張異說的發展工商業,惹怒了皇帝?

他還沒回過神,就被外邊衝進來的侍衛架走了。

“你們動手輕點,他一把老骨頭,可別給朕送走了……”

老朱不忘將太監拉過來囑咐:

“這個老小子受完罰,讓他回去給朕修稅法去……”

……

劉伯溫是上午見的皇帝,中午被擡出皇宮。

關於他要入中書省當皇帝的傳聞,隨着這十棍子,也煙消雲散。

消息傳到中書省,李善長長吁了一口氣。

雖然他並不認爲皇帝會將劉伯溫提爲宰相,可他心裡也壓着一塊石頭。

如今這塊石頭塵埃落定,李善長也鬆了一口氣。

“劉基的仕途,大抵也到此爲止了!”

中書左丞胡惟庸聽到了李善長的自言自語,回:

“李相,要不要乾脆直接將他送走得了?”

“回頭再說!”

李善長給胡惟庸一個眼神,又看了一眼其他正在辦事的中書省官員。

二人心照不宣,低下頭。

……

“皇帝與其說是罰我,不如說,他似乎並不想……跟張異見面……”

劉基被通知家裡人從皇宮接走,他趴在馬車上,看似鮮血淋漓。

但他明白,自己最多也就是破了一點皮罷了。

這點傷口,若非爲了顧及皇帝的面子,他現在就能下地行走。

也就是說,朱元璋其實沒有多生氣,只是不想他繼續做某件事罷了……

以劉基的智慧,自然能猜到一些事……

……

“那個死孩子,現在是越來越難了……”

老朱送走劉基之後,就在御書房裡徘徊……

他有種預感,自己估計騙不了劉伯溫這個老傢伙不久了。

但暫時能騙多久算多久。

“要不,將這老頭送出京城去?”

朱元璋腦子裡產生這個念頭之後,就不可遏制,旋即他放棄這個想法,劉伯溫在朝堂中,是爲了制約李善長的……

在出現一個能和李善長一別長短的人出現之前,自己輕易動不得他。

“算了,去找那孩子聊聊去!”

關於劉伯溫提出來的工商業的事情,老朱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張異那個小混蛋,沒少拿這些朝堂中的官員當槍使。

宋濂現在還幫張異揹着鍋呢,老朱不確定劉伯溫是不是也給張異忽悠了。

他讓高見賢準備好,換了衣服就出門了。

“最近店裡的生意如何?”

朱元璋出了宮,卻不是第一時間去清心觀,而是過問他的生意。

老高臉上,登時露出一絲尷尬之色。

朱元璋登時明白了。

“怎麼,當了錦衣衛指揮使,看不上那些情報的小工作了?”

“陛下!”

高見賢嚇得當場跪下,瑟瑟發抖。

老朱看了他一眼,不再說話。

高見賢這才意識到,自己最近太過得意忘形了,皇帝在敲打自己。

如果他還犯下同樣的錯誤,大概錦衣衛詔獄的亡魂裡邊,有他一個了。

“陛下,臣知錯了,以後臣保證絕不再犯?”

“現在情報由誰負責?”

“回陛下,臣額凌說退出之後,由毛驤負責……”

老朱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淡淡說了一句:

“讓那個毛驤回頭進宮見朕!”

說完,車馬便出了城,不多時,停在道觀門口。

清心觀依然是關門狀態。

老朱早就從錦衣衛的情報系統中知道張異在家。

離青陌也收到了老朱要來的消息,主動打開門。

“小真人在教孟瑤讀書……”

老朱點頭,讓老陌別跟着,自顧進了後院。

“花也分雌雄嗎?……”

孟瑤靈動的聲音,和張異溫柔的話語,讓老朱莫名覺得很安心。

“叔叔,你來了?”

“嗯,來給你送點東西……”

老朱讓人扛着一批物資過來,都是張異平時很少能求購到的材料。

“您可有心了,最近正缺資源呢……”

張異讓小孟瑤給老朱泡茶去,二人自然而然坐在一起。

“對了,劉基,劉伯溫的門路,你可有?”

朱元璋主動提問。

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525章 釋經權之爭,孔訥的大字報(二合一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61章 勾欄聽曲,你才七歲呀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46章 有些錢咱們不能賺呀,通過考驗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訂)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123章 小術可窺大道,皇帝的請求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21章 流水線作業,糧長制度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537章 血案的背後,皇帝挖角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81章 我臉皮厚,我不尷尬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388章 故人來,怕什麼造反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111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
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525章 釋經權之爭,孔訥的大字報(二合一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141章 教育的本質,劉基認輸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61章 勾欄聽曲,你才七歲呀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46章 有些錢咱們不能賺呀,通過考驗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431章 情報分析學,初吻?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訂)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123章 小術可窺大道,皇帝的請求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21章 流水線作業,糧長制度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537章 血案的背後,皇帝挖角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414章 朱樉的接盤俠,這傢伙可以利用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81章 我臉皮厚,我不尷尬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453章 離別前,今夜格外兇猛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388章 故人來,怕什麼造反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442章 假情報,敲打陳珂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389章 請張異出山,殺俘專業戶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彌合民心所書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111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202章 開中法,故意找茬第46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新錦衣衛頭子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