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

後怕?

朱標想過許多可能,卻沒有想過皇帝會說出怕字?

朱元璋拿起茶杯,品了一口茶,淡淡道:“朕是慶幸,這南北榜一事,張異提前告訴朕!

以前朕決定推動南北榜的時候,尚且看不清這件事的重要性。

朕想要當那千古一帝,想要彌合南北,但朕從來不覺得這件事很迫切。

朕估摸着,就算多幾年少幾年其實也行。

只是聽說了寒冷期的事,才真正讓朕感覺到,這老天爺的可怕。

滄海桑田,時局變化,原來老天爺終究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操弄一切。

朕在想,如果寒冷期的事情是真的,那麼遷都北地是必然的結果,可是如果遷都北地,卻有一個隱患必須解決。”

“父皇,是什麼?”

“權和錢。”

朱元璋道:“寒冷期引發的遊牧民族入侵,咱們大明需要長期陳兵北境,抵禦外敵。然,如果君王離軍隊太遠,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長此以往,容易造成邊軍尾大不掉的局面。

若是想控制這個局面,將都城安置在北方,國都在北方,可以節制邊軍。”

朱標點頭,張異剛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自己明明也聽了,爲什麼卻沒有聽出別的什麼事?

老朱知道他沒想明白,繼續說:“可張異也說過,隨着寒冷期的到來,華夏的龍氣在南方。南方纔是天下的經濟重心。

這北和南,分別代表兵權和財權。

如果大明定都北方,天下是穩住了,但又遠離財富。

南方那些人,對朕的恨意可是不低。朕從登基以來,一直也注意平衡朝廷中的局勢。

你真以爲,劉伯溫和李善長的爭鬥,朕是看不見?

帝王心術啊,重的就是平衡。

可朕失策在於,朕看到了黨爭的平衡,也看到了功臣和南方士子之間的平衡!

可這些人,都是來自南方!

朕唯獨忘了南北之間的平衡!可這恰恰是未來最需要的東西!

朝廷遠離南方,如果還任由朝中南人做大,沒有制衡……

未來發展起來,這局勢恐怕就是朕來處理,都要難上加難!

所以朕剛纔思索了許久,這南北榜之策,其實就是爲朕將這個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在張異提起南北彌合之前,朱元璋也許本能嘗試做這件事,可是他做得並不好,所以纔會有原來的南北榜案。

只是張異提點之後,以朱元璋的政治智慧,他推演出這些隱患會造成多大的麻煩,其實不難。

朱標聽得半懂不懂,老朱也沒有爲難他。

身爲太子,他已經做得足夠好,卻還是不算成熟。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張異一般!

“父皇,您真想遷都大都了嗎?”

朱元璋搖搖頭:

“還沒定,朕準備回頭,去北方走一走!

今年本來想再去開封看一看,卻被各種事耽擱了,如今想來,已經不用去了!

不過既然張異說大都,那朕就去大都看一看!”

“父皇,萬金之軀,豈可涉險!”

朱標聞言大吃一驚,想要阻止朱元璋。

皇帝前往開封沒事,因爲那早就是大明軍隊打下並控制的地方。

可是大都完全不是一回事,就算拿下大都,元軍依然擁有很強大的軍力,隨時可以反撲。

這是以身涉險。

“放心吧,朕好歹也領了這麼多年的兵,不是魯莽之人……

朕只想想去看看,這大明的處境是否真如張異所言之難!

如果難……這老天非要給朕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朕也要用手裡的劍,給你們這些後輩砍出一條康莊大道!

這天不庇佑大明,朕逆天而行又如何?”

朱元璋說到此處,一腔豪情壯志,再不掩飾。

朱標眼中全是崇拜紫色,他彷彿看到了那個在戰場上廝殺,渾身浴血,卻將他高高舉起的父親。

“兒臣願隨父皇前往,用腳丈量我大明的河山!”

老朱聞言笑,他正想說些什麼,此時張異已經從外邊跑回來。

“叔叔,我讓鄧師兄去陳記買點燒鵝,再配點酒水,您看可行?”

朱元璋父子對視一眼,直覺停止了正在聊天的內容。

老朱哈哈大笑:

“可行,可行,你坐下吧!”

“對了,我聽說伱這《算學十二冊》如今已經在各州府刊印,我在外地也能看到學子們去搶着買教材的消息!

易先生,如今你張異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名人!

但就是可惜,皇帝不公佈你的名字!”

張異嘿嘿笑:

“不公佈名字纔好,這種虛名要他作甚!

若那些讀書人知道《算學十二冊》出自龍虎山,不知道又要鬧出什麼幺蛾子?

能把事情推下去就行,

修道人當虛懷若谷,深藏功名……”

見張異自吹自擂,朱家父子露出鄙夷的表情。

張異自己吹不下去,自己捧着肚子笑,朱家父子莞爾,跟着笑起來。

“其實吧,賺錢纔是王道!

可惜叔叔不幹書行的買賣,小子我只能去找別人談生意……”

張異並不拿老朱當外人,他將自己跟孔訥和陳珂合作的事情說出去。

朱標父子雖然知道,卻也暗自咋舌。

這小傢伙的套路是一套一套的,孔訥那點城府被張異賣了都不知道。

不過對於張異執着於出書賣錢,老朱也有點興趣。

他這些東西,能賣多少錢?

書商嚴格來說,也不算是什麼了不得的生意,因爲天下識字的人終究是少數的緣故,

其實它的消費羣體是有限的。

加上書籍的定價太貴,老朱很懷疑張異是不是會空歡喜一場!

不過見他如此興致勃勃,他們也不會去潑冷水。

“買教輔,賣卷子,這可是個剛需市場,叔叔你別不信,我今年靠這個起碼能賺幾千兩銀子!五千兩應該有……”

幾千兩銀子不是小數目,明初糧食很貴,按照市價一兩銀子目前可以購買二石糧食。

也就是說,張異有信心今年可以賺到將近一萬石糧食?

“我不信……”

朱元璋打擊了張異一下,問:

“賺錢的路子這麼多,你怎麼就熱心去做這件事?說起賺錢,靠寫書能賺到的錢,終究是少數……”

“因爲我小時候就有一個夢想……”

“什麼夢想?”

“考哭天下考生……”

朱標和朱元璋一愣,旋即才明白張異是在開玩笑,登時哭笑不得。

“叔叔說這不是一門好生意,其實我覺得這門生意可不得了……

要不是我不能直接出來做買賣,我肯定要當書商。叔叔莫小看書商的能量!

如果運作得好,這些傢伙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清名,可讓人名留青史,也可以讓人遺臭萬年!”

朱元璋本想轉開這個話題,一聽他直接來勁了。

“細說!”

張異想了一下,說:

“筆桿子是能殺人的,那些讀書人報復起人來,也是陰狠無比!

他們報復人最常用的手段,自然是利用自己壟斷文化傳播的權力,用筆桿子殺人……

而這些傢伙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自己的書造謠……

譬如憎恨皇帝的,等皇帝走了出本書,故意給皇帝編造點段子,這很正常吧?

或者,如果我對某個大家閨秀愛而不得,用她的名字寫本話本小說,將她寫成人盡可夫的蕩婦,又如何?”

張異舉的例子,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

也是某些讀書人經常乾的勾當,武大郎和潘金蓮,明明是非常正派的人物,卻因爲一本《金瓶梅》成爲綠帽王和人盡皆知的蕩婦……

類似的例子,其實不是個例。

只不過有機緣能讓後人知道的書籍,畢竟只是少數。

“就跟說皇帝鞋拔子臉的人一樣嗎?”

每當張異說出其類似的事情,皇帝就過不去鞋拔子臉這個門檻?

“嘿嘿,誰知道呢,也許皇帝真是……”

張異話沒說完,就感受到朱元璋快要殺人的眼神,趕緊閉嘴!

算了,還是不要在這個事上刺激黃叔叔了。

朱元璋也主動詢問:

“你說的這個,似乎和你上次提倡的水軍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相似之處,但本質上並不相同!水軍的方法,是利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特性,加入自己想要植入的訊息,以完成操控輿論的目的!

這種方法很高級,但嚴格來說在這個時代缺乏足夠的平臺!

可儒家那些人讀書人的操作手法,就正常多了,他們本來就壟斷信息的傳播權,也不缺平臺!”

“平臺?”

朱元璋早就習慣了張異時不時會蹦出一個個奇怪的詞語,什麼信息,傳播這些不說,

平臺朱元璋相信這絕不是字面上他理解的含義。

“大概就是,能讓他們施展的舞臺……譬如,書商從某種意義上,也是那些讀書人提供了信息傳播的平臺!

讀書人手中掌握文化的壟斷權,可是傳播這種事,有時候非常玄學……

你嘔心瀝血寫的書,誰也不敢保證能流傳下去!

而書商就能幫助你完成這件事!

尤其是元末開始,元曲逐漸趨向於被改編成話本小說,這種有趣的傳播方式,更容夾帶私貨……

舉個例子,假如我寫一本書,隱約以當今陛下爲原型,然後暗示陛下是玄武轉世,來到這世間就是爲了彌合南北,讓天下漢人歸心……

只要故事寫得有趣,皇帝是玄武轉世的形象級深入人心!

這可比什麼朝廷的官方宣傳有用多了!

如果再找幾個說書人,在天下酒樓都說這本書,

您說,這效果如何?”

朱元璋登時汗毛倒豎,張異這個方法好像確實可行。

只是單純的製造謠言,在某些特殊的事件中確實可以做到,但咱們定製謠言,那就和朱元璋在他那個小酒館的試驗不謀而合。

其實張異所用的手段並不新鮮。

民間宗教造反的時候,往往也有過類似的手段。

但怎麼用,搞清楚背後的邏輯,那纔是一些手段上升的學說的關鍵。

張異的《傳播學》被老朱重視,是因爲他將這些東西系統整理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這小子主動討論《傳播學》,老朱怎麼可能會輕易放過張異。

“你說的這種傳播學和那些民間宗教蠱惑人心有什麼不同?”

“手段是相似的,本質卻是不同的,其實未來的很多學說,你要說很新奇嘛,也算不上!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很多東西老祖宗也早就玩明白了!

可未來的人,對於同樣的現象,他們觀察和總結的工具終究還是比咱們現在的人多,所以他們研究的東西,或許比現在的人更加透徹!

我舉個例子吧,我那本《十萬個爲什麼》裡是不是介紹過人的身體……這個知識很新奇嗎,其實也算不上……一個長期揭解剖屍體的仵作,對於屍體的研究不會比後人少!

但他不會主動去研究,哪一根神經對應人體的哪一種反應……

去研究巨人觀的出現和蛆蟲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去關注蛆蟲之間的不同。

就算有人研究過,他也會當成看家本事秘而不宣,

其實後世的學說跟咱們這個時代有什麼不同,小子我研究過!

咱們這個時代的學說呀,喜歡往大了說,開口動輒人生,閉口天道……

而後世之人,喜歡從細節,小處入手……

若能做出一些小小的改變,往往用去十年以上的時間,但日積月累之下,這些小處的變化,會匯聚成足以改天換地的洪流!

傳播學這種東西,大概也差不多!

他看似和您人生中見聞的東西類似,卻也有着一些不同!”

“這就是小術見大道的來歷!”

老朱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張異表示過類似的想法。

張異並不喜歡談論太多的大道理,而是喜歡實實在在的從細微處改變世界。

而朱元璋也看見了,這些細微的變化,會在某個時間段串聯起來,

變成讓人大吃一驚的東西。

這就是張異的“道”,老朱若有所思。

他的行爲模式,是受了夢中那本天書的影響,才讓他顯得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其實傳播學也好,你說水軍戰法也好,是和普通的教化完全不同的東西。

教化走的是堂皇正道,去改變衆人的思想!

無論是儒道僧三家學說,還是以前的諸子百家,都是如此!

但我上次玩的那些東西,改變的是人的潛意識……用有趣的方式,夾帶私貨!

然後在人們不經意的時候,操弄人心!”

“什麼是潛意識?”

朱元璋不知不覺中坐直身子,從揚州一事之後,他對於傳播學和“水軍”的興趣很大很大。

這是一種好像可以跟士大夫階層爭奪“輿論控制”的權柄,對於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大的君王來說,擁有無可比擬的吸引力。

“潛意識,怎麼說呢,我們所思所想,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爲!

比如您饞了,想吃點好吃的,就是顯意識!而其實在我們的心理活動中,還有一部分心思,是我們自己也覺察不到的!

比如,我說過的咱們的陛下,爲什麼他對官員如此警戒,對官員階層如此仇視?

其實你問他自己,他大概也說不上來爲什麼?

可回溯過往,您再看陛下的人生成長經歷,大概就會明白他爲什麼會如此!

其實除了教化,能造就我們行爲模式,性格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和我們看不見的東西有關。

不說皇帝吧,就說小子自己……”

張異想了一下,還是決定說出來:

“我從小生活在龍虎山,卻因爲父親說我與他八字不合,被孤立,被冷落……我說是不在乎,但如今我這偏激的性子,誰敢說不是因爲這件事形成的?

後來我跟父親和解了,我也知道他在小心翼翼,盡力補償我……

但我心中的警戒真的去了嗎?

我自己都不敢肯定!”

朱元璋徹底沉默了,確實,

在張異那天指出他痛恨官員的原因,來源於父母死去那天的晚上之前,他其實並沒有將這些事聯繫起來。

痛恨貪官,警戒士大夫階層,還有對家不同於其他皇帝的渴望……

也許都來自那個夜晚!大概自己心裡有個聲音一直提醒自己,但朱元璋聽不到。

這就是張異所說的潛意識……

老朱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這是他並不太願意面對的往事。

“所以,潛意識怎麼改變民心?”

“改變說不上,只能說是潛移默化的引導!

還是用皇帝做比喻,咱們想要達成一個目的,就是想要將皇帝的形象給立起來,官方的做法是怎麼做的?

增加皇帝的神秘感,宣傳洪武皇帝的威德,讓百姓對皇帝產生敬畏之心,從而引導民心!

這種做法好不好呢,當然很好,

如果不好的話,還要禮部那些人幹嘛?

可換成用傳播學的手段,怎麼去影響百姓對皇帝的形象?又是不一樣的方法!

官方的手段,是將皇帝給符號化,不讓他當人;而咱們要給皇帝宣傳,就要將他變成一個人……”

“變成人?”

“沒錯,變成人,神秘和符號化的皇帝會讓人敬畏,而變成有血有肉的皇帝,會讓人覺得親近!

既然要塑造一個人,他必須有讓印象深刻的記憶點,可以是外碼,你寫皇帝相貌堂堂估計沒人記得住,但你寫他天生異相,鞋拔子臉……”

鞋拔子臉是過不去了是吧?

朱元璋臉上烏雲密佈。

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198章 故意刁難?楊憲又作妖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148章 他出事,你們都要死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466章 朱棣和神機營,火力壓制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455章 完美的計劃,張異的苦頭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41章 父子之間最好的狀態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454章 情債?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381章 給朕當道士去,倭寇來襲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566章 師徒緣斷,不如歸去第164章 加減法,簡化文字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訂)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
第72章 張三丰,他就是那個高人?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198章 故意刁難?楊憲又作妖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148章 他出事,你們都要死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466章 朱棣和神機營,火力壓制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455章 完美的計劃,張異的苦頭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531章 大明國祭,國師之名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41章 父子之間最好的狀態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551章 因言獲罪,無恥的雙標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80章 爹你傻呀,皇帝在算計你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454章 情債?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127章 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第381章 給朕當道士去,倭寇來襲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358章 凡走過必有痕跡,屍體不會說謊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566章 師徒緣斷,不如歸去第164章 加減法,簡化文字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68章 捧一踩一,老朱出手了(求首訂)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