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

山東,膠州。

有一批軍糧因爲各種情況,意外停在當地。

大明的運糧軍把守軍糧,地方的知府知縣也派人把守。

這消息在周圍的百姓中流傳開來,卻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問題?

大明北伐之後,有各種渠道從南方往北方運糧,雖然這條路走得比較少,但也沒有多少人懷疑。

大明的運糧軍很放鬆,隨着明軍北伐成功,山東此時已經不再是去年的前線,而成爲大明的腹地。

在自己的國境之上運糧,基本沒有敢打主意。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路過的百姓,卻在不經意之間,默默探查着此地的一舉一動。

然後,迅速朝着海邊靠近。

而他們的動作,同樣落在另外一批人眼中。

“陛下說得沒錯,北地的百姓,想要歸心,確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我大明的百姓,卻和倭寇互通有無,這實在令人傷心!”

箭樓上,凌說放下手中的一個長長的筒狀器具,幽幽嘆氣。

他身邊,膠州知縣額頭冒着冷汗,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你不必擔心,本大人只是一名檢校,此次前來,也只是當陛下的眼睛!

大人沒必要將本人的話語放在心上。”

凌說的隨口一說,知縣可不能真隨便一聽。

眼前的大人,乃是京城的檢校,陛下的耳目。

雖然檢校在權力上,似乎並無多少實權。

可能成爲皇帝的耳目,他們就能影響許多東西。

比如自己的前程……

“大人說笑了,您是朝廷的使者,對整件事都有指導的權力,陛下的意志,必須您來傳達……”

凌說對於知縣的上道十分滿意,他說:

“王知縣,此時你我都是看客,記住少說話,配合好陛下的工作就是!

只是此事之後,你也該明白,這朝廷以彌合南北爲國策。

你是南人,莫不可因爲南北之別,而欺凌當地百姓。

剛纔本官說的話,是現狀!

南北分離,是國家之痛,而彌合南北,也需要極大的耐心。

就如這些百姓,陛下不是不知他們跟海盜互通有無,可有罪當罰,莫不可擴大!”

知縣聞言苦笑:

“大人有所不知,元末民不聊生,沿海的百姓裡邊,有許多人選擇出海討生活,其中不少人跟了別人在海上成了海盜,此乃常態!

我大明的軍隊,哪怕有心剿匪,可這些刁……百姓跟外邊通了消息,往往大軍一到,他們就跑……

大軍一走,他們就劫掠百姓。

下官爺不是鄙視北方人,下官自己就來自吳地。

其實沿海一帶的百姓,家家戶戶多少都有這種情況!

所以,難呀!

本官亦有親人死於禍亂之中,本官對這些人絕無同情!

蒙陛下錯愛,本官成爲這裡的知縣後,也想整頓地方的政務,積極抵抗倭寇。

只是大人也看到了,這膠州的城牆,它還算是城牆嗎?”

王知縣指着下凡,凌說沉默。

他們這些人大多來自於南方,雖然元末的南方被蒙古人狠狠盤剝。

但大體來說,南方的經濟相對而言還是好的。

至少一個縣城,多少還算個縣城。

可北方的話,他凌說之所以站在箭樓上,而不是城牆上。

那是因爲膠州壓根就沒有能站人的城牆。

據說它們這情況已經算是好的,許多北方的城市,連城牆都沒有。

這種經濟情況,也是大明北伐的時候,勢如破竹的原因之一。

可面對倭寇,海盜。

沿海的許多州府縣城,壓根就沒有防守的能力。

被海盜和倭寇洗劫,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前陣子,那些倭寇還在膠州劫掠,可這支運糧隊伍來了之後,他們的劫掠還少了!

也不知道是他們一路南下,去找揚州、蘇州的麻煩!

還是……”

知縣露出擔憂之色,並不着痕跡地看了眼前的欽差一眼。

凌說的到來,這意味着朝廷開始重視沿海倭寇的問題,可這位使者前來,似乎只想做一個看客。

這讓王知縣很糾結。

他是前朝的降官,皇帝似乎要做的事,並不需要他知道。

“你看着,就是!”

凌說沒有繼續說話,他小心翼翼,將陛下借給他的望遠鏡放好,

跳下箭樓,對下邊的手下使了個眼色。

這些人消失在人流中。

清明時節將近。

人都不多的縣城,百姓的流動也比以前多了許多。

不少百姓,拿着自己用辛苦錢買的祭品出城,去祭奠自己的祖先。

華夏雖然人心分離,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是刻在每個漢人的骨子裡的。

崇拜祖先,這也是漢人的優良傳統。

在這思念先祖的節日中,給了許多人行動的便利。

“這些軍爺的人不多,小的打探過了,他們似乎是遇着了境內的殘兵被衝散的運糧隊伍,在縣城休整幾日,馬上就走!

這幾天不心動,就錯過了!”

“今日清明,回鄉祭奠的人來了不少,縣城也熱鬧起來!

咱們一小股人行動,殺他個措手不及……”

“剩下的人,可以去圍攻縣城!反正等附近的明軍反應過來,咱們也帶着物資走了!”

“兄弟們,幹了!”

海邊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一艘一艘的船,停靠在岸邊。

從船上跳下來不少人,興奮地朝着內陸奔襲。

這些人,有些人一看妝束,就不是華夏子民。

他們口中喊着類似八嘎的言語,手中的長刀寒光閃爍。

另外一些人,卻是華夏的服飾,手持刀槍,也是興奮非常。

“殺!”

他們在本地人的帶領下,開始從海邊的一些村子殺起,瞬間血流成河。

另外一批人,卻離開大部隊,朝着現成奔襲。

“來了!”

膠州長期受受到海盜侵擾,早就有一套預警機制。

海邊一出事,馬上有人報告。

王知縣第一時間不是派人去支援還辦,而是組織民兵開始防禦。

凌說就靜靜地看着,也不干預地方的行動。

他這次前來,就是代表着皇帝,去親眼見證地方上的情況。

只要不是必要,皇帝讓他只做一個看客。

王知縣顯然並非庸才,長期與倭寇的鬥爭中,他也有了熟練的經驗。

大明的軍隊,大部分都在前線戰鬥,作爲明朝腹地的普通縣城,朝廷的兵馬並不多。

地方上的防護,主要還是知縣聯合地方的鄉紳組織民兵。

可是令人尷尬的是,北方很多地方窮得連正經的鄉紳都沒幾個。

大概也是縣城糟糕的防禦力,那些運糧的隊伍連進城都沒有,他們自己搭建的簡單的防禦工事,馬上起到作用。

現成並沒有餘力去幫助村寨,大一點的村寨倒是有簡單的防禦工事。

可小一點的村子,基本就只能自生自滅。

王知縣從逃到縣城的人口中,知道了這次倭寇的人數,好像超出預期。

“三千……”

凌說聽到這個數目,也是臉色大變。

三千倭寇,這已經不能說是一支倭寇了。

倭寇和海盜,他們可不是屬於一個勢力的整合體,而是由無數的勢力形成的。

能聚合出三千倭寇,只能代表一個可能,那就是膠州這次是被一羣海盜給盯上了。

且他們聯合起來,進攻一座城市。

“這些倭寇是越來越猖獗了……”

王知縣怒叱一聲,但他也知道情況緊急。

因爲,縣城的民兵加起來,連兩千都不到。

凌說眉頭皺起。

這次倭寇的行動似乎比想象中更大,陛下的謀算到底行不行?

三千倭寇,已經遠遠超出城外誘餌的數量,加上膠州也擋不住這些倭寇。

本來,如果城牆堅固,這也不算事。

可是北方的縣城……

凌說看着那破爛的城牆,搖頭苦笑。

“你們也去幫忙守城……”

無奈之下的凌說,開始吩咐手下的檢校。

倭寇和海盜的大部隊很快來到縣城,海盜行事,講究的就是一個速戰速決。

殺聲,喊聲,夾渣着火箭,從天上落下。

王知縣組織的民兵,也開始利用防禦工事抵擋對方的進攻。

作爲皇帝的耳目,凌說登上高處,去見證這一切。

倭寇和海盜,這些人的戰鬥力,明顯不如如今的大明正規軍。

只是他們作戰兇狠,且主要針對的都是腹地防禦薄弱的城池,所以也顯得非常危險。

“這些人,不止三千……”

百姓對人數的判斷力,遠不如凌說這種半個軍人。

當他看到衝殺的海盜,登時心裡一沉。

三千人,恐怕只是保守的算法,他一眼望去,這些人怕不是有五千。

凌說發現,這些倭寇裡的很大一部分,突然轉向,衝着運糧軍那邊去。

很快,殺聲震天。

運糧隊那邊,雖然是正規軍,但面對數倍於自己的倭寇海盜,也有些吃力。

“殺了這些人!”

“八嘎!”

就在倭寇們以爲自己要得手之際,遠處,憑空多了一支明軍。

這支明軍的出現,把所有人都給看懵了。

尤其是那些海盜和倭寇,他們卻沒想到會憑空出現一支軍隊。

明軍沒有廢話,爲首的將領手中的刀一揮。

訓練有素的軍人,開始衝鋒。

“八嘎,有埋伏!”

“殺!”

倭寇們在沿海肆虐的日子,也跟正規軍打過,元朝的軍隊,被倭寇擊潰的事情時有發生。

這些倭寇第一時間不是逃跑,而是正面硬扛明軍。

只是下一瞬,兩軍相撞,大明軍隊,開始收割倭寇的性命。

這些日本浪人何曾見過如此強大的軍隊,眼中開始露出驚恐的神色。

亡命之徒遇上百戰之師,就等於雞蛋碰在石頭世上。

海盜們的戰鬥意志,很快瓦解,他們開始撤退。

“這麼快?”

膠州百姓目瞪口呆地看着大軍收割倭寇,倭寇開始退卻。

他們經歷過明軍北伐,可明軍北上,許多州府都是望風而降,百姓們對於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一直沒有直觀的認識。

倭寇侵擾沿海,是從元末一直都發生過的事情。

百姓們對於元軍的無能,早就習以爲常。

他們對這個漢家人的朝廷,也並沒有多少期待。

只是當大明的軍隊,開始收割那些殘害他們家人,毀滅他們家園的倭寇和海盜的時候,膠州百姓,爬上城頭。

“下雨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

雨雖然不大,落在百姓身上卻有些涼意。

但這春雨,澆不滅老百姓們心頭的火熱。

明軍追殺潰逃的倭寇,越行越遠。

有大膽的百姓從低矮的城牆跳下去,想要追逐明軍的身影。

他滑倒了,跌在雨水之中。

人們這才注意到,這雨水和倭寇的屍體混合在一起,匯聚成一道道血色的水流。

“這就是咱大明的軍隊,朝廷來救我們了……”

王知縣此時,才後知後覺地,興奮的喊着。

“鄉親們,咱們大明的軍隊,來救咱們了!

來些人,給本官帶路,跟本官殺出去!”

大明軍隊,咱們?

這有些陌生的詞彙,似乎激起了百姓心中某些不一樣情感。

亂世結束了,終於有一支軍隊,願意爲他們戰鬥了嗎。

“殺!”

倭寇的大軍被明軍碾着跑,可是有不少人慌不擇路,卻跟大部隊失散了。

王知縣讓鄉親們出去,就是找這些落單的倭寇算賬。

百姓們心中的仇恨,被勾起來。

沿海百姓,雖然有不少人家裡和海盜勾結,但大部分的人,依然是良民。

這些倭寇上來,是實實在在的侵害到自己等人的利益,他們屠殺自己的親人,燒燬他們的村落。

仇恨的火焰,被點燃。

“殺了這些狗孃養的……”

“殺,今天我要用倭寇的頭,祭奠我父母……”

王知縣明明是一個文臣,卻一馬當先,提起自己手中的刀帶着部分民兵衝出去。

那些被大明軍丟下的零星海盜,遇見衝出來的明朝百姓,一時懵逼。

向來只有他們肆虐殺人,被人殺,對於他們而言也是陌生的體驗。

這些海盜雖然身經百戰,可架不住華夏的百姓人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倭寇欲斷魂。

凌說和他手下的檢校也看得熱血沸騰,很多人躍躍欲試。

“你們就別去了,這是屬於膠州百姓的因果,他們自己了斷,別忘了咱們的責任!

咱們是陛下的耳目,是他讓咱們來親眼見證這場殺戮!

走,跟着大部隊去!”

上了早就準好的馬匹。

“不過這位王知縣不錯,記住他的名字,回頭給陛下舉薦,走……”

凌說說完,驅使身下戰馬,朝着遠處明軍消失的方向去。(本章完)

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81章 我臉皮厚,我不尷尬第164章 加減法,簡化文字第233章 所謂妖道,佛度有錢人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356章 攪局,開門放朱棣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19章 仙人洞府,無字天書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454章 情債?第219章 少打撲克多養生,不嫁了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85章 這次不用給常府面子了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312章 紅顏禍水個屁,明朝不好玩第139章 丟了魂的衍聖公,送上門的肥羊第416章 皇帝也玩莫須有,怒了怒了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報紙,獨門的生意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
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376章 貧道只想兒子回家,掌心雷第81章 我臉皮厚,我不尷尬第164章 加減法,簡化文字第233章 所謂妖道,佛度有錢人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387章 帶血的爵位,架空君王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559章 朕要看看,朕死後的天下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268章 沈萬三的沈家,朕能信你?第356章 攪局,開門放朱棣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437章 祈求,你想要我身子也行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227章 出賣老朱,誰落誰的網?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207章 反正不得好死,當奸細?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19章 仙人洞府,無字天書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258章 勸人大度,天打雷劈第9章 朕能當好一個皇帝嗎?第149章 皇帝太摳,要他獎賞幹嘛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454章 情債?第219章 少打撲克多養生,不嫁了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294章 皇帝的線人,重提納稅事件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85章 這次不用給常府面子了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36章 解夢,甩鍋甩回自家人頭上第339章 人人如龍,龍不如蟲第361章 誰當皇帝,都逃不出貧道手心第242章 我華夏英靈,何須超度?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第329章 練兵之術,不能讓他改過自新第7章 當着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312章 紅顏禍水個屁,明朝不好玩第139章 丟了魂的衍聖公,送上門的肥羊第416章 皇帝也玩莫須有,怒了怒了第538章 造反的想法,大婚之日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195章 友誼小船翻了,徐丫頭你莫挨老子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441章 錦衣衛是夜壺,準備跑路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報紙,獨門的生意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