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第325章 永樂三年

“鐺…鐺…鐺……”

“噼裡啪啦!”

清晨,當鐘聲與鞭炮聲齊聲作響,永樂三年也如期而至。

街頭巷尾間,百姓們放着鞭炮,捂着耳朵,各家各戶都開始收拾家中,併購買雞鴨牛豬等肉食回家製作春節佳餚。

這樣的日子,即便是生活在大明疾苦地區的百姓也不會虧待自己,更不用說這天下最繁華之處的南京城了。

從昨日開始,便有數千上萬的牲畜被運到京城,在坊市的市場內肢解販賣。

濃濃的硫磺味宣示着新年的到來,各家各戶的縷縷炊煙也昭示着天下的太平。

奉天殿內外,數千名在京官員紛紛穿着朝服偈拜朱棣,而穿着冕服的朱棣也擡手示意羣臣起身。

如去年一樣,戶部與六軍都督府分別彙報了去年的財政歲入情況,隨後由朱高煦站出來對今年的賦稅進行定額分配。

不過由於地方上沒有太大成果,所以朱高煦沒有增加減輕各省負擔,依舊保持着三千五百萬石的田賦定額。

他的安分,讓百官們鬆了一口氣。

待朱高煦結束定額的話題,羣臣們也針對今年展開的甲申科科舉開始上疏。

話裡話外,無非就是不想讓東宮摻和進科舉,但朱棣卻沒有理會,依舊維持去年的決定。

難得的是,這次的啓奏中,身爲殿閣大學士的解縉、楊士奇、胡廣、胡儼等人沒有開口,禮部的李至剛也沒有開口。

都察院的陳瑛興許是沒有得到朱棣的會意,故此也沒有在這樣的氣氛下彈劾羣臣。

總之,永樂三年的正旦大朝會在詭異的平淡的結束。

朱棣與朱高煦也在大朝會結束後換上常服,乘坐大輅、金輅前往華蓋殿。

華蓋殿內外,在京諸王及其王妃子女都出現在了此地,全因元宵過後便有不少藩王將要前往地方就藩。

這其中包括了嘉定的魯王,廣州的齊王,恩思的代王,重慶的韓王,敘州的遼王,常德的安王,衡州的沈王,以及朱高煦的弟弟趙王朱高燧,還有靖江郡王的朱贊儀。

可以說,除了還在大寧戍邊的寧王朱權,以及被冊封到雲南,王府還沒修建結束的漢王、谷王、岷王,年紀太小的唐王、郢王、伊王外,其餘藩王紛紛就藩。

至於朱高煦的五叔朱橚則是在去年就已經就藩了,畢竟是朱棣的親弟弟,朱橚也不敢在朱棣眼皮底下生事。

“俺到時候去了北邊,你得好好想個辦法把秦王和晉王整治一下。”

下了大輅,朱棣與朱高煦在諸藩王的作揖聲中走進了華蓋殿,朱棣帶着朱高煦走到角落交代了一句。

按照《祖訓》的兄終弟及來說,秦王和晉王對皇位的法理都要大過朱棣,雖說兩個兄弟已經死了,現在的秦晉都是子侄,但朱棣很清楚這兩個子侄並不服自己。

“兒臣倒是不覺得他們能鬧出什麼,如果真的能鬧出點事情其實也好。”

面對朱棣的話,朱高煦坦然開口。

朱棣的想法他知道,那就是利用秦府和晉府的內部矛盾來把朱尚炳和朱濟熺給廢爲庶人,扶持他們的兄弟上位。

朱高煦的想法更激進,他巴不得朱尚炳和朱濟熺搞出點事情來,然後自己趁機削藩。

不過就這兩兄弟在靖難之役的表現來看,指望他們弄出點事情來削藩,還不如自己以後釣魚執法。

“這事情你自己看着辦吧,總之要是他們不服俺父子,你便想想辦法收拾他們。”

朱棣對朱高煦還是很滿意的,除了偶爾被忤逆的時候罵兩句不像自己,其它時候都自己打臉說老二像自己。

如果朱高煦覺得秦晉安分了,那他也可以跟着放心了。

“走吧,出去和伱這些叔叔們飲酒吃飯,免得日後需要他們幫忙反而生疏。”

交代了對秦晉的態度後,朱棣便帶着朱高煦走出偏殿,叫上了即將就藩的朱高燧,以及明年才就藩的朱高熾開始沿桌去看望那羣叔叔。

他們這羣人中其實有不少人對朱高煦都有些不滿,例如被冊封到偏遠地方的代王、谷王和岷王。

然而在面對朱高煦時,他們還是得陪着笑臉與他演戲。

相較於他們三個,其它藩王對朱高煦的態度就很好了,畢竟他們之前就藩的地方都在北方苦寒之地,如今改封的地方不是四川就是湖廣,雖說不比江南繁華,卻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就藩地了。

與他們走了個過場後,朱棣就帶着三個兒子返回了主位,在這裡與三個兒媳、五個女兒,及徐皇后坐下吃飯。

在朱棣入座後,朱高煦倒是沒有着急入座,而是走到了徐皇后身後,爲她捏了捏肩膀。

“你幹嘛?”

徐皇后還沒說什麼,朱棣卻瞪着他,彷彿在問碰俺媳婦幹嘛。

瞧着他那表情,朱高煦着實無語:“娘這些日子肩膀痛您都不知道?”

“啊?”朱棣聞言立馬看向徐皇后,徐皇后卻慈善笑着:“就是老毛病了,剛纔確實有些痛,高煦捏了過後舒服多了。”

“你起開,俺來捏。”

得到回答,朱棣立馬起身,把朱高煦頂開,自己上手爲徐皇后捏肩。

身爲皇帝,在宗室家宴之中爲皇后捏肩,這還是古往今來第一幕。

朱高煦看着朱棣那樂在其中的模樣,也笑着讓出位置給他,自己坐到了郭琰身旁。

“爹倒是對娘疼愛着呢。”郭琰羨慕的看着,朱棣與徐皇后,朱高煦見狀也笑道:“要不然我起身爲你捏捏?”

“那還是算了,我這身子不比孃親,不受力。”

郭琰伸出袖子遮住半張臉,眼睛笑得如月牙般。

“瞻壑呢?”朱高煦笑着迴應,隨後發現兒子不在身邊纔開口詢問。

“這裡太吵,沒帶他來,怕他哭鬧聲太大了。”

郭琰說罷,然後湊近與朱高煦小聲道:“剛纔我與大嫂聊了聊,她說娘幫爹納了許多秀女,但爹一個名份都沒給。”

“他是這樣的,青梅竹馬能不疼愛嘛。”朱高煦倒不覺得奇怪,畢竟朱棣對徐皇后的愛放在歷史上也算典型的那幾個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倒是有些擔心的看向了徐皇后。

如今是永樂三年,不過按照歷史上來說,現在應該是永樂元年,而徐皇后是永樂五年病逝的。

也就是說,自家孃親頂多還有五年的壽數。

朱高煦不知道徐皇后的死是否與保衛北平那段時間的操勞有關,至少從如今看來,徐氏的身體還算健康。

“娘。”朱高煦對徐氏喊了一聲,徐皇后與朱棣都看向了他。

“兒臣想以後每年正旦過後都派女醫官入內廷爲妃嬪診脈檢查。”

朱高煦其實想直接讓醫官們爲徐皇后診脈,但是感覺這樣太刻意了,因此才改換成了爲後宮所有妃嬪診脈。

“這倒是好事,你那東宮的女醫官我上次見他們照顧琰兒時照顧的不錯,給妃嬪們照顧一下也好。”

徐皇后倒也沒多想,直接點頭同意了。

“老二,你也給我送幾個醫官,我這幾天總覺得心頭悶悶的,壓着難受。”

聽到醫官的事情,一直在吃的朱高熾便開口打岔了起來,衆人聞言也朝他看去。

瞧着他那肥胖的體型,就連朱棣這個當爹的都嫌棄道:“你整日就知道吃,也不去騎馬散步,瞧瞧你那身子。”

“大哥,你得有二百斤了吧?”朱高燧也犯賤開口。

“兒臣這也是無事可做,只能滿足口腹之慾了啊。”

朱高熾無視了老三的話,無奈回答着朱棣,朱棣見狀也哼了一聲,顯然不太喜歡朱高熾那文弱的性子。

朱高熾見狀也不好繼續說下去,倒是朱高煦幫襯道:“口腹之慾也挺好,只要不要貪多就行。”

說到這裡,朱高煦也開始說起了與肥胖有關的病症,並舉例古代一些皇帝肥胖而引起的病症。

例如宋代皇帝就是高發的心腦疾病,宋仁宗時常感到暴感風眩,在受朝時都需要冠冕欹側,才減輕負擔。

宋神宗更是直接對羣臣說自己足跌頭痛,而真宗、英宗、高宗等人也有類似記載。

除此之外,朱高煦也說了一下食譜的問題:“就醫學來說,爺爺和爹你們的食譜倒是很均衡,大哥的就不太行了……”

朱高煦說着,衆人紛紛看向了朱高熾,就連朱高熾都覺得碗裡的肉不香了,心虛道:“我的怎麼不行了?”

“爺爺和爹的食譜裡都有粗糧,蔬菜也比較多,但大哥你的……”朱高煦看了一眼朱高熾,不用他說,其他人都知道他想說什麼。

朱高熾的食譜在北平時就很精細,能吃肉是絕不吃菜,而且吃的也基本都是精糧,可以說和朱元璋、朱棣反着來。

“日後王府的食譜還是得改改,得和高皇帝學學。”

張氏對朱高熾的身體還是比較關心的,見朱高煦這麼說,不管是場面話還是心裡話,她都附和了起來。

“高熾,你聽聽高煦的話,多吃些素菜,少飲酒。”

徐皇后也露出擔憂的表情,並拿起筷子爲朱高熾夾了一盤青菜。

朱高熾見狀剛想感謝,就見自家爹不滿的看着自己,顯然是氣憤自家徐妹子第一筷子居然是給他夾菜。

“這個爹愛吃。”朱高熾忐忑的把菜從碗裡夾到了朱棣的碗裡,隨後小心看了一眼朱棣,發現他滿意點頭後才鬆了一口氣。

“雲南那地方要比江南和北平高,去了之後得注意飲食,不要吃高油高鹽的東西。”朱高熾還在忐忑不安,朱高煦卻一直與張氏交代着,張氏也將這些話全部記下。

他那話朱高熾聽得火大,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可憐巴巴的看着張氏,希望她少記些。

“一份好的食譜,能讓人多活好幾年。”

話題最後,朱高煦以這句話作爲結尾,而朱棣聞言也想到了自己前面那三個弟兄,不由咳嗽道:

“王彥,日後俺的膳食就按照俺爹的來做,不過鯽魚不能少。”

“奴婢領命。”王彥應下,朱棣也開始拿起筷子爲徐氏夾菜,同時對朱高煦說道:“老二,還有什麼養生之道都說出來,就當茶餘飯後的話題了。”

“是……”朱高煦點頭,剛想開口卻見四周的藩王都在看着這邊,似乎已經將剛纔的話聽了進去。

“其實這個人的壽數,大概是可以推算出來的,例如長輩正常去世的年紀,以及長輩容易患上什麼病症之類的,其實都有可能在後代身上呈現。”

“不過這個機率也不是絕對,例如娶妻生子就會影響到。”

朱高煦說着,朱棣卻不信道:“你這話,俺怎麼覺得神神叨叨的。”

他抓了抓自己的大鬍子,壓低聲音道:“你大伯、二伯、三伯可都走在你爺爺前面呢。”

“他們也不是正常去世的啊。”朱高煦哭笑不得,朱棣也才反應過來,連連點頭。

其它諸藩倒也沒深想,畢竟朱標、朱樉、朱棡的死因大家都知道。

朱標死於背癰,朱樉被毒死,朱棡則是抑鬱而死,三個都不是正常死亡。

這麼一想,朱棣便放心了不少:“按照你這麼說,俺只要不生病,起碼能和高皇帝活到一個歲數?”

“應該是吧。”朱高煦心虛回答,因爲他現在也不知道朱棣能活多久。

歷史上朱棣活了六十五,可隨着自己的插手,朱棣沒有在靖難之役中耗費四年精力,而且政見上也沒有人阻礙他,因此朱高煦還真不好說他能活多少。

原本是六十五,現在恐怕是保底六十五。

朱高煦壓根不擔心朱棣能活多久,他現在是擔心自己活不過朱棣。

“那要是這麼說,我起碼也能活六十。”朱高熾樂呵呵的開口。

“好了,別把這事情當真,高煦這也只是經驗所得罷了。”

徐皇后打斷了衆人的遐想,伸出筷子爲朱棣夾了幾塊鯽魚肉,衆人見狀也紛紛討論起了其它的話題。

待時間來到正午,正旦家宴結束之後,朱高煦也帶着郭琰返回了東宮。

只是才入了東宮,便聽到了朱瞻壑那嚎啕的哭聲,郭琰聞聲連忙快走進了春和殿,隨後見到了手忙腳亂鬨孩子的亦失哈等人。

“交給我來抱吧。”

看着朱瞻壑哭鬧,郭琰只能從亦失哈手裡接過了朱瞻壑,哄了哄後便聲音漸漸變小了起來。

抱着孩子,郭琰對跟上來的朱高煦歉意道:“這孩子吵鬧,我帶他回前寢宮,殿下您在這裡處理政務吧。”

“好,需要了就叫我。”朱高煦倒沒有矯情,畢竟他的第一身份是太子,隨後纔是郭琰的夫君,朱瞻壑的父親。

如果爲了家人而怠慢國事,那他也不會想着造反。

“臣妾告退。”

見朱高煦應下,郭琰抱着朱瞻壑,帶着女官們離開了春和殿。

瞧着她們離去,朱高煦這才走向了自己的位置,亦失哈也連忙跟了上來。

“殿下,安南那邊楊展、傅讓他們傳來了奏疏,現在安南八成以上的地方都在朝廷手裡,剩下兩成分別掌握在胡氏父子和陳季擴、簡定手中。”

“太原、海陽等地都出現了民亂,不過很快被鎮壓了,西廠還沒刺探出情報,但大體來看應該就是陳季擴和簡定搞的事情。”

亦失哈彙報結束,朱高煦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安南不是那麼好吃的,這我早有準備,欽州的三千胥吏都抵達安南了嗎?”

靠在椅子上,朱高煦示意亦失哈坐下答話,亦失哈便坐在三步外回答了朱高煦的問題。

“都已經抵達安南,並且接受了紅河以北的府衙、縣衙,開始齊民編戶,丈量土地並散佈均分田地的消息了。”

“就當地的情況來看,紅河以北的百姓恐怕連戰前的一半都沒有。”

戰爭無疑是消亡人口的最好辦法,不過朱高煦也沒想到紅河以北的八十萬百姓會消亡大半。

“沐春和傅讓在幹嘛?”

得知紅河以北的情況後,朱高煦也不擔心遷徙人口,均分田地的政策。

陳季擴和簡定不可能推翻安南豪強富戶在地方上的權利,因此均分田地無疑是激起安南百姓與這羣豪強富戶矛盾的最佳辦法。

現在明軍還能以圍剿胡氏父子的名頭留在安南,所以朱高煦不希望沐春和傅讓犯傻。

“得了朝廷的旨意後,他們便主力在清剿長山的車蠻,鎮壓當地的叛亂,用車蠻的人頭僞裝爲胡氏兵馬,以此讓陳季擴和簡定無話可說。”

“不過陳季擴和簡定似乎不耐煩了。”亦失哈說着,朱高煦也詢問道:“那陳季擴冒充陳氏宗室的消息放出去了沒有?”

“放出去了。”亦失哈點頭:“正因流言遍地,陳季擴和簡定纔會耐不住性子,臘月間三次向黔國公他們討要南邊六路的疆土。”

“想得倒挺好。”朱高煦輕笑,心裡也總算了解爲什麼簡定和陳季擴會失敗了。

說白了就是根本摸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如果他們像黎利一樣去長山打游擊,那自己還會有些頭疼,可現在他們佔據了紅河三角洲平原較爲富裕的中下游三十個縣,這完全就是在自尋死路。

“他們應該開始募兵了吧?”朱高煦詢問,亦失哈也點點了點頭:

“過去一個月募兵三萬,還招募了五萬民勇守城,不過他們的錢糧不足,想來一旦到無以爲繼的時候,必然會對我軍出手。”

“那就等着他們出手,先平了他們,再平滅胡氏父子。”

朱高煦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隨後便對亦失哈繼續詢問:“蹇義最近在幹什麼?”

他提起了蹇義,那個被廟堂羣臣認爲下放四川的“可憐人”。

“去了四川之後倒是沒有做出什麼事情,只是四處走訪,巡視治下州、府。”

“他還給東宮上了奏疏,就在您的案上。”

亦失哈作揖回答,朱高煦也在桌上找了找,不多時便見到了蹇義的奏疏。

他打開看了看,其中內容無非就是蹇義所寫的四川情況。

其中,蹇義提到了自己的家鄉巴縣。

他先是肯定了四川人口稀少,但就他家鄉巴縣的情況來看,男丁數量肯定比十八年前他走出四川的時候多了許多。

就他的估計,巴縣的人口應該在過去十八年裡增長了三成不止。

如果把這個比例放到整個四川,也就是說整個四川起碼增加了四十萬百姓,算上靖難之役以來遷徙進入四川的百姓,恐怕現在不低於二百萬,而四川的《黃冊》上只記載了一百六十七萬七千餘口。

至於耕地,就巴縣情況來說,也差不多增加了兩到三成之間,四川耕地應該不止《魚鱗圖冊》上的一千餘八十萬畝。

“和我估計的差不多。”

合上奏疏,朱高煦看向亦失哈並詢問:“這份奏疏是直達東宮,還是經過了六部?”

“直達”亦失哈不假思索的回答:“蹇布政使派自己的親信,親自從四川送來京城的,沒有經過六部任何一人。”

“倒是沒選錯人。”朱高煦頷首,然後分析了一下蹇義給出的情報。

如果四川人口真的有二百萬,那最少需要外調五千胥吏才能掌握基層,如果要將其作爲試點,恐怕還需要更多。

“現在山東的胥吏數量是多少?”

朱高煦擡頭詢問亦失哈,亦失哈聞言便起身在後方書架翻找了一陣,隨後纔拿出一本山東的文冊翻開回答:“已經增加到八千二百餘名了”

“不過眼下山東的官學教習不足,可正月三十就要開學了,您看……”

亦失哈提起了山東官學開辦的事情,朱高煦也詢問道:“學子數量多少?”

“三十六萬七千四百二十七人,遠超我們的預估。”亦失哈給出的數額讓朱高煦頭疼,他忍不住扶額道:“還缺多少?”

“還有兩萬三千的缺額,少了這批教習,起碼有十三萬學子不能上學。”亦失哈苦着臉回答。

“沒辦法了,只能調整年齡,讓十三歲以上的先入學。”

無法解決教學資源問題的朱高煦,只能暫時想出這個辦法,同時對亦失哈交代道:

“讓山東布政使司告訴山東百姓,就說入學學子太多,只能暫時滿足一部分。”

“今年沒排上的,等明年繼續排,總之朝廷一定會讓他們的孩子上學。”

“是”亦失哈點頭,將手中文冊塞回書架之中,同時開口道:

“看樣子只有等明年年末遼東的學子畢業,然後才能在永樂五年滿足山東學子就學了。”

“不過殿下……”亦失哈臉上露出猶豫,可最後還是硬着頭皮詢問道:“朝廷需要那麼多讀書人嗎?”

“……”朱高煦沉默片刻,末了纔回答道:

“至少就現在而言,朝廷需要……”

第28章 潛龍在淵第374章 好事不斷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363章 誘敵深入第84章 帝王心性260.第260章 首戰即決戰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350章 朝日孝子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116章 末路盡忠176.第176章 三王巡邊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512章 物是人非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55章 道德者死第448章 遷都北京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第442章 環球航行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第94章 朝夕禍福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96章 孫幫爺背鍋第89章 孤家寡人第88章 晉府難安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0章 輕鈔重錢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第49章 傲雪欺霜第423章 殺雞儆猴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61章 解決民生第53章 難成大器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467章 朝鮮特供第49章 傲雪欺霜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377章 明滅錫蘭第124章 前路漫漫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518章 顏李案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104章 歸北不遠315.第315章 打開新世界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25章 春和宮內第134章 以待天時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6章 陰晴圓缺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518章 顏李案第85章 行鈔稅法第95章 身不由己第442章 環球航行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65章 上架感言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126章 百里無鳴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492章 衣冠禽獸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96章 孫幫爺背鍋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68章 武英理政第14章 常鱗凡介第391章 大明孝子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439章 祖傳畫餅第91章 仁官不仁民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49章 傲雪欺霜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61章 校臺比試第121章 除夕守歲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3章 燕府虎兒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
第28章 潛龍在淵第374章 好事不斷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466章 各懷鬼胎第363章 誘敵深入第84章 帝王心性260.第260章 首戰即決戰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350章 朝日孝子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116章 末路盡忠176.第176章 三王巡邊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512章 物是人非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402章 甕捉野豬第55章 道德者死第448章 遷都北京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第442章 環球航行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第94章 朝夕禍福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96章 孫幫爺背鍋第89章 孤家寡人第88章 晉府難安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0章 輕鈔重錢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第49章 傲雪欺霜第423章 殺雞儆猴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61章 解決民生第53章 難成大器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467章 朝鮮特供第49章 傲雪欺霜第387章 中亞老四第377章 明滅錫蘭第124章 前路漫漫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518章 顏李案273.第273章 勝券在握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104章 歸北不遠315.第315章 打開新世界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第25章 春和宮內第134章 以待天時第496章 枕戈待旦第6章 陰晴圓缺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518章 顏李案第85章 行鈔稅法第95章 身不由己第442章 環球航行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65章 上架感言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第126章 百里無鳴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492章 衣冠禽獸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96章 孫幫爺背鍋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68章 武英理政第14章 常鱗凡介第391章 大明孝子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439章 祖傳畫餅第91章 仁官不仁民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49章 傲雪欺霜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254.第254章 登州海戰第61章 校臺比試第121章 除夕守歲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3章 燕府虎兒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