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

史上流傳最廣的經典版本,完整收錄5176字原文。全文注音,特別適合睡前誦唸靜心。全本白話譯文,準確生動,通俗易懂。

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rúshìwǒwé如是我聞:

yìshífózàishèwèiguóqíshùjǐgūdúyuányǔdàbìqiūzhò一時佛在舍衛國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

qiānèrbǎiwǔshírénjūěrshíshìzūnshíshízhuóyīchíbōrùshèwèidàché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着衣持鉢,入舍衛大城

qǐshíyúqíchéngzhōngcìdìqǐyǐhuánzhìběnchùfànshiqìshōuyī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

bōxǐzúyǐfūzuòérzuò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白話譯文】

我曾經聽佛這樣說:

那時候,佛陀與1250位大比丘住在一起,住的地方叫園精舍,是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施捨的。有一天,到了吃飯時間,佛陀就穿上袈裟,拿起飯鉢,走進舍衛城去乞食。挨家挨戶地乞討一遍後,就回到住處,吃了飯,收拾好袈裟,洗乾淨飯鉢,又用清水洗濯雙足,鋪好座位,安靜地坐下。

第二品善現啓請分

shízhǎnglǎoxūpútízàidàzhòngzhōngjícóngzuòqǐpiāntǎnyòujiā時,長老須菩提在大衆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

yòuxīzhuódìhézhǎnggōngjìngérbófóyánxīyǒushìzūnrúláishà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

hùniànzhūpúsàshànfùzhǔzhūpúsàshìzūnshànnánzǐshànnǚrénfāā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

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yúnhéyīnɡzhùyúnhéxiángfúqíxī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fóyánshànzāishànzāixūpútírúrǔsuǒshuōrúláishànhù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

niànzhūpúsàshànfùzhǔzhūpúsàrǔjīndìtīngdāngwèirǔshuōshànná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爲汝說。善男

zǐshànnǚrénfā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yìngrúshìzhùrúshì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xiángfúqíxī降伏其心。”

wéiránshìzūnyuànyàoyùwé“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白話譯文】

這時,弟子裡一位叫須菩提的尊者,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袒露着右肩,右膝跪在地上,雙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對佛陀說:“太難得了,世尊,您老人家一向慈悲爲懷,總是護持眷念着各位菩薩,又總是吩咐囑咐各位菩薩,但現在,假如有向善的男子和女子,發願追求無上的正等正覺,想要成就最高的佛道之心,請問世尊,他們如何才能保持這個發心常住不退呢?他們應當怎樣去降伏他們心中的妄念呢?”

佛陀回答:“問得真好。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如來總是護持眷念着各位菩薩,又總是吩咐囑咐各位菩薩。現在,你仔細聽着,我將告訴你,向善的男子與女子,一旦發心尋求最高佛道的,應該如此守持,應該如此降伏他們的妄念。”

須菩提回答:“好的,世尊,我們喜歡聆聽您的教誨。”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fógàoxūpútízhūpúsàmóhēsàyīnɡrúshìxiángfúqíxīnsuǒyǒ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服其心:所有

yíqièzhòngshēngzhīlèiruòluǎnshēngruòtāishēngruòshīshēngruòhuàshē一切衆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

ruòyǒusèruòwúsèruòyǒuxiǎngruòwúxiǎngruòfēiyǒuxiǎngfēiwúxiǎ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wǒjiēlìngrùwúyúnièpánérmièdùzhīrúshìmièdùwúliàngwúshùwúbiānzhò我皆令入無餘涅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衆

shēngshíwúzhòngshēngdemièdùzhěhéyǐgùxūpútíruòpúsàyǒuwǒ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

xiāngrénxiāngzhòngshēngxiàngshòuzhěxiàngjífēipúsà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白話譯文】

佛陀告訴須菩提:“各位大菩薩,應當這樣去降服迷妄的心:

一切有生命的存在,卵生的,胎生的,溼生的,化生的,有形質的,沒有形質的,有心識活動的,沒有心識活動的,以及既非有心識活動又非沒有心識活動的,所有的生命,我都要讓他們達到脫離生死輪迴的涅境界,使他們得到徹底的度脫。像這樣度脫了無量數的衆生,但是實質上,並沒有什麼衆生得到度脫。爲什麼呢?

須菩提,如果菩薩的心中有了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衆生的相狀以及生命存在的時間相狀,那麼,就不成爲菩薩了。”

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fùcìxūpútípúsàyúfǎyīnɡwúsuǒzhùxíngyúbùshīsuǒ“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

wèibúzhùsèbùshībúzhùshēngxiāngwèichùfǎbùshīxūpútí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

púsàyīnɡrúshìbùshībúzhùyúxiànghéyǐgùruòpúsàbúzhùxiàngbù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

shīqífúdébùkěsīliángxūpútíyúyìyúnhédōngfāngxūkōngkěsī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

liángfǒ量不?”

fúyěshìzū“不也,世尊。”

xūpútínánxīběifāngsìwéishàngxiàxūkōngkěsīliángfǒ“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fúyěshìzū“不也,世尊。”

xūpútípúsàwúzhùxiàngbùshīfúdéyìfùrúshìbùkěsī“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

liángxūpútípúsàdànyīnɡrúsuǒjiàozhù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白話譯文】

“再者,須菩提,菩薩佈施的時候,對於一切都應該沒有執著。不執著於色而佈施,不執著於聲、香、味、觸、法而佈施。

須菩提,菩薩就應該這樣不執著於相而佈施。爲什麼呢?假如菩薩不執著於相而佈施,他的福德就不可思量。須菩提,你覺得如何呢?東方的虛空(空間)是可以想象和度量的嗎?”

“無法想象和度量,世尊。”

“須菩提,南方、西方、北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以及四方上下的虛空,其大小可以想象度量嗎?”

“無法想象和度量,世尊。”

“須菩提,菩薩不執著於相而佈施,福德就像這樣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應該依照我所說,不執著於相而修行。”

第五品如理實見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kěyǐshēnxiàngjiànrúláifǒ“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fúyěshìzūnbùkěyǐjiànshēnxiàngdéjiànrúláihéyǐgùrúlá“不也,世尊。不可以見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

suǒshuōshēnxiàngjífēishēnxià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fógàoxūpútífánsuǒyǒuxiàngjiēshìxūwàngruòjiànzhūxiàngfē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

xiàngjíxiànrúlá相,即見如來。”

【白話譯文】

“須菩提,你覺得是否可以根據身體相狀來認識如來呢?”

“不可以,世尊。不可以根據身體相狀來認識如來。爲什麼呢?如來所說的身體相狀,並不就是真實的身體相狀。”

佛陀告訴須菩提:“一切的現象,都是虛妄不真實的。如果你能觀照到一切的現象都是虛妄的,那麼,就可以證見如來了。”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xūpútíbófóyánshìzūnpōyǒuzhòngshēngdéwénrúshìyánshu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衆生,得聞如是言說

zhāngjùshēngshíxìnfǒ章句,生實信不?”

fógàoxūpútímòzuòshìshuōrúláimièhòuhòuwǔbǎisuìyǒ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

chíjièxiūfúzhěyúcǐzhāngjùnéngshēngxìnxīnyǐcǐwéishídāngzhī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爲實。當知

shìrénbùyúyìfóèrfósānsìwǔfóérzhǒngshàngēnyǐyúwúlià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

qiānwànfósuǒzhǒngzhūshàngēnwénshìzhāngjùnǎizhìyíniànshēngjìngxìnzhě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xūpútírúláixīzhīxījiànshìzhūzhòngshēngdérúshìwúliàngfúdéhé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衆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

yǐgùshìzhūzhòngshēngwúfùwǒxiàngrénxiàngzhòngshēngxiàngshòuzhě以故?是諸衆生,無復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

xiàngwúfǎxiàngyìwúfēifǎxiànghéyǐgùshìzhūzhòngshēngruòxī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衆生,若心

qǔxiàngjíwéizhuówǒrénzhòngshēngshòuzhěruòqǔfǎxiàngjízhuó取相,即爲着我、人、衆生、壽者;若取法相,即着

wǒrénzhòngshēngshòuzhěhéyǐgùruòqǔfēifǎxiàngjízhuówǒ我、人、衆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

rénzhòngshēngshòuzhěshìgùbúyīnɡqǔfǎbúyīnɡqǔfēifǎyǐshì人、衆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

yìgùrúláichángshuōrǔděngbìqiūzhīwǒshuōfǎrúfáyùzhěfǎshàngyīnɡ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

shěhékuàngfēifǎ舍,何況非法。”

【白話譯文】

須菩提對佛陀說:“世尊,芸芸衆生,聽到您所說的這些話,能夠產生堅定的信仰心嗎?”

佛陀告訴須菩提:“千萬不要這樣說。在我滅度之後的第五個五百年,會有持戒修福的人,對這些話產生信心,並以這些話作爲真實的教法。這些人不只是在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處種下了善根前緣,而是在無限遙遠的前世,在千萬位佛處種下了善根。因此,一旦聽到這些經文章句,就會在一念之間產生真正的信仰。須菩提,我完全知道,也完全能夠看到,這些衆生會獲得無量的福德。爲什麼呢?因爲這些衆生已經不再有我、人、衆生、壽者的分別心,也放下了有與無的分別心。爲什麼呢?這些衆生的心如果感知並反映存在的形相,那麼,就會執著於我、人、衆生、壽者的分別;如果對於存在的形相作出‘有’

的判斷,那麼,同樣會執著於我、人、衆生、壽者的分別;如果對於存在的形相作出‘無’的判斷,那麼,也會執著於我、人、衆生、壽者的分別。所以,不要執著於各種形相,也不要執著於空無。因爲這個道理,如來常常說:你們應該知道,我講佛法,就像用筏把你們渡過河,到了彼岸就要捨棄筏。連佛法都要捨棄,更何況那些迷妄的見解。”

第七品無得無說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rúlái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yé“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rúláiyǒusuǒshuōfǎyé如來有所說法耶?”

xūpútíyánrúwǒsuǒjiěfósuǒshuōyìwúyǒudìngfǎmíngānòuduō須菩提言:“如我所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

luósānmiǎosānpútíyìwúyǒudìngfǎrúláikěshuōhéyǐgùrúláisuǒshuō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

fǎjiēbùkěqǔbùkěshuōfēifǎfēifēifǎsuǒyǐzhěhéyíqiè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

xiánshèngjiēyǐwúwéifǎéryǒuchābié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白話譯文】

“須菩提,你覺得如來真的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真的說了什麼法(道理)嗎?”

須菩提回答:“按我理解佛所說的,並沒有絕對的哪個法叫無上正等正覺,如來也沒有絕對地說了哪個法。爲什麼呢?如來所講的佛法,都是不可執著,也不可言說的,既不是法,也不能說不是法。爲什麼呢?因爲一切聖賢所證悟的都是無生無滅的無爲境界,只是證悟的程度有所差別而已。”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ruòrénmǎnsānqiāndàqiānshìjièqībǎoyǐyò“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

bùshīshìrénsuǒdéfúdénìngwéiduōfǒ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爲多不?”

xūpútíyánshènduōshìzūnhéyǐgùshìfúdéjífēifúdé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

xìngshìgùrúláishuōfúdéduō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ruòfùyǒurényúcǐjīngzhōngshòuchínǎizhìsìjùjìděngwèitāré“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人

shuōqífúshèngbǐhéyǐgùxūpútíyíqièzhūfójízhūfóānòuduō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

luósānmiǎosānpútífǎjiēcóngcǐjīngchūxūpútísuǒwèifófǎzhějí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

fēifófǎ非佛法。”

【白話譯文】

“須菩提,在你看來,假若有人用無數的珍寶去佈施,所獲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

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爲什麼呢?因爲這種福德,並非根本上的福德,如來只是從世俗的意義上說福德很多。”

“假如有人能夠信守奉持此經,哪怕是其中四句偈,並向他人宣說,那麼這個人的福報,就比用無數珍寶佈施獲得的還要多得多。爲什麼呢?須菩提,因爲所有的佛以及他們所具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門,都來源於這本經的大智慧。須菩提,我告訴你吧,所謂佛法,只不過一種方便的法門,從根本上說,並沒有什麼絕對的佛法。”

第九品一相無相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xūtuóhuánnéngzuòshìniànwǒdéxūtuóhuá“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guǒfǒ果不?”

xūpútíyánfúyěshìzūnhéyǐgùxūtuóhuánmíngwèirùliú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爲入流,

érwúsuǒrùbúrùsèshēngxiāngwèichùfǎshìmíngxūtuó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huá洹。”

xūpútíyúyìyúnhésītuóhánnéngzuòshìniànwǒdesītuóhánguǒ“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

fǒ不?”

xūpútíyánfúyěshìzūnhéyǐgùsītuóhánmíngyìwǎ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

láiérshíwúwǎngláishìmíngsītuóhá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xūpútíyúyìyúnhéānuóhánnéngzuòshìniànwǒdéānuóhánguǒ“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fǒ不?”

xūpútíyánfúyěshìzūnhéyǐgùānuóhánmíngwéibùlá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來,

érshíwúbùláishìgùmíngānàhá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
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3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2)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0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2)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9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來面目第25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2)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0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1)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8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來自外界的傷害第5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1)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8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籠裡第23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5)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2章 《金剛經》學前課18分鐘(1)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2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1)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5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13章 不焦慮的活法:不要讓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煎熬(2)第7章 不焦慮的活法: 修廣大心,從眼前的煩惱中解脫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4章 不焦慮的活法:修心,從專心吃飯開始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16章 不焦慮的活法:正見使人心靜,偏見使人焦慮(1)第19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1)第6章 不焦慮的活法:心情煩躁時,馬上深呼吸(2)第11章 不焦慮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則“不執著,心平靜”(2)第14章 不焦慮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1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3)第1章 自序:讀懂《金剛經》獲得不爲外界干擾的神奇力量第24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1)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第26章 特別附錄明朝憨山大師解讀《金剛經》的本源(3)第22章 《金剛經》全文注音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