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

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

“你先下去吧,我跟玄齡討論一下航海事宜,不過以後莫要這般的張揚了!”

李世民發現這件事情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後,倒想要開始着手操作起來。

李泰聽到這話,到底是對李世民行禮後,便退出了太極殿,然後便選擇離開。

李世民轉過頭看向房玄齡道,“馮盎退得倒是乾脆,不過他退了也好,正好讓這計劃可以順利實行,你也來幫着我參謀參謀!”

房玄齡看看一臉灰白臉色的張玄素,又看看已經快步離開的魏王,看起來這參詳的事或多或少跟幽州的艦隊有關啊。

房玄齡想到這裡對李世民說道,“尊聖人吩咐!”

就在李世民完在進一步的完成自己的戰略佈局,打算積蓄力量,準備一舉幹掉高句麗時,這時候的吐蕃也在熬着最難熬的冬天。

經過上一次進攻西海郡失敗,對吐蕃來說絕得是戰略意義上的重創。

如果不是靠着祿東贊死守東女國,同時大唐對高原上的土地沒任何興趣,那吐蕃被滅國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

因爲桑布扎是佛教徒,創造藏族文字,用佛經作爲啓蒙教材,對赤山揚敦這種注重戰略的智者來說,他能夠看到了桑布扎期望在藏族傳播佛教的目的。

因爲在西海郡上的失敗,足以是松贊干布一輩子足以銘記的夢魘,這將會鞭策着松贊干布不斷的前進。

文成公主所帶來的佛學經典,更多的只是一次導火索而已,否則文成公主帶去的儒家經典也很多,怎麼不見吐蕃全盤儒學化。

松贊干布雖然重新拿回權柄,但卻也沒一刻停歇。

松贊干布沉聲說道:“我要尚大唐公主!”

但他們有足夠體量,有足夠財富,我們給他當僱傭軍,藉助薩珊的力量恢復我們的實力。

因爲吐蕃又不是大唐,輸個兩三次都沒什麼事情,現在的吐蕃實在是太弱小了,哪怕赤山揚敦所提出來的這建議是有微毒的烤肉,但毒死那是以後的事情,但餓死那是眼前的事。

無論怎麼說,如果真的從薩珊吸取了資源,那說不定本教與瑣羅亞斯德教間還是會出現爭端呢!

到時候佛教不行,用這瑣羅亞斯德教來替代也是一樣的。

所以做好了傳播佛教的基礎,但並沒有親自動手傳播,而是等待將來的契機,

歷史上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成爲了佛教第一次在青藏高原上傳播的契機。

如果真到薩珊註定覆滅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掠奪薩珊的資源。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桑布扎用自己的一生去創立藏文,去創造蘊藏佛學思想的藏文。

“沒錯,這的確不是好對付的,但吐蕃想突破,重現笈多王朝,甚至當初貴霜王朝的版圖,那戒日王朝一定要拿下!”

別得不說,是桑布扎創立了藏文,讓吐蕃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化,便足以見桑布扎的頂尖智慧。

赤桑揚敦的話說到這裡微微頓了頓繼續道:

但現在不一樣了,這次松贊干布可是在西海郡上輸了。

而其他的人雖然優秀,但若說真的能夠做到心服口服,到底是還是說不到啊。

既然被打敗了,那向強者學習基本上是每個矇昧民族的本能。

這不僅是自己手上的力量受到了折損,更重要得是原本想要培植的勢力也都沒了。

但不論怎麼說,就算赤山揚敦一開始知道大唐在西海郡也就只有幾千人,就算召集了周圍的聯軍到達了五萬人,但三十萬打五萬怎麼會輸!

所以,面對赤桑揚敦的第二個建議,松贊干布知道赤桑揚敦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或許說是屬於智者對於局面的本能戒備,但松贊干布還是選擇了第二個建議。

然後自己的一切謀劃,都被對方以戰術傾覆戰略的徹底毀滅掉了,統一高原的路走不通!

“說一說你的想法?”松贊干布看着赤桑揚敦鼓勵道。

大唐的制度是先進的制度,大唐的軍隊是優秀的軍隊,大唐的人才更是頂尖的人才。

一衆人對松贊干布進行行禮,無論如何真正能夠整合吐蕃的到底也只是松贊干布。

鬆贊幹部看着桑布扎自薦,明白桑布扎算是最合適的人才。

但大唐現在到底沒把吐蕃放在眼中,所以給了吐蕃喘息之機。

其中在很多不起眼的地方,正是有着很多智者在暗處負重前行。

赤桑揚敦說到這裡,臉色不由黯淡下來。

畢竟這整個戰略按道理來說不可能有錯,畢竟自己一個君主天賦,帶上三支天賦戰部,再加上三十萬大軍,結果連唐軍的邊境軍隊都打不過,這誰能想到。

尤其是把漢文翻譯成了藏文,使得這些新得足以吐蕃化,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真正適合吸取大唐文化的人,那就是桑布紮了。

“尚公主!”塞如貢敦此刻則是繼續跟着松贊干布吶喊,信號什麼的沒收到。

到那時候,我們便是堂堂正正的來到了大唐面前,告訴他們我們要尚公主!”

赤桑揚敦開口道,“我們既然打算跟大唐交好,尤其大唐的武力是我們短時間內無法匹敵的,那我們繼續向北向東發展的路線就被堵住了!

甚至因爲對大唐的失敗,所以松贊干布對內部的掌握力量變得更加強勁了。

說實話,哪怕到現在松贊干布也沒有懷疑赤桑揚敦的戰略能力。

“嗯!”赤桑揚敦點頭道,“我們想要以最快速度恢復,光靠吐蕃的資源是絕對不夠的。

至於那種明明被別人打得鼻青臉腫,還舔着臉自稱天朝上國的極品,世界史也不多見。

那怕是再過百年都未必足夠達成尚公主的期望,但藉助薩珊帝國的資源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需要建立新的戰略了,以往以青海爲界的高原計劃,要全部作廢了。”

“可以!只要是大唐的東西就我學過來,不論文化,還是軍事,這些都是我們所或缺的!”

說實話關乎本教與瑣羅亞斯德教之間的關係,哪怕他身爲吐蕃之主,也並不是非常清楚。

松贊干布伸出手,握緊了拳頭,鄭重道:

“諸位,我們吐蕃到了最困難的時候,但是請諸位與我勠力同心,我相信我們終究會走出困境,吐蕃更是會成爲足以比肩大唐的大國。

松贊干布聽到赤山揚敦的話,不由若有所思:“去薩珊帝國做僱傭兵磨鍊嗎?”

四人聽到這話微微鬆了一口氣,至少贊普還沒有瘋,沒馬上跟大唐打。

松贊干布繼續道:“大唐打敗了我們,我們更是應該要奮起直追。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松贊干布只能抱緊本教大腿,以吐蕃勢力中處於絕對力量的本教力量壓制吐蕃所有內亂。

松贊干布更靠着自己的能力以及赤桑揚敦與吞彌·桑布扎兩人聯手,把內部反動勢力給鎮壓,重新讓松贊干布掌握了權柄。

赤桑揚敦聽到松贊干布的話也同意的點頭,然後道:

我們吐蕃動則幾十萬大軍,但真在戰爭之時,卻完全沒有大唐幾萬人的調度來得方便。

如果是原本歷史,松贊干布出於平衡自己手下勢力的原因,所以重視桑布扎,更藉助文成公主從大唐帶來的佛經暗度陳倉,扶持佛教跟自己手下的本教相互制衡。

否則我們吐蕃何以立國,何以稱尊!

大非川的恥辱,終究有一天我們要堂堂正正的還回去,我們要堂堂正正的尚大唐公主!”

薩珊如果成功撐下去,那我們將來會多一個帝國級別的盟友。

所以此刻的松贊干布看着自己麾下的赤桑揚敦、吞彌·桑布扎、噶爾·東贊域鬆和支·塞如貢敦,哪怕自己到了低谷,依舊牢牢支持着自己的四大支柱。

我們指揮起來,啓動遲緩,難以兼顧,哪怕士卒悍勇,卻也難以起到關鍵作用!”

聽到這話,在場的四人不由相互對視一眼,差點就要異口同聲說,贊普請三思了。

以此入手,相信薩珊是絕對不會拒絕我們的友誼與幫助,畢竟他們所面對的大食,可是絕對不會放過異教徒的啊!”

“希望吧!”祿東贊思索着自己要不要以後把練兵口號換成這個,目光向塞如貢敦看去!

但我需要我們吐蕃的後人記住,哪怕如今做不到,但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久,我們吐蕃的使命,就是要尚大唐公主。

“我覺得可以交給我試一試!”赤桑揚敦道:“我們的本教與瑣羅亞斯德教乃同出一脈,追溯起來創立本教的本祖,更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

因爲赤山揚敦非常清楚,這某種程度上就是對自己的能力的否定。

“我總感覺,我們的樣子好愚蠢!”赤桑揚敦的目光向着桑布扎看了一眼!

“這教訓是慘痛,但也是一個不錯的目標,能很好的積累士氣!”桑布扎看向祿東贊。

一個帝國的資源,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對於我們吐蕃來說,也絕對足夠我們發展了!

然後等到戒日王死後,戒日王國動盪,再去討伐戒日王朝!”

穿過雄象,到達薩珊,現在的他們缺少足夠力量與大食人交手。

只不過,這些負重前行的人心甘情願的讓自己成爲推動那浪花翻滾的潮水而已。

“我們現在有兩條路!”赤山揚敦的手指指着印度道,“自從笈多王朝被嚈噠所滅,戒日王經過無數征戰,重新統一了笈多王朝,我們若要南下,那麼首要面對的對手就是他!”

“不如就由我出使大唐吧!”桑布扎雙手合十,沉聲說道。

但松贊干布自己率先道:“我知道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成功的。

“重新整合了笈多王朝嗎?”松贊干布聽到赤桑揚敦的話,不由皺起眉頭道:

“雖說戒日王比大唐肯定要好對付,但這樣一個從亂到治的雄主,不是好對付的對手!”

這時候的赤桑揚敦不由看了一眼桑布扎,雖然兩人都是松贊干布最核心的謀臣,但兩人的立場卻是截然不同的。

也就只有那些真正的本教內部信徒,纔在口口相傳之中,清楚的知道里面的關係。

甚至哪怕將來佛教做大,本教要進行打擊,但只要這些藏文沒有根除,那佛教自然會死灰復燃。

“那就拜託給你了!”松贊干布有些意外的看着赤桑揚敦。

尤其對松贊干布這樣的雄主來說,失敗不會讓松贊干布絕望,相反每次失敗只會讓松贊干布變得更加堅韌。

“好!”松贊干布聽到赤桑揚敦的話,思索着道,“我們怎麼跟薩珊帝國搭上線!”

“如今我們的實力不濟,則可以去更適合我們發揮的地方。

所以,只要松贊干布還在,此刻的吐蕃雖然跌入谷底,但終究會在松贊干布的帶領下,重新在絕境中走出一條生路來,至少在場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堅信!

“贊普,由我陪同桑布扎一起去唐朝吧!”祿東贊開口道,“我要去學習大唐的軍制。

“……”松贊干布聽到祿東讚的話,思索了一下,也是點點頭道:

因爲本教創立時並沒有吐蕃文字,所以當初很多歷史記錄早就已經遺失了。

“尚公主!”此刻說四人到底也是配合着跟着松贊干布吶喊,相互之間對視了一眼。

說實話,正如同桑布扎清楚知道,在赤桑揚敦活着時傳播佛教那就是找死。

我們恢復的速度絕對比我們預估的更快!”

所以我會再派使者前往大唐,向大唐學習更優秀的制度,讓我們吐蕃也變得更加優秀!”

好吧,至少在這一刻,塞如貢敦與松贊干布的意志達到了高度統一,或者說整個吐蕃對於尚公主這一件事情徹底成爲了執念。

能不成爲執念嗎,自己原本只是以尚公主爲藉口,想要吞併西海郡,擴張自己的地盤,但現在,被四千大唐學府軍,帶着雜七雜八的雜羌,直接給突突掉了。

大唐用事實告訴了一直在嗶嗶的吐蕃,你就是小癟三,我沒空理你,別鬧!

吐蕃能怎麼辦,吐蕃當然也要用事實回敬大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你大唐不弄死我吐蕃,我吐蕃終有一天會王者歸來,尚大唐公主。

身體恢復的不錯,除了還在咳嗽,至少不頭暈,身體也沒腫腫的感覺了,明天應該能兩更。

(本章完)

第94章 制約第173章 封燕王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66章 重疾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71章 漕運稅收第3章 初見竇靜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3章 捕魚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264章 機會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194章 證道法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288章 醫行走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147章 樂聖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81章 大豐收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281章 閻家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54章 恥度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291章 風雪中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6章 收錢一貫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159章 棉布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變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62章 突襲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36章 博彩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65章 戰報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100章 心黑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
第94章 制約第173章 封燕王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66章 重疾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71章 漕運稅收第3章 初見竇靜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3章 捕魚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264章 機會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194章 證道法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288章 醫行走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147章 樂聖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81章 大豐收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281章 閻家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54章 恥度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291章 風雪中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6章 收錢一貫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159章 棉布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變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62章 突襲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36章 博彩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65章 戰報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100章 心黑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