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

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

如果不是這日子實在太難過了,蘇烈也不想要搬遷自己軍營,沒辦法,日子太難過了。

倒不是朝廷剋扣了蘇烈,事實上大唐府兵制制度決定了在通常情況下,大唐平時是不養兵的,基本上把所有養兵成本全都攤薄到普通百姓身上。

同時,大唐在貞觀時期也有募兵制,唐太宗征伐高句麗時,其中就不僅是府兵,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募兵制而來。

只不過募兵制在貞觀時期的規模並不大,同時這些人更多是以將領親衛或其他固定職業專業士兵存在,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基層軍官。

畢竟哪怕大唐將領都是良將,但府兵制決定了他們要征伐目標時,他們手上士兵絕大多數都是自己並不認識的士卒,甚至有很大可能是新兵。

而想把這羣人快速組織起來,華夏上下五千年,能做到的也就一個,叫做韓信。

所以,一般司馬或者將軍,平時都會訓練一批規模並不大的士卒,最多不會超過三千人。

這些人雖然在平時時就只是小兵,但等到真從民間召集各種府兵後,這些人馬上就會被擴充成一個個隊正,教導民間徵召的府兵快速融入軍隊。

而百姓也樂得快速融入軍隊,因爲古代百姓平均壽命未必到達三十歲,對他們而言,拿自己的命去戰場上搏個光明前程是非常值得的。

但李泰的話,他是真有錢,而且不只是有錢,而且還有物資!

畢竟在地主家幹活,可沒這般的福利,倒是遊俠兒多少有幾分的微詞。

但朝廷雖然養着他們,但要是指望多好那是不現實的。

而海鹽基本上就在這整個水系體系中,生產出來能通過運河輸送到從南到北的華夏各處,這優點對於礦鹽幾乎是碾壓性的。

但現實就是很少有人真從府兵中一步步脫穎而出,莫說成爲名將,就算成爲普通將軍都很少。

除了薛仁貴靠白馬銀槍的造型,一下子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力而平步青雲。

不過要留下改正的餘地,因爲我們現在還在慢慢摸索。

第二個就是食鹽運輸上了,因爲水路成本比陸運成本低得多。

而這一筆錢朝廷肯定是不會給的,因爲朝廷的每年的費用都是規定好的。

在相對封閉的內陸湖中,短距離靠着陸運還是能夠解決,但長距離還是靠這條貫穿了南北的京杭大運河。

說實話,古代鹽業算是相當消耗人力資源的一個產業,君不見古代能出來造反的豪族鹽業佔了很大一部分,而海鹽比陸地食鹽有優勢的地方就在人力資源的消耗上。

李淳風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對李泰道:

蘇烈是親眼見證李泰翻新了鄭國渠,更在鄭國渠吃了好些個月雞腿鴨湯。

而現在幽州登記在冊的府兵就是比較初級的募兵制的雛形。

不過,還好朝廷直接拿出第二套新制度,也就是募兵制。

這讓漢人百姓難以信服,更難以接受,簡直是踐踏大唐百姓的榮譽感。

經驗什麼的,本來就是一次次實驗給試出來的!”李泰對李淳風道。

李泰拿過李淳風給自己的設計圖,有些好奇道:

因爲練兵是很花錢的,哪怕只是訓練數量並不多的府兵,蘇烈也明白,想要把這些幽州的府兵訓練成精銳,這花費是免不了的。

畢竟這東西可是自己選定的破局手段,到底能不能生產出粗鹽來對自己來說至關重要。

“你且去!”李泰道,“需要人力物力,去白鶴那裡取,我全權開放給你!”

實際上這制度在貞觀,高宗,以及武周時候都有出現,只不過通常情況下這制度只是府兵制度的補充。

所以李泰會選擇幽州,更選擇了海鹽破局。

“這件事既然交給你,那你就全權負責,我相信伱能做到,什麼方法你都可以去試試。

但在滿足全國百姓食鹽爲前提的條件下,還想要徹底的打翻鹽罐子,那在這時代,海洋是唯一的選擇。

畢竟幹活是臨時工幹,獎章給正式工發,這幾乎是祖傳的,就算貞觀一朝也很難避免。

李淳風對李泰解釋道,“並且這一個個鹽田,開了好些閘門,把這初步處理的海水向需要的鹽田裡放,再進行細分好了。

如果以後需要直接處理海水之中的雜質,也能夠直接在這鹽田中一次性處理好。”

自己就算是向上申請,除了一頓臭罵,怕也不會給自己半個子。

受限於古代的生產力,陸地食鹽比如鹽湖之類的地方當然也能按照曬鹽法進行開鑿鹽田,打造畦田,將鹽田裡面的滷水引入畦田之內,用太陽與風力進行蒸發,從而增加制田面積。

因爲自己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自己賺錢,更重要得是爲將來打翻全國的鹽價做準備。

“第一塊鹽田要這麼大嗎,快佔據了所買下的半個灘塗了。”

“燕王,您來看看這個!這些日子,我親自跑了一趟灘塗,測量了漲落潮水勢,設計出這些鹽田,您先來看看!”

畢竟海鹽的製作工藝可以不斷改進,海鹽的製作成本越是大規模就越是比陸鹽有優勢。

“也就兩天而已!”李淳風一臉的風輕雲淡,然後把一份圖稿交付到李泰手上,道:

不過有李淳風鎮着,到底也沒出什麼大事,後面蘇烈帶着幽州府兵駐紮在天津小村,並且隔三差五的能聽到他們出操鍛鍊的聲音,這些幽州遊俠兒到底沒再鬧事了。

不過蘇烈卻清楚,這些對李泰來還只是小錢,自己還期待着天天吃肉的日子,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往死裡訓練自己手下的府兵,直接把他們訓練成精銳了。

但李泰更明白,自己想徹底掌握鹽業,想要徹底打翻老百姓的鹽罐子,讓百姓不僅吃得到食鹽,而且要吃得起精鹽,那還是隻能靠海鹽,至少現在靠不了陸鹽。

“淳風,你這是幾天沒有睡覺了?”李泰看着李淳風臉上黑得有些下人的黑眼圈不由道。

解決府兵制招募而來的士卒不能快速形成戰鬥,完成組織化的問題。

當然作爲最佳的產鹽地點肯定是要小心的甄選,但至少比內陸的一個個鹽湖鹽井,開採難度要低得多。

“淳風必不辱使命!”聽到李泰這般話語,李淳風無比感動道。

就算長安地區的府兵,頂多只是吃大鍋飯的時管飽,但想要吃到肉味,肯定是要什麼節日或者值得慶賀時才行,正常情況下,也就吃飽就可以,吃好是別想了。

但自從出了李林甫爲維護自身相權,提出重用胡將爲節度使,使得軍隊與朝廷間原本能夠流通的渠道被堵住了。

那就是海鹽利用了月球引力的變化引起潮汐現象,潮汐導致海水平面週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所產生的巨大能量。

說實話,如果第二點,某些內陸地區的鹽池多少還能爭奪下週邊市場,但在第三點後,就算內陸地區的食鹽,如果沒地方保護也很難生存了。

而李泰現在雖然還沒配套牛羊產業,但每週從幽州附近購買些羊肉到軍營裡面,給蘇烈部隊改善一下伙食,還是能做到的。

因爲府兵制的上限直接被堵住了,士兵們再怎麼奮鬥也奮鬥不到上層了。

“淳風打算先集中人力把這個大型的鹽田給整出來,然後再一個一個小鹽田一一落座,修出一條產業,把鹽池投入使用再說。”

第一個就是產量上,只要海岸線所及,基本都能作爲食鹽場地。

簡稱潮汐能。

如果量上不好控制,再通過閘門送水到小鹽田慢慢處理也行!”

但隨着我們對鹽之法則的熟悉與摸索,以後肯定能提升效率,到時候某些方法也能直接在大鹽田裡面進行。

所以李泰對李淳風的曬鹽工程還是相當的重視。

即使如此,想要成爲擁有朝廷編輯在冊的府兵,至少在這時代不知道多少人搶着。

這就讓這些人對李泰的感官相當不錯,保護起天津小村也盡力了不少。

當然,海鹽的缺點,李泰也明白,那就是海鹽裡面的金屬含量比陸鹽要高,生產出來的質量比陸鹽要差。

隨着李泰歸來,李淳風懷着濃郁的黑眼圈出現在李泰面前。

畢竟在幽州這地方,有這麼支武裝部隊在自己的身邊,安全感自然高很多。

府兵們自然也發現,自己的將軍自從來到這天津小村後,嘴角時不時露出耿直的笑容,不過看着天津小村每週送來的牧羊,多多少少也有了幾分的領悟。

畢竟燕王您依照日之法則與水之法則研究出了曬鹽法。

甚至在製作成粗鹽之後,再進行二次處理,用高溫蒸餾,或者用滷水調和,能夠結晶出純白如雪的細小精鹽,至少比海洋中製作出來的海鹽至少在二次處理上要方便很多。

“第一個鹽田最主要的還是初步沉澱雜質,分開一個個小鹽田也沒太大意義。

李泰對曬鹽頂多是知道這方法,但通過理論到實踐,到底需要底下的人慢慢去嘗試。

所以哪怕現在還是要在軍營中啃粗米,但蘇烈相信,只要給李泰時間,自己麾下的府兵還是能吃上肉的,對於蘇烈來說,這就足夠了!

隨着蘇烈帶着幽州府兵駐紮在天津小村的附近,李泰微鬆了一口氣。

海洋對時代百姓來說,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至少在沒更加先進的生產力條件下,潮汐能所帶來的海水將遠遠超過人工引導滷水,最大限度解放了人類的生產力。

不過,李泰可沒心思關注到蘇定方的這些府兵,因爲自己全部注意力可都在鹽田上。

不僅是爲了吃飽飯而已,而是這些有正式編制的人,在戰場立了功勳好升官。

而隨着這個規劃圖的出現,李淳風也開始調度人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整田活動。

底層則是均田制被世家不斷破壞,百姓分到得土地被不斷侵蝕,這制度自然就嚥氣了。

這也是貞觀時期,甚至到後面的高宗武周時期,雖然府兵制的底層被不斷破壞,但對底下百姓來說,這多少是條能出頭的路,所以府兵制雖衰但到底沒亡。

利用漲潮落潮,把海水送入到鹽田中,最大限度的節約了人工力量。

簡單的說,這些府兵是接受統一訓練,拿着朝廷給俸祿,算正式編制工,吃着職業飯。

而唐玄宗能拿出這制度,自然不是唐玄宗一拍腦子馬上想出來的。

簡單的說,這制度本來還能勉強維繫下去,但因李林甫這舉動導致這制度玩不下去了。

普通的佃戶還好,李泰直接發糧發錢發房的做派,很快就讓這些普通佃戶選擇留下來。

當然話說回來,正因這裡面有着這麼多彎彎繞繞,蘇烈才選擇向李泰靠攏。

幽州方面的高季輔也陸續把人向這邊送過來,這些人或是普通佃戶,或是幽州的遊俠兒。

就算現在的李泰也知道海鹽中有各種金屬離子,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基本上也只能用淋滷法慢慢的沖刷,只能降低含量,而不能真正的徹底去除掉。

反正自己又不是不能接受失敗,別得不說,單是自己想要的蒸汽機,到現在都還沒改造出值得這般投入的價值呢!

讓胡人成爲節度使,漢人統帥再也不能出將入相,這就直接堵住了府兵制最後一口氣。

因爲軍隊不與朝廷互通,原本雙向循環的水管被強行掰斷,讓軍隊上層一個蘿蔔一個坑,而且個個都是異族人。

不過李泰也清楚,曬鹽跟種植莊稼一樣,都不是一件今天想要明天就能出結果的東西。

哪怕自己完全修建好了整個鹽田,想要食鹽出貨,卻也至少要四到五個月。

更不要說現在這鹽田還在建設中,誰也不知道這整個過程還需要多少修修補補,等真正的第一批食鹽出貨,怕是要等到今年年末了!

“嘖嘖,這個工程這麼需要時間,等到第一批食鹽出貨怕是有得等待,我是不是該拜訪拜訪幽州本地世家,想辦法讓他們出點錢糧呢!”李泰的目光不由帶着幾分陰騭。

沒什麼,因爲在幽州沒個穩定來錢渠道,讓李泰心中挺慌的,總想找點來錢快的事做做!

(本章完)

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330章 寺廟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470章 光箭雨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第23章 匯聚學府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6章 請蝗儀式第13章 獎賞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16章 鄭鳳熾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114章 建議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3章 匯聚學府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90章 方便之門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31章 火種計劃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68章 繼續科考第326章 飛梭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9章 製作手套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352章 贈妻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484章 占城稻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84章 自適應的妙用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306章 李春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12章 撲滅蝗災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234章 送禮物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10章 兩文錢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443章 口無遮攔
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330章 寺廟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470章 光箭雨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第23章 匯聚學府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6章 請蝗儀式第13章 獎賞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16章 鄭鳳熾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114章 建議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3章 匯聚學府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90章 方便之門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31章 火種計劃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68章 繼續科考第326章 飛梭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9章 製作手套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352章 贈妻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484章 占城稻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84章 自適應的妙用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306章 李春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12章 撲滅蝗災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234章 送禮物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10章 兩文錢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443章 口無遮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