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遼難運河

李泰看着衆人只是相互看看,並沒有說什麼話語,便裝作不知道這些傢伙在想什麼心思。

因爲徙陵制度的消失完全可以看成大漢原本強幹弱枝政策的消弭。

爲什麼西漢的世家完全沒有東漢的世家那般強大,更多的還是外戚在政治舞臺上縱橫捭闔,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東漢沒有徒陵制度對地方豪族進行壓制。

不得不說,這制度在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穩定地方,同時又能吸納天下財富的制度。

但後來世家成長起來後,你再想執行這制度就完全執行不下去了。

因爲這損害得是地方豪族與世家的利益,甚至現在的大唐若有誰說對世家執行這制度,那就算是李世民卻也未必能抵擋得住這制度所帶來的反撲力量。

所以李泰自然不會現在就在大唐推行,這怕不是會被反撲的世家給徹底搞死。

但爲了吸收高句麗,而對高句麗的貴族執行這種政策,那所有人都不會反對。

因爲哪怕在他們的意識中這是統一戰爭,但卻也不可否認,對世家來說,把高句麗貴族弄到長安來,這纔好對高句麗貴族進行敲骨吸髓。

畢竟打仗的時候誰都反對,但分果果時,誰不想去吃一口。

越強大的組織就越如此,廉恥?個人也許有,但集體絕對沒有!

而李泰倒也沒繼續糾結,畢竟越是勳貴士族,他們人數最少,掌握資源卻最多。

基本上只要知道分配方案,那這些人肯定被世家給盯上,甚至不需要自己多說什麼,世家就會非常有節奏的把高句麗最肥美的部分吃幹抹淨。

“而針對高句麗的第二點也就,高句麗的豪族與富農,尤其擁有土地的人。

他們算整個高句麗的中產,甚至在地方說不定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對這些人,如果繼續把他們留下來,那他們很容易想起與我們大唐的仇恨,以及延續他們的習俗慣性,很容易成爲邊疆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說不定未來會跟周邊小國勾結,繼續反叛我大唐!”李泰沉聲說道。

“所以,魏王打算把他們陸續送到河西四郡去安置?”李世績看着李泰的奏章後道。

“是!”李泰聽到李世績的話,承認的點點頭然後道,

“我想高句麗人的素質經過交手相信大家都明白,這是支喜歡戰鬥且能戰鬥的民族。

更進一步的深入觀察能發現,他們對軍人很推崇,以及軍人在整個高句麗的地位很高。

同時越是軍人就越是能獲得利益,而這種利益又促成了軍人地位進一步加固!”

李泰說到這裡沉聲道,“所以,這樣一個既好戰,又能戰的民族,我們不能輕易浪費。

更重要得是,隨着高句麗解決,我們大唐的中心肯定會向着西域偏移,並且少不了戰爭。

所以,我們需要用合情合理的手段,把這些有着高句麗榮譽感的軍人消磨掉。

而西域那戰場,我相信能加速他們融入我們大唐,也讓他們不在回想高句麗!”

說實話,軍隊這種東西,在一個國家消亡後,處理起來是最麻煩的。

保留下來,必然會有隱患,直接處死必然導致動亂。

而且必須要說的是,古代上升通道太少,軍隊不說底層百姓,至少是中間階級的主要上升通道,所以這一條上升通道不能斷了,斷了必然橫生事端。

衆人聽着李泰話語中的那對於異族發自內心的冷漠,卻也不得不感嘆,魏王在制定上層策略時候的獨特眼光,以及真的動起手來,直接就衝讓人滅族去的狠辣。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人就應該是天生的王者,但在這種人的手下工作,真的不得不令人感覺幾分冷意啊!

“那對最後的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沒有土地的高句麗人呢!”杜如晦道。

說實話,在杜如晦看來,魏王能如此手術刀似的對高句麗不同層次的人進行鍼對性處理,從某種角度來說,已經比很多強行的一刀切政策要好很多了。

至少經過魏王這般的處理,杜如晦覺得高句麗這一個民族,百年之後怕是會徹徹底底的融入到大唐中。

“我現在在做的,便是針對高句麗底層百姓的處理!”李泰略帶着幾分唏噓的說道,

“環渤海經濟帶,把高句麗底層的百姓強行遷徙到這一圈,讓他們依託渤海生存。

同時以幽州滄州萊州等渤海城市爲依託,幫助高句麗百姓生存下來,這算是第一步!”

“第一步?”劉洎聽到李泰的話卻帶着幾分不理解。

“嗯!”李泰點頭,一臉鄭重道,“對我來說,對所有百姓的融合都推行勞動改造,懲治結合,使得他們能夠快速的融入我大唐!”

“魏王準備在這裡也修建道路?”李世績聽到李泰的話若有所思道,畢竟奏章上只寫了工程,沒有寫具體項目。

“不是的!”李泰搖搖頭說道,“在幽州這邊,修建道路解決不了問題!”

衆人聽到這話,倒是認可的點點頭,畢竟這裡實在是太偏遠了。

“所以,我期望能夠在這裡以遼水與難水(松花江)處修建運河(大概可以看成鬆遼運河)。”

李泰看着衆人開口道,“這個工程,可以分批次的讓高句麗原住民幹,同時把他們的生活居住點也按照工程所需進行安排。

有這工程在,我想以徭役多年來的經驗,應該能把高句麗的百姓完成同化工作!

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嗎?”

有!太有問題了!

一衆人聽到了李泰的話,看着李泰的目光那是相當的迥異,甚至徹底安靜了下來。

杜如晦看着李泰道不由道,“我們相信以魏王您的斂財手段,擁有承擔這工程的能力。

甚至通過勞動改造,可以把這些高句麗人同化。

但就實際來說,您這麼幹算不算是您曾經說的,爲了一疊醋,包了一盤餃子?!”

是的,所有人聽到李泰的話,都不由感覺到李泰有幾分神經病。

這是運河,運河啊!

哪怕魏王通過了自身的能力,擁有能夠養着這些高句麗人的能力,但衆人也絕對反對這麼的浪費資源。

就讓高句麗人慢慢的被華夏同化不好嗎,需要在這裡修建一個水利工程嗎?

這可是運河啊,楊廣修着修着國家就沒了的運河啊!

李泰聽到衆人的話,倒是絲毫沒有感覺到任何的奇怪。

因爲就算是華夏曆史上都沒有修建遼水到難水之間的河流。

可以說就這個決定,自己是沒有歷史參照的。

但李泰覺得自己秉承爲大唐負責的原則,更需要爲華夏曆史負責,所以一定要修這一條運河!

“我知道大家的意思,那回過頭來,諸位請看我的政策是《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而不是《高句麗融合計劃!》”李泰不由認真強調道。

“青雀,你想要說什麼!”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敏銳把握住了李泰的重點!

“阿耶,青雀在思索一件事,那就是爲什麼會有高句麗!”李泰看着李世民認真道。

而衆人聽到李泰的話,不由面面相覷,實在不知道李泰爲什麼會突然有這麼個問題。

按照道理來說,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大唐周邊生長出個不大不小的高句麗很奇怪嗎?

而李泰則開口道,“兒臣親自來到幽州以北,並且讓農業學府的學生對這一片區域進行一定的勘測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哪怕高句麗被解決了,那到以後,肯定會有別的民族替代高句麗在這一片土地上誕生,然後繼續與中原文明進行對抗。

這件事情也許一百年,也許兩百年,甚至大唐不復存在之後,這裡必然誕生與我們漢人繼續對抗的文明。”

劉洎與崔仁師看着李泰說的話,不由相互對視了一眼。

他們第一次發現,魏王說話都是這麼勇的嗎?動不動就是大唐滅亡。

要是您不是聖人的親兒子,這時候怕是要株連九族了!

而對於李泰的話語,李世民絲毫不意外,因爲李泰研究的就是朝代爲什麼會毀滅,以及怎麼樣讓大唐千秋萬代,這也是李世民看中李泰的原因,因爲李泰看問題真的很遠。

再說了,李承幹叛亂自己都原諒了,李泰也不過是口上幾句警告,這又算什麼。

“魏王爲何有如此的把握!”聽到李泰斬釘截鐵的與其,杜如晦不由鄭重道。

“因爲這裡的地形,自從幽州之後便自成一國,就如同蜀地一樣!”李泰鄭重道,

“而這裡資源不說孕育帝國,但至少能孕育高句麗一樣的頂尖王國。

這樣王國在大唐興盛時自然無所謂,但只要大唐衰弱,而這王國又正好在興盛之時,那怕會重現五胡亂華的景象。

就以高句麗而言,若再出一個高句麗一樣的國家,而中原又類似五胡亂華時期,卻是誰也不知道我們華夏文明是否會被對方毀滅!”

“魏王有心了!”杜如晦聽到李泰的話,目光不由銳利起來。

就算李世民此刻的目光都變得深邃了幾分。

隋朝纔剛覆滅,大唐也是在貞觀時期,李世民也只是要收服華夏的統一土地,所以對上高句麗,原本不覺得什麼。

但現在聽到了李泰的話,頓時明白的確需要加強與幽州以北的聯繫,就算不能如同蜀地徹底的被中原文明消化,但也必須要把這裡控制起來。

“所以,這是政治上我們大唐必須要控制這裡的理由,掌控了這裡與蜀地,便是給中原文明插上雙翼,才能真正騰飛!”李泰沉聲道。

說實話,大清雖然很被現代人嫌棄,包括作者也覺得大清很爛,但無可否認大清對現代華夏在版圖上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是保留了青藏高原這世界屋脊,讓華夏對待印度甚至中西亞地區能處於絕對地理強勢。

二就是讓東北亞文明與中原文明徹底的融合,讓東北不僅是法理上,還是習俗上都真正成爲了華夏的領土,這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本來有第三點那就是蒙古融入華夏的,但蒙古現在分成內外蒙古了,所以這略有瑕疵。

但不論怎麼說,前兩點讓現代的華夏都有幾分受用不盡。

尤其讓東北亞文明與中原文明徹底融合,這讓外國人想要分裂華夏時,都只能選擇邊境勢力,而不直接以東北作爲突破口進行挑撥分化,像分裂印度一樣去分裂華夏。

如果沒清朝的話這是真有可能發生的,因爲中原文明與東北亞文明,至少在明朝時都還沒完成融合。

因爲明朝說到底還是天子守國門,說明在大明的意識中,東北這土地並不屬於漢人,至少漢人不是直轄統治,頂多算羈縻。

這也是清朝雖被國人各種嫌棄,但就作爲華夏最後的封建帝制王朝,他並不算全無作用。

民國時期,先賢選擇讓滿清體面退場,而不是直接推翻,也說明先賢發現並認可清朝的貢獻,讓華夏有了繼承這些地方的法理,而不僅只是出於純粹的軟弱與妥協。

從此,華夏不僅僅是漢人的華夏,更是華夏人民的華夏。

“既然如此,除了政治上的理由,那魏王就是有其他的理由了!”杜如晦繼續問道。

“嗯!”李泰點點頭說道,“這條運河能讓它成爲我們大唐瞭解幽州東北的觸手,引導同化當地的民族成爲我們華夏一員以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的學員在難水以北發現了一片黑色的土地。

我把這些土壤拿過來研究了一下,覺得我們大唐糧食每畝突破五石的指望就全靠它了!”

“等等,魏王您說什麼?!”衆人聽到李泰的話一時之間難以相信!

在場的幾個人此刻都有幾分的目瞪口呆,甚至就算是李世民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

此刻李世民一字一句的對李泰說道,“青雀,你把剛纔的話再說一遍!”

“我在難水以北發現一片很特殊的黑色土壤,經過我初步研究,這土壤肥力有些驚人。

現在的作物種植在裡面,必然會大量增產。

每畝三石到三石半的小麥,說不定能在不休耕的情況下每年每畝能收五石左右!”

李泰很認真道,“我想以我農業學府創始人的身份,應該能做這個擔保!”

“這土地有多大!”李世民的目光已經帶着幾分血絲了,彷彿想要把李泰吞下來!

“不知道,但就現在勘測,想來這面積應該比蜀地大吧!”李泰很從容道。

“這遼難運河(遼水松花江運河)必須要建!天予不取,必遭天譴!”就算杜如晦也果斷叫喊起來。

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53章 捕魚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64章 機會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306章 李春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6章 建設商鋪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174章 畫大餅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36章 成爲縣令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35章 行刺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160章 託付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80章 達成一致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211章 傳信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493章 雙贏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281章 閻家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258章 覆滅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7章 曲轅犁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66章 重疾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524章 交鋒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297章 解讀
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53章 捕魚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64章 機會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306章 李春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6章 建設商鋪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174章 畫大餅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36章 成爲縣令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35章 行刺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160章 託付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80章 達成一致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211章 傳信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493章 雙贏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281章 閻家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258章 覆滅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7章 曲轅犁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66章 重疾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524章 交鋒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297章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