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

不過,隨着這座萬象神宮的事情過去,房玄齡看着李泰神色嚴肅道,

“魏王建造的萬象神宮的確令人驚歎,光顧着說萬象神宮,差點忘記正事了。”

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神色不由嚴肅起來,開口道:“還請房相言語。”

“是這樣的,既然萬象神宮已經修好,那魏王提出的那條從長安洛陽的馳道,是否明年開始動工?”房玄齡面對李泰,卻是非常認真的詢問。

然後,房玄齡頓了頓,又進一步的解釋道,

“若是的話,那今年年末,那魏王便把整個工程規劃拿出來。

讓我明瞭修建這一條馳道需要多少的錢糧,卻也能夠有所準備。

同時朝廷也要從六部之中調度人手,給您把這一項工程的工作小組給搭建起來。”

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時神色一正,開口道,“房相所言甚是。

但負責勘測道路的範越風還沒回來,沒具體資料還無法給房相您回覆。

不過他會回長安過春節,到時最遲元宵節之前,定然給房相您一個確定答覆。”

“如此便好!”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點點頭道:

“老臣見魏王把萬象神宮修建完善,想來魏王手上的徭役騰出手來便來問一問。

早一日做好準備,明年也早日執行!”

“泰明白!”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點點頭,然後神色嚴肅道,

“說起來,若修建道路的話,泰倒有件事情想要詢問房相,不知是否允許!”

“還請魏王明言!”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好奇的問道。

李泰解釋道:“工部一般是負責管理匠人的,我想要對匠人制度進行評級。

至於評級的條件,就是建設一些大型工程時,通過實踐看一個匠人提出的工作方法,或者研究的器具,在不影響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加速工程的進度,然後便會授予不同工匠等級。

同時不同的工匠也能獲得不同獎勵,若其中格外優越的可授爵!”

“魏王想提高工匠的地位!”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不由皺起眉頭。

“是!”李泰點頭道,“在我看來,工匠纔是最重要的,甚至比將相要更加重要。

但一般上他們只有在戰時才能靠他們的放技藝得到社會的提升。

一旦社會變得平穩,那他們便會被朝廷捨棄,甚至儒家都會訓斥他們爲奇淫巧技。”

“魏王,您對儒家的偏見太重了!”房玄齡笑了一笑,不過臉色卻嚴肅起來看着李泰道,

“不過,臣的確是沒想到魏王您居然會這般重視工匠,不知可否告知原由!”

“爲了大唐能長治久安,也爲了大唐在未來能儘可能容納更多人口!”李泰鄭重說道。

聽到了這話,在場的幾人臉色不由變了變,除了岑文本有着幾分的迷茫,但不論是房玄齡,還是杜如晦,甚至連李世民本人,此刻的臉色都有着幾分的嚴肅。

說實話,有的時候大唐朝廷放任李泰自行抉擇內政的很大一部分理由,便是李泰提出了人口極限。

並且這件事情是能用數學證明的,這就是盤旋在大唐頂層政壇上最大陰影與秘密。

正因爲當初李泰提出這問題,房玄齡等人回去越是琢磨李世民所堅持的分封制度,也不得不承認,分封制度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拖延了問題的爆發,而這也逐漸成爲頂層的共識。

只不過這分封制度絕對不能在大唐三個月出兵就能到達的地方,否則將來必尾大不掉。

這也是頂層的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能安心看着李泰一點點掌握權柄,甚至能夠與李承幹爭鋒的原因。

因爲李泰如果真成太子,甚至成爲了未來的皇帝,那從李世民開始就堅持下來的分封政策,說不定就真會在李泰手中實行,會成爲大唐未來至少推行百年的都不會動搖的基本國策。

不過現在看起來,魏王又有了新理解,說實話,如果可以,房玄齡還是不想要進行分封。

畢竟華夏自從大漢之後,動亂了好些年,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了,如今哪個正常人想着再回復到分封制,這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嘛!

“魏王對於打破這人口極限,有了新認識?”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不由詢問。

“是!”李泰點頭道,

“工匠技藝,尤其是工匠能發明出改進農業生產與能源利用效率的技藝會非常重要。

這將會有助於我們大唐一點一點的打破大唐所能承載的人口上限。

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百姓們掌握的手中的工具,從最原始的漁獵用得長矛,變成了耕地用得耕犁,再接下來利用牲畜生產進行耕犁,而下一步則是能不能用機器替代牲畜耕地!”

“用機器替代牲畜,魏王可莫要妄言了!”岑文本聽到李泰的話搖搖頭道,

“機械怎麼可能替代得了牲畜,機械沒人操作怕是動都不會動啊!”

李泰聽到岑文本的話點頭說,“岑中書所言甚是,機械到底是靠人操控!”

李泰說到這裡,不由想到遙遠未來,畢竟機械或者人工智能不論再怎麼樣發展,只要底層的邏輯不變,那它就只是人的工具。

頂多就是會淘汰掉更多傳統職業,就好像拖拉機的出現淘汰掉了牲畜一樣,使用着終究還是人,只是對人的要求更高了。

每一次的科技迭代,都是以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爲代價,實現人類社會的科技變革,讓未來的人生活的更美好,這一點縱然是李泰也沒有辦法改變。

而這就是個體在人類社會之中的殘酷命運,當時代的浪潮打來,自己根本就容不得反抗。

當然,人類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如果真出現人工智能,那以當時的技術一般也能實現人類的降維處理。

那就是把人類的意思轉化成代碼,懷着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把自己也變成人工智能。

到時候,人就只需要居住到一個爲文件夾中,而在這個二位的文件夾中,說不定能夠過着神的生活,只不過說不定開放某些權限需要交錢而已。

畢竟人類艱苦奮鬥很難,但是逃避的話,終究會找到辦法的。

只不過,真的人類降維成了數字代碼,那麼人也不再是人了,而沒有人的人類文明,自然毫無意義。

李泰回過神來,繼續對岑文本道,“就好像是那座萬象神宮,我爲了研究玻璃,維持投入的研究每年不下於十萬貫,總算是研究出了我想要的東西!”

“那些玻璃每年投入十萬貫?!”聽到李泰的話,在場幾人都不由一跳!

“那個是研究的副產物,只是加入了各種不同材料變色而已!”李泰搖頭道,

“我真正想研究出來的是透明無色的玻璃,可惜到現在爲止到底也不算是徹底無色透明,只能說毛玻璃到底是給我弄出來了。”

“那魏王弄出這些玻璃出來是爲了什麼?!”岑文本臉色一變道。

“只是爲了生產一種能替代冰的透明器皿而已!

當初的證明空氣之中有東西的實驗你看了嗎,只不過因爲冰的原因製作起來偏差較大,但是換了透明玻璃,那就更精準了!”

李泰看了一眼岑文本,對於當初的事情的確完了,不知道岑文本知不知道,不過李泰卻也是繼續說道,

“現在多少算有了眉目了,不過最值得的是,這東西研究出來,那以後拿下高句麗,甚至幽州北方則是有了進一步開發的可能。

因爲玻璃的出現,就擁有了建立大規模溫室的基礎材料,從而能夠實現反季節種植農作物。

而到了冬季也能夠在那邊種植農作物的時候,那麼這些能夠種植的土地,我們華夏絕對不會讓它們丟了!”

“建設大規模的溫室……”岑文本聽着李泰的話,腦袋有幾分嗡嗡的。

“青雀,你已經在想着治理高句麗了?”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沉聲問道。

“那片土地,畢竟是漢朝的時候丟失的土地,既然收回來了,那自然要好好發展,使得它徹底經營成我大唐的領土”

李泰看着李世民,倒是非常坦然的對着李世民回答道。

“那邊是苦寒之地,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實,所以兒臣需要想辦法延長那裡耕種的時間。

然後自然而然想到當初臣在北方研究出來的溫室,但溫室建立需要的成本太高了,普通的百姓是支撐不起的。

然後便想到在研究的玻璃,說實話,正常的玻璃溫室現在已經不是什麼問題。

真正問題是,幽州甚至幽州以北的寒冷,跟長安這邊的寒冷是不一樣的。

玻璃在長安這邊倒是沒事,但是在幽州以北的地區肯定受不了。

所以孩兒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抗寒玻璃,等到這種能抗寒的玻璃順利研究出來,那就算苦寒之地,我們大唐也能佔得!”

李泰說到這裡帶着幾分絕對自信,在場幾人看着李泰,卻能感受到李泰的狂熱。

岑文本看着李泰,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這樣的魏王是他所從來沒有見過的。

“咳咳,魏王,您今天想要開啓工匠考覈的目的,應該不僅僅只是爲了提升工匠爵位吧!”

房玄齡馬上把李泰給拉了回來,總不能都聽李泰講一些自己不懂的話吧!

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回過神來,點頭道,“正如同房相所說,我對蒸汽機的研究陷入到了瓶頸,什麼時候突破不知道,怎麼樣突破不知道。

所以想開展針對匠人們的考試,然後把天下最頂尖的匠人們拉過來,去研究蒸汽機!”

說實話,幾年前弄出來的蒸汽機自己能夠拿來敲年糕,但發展這麼久,這蒸汽機還是隻能夠用來敲年糕。

頂多就設計增加了幾分的模塊化,更容易組裝與拆卸了而已。

但蒸汽機本身的動力結構並沒有有效的增加,所以既然現在掌握工部了,那自己安排點工部頂尖匠人去研究蒸汽機,目標是達到瓦特改良的版本。

看着李泰目光中燃燒出來的熊熊烈火,房玄齡此刻很冷靜的對李泰道:

“魏王,天地精氣在不斷的爬升這件事情您知道嗎?”

“嗯?”李泰聽到了房玄齡的話,倒是有幾分的發愣,說道,“那又如何?”

房玄齡回道:“隨着天地精氣越發的活躍,會讓牛馬等牲畜變得越發強壯,也就是原本正常情況下,只能夠耕犁兩畝到三畝左右。

但按照這個天地精氣的活躍程度,以後逐漸能夠耕犁四畝五畝,甚至以後可能到達十畝以上,而您研究的這個蒸汽機,現在能耕犁一畝嗎?”

“額?啊!”李泰聽到了房玄齡的話,卻有幾分感覺沒反應過來!

這時候的房玄齡過來拍拍李泰是神色嚴肅道,“魏王您的心是好的,現如今與其研究什麼蒸汽機,還不如研究研究如何及快速推行種子計劃,來生產馬匹更划算!”

一時之間,李泰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正常來說,不應該是自己這個穿越者,靠着生產發明來提高生產力,告訴土包子們道,

“大人!這世界已經變了!”

但結果卻是,這世家不但是個玄幻世界,還是個靈氣復甦的玄幻世界。

天地精氣這種東西,不應該是越消耗就越少嗎!

怎麼現在越使用還越多了,怎麼這種事情自己都們碰上!

李世民看着李泰有幾分失落的樣子,倒連忙對青雀安慰道:

“青雀你研究這東西的心自然是好的,但以後沒必要投入這麼多的資源進去。

至於你所需要的的工匠,國家分封侯爵是有具體的數量和標準的,我會給你幾個,也算是協助你建立工匠體系。

只是青雀,你不要只把眼睛放在這些工匠身上,你的視野要更加的寬廣,要擡起頭來看看大唐,更是要看看世界,畢竟這時代已經變了!”

李泰此刻聽着李世民的教育,一時間卻是感覺有幾分淚流滿面,總感覺劇本不應該是這樣,此刻的自己真的好羞恥啊。

第28章 開學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11章 傳信第337章 廉租房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449章 考成法第20章 呂才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35章 行刺第100章 心黑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23章 匯聚學府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321章 交稅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62章 突襲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8章 開學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204章 八牛犁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3章 初見竇靜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29章 圖書館第12章 撲滅蝗災第6章 請蝗儀式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45章 難民出現第45章 難民出現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297章 解讀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325章 毛紡織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284章 自適應的妙用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484章 占城稻
第28章 開學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11章 傳信第337章 廉租房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449章 考成法第20章 呂才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35章 行刺第100章 心黑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23章 匯聚學府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321章 交稅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62章 突襲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8章 開學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204章 八牛犁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3章 初見竇靜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29章 圖書館第12章 撲滅蝗災第6章 請蝗儀式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45章 難民出現第45章 難民出現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297章 解讀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325章 毛紡織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284章 自適應的妙用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484章 占城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