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

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

“一定是錯覺,什麼奸臣媚臣的道路,我堂堂大唐越王怎麼可能會走這條路!”

李泰心中帶着幾分思索,想來肯定是最近有點太累了,所以纔會如此錯覺。

因爲留在皇宮中吃飯,李泰也默默在一邊等在太極殿中,看大臣們處理事務。

這次不僅自己留下來吃飯,就算張玄素這出面諫言的諫臣,一樣得到了兩百匹絹的獎勵。

很顯然,李世民還是相當鼓勵直諫的,更重要得是李世民能接收直諫。

接下來的事也很多,像頡利被滅的消息已傳到西域,所以伊吾城主派人過來表示自己歸附大唐,大唐這邊自然是樂得接受西域這個橋頭堡,在商議應該怎麼回覆。

比如陸德明撰《經典釋文》,可謂綜述經學傳授源流,國家應該給與怎麼樣的表揚。

又比如張儉在朔州刺史的職務上很不錯,安集思結部落,鞏固朝廷邊防等等。

不過,李泰比較感興趣的是,從鴻臚寺唐儉口中知道日本派遣了遣唐使犬上三田耜(亦作御田鍬)、藥師惠日等來唐,是爲日本第一次遣唐使。

“粗俗!”李承幹看着李泰肆意的姿態,不情不重的說了一句。

李泰聽完盧安壽的話,覺得范陽盧氏詩書傳家,陡然出了這麼一個貨色,一腳踢出去去練武實際上是很有道理的,怕不是覺得盧安壽的存在會污染了范陽盧氏的基因吧。

換句話說,因爲大唐幹掉了東突厥,日本也開始承認大唐做老大了。

當然,這股暖流所帶來的,也就是力量大一點,速度敏捷一點,反應快一點,耐力強一點,但到底沒到達超人的範疇,甚至餓得更快了,感覺一頓飯要養兩個人……

倒是長孫皇后,看着李泰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又是滿意又是心疼,道,“青雀吃慢一點。”

而李泰從容道:“嗯嗯,名義上可以不交稅,但實際上,只要規定這裡種植出來的糧食,需要填滿義倉,剩下來的纔是各家的糧食。

李泰表示,自己知道這是個坑,但既然因爲自己的原因,讓皇帝與朝廷重臣定下了約定,那自己就必須要把這件事情給擺平了,否則自己還怎麼討李世民歡心。

說實話,對打煞氣力這種事情,李泰也是懷着對武俠小說的憧憬去練的。

而激發不了的,基本上也已經是死在戰場上了,所以比您覺醒得還快得也有。

你需記得,你乃是皇子,當今無需你再衝鋒陷陣,打煞氣力也無需強求。

但日本成爲孤懸在外的島國時,就算打敗日本,等到日本乖乖稱臣,朝廷內外上下肯定對取得這個結果就滿意了,不會要着徹底滅掉日本。

說實話,基本上除了白江口之戰以外,整個大唐都找不到打日本的理由。

“現在農業學府有正式的品級了,讓一部分還未正式出仕的公子安排進來倒沒問題。”

李泰道:“因爲義倉之事全憑自願,您總不能逼着世家把這義倉裝滿吧!

而如果要依靠大唐自身的儲蓄慢慢把義倉裝滿,又需要接下來別出什麼天災。

將來建學府時把這一批人給抽調出來,就能直接把一個學府的體系搭建起來。

自己只是單純覺得自己在高陵的事隨着渭水漕運的興建,所能做得事已經非常有限了。

李泰露出了乾飯人應有的興奮,雖然從小有訓練吃飯的禮儀,但李泰在這些人的訓練下,動作的確會做,但自己吃飯吃菜的頻率跟其他的皇子可是截然不同。

不過,李泰話鋒一轉,畢竟沒什麼人會喜歡一直提缺錢的事,而是對着李世民問道:

“阿耶,那些裝滿三千糧倉的事情,您有什麼想法嗎?”

而李世民對李泰道,“對建立農業學府分校的人手安排,你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正常情況下,想要把這三千糧倉全部裝滿,怕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這些開墾出來的田地歸誰?”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眯起眼睛。

否則還要從我現在的農業學府抽調人手,這是很傷的!”李泰思索道。

“建個農業學府很缺錢嗎?”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倒有幾分意外。

畢竟就實際來說,自己從沒有見到過李泰缺錢,反而李泰各種無中生有的掏錢出來。

對付日本的事情,李泰在心中記上一筆,但實際上在唐朝想要對付日本是很難的。

“誰出力歸誰!”李泰從容道,“農業學府有一部分,越王府有一部分,願意出力的世家,自然也收一部分,還有就是我們李氏宗族也有一部分。

基本上就是,那些人總是看着李泰以匪夷所思的速度不斷的消滅着面前食物。

不找點事情做做,怎麼展現自己的價值。

如果照搬農業學府模式的話,那是很缺錢的!”

這種萬邦來朝,諸國稱臣的感覺對李世民來說,還是非常滿意的。

而公孫瓚實際上在漢末爭霸的時候,在初賽圈就被淘汰掉了,總不可能晉朝的實力比公孫瓚這一支軍閥還要來的差吧。

李世民聽到了李泰的話,帶着幾分的疑狐,總有一種李泰是不是晃點自己的想法。

近些年來大唐可不太平,怕才裝個五六百倉庫,朝廷大臣就盯着這些義倉,恨不得把裡面的糧食給花光吧!”

啊呸!

但李泰的話正好相反,李泰需要不斷的做事,需要不斷的展現自己對國家的價值。

所以,對唐朝來說也是這樣。

此前,犬上三田耜曾於隋大業十年、十一年遣隋。

“再來一碗!”李泰倒是毫不在意的把手中飯碗遞給了身邊的侍女,讓她盛飯。

李泰毫不在意,只是低頭繼續幹飯,把上面的纏花雲夢肉、水煉犢、乳釀魚之類的配菜一一吃了乾淨,至於配套菜蔬,別想了,李世民請客只有一種菜蔬,那就是萵筍。

最重要得是這裡種植出來的糧食,可以填充到這些義倉中,我想房相也不會反對的吧!”

但若驅使他的強者變得弱小了,那日本也絕對不介意轉過頭吃了強者的血肉自己變強。

李泰對李承幹露出了和善的笑容,對李承幹那是真真羨慕。

以後宮廷每個月送牛一頭,羊三頭,鹿五頭,以免你出現氣血虧空。

李泰便是過來詢問盧安壽,自己是不是傳說之中萬中無一的修煉天才。

日本算得上是最溫順的屬國了,尤其白江口一戰後,接下來數百年間不斷派使臣,哪怕出了安祿山的安史之亂,日本都沒改變對大唐的態度。

李世民想到這裡,目光不由向着李泰看過去,默默想到,這應該是自己的親兒子吧!

還是那句話,大唐難道還管得了千年以後的後代安危?

當然,李泰如果有機會,那給日本順手使絆子,那也就使了。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是一個島國,一個雞肋一般的島國。

反正房玄齡是絕對不會介意的。

聽到李泰聊這個,李世民表示還真就精神抖擻,李世民道,“青雀你怎麼想。”

“阿耶慧眼獨具!”李泰點頭道,“青雀已經十歲,盧司馬見青雀這些年體質不錯,便正式教授我打煞氣力之法,泰也在學習中。”

當然,說是一家人吃飯,但實際上是分餐制的,只不過給李泰多準備了一份而已。

漢代講究得是一漢頂五胡,哪怕只有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那也是追着異族亂殺!

所以李泰對李世民道,“我覺得,可以把鄭白渠進行翻新,增加耕田。

所以,只有搞事,搞事?搞事!才能讓自己有做皇帝的可能。

李唐倒也沒有表明對日本的任何厭惡。

鬼知道後代一個大統一國家,居然連這些僕從兵都解決不了。

侍女雙手接過空空的飯碗,馬上給李泰盛上米飯,因爲宮裡人都知道李泰喜歡吃米飯。

李世民聽到擁有奸臣屬性的李泰諫言,思索了一下,其他人不敢保證,但魏徵怕是恨不得用這個把李世民給套死。

“嗯!”李世民點頭道,“這段時間最是需要補充血食。

李泰嘿嘿一笑,也不多說話,先把飯給吃好在說,一應食物全部吃完。

然後盧安壽很現實的表示,想要覺醒這一股暖流真的不難,基本上是個人都能覺醒。

以前給大唐做狗,現在給美國做狗,只要還弱小,他就不介意狗的身份。

尤其是日本使者,那表現得那個叫做溫順與謙遜,甚至恨不得給大唐做兒子的姿態,怕是任何人都不會認爲日本在一千年以後會變得那般窮兇極惡。

李泰狠狠點頭道,“真的很缺,如果規模小還好說,但只要規模大起來,真的很缺錢!”

“交稅?”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倒是相當意外的看着李泰,沒想到李泰交稅這麼積極。

這種感覺就好像對大漢來說所謂的什麼異族,除了匈奴那不就只是僕從兵嘛!

就算三國時代,漢家勢力三分那也是爆錘周邊異族,完全沒有任何壓力。

一想到了這裡,李世民明白,這壓根就是個坑啊。

因爲是皇子,所以方法得當營養充足,李泰入門不久,就很快感受到了一股暖流在自己的身體中流淌。

因爲自己跟李承幹不同,李承幹越靜,隨着年齡成長威信名聲,這些東西應有盡有。

自己想要達成目標,要麼期待大唐接下來的日子風調雨順,別再發生任何的災難,要麼期待朝廷官員和世家貴族的節操!

結果還怪三國時代人死得太多,所以導致後面沒有力量鎮壓周邊了。

李泰思索道,

“不過,阿耶,你要準備好建設農業學府分校的資金。

日本男子因未過六尺,丟在牙行裡面也是白白浪費食物,沒人買!

“青雀明白!”李泰到底是聽到了李世民口中的關心,連忙答應下來。

只不過現在,大唐與日本間還真沒什麼搭邊利益的東西。

因爲這些田畝不是賜予世家的田畝,而是開墾出來的田畝。所以,縱然皇親貴胄,官宦世家,一樣是要交稅的。”

盧安壽表示戰場上廝殺的,來個十戰不死,活下來的基本上都能夠激發這一股的暖流。

終於今天的事務處理完畢,一衆大臣也都處理好政務的兩手空空的離開,沒有處理完政務的夾帶着政務走人。

靠着君無戲言這一句話,自己這輩子怕不是都不能修園子了。

但再看李泰的動作,還是那套宮中的標準動作,只不過這頻率,是乾飯人的頻率。

李世民打量了一下李泰,若有所思道:“盧安壽教你打煞氣力了。”

等到撤下了食物,送上了點心,這時候一家人才聊開來。

順其自然慢慢熬也就是了,切不可操之過急,留下暗傷。”

如果跟大唐接壤,那對出征日本朝廷大臣們絕對不會說什麼。

最主要的,還是糧食不足的問題,如果糧食不夠,不說這一股氣很難成長,就算是誕生了也會逐漸萎靡,甚至消失。

盧安壽表示,覺醒這一股暖流不困難,但想要維持這一股暖流卻不容易。

畢竟日本就是這樣一個民族,面對強者從來都是卑躬屈膝。

基本上現在知道的唯一手段就是吃飯,而且最好是吃肉類來維持這股暖流。

而李世民則是招呼李泰留下,一家人一起吃個晚飯。

即使如此,盧安壽能直接安插到自己的越王府成爲司馬,想來也是盧家嫡系吧。

“這倒是沒有問題,不論是世家公子,科舉進士,甚至一部分將仕郎,都能安排到農業學府中。”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問道,“你覺得如何。”

但問題是就算朝廷官員有節操,爲了能夠約束皇帝大興土木,也絕對不會介意把自己的節操丟掉。

就算大唐還有着奴隸貿易,但貿易的也是崑崙奴這種能幹活的傢伙。

“我只希望阿耶能夠多派點人手進來,最好年齡在二十到三十歲。

之後一千年時間,日本未敢再對中國開戰。

這樣,以後阿耶就算不是修洛陽宮,而是修其他的宮殿,只要在這義倉空時提出,義倉滿時去修建,只要別遇上天災,想來房相、杜公、魏御史等人應該都沒話說吧。

畢竟阿耶就算是要修園子,動用得也不是國庫的錢啊!”

“哈哈哈!”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重重的拍拍李泰的肩膀道,“青雀,不錯,很不錯!”

李承幹看着李世民與李泰父慈子孝的一幕,目光中卻是不自然的流露出幾分的渴望。

他也渴望李泰與李世民的相處方式,但他做不到啊,身爲太子,他要穩重啊!

(本章完)

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32章 邀請孔家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13章 獎賞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280章 閻家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86章 心黑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71章 漕運稅收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251章 六鏡花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288章 醫行走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5章 鴨蛋王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173章 封燕王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326章 飛梭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196章 吃火鍋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13章 糧票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72章 集裝箱第297章 解讀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297章 解讀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544章 兵議第211章 傳信第160章 託付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330章 寺廟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251章 六鏡花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31章 火種計劃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63章 阻擊
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32章 邀請孔家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13章 獎賞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280章 閻家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86章 心黑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71章 漕運稅收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251章 六鏡花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288章 醫行走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5章 鴨蛋王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173章 封燕王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55章 李靖的拜訪第326章 飛梭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196章 吃火鍋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13章 糧票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72章 集裝箱第297章 解讀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297章 解讀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544章 兵議第211章 傳信第160章 託付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330章 寺廟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251章 六鏡花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31章 火種計劃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63章 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