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

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

隨着李泰的命令,整個以農業學府爲核心,衍生出來的一衆體系,哪怕是在初冬,開始全面的運轉起來。

以長安的醫舍、農學社、津口等爲各種不同的組織爲紐帶,一份份年節禮物就這般送入到一名名學員手中,甚至連參軍歸來的學府兵都有一份。

“嘖嘖嘖,這就是魏王的手筆啊!”

幾個在長安的九品小官,看着農業學府出身的學員,滿心歡喜的去醫舍或者農社學中排隊領取年節禮物,心中或多或少有着幾分羨慕。

畢竟京城居大不易,九品官外放那多少也能主政一方,但在長安這京城中,在這裡最不缺的就是官了。

就在這酒肆中隨便砸一塊磚頭下去,怕都會砸到一兩個啊。

而作爲京城的九品小官,那多少都是夾着尾巴做人。

不犯錯是第一要務,真當貞觀一朝的御史們都盯着魏王呢。

魏王不過只是美味點心,真正被關注的重點還是他們這些小官啊。

“魏王有了君主天賦?!”李敬玄聽到裴行儉的話,神色中不由帶着幾分凝重。

因爲能與立長對抗的只有立賢,而且不是別人口中嘴巴里面說說的賢達,是經過老天的認證,真正的賢達之人才能擁有的天賦。

某位九品官員道:“發都發了,難道朝廷的詔令還能朝令夕改?”

一名九品官員站起來行禮道,“我且先去民部了,就怕去得晚了,就沒了!”

如今李世民同意了,那自然的,李泰也第一時間去傳遞消息。

而李泰則是爲了保證永濟渠的通暢,所以提出了冬天藏冰,夏天用冰的策略。

現在趁着太子一無所成,展露出了自己的君主天賦,是要正式跟太子叫板了啊!

李敬玄的心中做出了判斷,更佩服魏王這一步一步把那當朝太子逼迫得進退不得。

真是一個心機深厚之輩,不知道會不會又續寫玄武門的故事啊!

只不過,此刻的裴行儉並不知道,這一騎而出的實際上是朝廷的五百里加急。

只不過,裴行儉所在酒肆所坐着的位置,只是看到了向着鄯州出發的這一名驛卒而已。

雖然並不是最高等級的驛卒,但也一次性的放出了四名,一名去洛陽,一名去幽州,一名去鄯州,還有一名去餘杭。

實行一年後,甚至不需要政府去多說什麼,百姓們便主動的開始藏冰起來。

這不得不讓有志於投效朝廷的世家對李泰進行觀察。

說實話,對於李泰準備年節的事情,李泰已經傳信通知了下去,並做好儲備。

當然偶爾也會有點當地特色或是加點酒水,或是加點菜蔬,讓所有拿到了這年節禮物的人,都不自覺的多了那麼幾分歸屬感。

“你也已經拿了今年的年節了!”裴行儉看了一眼李敬玄身邊的年節感慨道。

這艘船更是我仿照軍艦的模式修建起來的,上面更是以退伍的水師成員與我農業學府的學員組成的建隊。

甚至莫說世家大族,就算庶族地主,那也是通過科舉制度,能在皇權支撐下跟世家大族拼殺,對李泰農業學府一直以來培養人才,沒有太多關心。

這就讓原本渤海應該是到了冬天,沿岸或多或少會會出現結冰,導致海運停止。

“也?”李敬玄聽到了裴行儉的話,點頭道,“今年朝廷大氣!”

現在若是能農業學府出身,過年還有年糕與肉食,真是當初想都不敢去想的幸福生活啊!

因爲魏王一直以來的做事習慣,要麼做事情時需要預演,要麼就在一個看似正常的政策之下隱藏着匪夷所思的殺手。

現在看着魏王大方的發年節,或多或少是真羨慕!

“莫要羨慕了,今年這年節少不了你們!”李敬玄提着年節,放下來,說道,

“朝廷發佈了公告,凡在京在冊的官員在過年前都可以去民部領取年節禮品!”

李淳風聽到劉仁軌的回答,開口道:“路上千萬要小心!”

“算不得什麼新奇消息,是陳國公那邊傳來的,說魏王有了君主天賦!”裴行儉開口道。

“我在長安時曾經讓袁天罡看過相,他言我絕非短壽之人!”劉仁軌信心滿滿的說道,

“而且幽州水師對渤海到餘杭的環境也都已瞭然,艦隊至少在這段路程沒什麼問題,只不過對於餘杭到廣州的海運情況有幾分的不瞭解。

“那就要看鄭國公會不會給陛下諫言,避免過於奢靡而免了這年節禮物了!”某官員道。

很快一個個的在場官員,便紛紛離開,不多時倒只剩下李敬玄。

“房相管理朝廷,向來提倡勤儉節約,像今年這般贈送年節,倒令人感覺意外。”

而劉仁軌聽到李淳風這話到底只是輕鬆的笑笑道:

“這還是要多謝魏王的鑿冰政策,渤海上的浮冰早就被打撈船隻打撈到,然後送到冰庫裡了,哪裡還有那麼多啊!”

魏王這時候高調展露自己的實力,未必不是向着長安上上下下的世家宣告,大唐不僅僅是有現在的太子李承幹,更是有他魏王李泰。

棉甲這東西,別看只是簡單的棉花加鐵片,但真說起來這還沒裝備到長安軍士身上。

畢竟自從魏王從越王的時候建立農業學府開始,世家便是漸漸感覺整個大唐的規則在發生變化,但若說這變化到底是什麼,世家卻又說不出來什麼。

畢竟冰這種東西只要儲存到夏天,對天津來說真的不缺少消費的地方。

因爲朝廷還沒有把這種甲冑採集作爲軍備,另外一種就是棉花產量有限,至少現在的長安除了魏王的學府軍外,還真沒有什麼軍隊正式換了裝備的。

“敬玄?你也在這酒肆?”裴行儉的聲音從李敬玄的身後傳遞過來。

而周圍與他們幾乎是同階級的人看着他們因爲是農業學府出身,所以比自己過年多了這麼一份年節,若說沒眼紅那是不可能的,但若說上升到嫉妒的地步倒也不至於。

“鄭國公……不會吧!”聽到這話,在場官員不由一震,果斷道,“那我也先告辭了!”

如今要給廣州送年貨,又豈能少了我劉仁軌!”劉仁軌堅定的對李淳風回答。

但這次,李敬玄對整個體系略微提起關心的心情,理由非常簡單,因爲魏王。

“魏王當初留下來了整個航海業的佈局,幾乎是我一點一點的完善。

但現在,只要進入冰期,至少港口周圍航線的冰塊都會被清理得乾乾淨淨。

“你呀,也未免太過冒險了!”李淳風聽到劉仁軌的話,忍不住搖搖頭,

所以李泰弄出來的農業學府並不受到世家大族的抵制,畢竟跟世家大族出來的人才不在一個賽道上。

所以九品官員若按照正常的俸祿,哪怕比普通百姓好些,但在長安生活多少有解拮据。

“守約?”李敬玄見到裴行儉,神色中倒也帶着幾分的欣喜,道:“坐!”

李敬玄心中的翻攪倒海,裴行儉到底是不知道,畢竟他雖然有些關係,但更多的還是落寞的寒門,否則也不用辛辛苦苦的去考科舉了。

但談論起來,或多或少會羨慕他們學員體系的出身,又想想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兒子或者侄子,是不是也能想辦法託關係塞入到那農業學府中。

因爲這裡是靠着海產品爲生,當發現李泰提出的這政策後,他們就每天祈禱這冬天能冷一點,冷得渤海上都結冰,然後便是會有船隻去渤海上打撈冰塊,運輸到倉庫之中進行儲存。

因爲魏王的根基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在關東,范陽盧氏,滎陽鄭氏更跟魏王交好。

任何沒有接觸到大唐最頂層會議的人,都會不自覺的深思。

“守約,看來伱這裡,好像有些新奇消息啊!”李敬玄聽到了裴行儉的話,不由道。

說實話,學府中的絕大多數人嚴格來說並不算是在朝廷的體系中,但與朝廷之間也算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與其說他們是爲官之人,更多的像是爲吏之人。

不過,裴行儉的目光看到一名騎着駿馬的騎士從街道之中迅速的飛馳,看着這騎士身上的棉甲,裴行儉或多或少帶着幾分的羨慕,這種東西就算是長安也不好弄啊!

“今年朝廷怎麼會這般的大氣?”一名官員忍不住問道,

“這渤海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浮冰,到時你一路南下未必會有適合的港口停下!”

作爲九品官員的聚集地,在這個酒肆中遇到同樣算是新進入朝廷的裴行儉也正常。

凡經歷過隋唐亂世,現在又有了田畝的良家子,他們只是希望像是貞觀這樣的和平治世能夠長一些。

發放到每個李泰所規劃的體系的人的個體身上,這就讓李泰的學院體系臨近冬季,反而繁忙了起來。

不論是自己出了事情,還是自己所管轄的事情出了什麼事情,說不定就上達天聽,然後自己就莫名其妙的沒了。

“也許因爲魏王的原因吧。魏王都給他的麾下贈送年節禮物,朝廷總不能熟視無睹!”

李敬玄見到了這幕,無奈的搖搖頭,但目光卻向正在發放年節的學府體系看過去。

從西海郡,到鄯州,從鄯州到長安,從長安到洛陽,從洛陽分成了兩段一路南下到達餘杭,一路北上到達幽州。

畢竟這學府畢業不但包工作包分配,過年還送年節,對擁有良田的良家子來說,喜歡得就是自己的後代能夠有這樣穩定的工作,甚至恨不得自己的年齡小一點,自己也想進去啊!

對比起李敬玄琢磨着上位的鬥爭,裴行儉羨慕學府軍的甲冑,對更低的升斗小民來說,貞觀這樣沒有戰爭的年節,年年有餘糧就已經是幸事。

某種程度上來說,對關東世家而言,魏王是比太子李承幹更好的選擇。

至少有了這個消息,李敬玄突然明白了魏王爲什麼會這般突然高調的展現自己的力量。

說實話,魏王現在的實力弱嗎?

真的一點都不弱小,武有王玄策薛仁貴,文有魏王自己一手搭建的政治體系,甚至就算是遠在幽州,魏王一樣有李淳風在辛勤耕耘,更是收服了餘杭的褚遂良。

而這次,魏王如此高調的發放年節禮物,甚至全面的展露出他這十年來耕耘的成果,這不得不讓人感覺到深思。

但不論怎麼說,這是我們大唐的海洋,哪有我們大唐船隻都不熟悉這片海域的道理!”

不過這種甲冑,再夏天也就算了,但在冬天候穿着可真暖和,很多將軍基本上都是自己掏錢弄了一件,想要實裝到了軍隊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

說實話,這消息對李敬玄來說,還是相當重要。

而什麼東西只要跟錢掛鉤,讓百姓們嚐到了利益的甜頭,那根本就不需要朝廷鼓勵什麼,利益會驅動着百姓做出最符合他們利益的舉動。

但到底這件事情要不要執行,卻是需要等到長安的消息才行。

說實話,幽州這邊因爲興盛起了近海捕撈,但近海捕撈的保鮮問題一直困擾着幽州當地。

在幽州,李淳風看着劉仁軌,略帶着優心道:“需要你親自去廣州嗎?!”

這政策對天津,甚至圍繞着渤海這一圈的州縣影響更大。

所有學院體系出身的人,或是從醫舍,或是從農學社,或是從津口,得到了有自己年節禮物的消息,拿到了肉食與年糕。

“這朝廷官員的年節,也是魏王出得!”裴行儉倒是從容的對着李敬玄說道。

這些東西儲蓄起來並不困難,真正困難的是把這些東西發放下去。

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再經歷隋末的亂世,便是他們對未來的最大期許了。

而所獲得的冰票,到了夏天時,甚至成爲了最流通的一種貨物憑證。

“好好好!”李淳風聽到劉仁軌的話也不再多說,只對劉仁軌行禮道:

“祝正則一路順風,將今年的年節禮物一路成功送到廣州!”

劉仁軌也是回禮,然後進入到這艘仿照的軍艦修建起來的大艦上,行駛出天津港口。

加更任務:老規矩100月票加更一章,月初更新,抓住這最後的機會,明年發佈加更任務肯定通貨膨脹了。

今天一直流鼻水,狀態很差,不知道是不是陽了,算了不管了,我的鑽石都抽大保底的雷電將軍了,我想抽下個卡池的夜闌,這次不用憐惜我,月票砸來!

(本章完)

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54章 恥度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90章 方便之門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46章 收錢一貫第90章 方便之門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330章 寺廟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433章 三個天賦第66章 重疾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234章 送禮物第62章 突襲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86章 心黑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160章 託付第258章 覆滅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436章 考進士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226章 錦衣衛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20章 呂才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04章 八牛犁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418章 警告第326章 飛梭第153章 囂張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505章 新神農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301章 到洛陽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325章 毛紡織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524章 交鋒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0章 戰爭將起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
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54章 恥度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90章 方便之門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46章 收錢一貫第90章 方便之門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330章 寺廟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433章 三個天賦第66章 重疾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234章 送禮物第62章 突襲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86章 心黑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160章 託付第258章 覆滅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436章 考進士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226章 錦衣衛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20章 呂才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04章 八牛犁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418章 警告第326章 飛梭第153章 囂張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505章 新神農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301章 到洛陽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325章 毛紡織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524章 交鋒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0章 戰爭將起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