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

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

“這麼晚的天了,還不能出皇宮嗎?”

李泰讓人做了一份金乳酥,又送上來一些乾果,倒在太極殿隔壁百無聊賴的吃着,時刻等待李世民的傳召。

吃得有點撐了,李泰大聲道,“茶見底了,來茶水!”

很快便有內侍給李泰上茶,李泰看看已經完全下山了的昏暗天空,不由沉默。

李泰嘆了一口氣,心中嘀咕:“阿耶,你到底幹什麼啊,可以不可以給我個話啊!”

太陽雖然已經落山,但太極殿中卻燈火通明,李世民坐在王座上,目光死死盯着房玄齡。

房玄齡此刻卻也無比的繁忙,不僅是房玄齡,剛剛坐穩民部尚書的竇靜,此刻周圍也圍繞着數名小吏,甚至其中還有數十位算學博士。

隨着衆人彷彿陀螺似的運轉,最終得出了一個數據,並且將其交付到房玄齡手中。

房玄齡的臉色變了變,對李世民恭敬道,“還是不到一千八百萬戶!”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還是不能到一千八百萬戶嗎?看起來,分封制纔是正確的啊!”

李泰一邊聽着李世民的話,心中想要吐槽,但卻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吐槽。

真正的天才應該是能把很多特殊東西變得普適化,是個人就能掌握,這纔是真天才。”

說實話,在我看來所謂天才並不是看你能夠把某樣東西能夠做到極致,這頂多就是匠人。

“青雀,朕讓人又重新計算了幾次,在理論上,我大唐的人口能夠承載一千八百萬戶,倒比你預估得多得多了!”李世民從容對李泰道。

不管?怎麼可能不管!

聽到這話,在場衆人臉色變了變,又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比如漢代的泛勝之,北魏的賈思勰,按照年數去算,我大唐若能存在三百年,差不多應該能出一個!”李泰略帶着幾分玩笑,又帶着幾分認真的說道。

而豆盧寬道:“莫非沒這人出現,那我大唐田畝就不能再增長不成!”

但盧尚書不是種田人有些不明白,試驗田裡種得糧食,跟普通百姓種得糧食是不同的。

“但這種天才人物的存在,能夠極快總結經驗,尋找到正確道路。

就好像是我,下令用最好的麥種,最好的金肥,最好的農具,最優質的水源。

而不是自己什麼事情都不做,就躺下來混吃等死算了。

“解釋起來比較麻煩,而且諸位也用不上,把它們看成是數學算術這種工具就行。

頂多就是做了豌豆實驗,提出農作物種植的兩個基本理論,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李泰倒也沒有讓李世民把這問題繼續糾纏下去,而是繼續說道:

不過這樣,我覺得朝廷也需要對農業學府有一定支持,畢竟這件事情關乎大唐傳承!”

因爲普通百姓沒有,試驗田裡面的條件,他們所需要的方法更需要普適性。

“那到不是!”李泰搖搖頭道,“通過技術積累,肯定是能夠讓每畝田地的種植增產的。

這樣這代人才會無奈選擇放棄與躺平,秉着爲孩子着想的心思,還是別讓孩子出世遭罪。

至少以這時代人對生產力的認識,真找不到除分封以外的辦法。

畢竟文章會騙人,但幾次三番計算覈算下來的數字,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可不會騙人啊!

“聖人,不知道這個思路是誰給您的!”房玄齡對李世民恭敬道,“既然此人先一步提出如此思維,那肯定會比倉促之間的我等考慮得更加全面,不如一起來參詳!”

作爲一手打造出了李唐王朝的第一代,他們哪怕知道李唐王朝不可能萬世一系,卻也絕對不希望,自己看到問題,卻眼睜睜的看着這問題不去理會,任由這問題真的爆破大唐。

“農業學府的確非同一般,僅僅數年時間,每畝糧食便增加了一石,相信以後這糧食產量每年定然能步步高昇!”豆盧寬此刻站出來對李泰稱讚道。

當然,這些文臣們以前從沒想到過用這種辦法去計算,李世民一開始提出來他們只是感覺到非常新鮮,但房玄齡在測算了一次後,臉色就變色了。

“你上次種植出來的那一畝三石四斗的田畝是不是就是這麼來的!”李世民問道。

所以,在發現這個問題後,這代人哪怕沒辦法,也會盡自己努力,去阻止悲劇的到來,而不是真的把這問題丟給後來的朝廷。

但他們轉過頭來想,除了分封能解決掉人口過多問題,其他方法他們是真想不到。

李泰則來到太極殿中,卻見到整個大殿的氣氛相當凝重,自己還沒來得及說話,在場官吏把目光全部都放到了自己身上。

希望他能靠着匪夷所思的農業天賦,整合我所做的資料能有所成果!”

又或者是這一千八百萬戶只是一個夢裡面的數據,現實中根本就到達不了這種程度。

“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此刻變得相當好奇。

這種被文武百官行注目禮的感覺可不是很好,畢竟多多少少有幾分千夫所指的味道。

種植出來的小麥自然是非常好,甚至有可能衝擊小麥的單畝極限。

華夏人做事情想來就是,自己這輩子能解決的事肯定是自己這輩子解決。

“分封之事,還請越王且先莫論!”房玄齡站出來道,“越王可有別得法子!”

不說讓大唐長治久安,神朝永鑄,但至少每次分封能把多餘矛盾與人口轉移出去。

畢竟這年頭能用這種思維的也就只是那從小就與衆人思維迥異的越王了。

也許成千上萬次的嘗試,都未必能夠得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在場衆人也是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

青雀做事情向來不會讓自己感覺到失望,果然他發現了問題後,馬上就動手想辦法了。

這是我的種田能力很厲害嗎?不是的,這只是說明我比普通百姓有錢!”

自己這輩子解決不了要丟給下一代來解決,那也會積蓄力量,給下一代去解決的資本。

除非真是那種這輩子不論怎麼努力,下一代生下來就是隻能給別人做牛做馬。

我現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積累經驗,直到一個神農似的人物出現。

但即使如此,卻也不能否認韓鄂的偉大。

“那神農似的人物到底是什麼人物,這種人物應該要去哪裡找!”

更不要說,就算李世民也無法保證,經過幾百年時間,大唐王朝還能不能做到政治清明。

“爲什麼諸位這麼着急?”李泰看着在場衆人,不理解道,

“現在大唐在冊人口有三百萬戶吧。等到將來到達不說一千八百萬戶那麼的多,就算是我所提出的一千兩百萬戶都還很遠,沒一百年時間肯定不可能達到。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也知道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商量得出來的,揮揮手道:

“你先回去吧,記得快點給鄭白渠動工!”

聽到李泰的話,在場的大臣都有幾分的尷尬,不知道李泰是不是在說笑。

不得不說,李泰所說的暫停討論,倒也不是什麼問題,倒讓衆人稍微反應過來,的確現在去思量百年後的情況,的確太遙遠了。

“也就是說,越王所想的兩條辦法,都不是短期內能找到問題解答的嗎!”房玄齡道。

但我做不到這一點,所以我只能開農業學府,通過提高種田者的基礎素質,來下降學習的農業技能的難度!

“的確,我等爲這數據所驚,的確有幾分的迫切了!”房玄齡道,

“農業學府已經佈局未來,也許正是如越王所說,會出一個農業人物解決這問題。

“那既然沒事的話,我就先回去了!”李泰主動開口道。

“農業學府這幾年所做的只是整合大唐的種田技術,本身並沒有任何創新。

從自己大唐成立的開始,自己居然就看到大唐必然毀滅的一天,這多讓人絕望。

一時之間,李世民就感覺到一股繩子,套在了自己脖子上,然後不斷收緊。

李泰聳聳肩說道:“但現實是,這東西想要出成果真的很慢。

這算是不是辦法的辦法,至少能讓大唐不斷的續命。”

“咳咳!”李泰咳嗽了幾下,然後正色說道,“那也是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阿耶!”

爲什麼大家需要現在就想着解決所有事情?慢慢來不行嗎?”

說實話,李世民在李泰那裡得到一種新思路後,自然不會跟着李泰那樣用一大堆我估摸大概可能之類的數據,而是直接讓房玄齡與竇靜拿出手上的數據去仔細計算。

說實話,李泰還真不算是說謊話,因爲大唐唐末時,還真出了一位寫《四時纂要》的韓鄂,一時間能與《齊民要術》齊名。

“另外,那就只是想辦法提高單畝田地的耕種收成了!”李泰看着這些大臣倒坦然道,

李泰儘可能用自己的理解把這些東西進行解釋起來,則進一步說道,

“有了這兩個工具後,我們已能一定程度上對物種進行改良,從而增加每畝產量。”

“青雀……你給朕出了好大一個難題!”李世民有種想把李泰吊起來打的衝動!

正在吃着茶點的李泰突然嗆到,咳咳咳的咳嗽幾聲,內侍連忙上來拍李泰的背!

“去把隔壁的青雀給叫過來!”李世民沉聲道。

這個數據倒比李泰預估的多得多了,不是說盛唐也就只有六千萬人口嗎?

難道其他的已經成爲了佃戶已經被隱瞞下來了,還是說對於唐朝來說,不種田的都不算是平民所以不計算在內?

一個經過大漢發展,早就應該丟到歷史堆中的分封,而且李泰還找到了理論依據。

不過,李世民看着李泰繼續道:“青雀,你既然早就覺察到了我大唐人口的培養上限,那你對可有什麼想法!”

此刻,在場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等大臣臉上更是面如死灰,甚至有幾分絕望。

“神農似的人物……”豆盧寬感覺李泰是在糊弄自己,不由道,

李泰倒也沒有理會,而是繼續說道:

“也就是現在農業學府在乾的事,增加單畝小麥收成,今年應該有望徹底突破三石!”

哪怕是年年豐收,官員捨己爲人,皇帝勵精圖治勤,百姓我爲人人,但以現在華夏的耕地面積所能夠生產出來的糧食,在最佳情況下,也只是到達理論上到達一千八百萬戶。

之後,李世民一次又一次的計算,並不斷加入不同變量,但最終的結果卻越來越少。

“您不懂技術,能夠不要亂說嗎?”看了一眼豆盧寬,頓時讓豆盧寬的臉色難看起來。

只不過數學是用來計算的,而這兩個東西是用來培養農作物的定理!”

不過後來有了更全面的《王禎農書》和《農政全書》,《四時纂要》連古代四大農書的排名都排不上了。

最重要得是,他們弄出來的方式能擁有普適性,可複製,隨便個老農都能輕易掌握。

目的就是要計算一下,整個大唐理論上能夠承受多少百姓。

“至少在這世界還有可耕種土地的情況下,那這算是最簡單也最方便的辦法。

李世民是經歷過亂世的,清楚的知道,當人數真的到達了一千八百萬戶後,再不斷誕生的人口,那嗷嗷待哺的嘴巴,足以讓百姓奮不顧身的對朝廷發動反擊。

而聽到這些話語,在場衆人都是不由自主鬆了一口氣,李世民也露出了笑容。

“首先,自然就是分封了!把多餘的人口分封出去。”李泰坦然道,

“一千八百萬戶?換算一下就是九千萬人?”李泰聽到這話不由愣了愣。

只不過,衆人也沒想到,就在衆人相互爭論着世襲時,李泰居然會直接丟出了個分封。

說實話,在計算這東西后,李世民清楚感受到了一股緊迫感。

“聖人,天色漸晚,賤內向來給臣準備好晚飯,若回去的晚了,怕這飯菜就涼了!”房玄齡也開口道。

“今天的事,所有四品和四品以上的人全部上奏一份奏疏,說說你們的想法!”李世民沉着臉說道:“散朝!”

“臣等告退!”

(本章完)

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28章 開學第2章 立志於農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56章 玩真的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337章 廉租房第12章 撲滅蝗災第436章 考進士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54章 將變第31章 火種計劃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100章 心黑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251章 六鏡花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372章 下山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92章 熬出頭了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171章 殿中對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466章 改革的風險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264章 機會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121章 書局的意外發展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146章 挖牆腳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14章 建議第269章 吐谷渾平定第454章 將變第300章 閻婉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35章 行刺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165章 墜馬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
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28章 開學第2章 立志於農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56章 玩真的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337章 廉租房第12章 撲滅蝗災第436章 考進士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54章 將變第31章 火種計劃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100章 心黑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251章 六鏡花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372章 下山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92章 熬出頭了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171章 殿中對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466章 改革的風險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264章 機會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121章 書局的意外發展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146章 挖牆腳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14章 建議第269章 吐谷渾平定第454章 將變第300章 閻婉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35章 行刺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165章 墜馬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