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

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

李泰倒是沒感覺到跟這些在戰場上廝殺的老兵廝混感覺到厭煩。

相反的,聽着他們爆着各種的粗話,說着自己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雖然有九層在吹牛,但這些牛皮吹得熱血豪爽,李泰也聽得舒服,有的時候也會跟着鼓掌。

而這些士卒們倒也沒有想到,李泰也願低下頭來跟他們聊天,給與他們身爲戰士的尊重,尤其是在他們受傷時,他們更感覺到這尊重的珍貴。

同時,一些因爲戰場廝殺導致手腳殘疾,至少未來怕是不能再參加戰場的老兵,李泰也過去詢問他們要不要加入自己建立的不良人中,不過未來需要去幽州。

對於不良人這麼一個傷殘老兵的組織,李世民倒是默許它們存在。

李泰把一部分人安置在高陵,不過數量大概五百人左右,主要就只是爲了維持街道上的治安而已。

至於抓到了賊子,那也是心懷慈悲的丟到礦洞裡面讓賊子們勞動改造,改過自新。

但數量也就這麼多了。畢竟高陵就算不是長安,但也是現在整個關中的交通樞紐,要是人數過多,被李泰所掌控,到底不是一件安穩的事情,到了五百人後,高陵就不允許招募了。

李泰便只在幽州安置不良人,對於這一點朝廷也是鼓勵的。

說到底,李靖做事慎獨,自己上次不打算參與到玄武門之變,至於現在自己也六十歲了,實在不想要參合到李泰與李承乾的之間的爭端中。

畢竟這樣的慘敗,對於吐谷渾這樣的小國來說,真的是傷筋動骨,動搖國本的。

甚至,他們也都看出了李世民的猶豫,那個做事想來果決的聖人在立儲這件事的猶豫!

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打壓李泰,直接拿了《草種計劃》,然後把李泰重新丟到幽州,吃幹抹淨,讓李泰永不回長安,那大家也不會想太多。

當然,李靖從全局的考慮如此,提出這麼一個建議,但同樣也是給了大家商量的機會,並沒有馬上做出決斷,這就讓衆人能夠暢所欲言,而不是直接下達了決定。

畢竟這年頭,挑毛病真不是本事,因爲是個人過得不舒服,那都能挑毛病。

所以,李泰這種願意給斷胳膊少腿的戰士某一份職業的事,在上面的將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沉默下,多多少少在軍隊的底層傳遞開來,也讓李泰無形間增添了幾分威望。

也就燕王真正在做這件事,並把老兵開始安排起來給他們找出一條後路。

這就讓幽州環境更加複雜了,所以讓一些老兵前往幽州維持秩序,朝廷還是很鼓勵的。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是希望能夠再多賺取點功勳再說,就算是沒有功勳手下士卒能夠搶奪一些牲畜牛羊也是好的,總之,現在是勝勢,沒有人想要停下腳步。

這一點唐軍莫說是侯君集,就算李世民去討伐高句麗不想要讓兵卒劫掠,爲了滿足麾下士卒都需要自己的內帑中拿出財物來贖買,而不是一句話就絕了士卒們的願景。

“青海?你是說西海吧!”李靖聽到李泰的話語,明白了李泰的意思。

而李泰倒老實本分的來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李靖的左手邊,沒辦法,就地位來說,李靖的地位也都沒有自己高,所以自己在李靖身邊坐着。

對於府兵們來說,他們有很大的收穫都是要靠他們攻破了城池後,從城池中劫掠所得。

人離鄉賤,水土不服,安土重遷,不想離開故土的理由隨隨便便都能找好些個。

而李泰要說多聰明,也算不上,一路過來,被人算計過,自己失言吃虧過,但李泰就是這幹實事,而且還能幹好實事的本事,讓很多人就是難以企及。

還是那句話,府兵制不能指望軍紀,純粹靠士卒自覺,但看看唐軍對外的征戰過程中的記錄,基本上都能夠看得出來,只要攻下城池,就別指望士卒有軍紀。

不過,對這些在戰場上的殺胚來說,自然不會看得那般遙遠,只覺得燕王此人真真仁善。

而現在,李泰準備給與這些受傷殘疾的士卒進行一定程度的安頓,說實話,只要是從軍的將軍,誰看不出來李泰在收買人心,但一個個的也都沒有多說什麼。

就算李靖看着李泰的舉動,在李靖的理解中,更多的也只是李泰有着收買人心的意思。

那個燕王制作的《草種計劃》爲什麼最後執行人是太子,爲什麼燕王最後跟自己來討伐吐谷渾,只要有心朝堂上哪個人精看不出來。

真正的問題是,燕王說放手那就放手了,然後補充一句,那傷殘士卒你來想辦法安頓,那可就真正坐蠟了。

畢竟故土難離是正常的事,更不要說這些府兵絕大多數在本地都是有良田有子女的。

畢竟榮耀屬於統帥,偉大屬於士卒,就算李靖這種軍神做這種屢戰屢勝的軍神做這種事情,怕也會被人戳脊梁骨。

就好像是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對這些將領來說,打贏了與吐谷渾的主力碰撞,現在正是要進一步擴展戰果,這時候讓將領們停下來,那肯定是心有不甘的。

反而讓他們回家好生考慮,等到想好了,直接去高陵那邊報名也是一樣的。

“我嗎?”李泰坦然道,“自然也是贊成繼續出兵青海的!”

他們就算受傷回家,家裡也未必沒有人贍養他們,與之相比,卻要千里迢迢去幽州,這多少讓人有幾分遲疑。

畢竟在這個時代,不論同鄉,還是戰友,都是在異地生存的重要依仗。

所以,李靖就老老實實的按照規定來操作,表示自己不直接參與到這件事情中。

畢竟人離鄉賤這種事情這些將軍又怎麼不知道,但讓這些士卒一定程度的抱團,總比零散的隨意安排要好。

這種事情,實際上算得上是邀買人心了,如果不是李泰,而是其他什麼人怕是彈劾的單子已經上路了。

不過,李泰倒也沒感慨太多時間,因爲在李泰把傷員問題處理得七七八八之後,李靖便是招呼李泰去商議軍事了。

這時候的李靖提出一個戰略性的問題,“我們已把慕容伏允的屍體驗證,的確是慕容伏允本人,且這戰吐谷渾接近十萬青壯葬送此地,就目的來說我們已經完成。

但人被逼得離開了故土的理由往往也就只有一個,那就在自己的家鄉看不到未來。

但偏偏又讓燕王獨立領軍,繼續在不同方面讓燕王施展才能,有機會接觸軍隊。

李靖對李泰道,“燕王,您怎麼看?”

雖然兩人沒有發生什麼直接的碰撞,但到現在誰看不出兩位聖人的嫡子在相互的別苗頭。

不過,李靖把目光落到了李泰臉上時,看着李泰滿意的樣子,倒是目光中不由帶着幾分疑惑。

對李泰來說,這個時代高素質的人才,要麼就是讀書人,還有就是這羣殺胚了。

而壟斷出現就必然會出現腐敗,到時候基層就爛了,所以還是加入一股熱血與衝動的力量到基層去,需要讓基層有拔刀的勇氣,但又不至於動不動就拔刀。

當然,這件事情就算李泰出面,也不是這麼好解決的。

但李靖作爲統帥而言,這樣的考慮是合情合理的。

對比起上次自己過來軍營中的衆人對自己的恭敬,這時候他們多出了幾分的尊敬來。

畢竟戰爭不是打打殺殺,是政治的延續,對李靖來說,如果能以最小代價讓吐谷渾降服,那現在自然是最好的時候。

李泰聽到李靖的話,倒有些意外的看着李靖,原本以爲李靖大勝了慕容伏允後會順勢進攻,但卻沒想到,李靖會放出這麼個想法,這倒讓衆人面面相覷。

這對自己遠距離的操控幽州也有着一定方便,畢竟只是單純的依靠自己的農業學府的出來的學院,對基層進行管理,時間久了容易出現壟斷。

但解決毛病纔是真人才,如果這個解決毛病的人才,還能自己想辦法掏來錢去落實解決,那就更是大才了。

所以,在李靖看來,現在能以和談形勢把這件事給確定下來,自然是最好的,否則真要攀爬到青海跟吐谷渾交手,不是不能打,只是感覺有點麻煩了。

別得人也許不一定,但軍隊中若有誰想斷了老兵的後路,自然會受到整體軍士的抵制。

對侯君集來說,自己原本以爲自己奪下了鄯城怎麼算都是戰功第一了,但功勞再大能大得過李泰直接萬箭穿心射殺了慕容伏允。

畢竟,哪怕崇尚武德的唐朝,誰又真正爲這些老弱病殘考慮過。

因爲這件事對李泰來說,不論繼續征戰還是停下來都無所謂,畢竟李泰功勞第一是肯定了的,但即使如此,看着李泰明顯是站在了繼續征戰的樣子,倒是不由懷着試一試的心思。

所以李泰也沒想當然的認爲,自己是一品親王,然後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靠過來。

Www ⊕ttKan ⊕c o

畢竟這種事情,燕王被彈劾了倒是小事,聖人在,燕王頂多被罵幾句而已。

而有了侯君集帶頭,實際上其他的將領也都站出來嚷嚷幾句,基本上都是贊成繼續向青海湖進軍的。

至於更進一步的能夠變廢爲寶,讓這些傷殘士卒重新有工作,能幹活,能夠養活自己,還能給所在城市提供貢獻,那操持這一切的人說是一州之才,絕對不過分。

畢竟幽州相對長安來說,自然算是苦寒之地,向邊疆充實人口,至少在安史之亂前,大唐都是鼓勵這件事情的。

那些讀書的儒家人才,自己不奢望他們能主動投靠過來,但讓這些殺胚充實基層管理,李泰還是非常願意的見到的。

所以不止李靖,一個個將軍也默契地把士卒整理出來,然後讓他們一起去找李泰統一安排。

對於這一點,李泰也隻眼不見爲淨,因爲軍制沒改革單純強調不擾民的軍紀,那純粹是腦殘命令。

對李靖來說他最怕的就是麾下將士沒有繼續征戰的士氣,所以纔會試一試,但現在看起來很是不錯。

對於這點,讓李靖看着李泰有幾分頭疼,但李靖並沒有去阻止李泰,甚至暗中讓人把那些願意去幽州做不良人的士卒給統計起來,準備將來一起交給李泰。

因爲李泰拿了頭功,侯君集佔領了鄯城,但他們可都什麼都沒有啊,尤其是一個叫做李道彥的族叔,那直接都站出來表態了。

但現在,李泰的也沒有直接的收買士卒,只是允諾了士卒去進入不良人中幫助邊疆地區維護治安,而不良人又是朝廷默許的組織,再加上李泰只是招募傷殘士卒,就算是收買,別人也當得上一句仁義。

更不要說,幽州這地方在李泰主導下弄出了天津這麼個通商口岸,成爲北地的經濟樞紐。

李靖的目光掃視着戰場,看着衆人被激發了請戰意願,倒也滿意的點點頭。

而且必須要有一點的是,接下來的戰爭要向着真正的高原地區前進,這所帶來的後勤壓力絕對是爆炸性的。

只不過,對於絕大多數軍事上的事,李泰秉承着李靖絕對不會有錯,自己只要點頭就好。如果李靖出現自己不理解的操作,那就重新再看這條準則的處事原則。

“這個這個……”侯君集第一個跳了出來說道,“胡人畏威而不懷德,只是打這麼一場戰怕是不夠,我看要不再去他們的部落殺一殺,否則以後再來自擾涼州也是很麻煩的!”

李泰看到這幕,不由點點頭,將士們願意更進一步的選擇征戰,對自己來說再好不過,就算李靖是屢戰屢勝的軍神,卻也不可能違逆整個軍團的意願。

因爲他們把李泰一腳踹下來,他們真做不到我上我也行。

那我們接下來是不是等聖人派遣遊說之人,去順勢逼降慕容伏順。”

這個時代,青海湖還不叫做青海湖,基本上大唐人把那裡當做海。

所以對這些軍事會議,李泰基本上就是李靖在朝堂上的泥塑木雕的姿態。

現在李泰乖乖去後面醫療營了,這時候自然是想辦法多撈點功勳纔是,怎麼可能停下來呢,畢竟下面的將士們還嗷嗷叫呢!

而李泰也沒有糾結的意思,而是在這時候坦然道:

“我不介意是迫戰是逼降,但青海必須要有一地爲我大唐直屬!”

李靖聽到李泰言語中的斬釘截鐵,倒是第一時間眯起眼睛。

因爲李靖清楚李泰,別得能力先不說,但在戰略規劃上的眼觀卻是獨樹一幟,李靖還是信服的,不由道,“還請燕王細說。”

(本章完)

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00章 閻婉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62章 突襲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319章 南市第13章 獎賞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19章 製作手套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264章 機會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72章 集裝箱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57章 張玄素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313章 糧票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2章 立志於農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74章 畫大餅第6章 請蝗儀式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6章 請蝗儀式第296章 偶遇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53章 捕魚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339章 傳播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64章 勝利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
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00章 閻婉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62章 突襲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319章 南市第13章 獎賞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19章 製作手套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264章 機會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72章 集裝箱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105章 精英宿舍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57章 張玄素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313章 糧票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2章 立志於農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74章 畫大餅第6章 請蝗儀式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6章 請蝗儀式第296章 偶遇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53章 捕魚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339章 傳播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64章 勝利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