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

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

李泰倒沒想到,幾年時間朝廷上面的朝臣也已經有了如此變化。

細細數來從當初自己創立農業學府到現在也已經有了六七年的光景了,一些人扛不住時間的侵蝕也是正常的事。

如今回到了長安,也是要多去看看這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老臣了。

李泰稍稍收斂情緒看着呂才道,“初質,農業學府和鄭白渠那片試驗田發展得如何?”

呂才道:“回稟燕王,在您走後,農業學府的每年畢業學生差不多維持在五千人左右。

不過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基本上投在了杜相所領導的大運河津口,以及河南地區的農學社。

同時廣州地區也年年有派遣學員過去,甚至有學員病死在廣州回不來了!”

李泰聽到呂才的話,心下忍不住感到黯然,道,“感謝學員們的貢獻,如果有父母的,撫卹好他們的父母。若孤兒,則將他的名字銘刻在農業學府的校史中。

但長安與廣州間的交流,要繼續下去!”

理由非常的簡單,因爲華夏自古以來到了農民手中的土地都是那種破碎的碎片化土地。

更不要說,誰也不知道荒郊野嶺的有什麼東西,說不定直接跑出一隻飢餓難耐的大貓,然後就沒然後了。

別看高陵農業學府每年畢業的學生有五千,但這五千人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太少了。

一開始,李泰也認爲,劉仁軌,褚遂良學習了自己建立了學校的模式後,這些學校就能在大唐各個土地上不斷建立。

畢竟科學實驗這種東西是不講道理的,砸錢砸時間下去,很多時候就是打水漂。

說實話,在廣州的甘蔗倒這幾年種植出來了,而且畝產也在學子們的努力加加大。

或者說,就算方方正正的一塊,那在它的周邊肯定也是有很多有楞有角的碎片化耕地。

然後李靖回家怕是連釣魚的魚塘都還沒有建好,就又被李世民給拉過去打仗,爲自己的滅國功勞再增添一筆。

如今這長江以北,多少有一些零星的農學社了!”呂纔對着李泰回答。

而製作一條運河或者道路能讓廣州區域跟長江流域溝通起來,那蔗糖行業纔算能有未來。

這一種情況哪怕在現代社會都沒什麼太大改變。

這讓李泰知道了戰部天賦這種事情後,便思索着應該怎麼樣把它民用化。

說實話,比較起其他按部就班的安排,李泰對這個纔是最關注的。

而幽州的幽州學府,餘杭的江南學府,甚至在廣州也建立了農業學府,但實際上每年的學生李泰覺得也很難超過八千人。

不過,呂才突然想到了什麼,對李泰道,“燕王,此事可不可以拜訪一下代國公?”

李泰思索着一下,對呂才道,

所以李泰不追求什麼跨越時代的技術,比如現在手搓黑火藥,製作TNT什麼的。

環境的安穩是發展開發的基礎條件,若是連這基礎他條件都沒有,那就別多想了。

這樣的情況下,物資放在洛陽,相對來說轉運方便。

但也就只是到這種程度了,想更進一步發展卻是交通限制了廣州的整體發展。

但李靖,自己到底是看過不少大唐電視劇,而李靖自然是一個怎麼都繞不開的人。

雖然多少有一點吃着碗裡的,想着鍋裡的貪婪模樣,但李泰明白,在大唐現在的耕地上強行推行什麼機械化工業化是沒前途的,只有黑龍江那一片的區域,才能滿足自己的計劃。

說實話,對比起薛仁貴未來會發生什麼李泰還真不清楚,畢竟自己也不怎麼看評書。

“走廣州的道路也儘量規劃好,能走水路的走水路,沿途多建立一些學院的據點驛站,方便學員們順利往來。”

“不過,戰歌只是對我們農業學府出來的學子有效,那種純粹由其他百姓組成的勞動團體,雖然我能感受到他們的進步,但距離戰部天賦還相當遙遠。”

但在黑龍江的黑土區域,走得是美國的大農場主的模式。

只不過,李泰所希望的就是把軍隊中的東西從軍用轉化成民用,保留它高效的特點,但是能讓這些東西更加普及化,以及更加安全而已。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一手建立的農業學府模式,需要投入的資源有些太多了。

至於不放在長安而放在洛陽,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李泰感覺自己的物資若放在長安,怕會被自己的老爹三天兩頭的打秋風。

“在?!”在門口的作爲門神的兩人,馬上就反應了過來,對着李泰說道。

否則也就是奢侈品,頂多隨着大唐資源有所傾斜,成爲了軍需用品。

這就好像每一個省市的211和985的數量比較有限一樣,不是國家不希望有更多的強校能夠出現,而是每一個省市的資源就這麼多,甚至國家手上的資源就這麼多。

“李靖?”李泰聽到這話倒是有幾分的驚疑,道,“他能讓伱進他家門?”

呂才聽到李泰的話,倒帶着幾分茫然,

呂才說道這裡,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繼續道,“至於另外一點就是,鄭白渠修建出來已經三年有餘,土地經過三年照顧,已逐漸恢復上田應該有的肥力。

李泰點點頭,雖然自己離開了長安,但是農業學府到底是發展順利。

哪怕現代也是一樣,實際上不論是官方糧食產量,還是一個地區的人與耕田的比值,黑龍江都是華夏首屈一指的糧倉。

“呂才明白,所以一部分的人,會讓他們沿途尋找合適的地點住下,就地組建農學社。

“既然代國公已經辭任,那就多多去詢問一下代國公也沒什麼事,薛仁貴,祖長明!”李泰果斷大聲的喊道。

如果沒通過鄭白渠,李泰直接給自己圈下了一大片的土地,那李泰根本就沒有進行嘗試機械化工業化的種田模式。

所以在洛陽的渡口興建起來後,李泰便讓呂纔在洛陽修建各種各樣的倉庫了。

但前幾日他以足疾辭任,現在已經成了散官,有軍事問題詢問,應當不當緊吧……”

甚至就算有關李靖本身的歷史雜書自己也看過一些,知道李靖前腳跟剛剛跟李世民辭職,後腳跟好像就不知道什麼地方的邊疆異族犯賤侵略大唐。

倒不是說,戰爭促進了科技的發展,而是戰爭本身就是人類組織競爭進化的最高效模式,

每一個強大學校的背後,都有一個無比厚實的經濟體作爲重要支撐,否則好的學校是支撐不起來的。

畢竟李泰所重視的卻是普及,如果做不到普及的話,那戰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但等到李泰親眼看到了幽州農業學府連兩百人的畢業生都沒有,李泰就知道自己的學府模式只能自己搞,其他人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這不僅是靠黑龍江地區得天獨厚的黑土地,更重要得是幾乎碾壓其他產糧地的耕種模式。

不過這東西是實驗性質的,李泰也沒太大把握,懷着幾分得之則幸,不得我命的想法。

“李靖以足疾辭任?”李泰聽到這話,心中更驚訝了。

自從您讓我們在洛陽建立了渡口,我們在洛陽那邊儲蓄的物資卻是越來越多了。”

因爲這一種模式,真就不太適合關中平原這點土地。

不過,這某種程度上是集體化的農業生產,而且是超過五百人以上的集體化生產,除了官方的軍屯以外,實際上平民百姓的屯田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同時洛陽因爲京杭大運河,除了去蜀地,去其他地方都是四通八達。

尤其在農業的工業化方面,中國傳統農業大省因爲土地碎片化的原因很難推行機械化。

但即使如此,因爲道路的崎嶇,以及距離大唐中心的遙遠,這讓甘蔗想要運輸出來真的是相當困難。

這也是自己來到了幽州,見到李淳風弄出來的幽州學府,這才真正確定的一件事情。

所以,基本上軍用的東西相對來說都是更加高效,極端,甚至致命的東西。

這時代前往廣州那種地方,哪怕官道也有很多崎嶇,一路上別說什麼人爲打家劫舍,單單是蚊蟲叮咬,水土不服,就足夠了讓人受罪了。

“現在還不知道原因!”呂纔對李泰搖頭道,“我也曾經嘗試過非樂科的其他班級進行嘗試,基本上都能形成戰部天賦,從而提高他們田間幹活的效率。”

因爲不可能直接扛着甘蔗進行販賣,製作成蔗糖幾乎是這一種產品唯一的銷售方式。

只不過燕王只是一個想法,但真正落到實處的,卻是要自己去跑斷腿了。

所以,李泰就是進行這方面的實驗而已,爲得是將來開發黑龍江那片黑土地做準備。

只不過,李泰跟這時代的人有種最大的區別就是,李泰有種軍用轉民用的思維。

“代國公很難說話嗎?收小麥時遇到,感覺代國公很好說話,甚至邀請我去他家裡坐坐!”

這讓這一片一年頂多一熟的土地,生產出了全國最多的糧食。

“諾!”呂才點點頭,燕王的想法總是這般的大氣。

畢竟在幽州的時候,燕王所展現得可都是高人一等的智者風範,彈指間佈局整個幽州,讓幽州大大小小的勢力全部爲己所用。

這就讓自己必須要未雨綢繆的準備好,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應該要怎麼樣挖掘黑龍江那一片黑土地的潛力,就這一點上來說,自己必須要爲將來做好準備。

當然,那時高句麗肯定沒了,畢竟高句麗若在的話,那開發起來也不方便。

李泰聽到這話,對呂才點頭道,“繼續專研下去很重要,畢竟只是農業學子掌握的戰部天賦,跟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掌握不同的戰部天賦到底不一樣的。”

“戰歌轉化成戰部天賦倒是能成功轉化了!”呂才聽到李泰的話語,第一時間對李泰道,

畢竟自己是通過各種配套設施支撐起了學府模式,而其他的人用舊式的經濟模式,是很難支撐起農業學府這樣的花銷的。

這點大到通過衛星直接看華夏土地上的農耕,小到每一個人到手的土地,幾乎沒有誰手上的土地是方方正正的一塊。

李泰明白前往廣州那種地方,真到了還好說,偏偏這一路上是最難受的。

“爲何會如此?”李泰聽到這話,不由帶着幾分疑惑。

“原本我覺得他身爲朝廷右相,爲這些事情打擾他並不好。

至於自己把一部分的物資儲蓄在洛陽,那是因爲長安與洛陽間的距離算不上遙遠。

別人能能模仿自己建立農業學府,但學不了怎麼對農業學府穩定的經濟支持。

所以我們開始準備逐年減少在鄭白渠的藥材種植,而準備如同燕王您以前的規劃,在餘杭錢塘地區尋找合適的地方種植藥材,然後通過大運河把這些藥材大量的運輸到洛陽。

兩人卻有幾分面面相覷,他們的確是沒想到,燕王會這般沒下線。

“這些天,你們先跟着呂山長,尤其山長去代國公家時,你們就是農業學府的學子,跟過去聽聽軍神的軍事見解,能偷學多少就是你們的本事了!”

“等將來航運業有所發展,不說航運能在大海上航行千里,只要能做到沿我們大唐海岸線進行航運,那廣州就不會再成爲我大唐的流放之地,而是能夠生產甘蔗的寶地了!”

其他任何的組織,哪怕輸了未必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但唯有戰爭,命只有一條,失敗者有千萬種的理由,但唯有勝利者,那就是比對方更加優秀。

畢竟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着啊!

“對了,我讓你研究增加畝產實驗進行得怎麼?你的戰歌能讓農民形成戰部天賦嗎?”

且不說先期的各種土地,後期各種的實驗素材,這些都是資源。

所以,現在李泰在研究的什麼耕種的工業化規模化的實驗,實際上就是爲了打敗了高句麗之後去開發黑龍江那一片土地準備的。

因爲到時候,哪怕自己鼓勵移民,但往高緯度地區移民肯定是件難事,哪怕到時候海運發達起來,怕也很多人不願意過去種田。

但李泰相信,任何時代一個國家的軍用技術,就是這個時代科技的最巔峰。

自古以來,教育從來都是最花錢的行業,這東西就是無底洞,只要你還有錢,那就肯定會發現還有值得教育投資的地方。

但回到長安,不對,甚至連長安的大門都還沒進入呢,燕王的智者風範怎麼就消失殆盡了,甚至連偷學這種事情,都這般光明正大的說出來。

“怎麼不願意?”李泰看着兩人問道。

“臣等願意。”薛仁貴果斷回答,祖長明也馬上反應過來,那可是李靖,大唐軍神李靖,自己能有機會偷師爲什麼不去!

至於孔雀、呂才和杜楚客,一個個擡頭望天花板。

很是顯然,原本對長大的燕王還有幾分陌生,但現在看着燕王那充滿彈性的底線,果然這個很燕王。

(本章完)

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281章 閻家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315章 鋼鐵城第157章 張玄素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146章 挖牆腳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406章 貞觀十五年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63章 阻擊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4章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23章 糖衣炮彈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141章 馮盎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62章 突襲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15章 冬日將近第68章 繼續科考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78章 真正好處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50章 戰爭將起第523章 決戰第449章 考成法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524章 交鋒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7章 馬周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122章 馬球場的見聞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291章 風雪中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71章 漕運稅收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226章 錦衣衛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46章 收錢一貫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
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281章 閻家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315章 鋼鐵城第157章 張玄素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146章 挖牆腳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406章 貞觀十五年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63章 阻擊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4章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23章 糖衣炮彈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141章 馮盎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62章 突襲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15章 冬日將近第68章 繼續科考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78章 真正好處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50章 戰爭將起第523章 決戰第449章 考成法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524章 交鋒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7章 馬周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122章 馬球場的見聞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291章 風雪中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71章 漕運稅收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226章 錦衣衛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46章 收錢一貫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