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

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

是的,李泰到底小看了呂才的能力。

對呂纔來說,讓他自己創造出一個方案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有一個方案作爲對照,甚至是提綱挈領,讓呂才以此爲基礎去處類似的事,那都有種得心應手的感覺。

一件件事在呂才安排下,不論是突發的,還是心裡有數的,都能有序處理。

這一件件事在呂才的節奏下有序推進,就彷彿是呂才天生的能力。

就好像修建這洛陽津口,雖然呂纔沒經歷過,但有着馬周建設渭水津口的經驗,有着幹活積極的高陵徭役,有着絕對能信任的學府學子,以及孔雀調度出來的布匹與糧食。

呂才發現修建這津口好像也不是很難,按部就班的推進也就是了。

而就是這種按部就班的推進,一件件事情的有序安排,卻給所有人一種呂纔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能力,但回過頭來,洛陽津口卻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建設。

計劃書上說要幾天,呂才那就真的能做到幾天,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就算偶爾出現什麼意外遭遇,像誰因爲大熱天熱暈了,像本地地痞過來鬧事,呂才也都一件件踏實的去解決。

正常來說,一個州縣的刺史與刺史之間是不能私下裡往來的。

事實上,李泰也沒擔心,畢竟最終限制杜如晦的只是基層管理度量衡的人員。

薛大鼎制定了一個水渠修繕計劃,然後讓派人送給李泰修改一下,這很合乎清理吧。

馬周當初把所有事交給呂纔來幹,呂才也全部幹得井井有條,自己給呂才的命令,呂才也都有序完成。

因爲李泰的注意力重新被那批運輸物資的農業學府學子們所吸引。

尤其杜如晦與馬周兩人帶着天津徭役一路幹活過來,基本上都按照着杜如晦與馬周兩人的規劃,把大運河說清理也就清理了開來,讓薛大鼎看得更羨慕了。

在幽州與滄州這兩處,因爲李泰多少有幾分行政之權,所以一定程度上能輔助他們。

王有方聽到李泰的話,馬上恭敬的從李泰手中接過李泰當場寫好的信件便匆匆離去,去跟滄州的薛刺史進行彙報了。

莫說大唐,就算整個華夏曆史上都沒有州縣投資州縣的事,這操作起來就比較難了。

薛大鼎更多隻是秉承着能借來最好,不能借來拉倒的想法,派個人過來試試而已。

如果滄州真無關緊要,那李泰說把徭役借給也就借給了。

這些人都是從農業學府畢業的高質量農業人才,李泰有什麼好說的,馬上從王玄策手上調度來大量的耕牛,開始開墾天津周邊的土地。

“嗯,當初在高陵共事過!”李泰點頭。

但即使如此,看着呂才兩個月的時間,便把洛陽津口給建設了出來,把算科與墨科的學子安排在了這洛陽的津口,李泰還是感覺到了驚訝。

不過薛大鼎居然主動給李泰上交計劃書,這是李泰所沒有想到的。

李泰沉默了片刻,對王有方道,“我寫一封信,你交給薛刺史,並告知薛刺史,今年我對天津徭役有所安排,並沒多餘徭役抽調出來。

薛大鼎的使者開口道,“在下滄州錄事王有方,奉滄州薛刺史之命向燕王求助,在下有一封薛刺史手書,請燕王過目!”

“不論怎麼說,若想讓滄州複製整個天津的模式,並讓滄州未來的發展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按部就班的發展……這需要朝廷方面的同意才行!”

李世民的目光略過全部的內容,李泰的整個計劃書,更是做得一覽無餘。

好吧,這傢伙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看看能不能白嫖一下,反正也就損失一份手書而已。

畢竟自己總不能說就是你沒機會修建的鄭國渠,這位滄州刺史參與了。

但正因爲滄州重要,這就讓李泰不得不考慮,是不是要藉助這機會掌控滄州的發展方向。

因爲薛大鼎是跟着李泰一起建設過鄭國渠的,見過鄭國渠的工作效率。

但若是薛刺史願意等待的話,明年倒願意把幽州修路的一部分徭役借給薛刺史。”

而有關大運河的事,在呂才重新回高陵後,李泰倒沒有再怎麼的關心。

從此以後,北方地區就算出現災荒,通過京杭大運河,滄州地區的糧食,也能源源不斷的向北方各地運輸過去救急。

不得不說,這種才幹還是驚訝到了李泰。

可以說不論地勢,還是水紋,甚至漫長的海岸線,都能把天津城的發展在滄州上進行復制,完全能夠成爲北方的重要糧倉。

若馬周跟杜如晦缺人了,也能直接從洛陽津口調度人才。

平常都是李泰想着要怎麼樣把資金給別人,然後才把這一個工程給修建起來。

但再後來的州縣,因爲已經出了李泰的權利範圍內,更多的要他們自行處理了。

當然,真實目的是想從李泰手裡借用天津徭役,甚至薛大鼎表態了,只要燕王願意調度這批人過來修繕水渠,那滄州百姓定然對燕王感激不盡云云……

李泰看看薛大鼎的整個計劃書,說實話,薛大鼎的整個計劃書製作得挺詳盡的。

但自己所要得可不僅只這麼一點而已,自己想要的是整個滄州的發展方向。

這第一步,自己就要在滄州推廣小麥,如果這步都不能順利執行進行下去,那其他的也都不用多說了,還是經營好幽州這一畝三分地比較的好。

只要他們開口,數量多自己不敢保證,但數量少的話,十幾二十人,還是調度得出來的。

怎麼樣,你羨慕不羨慕,高興不高興……李泰怕被打!

“既然燕王與其相識,不如便是讓其使者,前來說說也就是了!”李淳風道,

“畢竟燕王您有滄州的行政之權,薛刺史前來向您借人,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正如此,如果只從縫縫補補的角度,在滄州這地方修建這些水渠也就足夠了。

雖然一直以來李泰都清楚,呂纔不簡單,畢竟自己手下明確覺醒類精神天賦就呂才而已!

不過津令,一般上都是渭河水道上的管事與倉管,通過行政命令直接把他們調度過來讓他們在地方上就任,不過最少也要到達津令的程度,算是從九品的小官。

說實話,自己來到了幽州,對幽州周圍各個區縣多少有幾分自己的認識。

在這樣的情況下,調度的算朝廷人才,而不是燕王府的人才。

爭取在秋末前完成土地開墾,把小麥不說幽州,至少在天津先全普及開來。

但如果說想讓滄州更進一步發展,甚至成爲幽州糧倉,那這樣的規劃就不夠全面了。

但真正問題是,自己給他資源簡單,自己要怎麼樣把錢糧回收回來。

房玄齡聽到李世民的話,眉頭卻也微微皺眉,很久沒有聽到這個名字了,沒想到這高麗使者纔剛離開不久,燕王便是來事情了。

李泰思索了一下,到底還是寫了一封信件,開始通過六百里加急向李世民送過去。

現在李泰看了看,這時代居然有人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跟自己一樣都重視基礎設施。

畢竟自己雖然有管理滄州的行政之權,但權利歸權利,能不能動用這一份權利,還是要朝廷同意的。

上游有三大水系匯入滄州,貫穿東南西北,交叉縱橫,有20多條河流匯聚9處入海。

另外,杜如晦在永濟渠這段水道上並沒阻止農業學府與幽州分校的學子就任倉管。

自己頗焦急李泰的回話,但自己人微言輕,一個從九品的錄事哪裡敢多說什麼,只能焦急的等待着。

畢竟大家都有製作水利設施的經驗,知道怎麼樣從李泰這裡騙錢(劃掉),求取投資。

真是人才啊!

所以,面對薛大鼎過來拉投資,自己說什麼都要擠出一點資源來給他。

面對李泰給出的發展計劃,李世民倒沒第一時間答應批覆,而是把這份計劃交給房玄齡,道,“玄齡,青雀從幽州送來了一份有關滄州的計劃,伱來參詳參詳?”

畢竟杜如晦帶着馬周,到了六月份末時纔算完成了已經準備良久的滄州段運河事宜。

說到底,現在的大唐還是以農耕文明爲主的封建社會,像滄州這地方真的很有潛力。

所以,在杜如晦與馬周兩人繼續去下個州修繕時,薛大鼎派人送着書信過來了。

與之相比,倒是自己多少有幾分圖謀滄州的想法,只不過現在自己連幽州都還沒完全發展起來,卻要出手發展滄州,多少有幾分蛇吞象的感覺。

王有方很疑惑的看着李泰看了看手上的書信後就愣了下來。

自己到了地方,組織下徭役,無論如何都到達不了修鄭國渠時,高陵徭役的效率。

“薛大鼎成爲滄州刺史了嗎?”李泰抓了抓腦袋,倒有幾分發矇。

等到將來滄州有了收成,滄州再分成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通過生產糧食、棉花或者海產品進行還債。

雖然多少有幾分掩耳盜鈴,但卻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滄州這地方,地處冀中平原東部,地勢低平,起伏不大,境內河流衆多,素有“九河下稍”之稱。

簡單的說,第一步推廣小麥種植,第二步推廣棉花,第三步,依託海洋發展漁業,把滄州打造成北方的魚米之鄉。

不過轉念一想,以燕王的性格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自己來大唐了,這麼主動找自己要投資的這是開天闢地第一個。

讓牛好好休息一天,很快就能讓這些黃牛與耕牛開始幹活了,這運轉效率直接拔升起來。

畢竟朝廷在基層的人才真沒多少,現在有一批人隨時能夠頂上,他們自然將就着用了。

這時候,清淤完成的運河,的確帶給了李泰相當大便利,至少耕牛不需要走陸路慢悠悠的趕路,而是能全部運輸上運河乘船順流而下,一日便到達天津。

真沒見到呂纔有什麼匪夷所思的操作,但就這麼按部就班的把事情做好了。

該怎麼說呢……李泰看到了呂才的回信時,那真的是愣愣的。

最重要得是滄州全境都在大運河上,這樣的大糧倉更能把糧食運輸到北方絕大多數地點。

薛大鼎甚至不能派遣人手去幽州地界,但誰讓李泰有幽州周邊數州城市的內政管理權呢!

說實話,李泰不覺得薛大鼎會認爲自己匆匆派遣一個人過來,自己就肯定會借徭役給他。

“燕王,您認識這位滄州刺史?”李淳風看着李泰驚疑的樣子好奇道。

所以,房玄齡從李世民手中接過這份計劃書,看了一會兒後,道,

“燕王的意思是,先讓幽州把運河與港口的收益拿出來,用來給滄州進行全面建設。

李泰看着薛大鼎手上的這一份手書,到底明白了薛大鼎的意思。

就在李泰專心致志發展天津甚至整個幽州的農業,讓自己徹底擺脫對糧食不安感時,滄州刺史薛大鼎派人前來,希望能借助天津徭役修建滄州境內的水渠。

“好!”李泰點點頭,很快便把這使者叫進來。

退一萬步來說,李泰讓呂才把精通算學與墨科的學子留在洛陽津口打磨,多少也是給馬周準備好了相應的人才。

李泰感覺,隨着今年農耕開墾,明後年小麥收割,自己以後就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了。

白鶴過去從使者手中接過手書,打開後送到李泰手上。

李泰的這份有關滄規劃,第一步正式在滄州地區推廣小麥的想法,很快便送入到李世民所在的兩儀殿中。

如果僅只是徭役調度,對整個行政層面來說倒是沒什麼難事。

這件事需要朝廷蓋印作爲擔保,以避免將來出現人走款息,不再還債的情況。”

“玄齡,你覺得怎麼樣?”李世民看着房玄齡說道。

“朝廷的稅賦爲先!”房玄齡道,“只要不需要朝廷出錢,讓燕王把錢糧拿出來在河北道上折騰,總歸對大唐有利!”

李世民也感嘆:“青雀有無中生有的陶朱之才,在一處地方便能富庶一處地方,真好啊!”

(本章完)

第317章 稱心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160章 託付第15章 冬日將近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27章 曲轅犁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523章 決戰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13章 糧票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337章 廉租房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74章 畫大餅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96章 呂才的堅持第92章 熬出頭了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419章 杜荷第64章 勝利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484章 占城稻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317章 稱心第523章 決戰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50章 戰爭將起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1章 火種計劃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325章 毛紡織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86章 心黑第168章 嶺南舊事
第317章 稱心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160章 託付第15章 冬日將近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27章 曲轅犁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523章 決戰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13章 糧票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337章 廉租房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174章 畫大餅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96章 呂才的堅持第92章 熬出頭了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419章 杜荷第64章 勝利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484章 占城稻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317章 稱心第523章 決戰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50章 戰爭將起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1章 火種計劃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325章 毛紡織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86章 心黑第168章 嶺南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