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大明王侯

完本感言又完本了。說實話,心裡有點失落,那種心情就好像養了多年的nv兒嫁出去了似的,塞得滿滿的心裡突然變得空空的,不知道怎麼辦纔好。。看了看大明王侯發第一章的時間,發現正好是2010年的10月13日,到今天正好一年,我發誓我真不是故意造成的這種巧合。感謝大家這一年來的支持,厚愛,感謝那些hua錢訂閱的朋友,老賊是個很靦腆的人,靦腆到要大家hua錢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只可惜老賊要靠大家八方支援的稿費餬口,所以儘管故意裝作一副毫不在意,無所謂的清高模樣,可一雙賊眼珠子還是情不自禁的瞄着各位的錢包,眼神裡幽幽的綠光訴說着對黃白之物的渴望……好,我就是這麼虛僞。這本書到這裡就算是告一段落了,155萬字,給大家講了一個xiao故事,故事的是大明洪武二十九年冬天,真正着重墨詳寫的,只寫到建文二年,主角蕭凡穿越古代這四年的故事。月蓉盟主曾跟我說,要我儘量多寫點,老賊在此說聲抱歉,辜負盟主厚愛了,原本設定的故事大綱只到此爲止,寫多了怕大夥說我灌水,騙字數的事我從來不屑幹,那麼,就到此爲止。關於新書。新書換個口味,換個思路,想試試都市類的,我寫過兩本歷史了,大明王侯尤覺寫得艱難,因爲它是建立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很多我自己覺得有趣的橋段,細細思量之後往往只能放棄,因爲它受到真實歷史的制約,想放開思路,卻又將後續情節陷入了死衚衕,常常感覺史書就像重口味的nv王,被她綁住了思路,還不停chou我鞭子……所以,我覺得還是試試都市類的,可以讓我放開手腳寫,不必受束縛。不喜歡都市類的書友,等我發新書以後,不妨試着看幾章,如果幾章之後覺得吸引不了您,那是我的錯,如果能吸引而您又不看,那是你的錯(這句話抄襲路邊某飯館)。至於發新書的日期,我想不會讓大家等太久,最遲不超過11月底,現在開始休息一個星期,然後開始琢磨大綱,存稿。爲什麼這麼勤快?前天早上去買油條,愕然發現現在油條漲到8mao錢一根了,8mao啊!!尼瑪這豈止是坑爹,簡直是坑爺了!由此也ji發了我的危機意識和上進心,生活如此艱難,我有什麼資格休息那麼久?認命!發瘋幹活!攢錢娶媳fu。。。好了,囉嗦了這麼多,主要是想跟大家嘮嘮嗑兒,發點牢sao,寫書很苦很累,牢sao其實ting多的,真要我全部說完,估計這章超萬字。最後,再次真心感謝各位書友們,謝謝你們的不離不棄,謝謝你們願意hua錢,這是實在話。下本書,咱們不見不散!深深鞠躬!

至此,華夏北部千里草原大漠,全部納入大明版圖,遵服大明天子王化,大明疆境達到華夏有史以來最大,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亞平原,直接與極北的羅剎國接壤,疆域之闊,遠邁秦漢唐宋,兵威之盛,直令萬邦臣服。

北征大軍還未班師,總兵官蕭凡罪惡的雙眼又瞄上了西邊的瓦刺,和東邊頻頻侵擾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國……

建文五年un,大毒梟王貴代表大明天子出使倭國,已經jia還大寧府,數萬朵顏三衛將士充入大明衛所軍中,只剩一根光桿的脫魯忽察爾代表大明天子出使瓦刺,兩位使節分別向瓦刺的首領瑪哈木和倭國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獻上代表大明親善和睦的友好特產——福壽膏……

天朝上國皇帝陛下所賜,瓦刺首領和倭國幕府將軍幸福得快爆炸了……

大明建文七年十月,蕭凡奉旨再次領兵西征,戰事持續半年,毫無懸念的將瓦刺各部納入大明版圖,並建立哈密都指揮使司。

建文九年六月,大明天子派兵“進入”倭國,由於倭國乃大明太祖皇帝當初欽定的十五個不徵國之一,大明派兵進入倭國自然不是爲了討伐日本,而是冠以“查緝福壽膏”的名義,經過舉報,聖明的大明天子這才發現原來福壽膏不是什麼好東西,所以必須派兵查禁銷燬,以免此邪物流入大明境內,荼毒大明百姓子民…… 。

什麼?你家幕府將軍上癮了?整個日本的幕府大名和公卿都上癮了?……大明天子表示抱歉,下次送禮物我們一定仔細檢查以後再送。當然,將軍和公卿們既然戒不掉,你們這輩子吸食福壽膏,我們大明管飽,前提是我大明必須在你國土上永世駐兵,並且……聽說你們倭國的特產是銀子?銀子是個好東西呀……

文治與武功齊頭並進,大明建文年呈現南北宋百年後鮮有的盛世氣象,天子儒法並舉,內聖外王,百姓豐衣足食,藩屬蠻夷臣服。

建文五年除夕。

天子朱允炆御駕南下,率滿朝文武官員赴南京應天孝陵,祭拜於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陵前。

禮部尚書鄭沂恭立於陵前,一篇駢四儷六,ua團錦簇的祭文念得ji昂頓挫,鏗鏘有聲。

朱允炆垂首跪於陵前,身後左側跪着的是他的長子,於建文三年正式冊立的皇太子朱文奎,而他的身後右側,卻赫然正是與他相得多年的臣子兼好友蕭凡。

三人身後的yu石臺階下,滿朝文武百官靜靜跪在下面。

天空下着細雨,不時呼嘯而過一陣寒冷的北風,江南冬天的雨如同情人溫柔的纖手,纏綿悱惻,情深意濃。

祭臺上,禮部尚書鄭沂仍在念着祭文的內容,裡面的意思蕭凡一句也聽不懂,而跪在最前面的朱允炆也雙目失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顯然他也沒怎麼聽進去。

不知過了多久,鄭沂彎下腰,悄聲提醒道:“陛下,陛下!臣已唸完,您該向太祖高皇帝叩拜了……”

朱允炆甩了甩頭,回過神了,沉默了一會兒,命人點起火盆,然後伸手接過一個托盤,托盤內,一柄鏽跡斑斑的剃刀,一份泛着淡黃e的度牒,還有一件疊得方方正正的灰e僧袍。

失神的雙眼凝視着托盤內的三樣物事,許久,朱允炆眼眶漸漸泛上淚光,嘴角卻勾出淡淡的笑容。

“皇祖父,孫兒沒有辜負您的囑託,這座江山,孫兒將它打理得週週到到,兵威之盛,家國之強,不遜漢唐兩宋,百姓富庶,朝堂清明,萬邦臣服……孫兒沒有丟掉您jia給我的江山,相反,孫兒讓大明愈發強盛,皇祖父曾經予孫兒的這三樣物事,孫兒用不着它們,不但孫兒用不着,我的子子孫孫都用不着,我朱家的家訓傳於子孫萬世,我會告訴後人,我們不會害怕敵人,更不會躲避敵人!……皇祖父,這三樣物事,孫兒現在將它們還給您。”

喃喃念畢,朱允炆淚中帶笑,將托盤輕輕扔進了火盆裡。

盆內薪火閃耀,瞬間吞噬了它們。

彷彿完成了一件心願一般,朱允炆瞧着盆內的火舌晃動ian舐,輕輕呼出一口濁氣,靈臺頓時一清。

蕭凡跪在他身後,探首瞧了瞧,看不真切,不由小聲問道:“陛下,這麼多人看着,別玩火了……你燒什麼呢?”

朱允炆深深道:“朕燒的……不過是以往的恐懼,懦弱,那些一直套在朕心頭,久久不能解脫的枷鎖……”

恭敬朝孝陵叩首之後,朱允炆站起來,回身環視面前黑壓壓跪着的文武百官。

目光落在蕭凡身上,朱允炆眼中浮上濃濃的溫情。

這位布衣朋友,在他內外jia困,危機重重之時,總能看到他的身影,那麼堅定不移的站在他的身邊,與他共同面對,共同承擔,卻從來不曾抱怨過一句,彷彿爲他這個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應當應分,天生該承擔的責任一般。

旁人眼裡的朱允炆,是天子,是真龍,是天下共主,只能伏首叩拜,這世上只有蕭凡看他的目光裡,從來沒有討好,沒有畏懼,這麼多年過去,他深邃的眸子裡倒映出的影子仍舊那麼的純淨無暇,一如當初江浦縣初遇時的那個酒樓小掌櫃……

朱允炆忍不住唏噓,當初若非蕭凡,自己今日又是怎生景況?還是萬人之上,天地一人的共主嗎?還是開創大明第一個盛世的聖明君主嗎?沒有他,或許今日的自己,穿着一身灰e的僧袍狼狽逃竄,躲避篡逆之王的追殺…… 。

想起皇祖父曾經的告誡,帝王是孤獨的,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因爲帝王必須絕情,帝王的一生不可能有朋友……

朱允炆啞然失笑,仰望灰的天空,默默道:“皇祖父,您錯了,誰說帝王不能有朋友?孫兒若無蕭凡,今日將是何種境地?看來聖明神武的您,也並非全是對的……”

一股難以言明的ji動和感懷涌上心頭,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朱允炆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蕭凡。”

“臣在。”

“平燕逆,收朵顏,驅北元,納瓦刺,闊我大明版圖,強我大明兵威,復我漢家jing神,蕭凡,這一切全因有你……”

“全託陛下信任,臣不敢居功。”

朱允炆的眼睛威嚴的掃視羣臣,沉聲道:“朕不是瞎子,滿朝文武也不是瞎子,你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裡,今日,在我大明太祖高皇帝陵前,朕有一道旨意……”

“……英國公蕭凡公忠體國,功在社稷,朕決意,晉蕭卿之爵,爵封……齊王!世襲罔替,子孫萬世承襲,蕭凡,當初平燕之時,反敗爲勝的一戰乃濟南攻防,濟南一戰,你贏得漂亮,朕便將濟南予你爲封地,以此紀念你爲我大明社稷立下的赫赫功勞。”

朱允炆的話音落下半晌,臺階下的百官沒一人出聲,連蕭凡自己都楞住了。

封王?

這個……你在開玩笑?異姓王啊,你朱家的王爺被削得七零八落,現在你卻多封一個異姓王,……你不怕言官的口水淹死你?

臺階下跪着的百官們神e複雜語還休,這天子未免也太大方了,大明的王爺你當成不值錢的破爛嗎?說封就封,連聲招呼都不打便下了旨。

不少御史言官們張嘴便yu反對,眼角一瞟,卻見人羣中,jian黨們的目光冷颼颼的盯着他們,言官們情不自禁顫抖了一下,忽然想到蕭凡貌似溫文爾雅的外表下隱藏着的狠厲手段,今日若擋了他晉爵的路,將來他會怎麼對付我?

言官們不怕死,他們的弱點是名聲,把名聲看得比命還重,衆所周知,蕭凡的強項便是毀人名聲,不打不殺不罵,偏叫你名聲掃地,生不如死……

反過頭來想一想,短短數年內,這個年輕人率領朝廷大軍攻城掠地,百戰百勝,將大明的疆域擴充了近三分之一,如此開疆闢土的豐功偉績,就算封個王爵,似乎……並無不妥。

言官們尚在支持與反對中搖擺不定時,jian黨們則欣喜萬分的伏首拜道:“陛下英明,齊王國之柱石,功在社稷,王爵之位實至名歸!吾皇萬歲,齊王千歲——”

英國公府。

現在已經改成了齊王行宮,行宮內下人們喜氣洋洋,從宮裡調配來的宦官宮nv們穿梭其中,宮宇之內一片祥和。

朱允炆好奇的打量着正殿內的橫樑,伸手比劃着高度,然後搖頭嘖嘖道:“蕭讀,你這正殿不行,按制應該再高一些,不如朕命工部派匠人,拆倒重建……”

穿着暗黃四爪金龍王袍的蕭凡面帶苦e道:“陛下,你能不能消停點兒?你是來我家做客的,哪有客人一進就拆主人家房子?我家房子就這樣ing好的,不必再建……”

朱允炆笑道:“可你這行宮未免太寒酸了,你不介意,也不能委屈你的幾位王妃呀,我堂堂大明齊王一家子擠在這麼小的行宮裡,說出去叫人笑話朕這個天子小氣……”

“不必了,臣總共就四個王妃,一點都不擠,要那麼大的房子幹嘛?”

坐在一旁相陪的畫眉,江都,紅橋,鶯兒四nv一齊狠狠白了蕭凡一眼,瓊鼻一皺,同時輕哼出聲。

陳鶯兒清楚自己相公與當今天子的jia情,也不避諱朱允炆,伸出纖手狠狠掐了一把蕭凡肋間軟泛着酸味道:“相公怕是記錯人數了?咱們王府難道真只有四位主母嗎?昨晚不知是誰趁大家不留神,半夜鑽進了抱琴的被窩,早起一瞧,抱琴的抓髻已然盤成了fu人髻……這會兒你倒把人家抱琴忘了?”

朱允炆聞言噗嗤一笑,眼中升起熊熊八卦之火,急切道:“哇!堂堂王爺幹出這種事,太傷風敗俗了!說說,詳細說說……” 。

四nv同時掩嘴輕笑,垂首不語,俏面羞得通紅。

蕭凡尷尬的咧了咧嘴,乾笑道:“誤會,全都是誤會……昨晚喝多了,進錯了房間。”

朱允炆咂mo着嘴,喃喃道:“看來朕又得給你下旨晉封一位側妃了……”

衆人談笑時,朱允炆的貼身太監而聶急步走進殿內,惶然道:“陛下……不好了!”

“怎麼了?慌張什麼?”

“陛下,剛纔皇太子與齊王殿下的長子小王爺一起玩耍,二人玩着玩着便出了

朱允炆皺眉道:“出有什麼打緊?那麼多衛跟着,還怕他們丟了不成?”

而聶擦着汗道:“不是啊陛下,小王爺……小王爺攛掇太子殿下出是因爲……二人商量着找個隱蔽的地方趴在路邊,然後找只順眼的羊幹一票,搶來的財物五五分帳,太子殿下二話不說,欣然景從……”

殿內衆人呆若木

沉默半晌,朱允炆和蕭凡互視一眼,神e變得古怪起來。

柔柔靜靜的江都楞過之後,卻捏着香帕擦起了眼淚,泫然泣道:“你是堂堂王爺,我也是當朝長公主,咱們生出來的孩子怎麼……怎麼偏偏是個土匪子?他……到底是不是我生的呀……”

蕭凡沉默了一陣,忽然噗嗤一笑,臉上神e愈發古怪,樂不可支道:“我敢保證,這孩子肯定是我的種,絕對錯不了……”

朱允炆嘆了口氣,臉上卻帶着深深的笑意:“咱們大明的下一代君臣……唉,真不知要禍害多少羊,不,鄰國……”

建文十年六月。

江南,太倉瀏河。

長江入海口,劉家港。

兩百多艘龐大的海船靜靜停泊在港口,船上各e龍旗飄揚,迎風獵獵,牛角長號低沉的嗚咽,隆隆鼓聲震人心神。

近三萬名大明將士和船員,以及代表大明出使各國的使節,文吏,武將,商人等等一齊站立船舷邊,看着岸上成千上萬圍觀送行的官員百姓,感受着萬衆歡騰的氣氛,衆人iong中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華夏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遠下西洋即將起航,未來將是何等命運在等待着他們?這個世界除了我大明上國,究竟有多大?海洋有多遠?

種種疑問,種種新奇,伴隨着刺ji,ji動,在衆人心中jia織盤旋。

港口最大的一艘寶船上,穿着王袍的蕭凡睜大了眼,興奮的打量着這艘算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座船,ji動之情溢於言表。

“嘖嘖,這麼大的船……它是怎麼造出來的?”蕭凡輕輕撫着船舷猶自散發着漆香的木欄,從心底發出讚歎。

旁邊一名白面無鬚的宦官躬身笑道:“奴婢宣撫副使王景弘,回王爺殿下,這船耗料五千,是我大明如今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船高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帆,可容千人以上,放眼天下,恐怕再也找不出比它更大的船了,此外咱們這支船隊還有馬船,糧船,坐船,戰船等等,均是耗料兩千以上的大船,每艘船上配有火炮和鳥槍,還有許多商人的貨物,我大明上國的出產,如絲綢,瓷器,茶葉等等……”

蕭凡嘖嘖讚道:“這麼拉風的船隊開出去,豈不是跟航空母艦編隊一樣,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橫着走了?如此牛bi的艦隊,宣揚什麼大明國威呀,看到什麼國家直接征服不就得了?”

王景弘楞了楞,思索半晌也沒想明白王爺口中說的“航空母艦”是什麼東西,只得嘿嘿笑而不語。

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朱棣昂然走到蕭凡跟前,他的後面畢恭畢敬站着久違了的馬三保。

蕭凡急忙拱手笑道:“岳父大人,這支船隊就拜託您了,此次出海責任重大,岳父大人辛苦!”

朱棣早已放下了當初的恩怨,聞言豪邁一笑,道:“不過是跑跑船,出使幾個番邦而已,算不得辛苦,賢婿儘管放心,我一定將大明的國威與仁德廣佈四海蠻夷……”

蕭凡趕緊道:“岳父大人此言差矣,出使幾個番邦,廣佈什麼仁德,小婿何必勞動岳父?”

朱棣奇道:“不然你想怎樣?” 。

蕭凡笑道:“岳父大人天生屬於戰場,現在這支船隊有三萬將士,您難道就不想痛痛快快打幾仗?”

朱棣楞了片刻,驚道:“你的意思是……要我挾兵威征服番邦?”

蕭凡點頭道:“那當然,記得小婿曾與您提起過的殖民地嗎?所謂仁德這些東西嘛,拿來當口號喊一喊是可以的,別人信不信是他的事,但咱們自己萬萬不可當真,這個世界的大航海時代馬上要開始了,武力掠奪纔是王道,拳頭大才是真理,岳父大人,您覺得呢?”

朱棣皺着眉,臉上浮起深思之良久,他苦笑搖頭道:“你說的這些,委實有些駭人聽聞,我……唉,不知該怎麼說……戰場,已經離我很遠了。”

“只要您願意,您可以回到戰場。相信我,岳父大人,這個世界很大,很多富饒的地方還是一片空白,只等我們去佔領,搶金銀,搶nv人,搶地盤,在每個我們看上的地方高懸我大明的旗幟,這是我們的使命……”蕭凡語氣魅得像引夏娃吃禁果的蛇。

蕭凡的想法很簡單,如此龐大的艦隊,拿來去宣揚那些無謂的國威,仁德,未免太費了,幾百艘船,三萬人的軍隊,在現在這個冷兵器爲主的時代,足以征服任何國家,有這個實力,爲什麼還非裝成一副愛好和平的樣子噁心自己?

既然已經改變了歷史,不如改變得徹底一些,就當給子孫後代們積攢祖業了,如果全世界都飄揚着大明的旗幟,想必後代就算是敗家子,這麼龐大祖業一時半會兒也敗不完?

征服!必須的!

華夏上下五千年,爲什麼頻頻被外族侵略欺負?

因爲國人太軟弱,被所謂的仁德愚得太徹底,可事實上,文明和強盛往往都是因野蠻而產生的,破而後立,這才符合天理公道,付諸外jia亦是如此,佔領,重建,同化,殖民地的產生就是這套程序,當然,血腥和殺戮是免不了的,爲什麼拳頭大才是真理?因爲拳頭是要拿來揍人的。

朱棣對蕭凡邪惡的提議不置可否,哈哈一笑,便請蕭凡入座艙飲酒。

蕭凡上船是爲了給岳父大人送行,送行酒必然是要喝的。

於是,懷着ji動興奮的心情,蕭凡和朱棣,馬三保等人在寶船上推杯換盞,寶船座艙內空曠如球場,請來的歌nv舞nv搖曳扭擺生姿,酒醉,人亦醉……

隨着微微上下起伏搖擺,蕭凡徹底醉倒了……

朱棣停下杯,與馬三保jia換了一個眼神,眼神中滿是笑意。

長長的牛角號嗚咽聲中,蕭凡捧着腦袋,痛苦的睜開了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陌生的榻,散發着淡淡的漆香,蕭凡出神的瞧了半晌,感覺榻一上一下微微搖晃,舒服得如同置身兒時的搖籃,蕭凡忍不住發出滿足的嘆息,然後伸了一個懶腰。

人生若只如此刻搖曳恬然,生活該是多麼美好……

忽然,蕭凡睜大了眼,眼中散發出驚駭的光芒。

搖曳?

怎麼回事?我到底在哪裡?

忙不迭滾下探首往木格的窗櫺外望去,映入眼中的,是一片粼粼水光,四面環顧,水天一蒼茫無涯……

蕭凡大驚失驚叫出聲:“啊——來人!快來人!”

艙房外一聲豪邁朗笑,朱棣昂然走入,道:“賢婿酒量還未見長進,這可不好啊……”

蕭凡冷汗潸潸,顫聲道:“岳父大人,這……是哪裡?”

朱棣狡黠地一笑,道:“這裡當然是寶船。”

“我……我怎麼還在船上?”蕭凡快哭了。

朱棣眨眼笑道:“你喝多了酒,醉倒了,怎麼叫也叫不醒,只好讓你睡在船上了……”

蕭凡哭喪着臉道:“……我只是來送行的!”

朱棣笑道:“你怎麼不早說?我見你這麼喜歡寶船,還以爲你賴着不想走了,想跟我一起出使各國呢……”

蕭凡:“…………”

喝酒誤事啊!上輩子就是喝死的,這輩子怎麼還不長記

沉默許久,蕭凡抖抖索索往艙房外走去:“岳父大人,你叫船隊掉頭,先把我送回去……”

“那可不行,船隊出使乃重大國事,使命未完便往回走,大大不吉。”朱棣板着臉道。

“我家老婆等我回去吃飯……”

朱棣好整以暇:“放心,你家五位夫人,兩個孩子,還有你的師父師伯,我已命人接出來了,此刻就在這艘寶船上。”

“天子……”

“天子那裡,江都公主已代你打了招呼,說你和家人隨船隊出海遊歷,兩三年便回。”

蕭凡沉默許久,終於覺得味道不對了:“岳父大人,這是你jing心安排好的?”

朱棣哈哈大笑:“不錯,你說的那勞什子殖民地,征服什麼的,我一句也不懂,也不知該怎麼做,現在好了,你親自指揮船隊和將士們,我倒要看看你說的殖民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蕭凡咬牙怒道:“想不到啊……當年與你鬥得天昏地暗,這一回終於着了你道兒,讓你贏了一次,你好yin險!”

“說實話,我很久沒贏過了,贏你的感覺真舒坦……”

“懶得跟你廢話,給我掉頭!”

“不!”

“我跳海死給你看啊……趕緊掉頭!”

“不!”

“你這老王八蛋……說好了啊,征服番邦的時候,你唱黑臉,我唱紅臉!”

“行!”

《大明王侯》完本。

感謝一年來書友們的擡愛,老賊深深鞠躬。

我們新書再見。ra!~!。

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 完本感言)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231章 暗潮又起第100章 文臣威力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102章 削藩兩難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69章 不做君子第61章 拜師學藝第183章 當世大儒第4章 陳府千金第240章 決勝金殿(下)第93章 錦衣發威第61章 拜師學藝第60章 坐而論商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74章 進京趕考第4章 陳府千金第206章 拂曉追擊第98章 香豔麻煩第49章 收婿入彀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98章 香豔麻煩第294章 保定激戰第303章 兼善天下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12章 縣丞靠山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299章 藩王反應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22章 夜下衷腸第90章 臣子不臣第125章 柳暗花明第97章 負荊請罪第76章 千古才子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98章 香豔麻煩第320章 遷都已定第55章 成親之議第17章 化解危機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92章 祖孫密談第270章 大義之名第59章 年幼滄桑第70章 棋盤棄子第250章 甘爲奴僕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206章 拂曉追擊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298章 北平決戰(下)第305章 整頓彈壓第149章 畫眉見父第222章 化解殺機第195章 有女紅橋第231章 暗潮又起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79章 喬遷新居第85章 又升官了第88章 國士拒賄第73章 神功初成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258章 路遇追兵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234章 泡妞大法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268章 救駕邀寵第39章 禍事即臨第212章 完成使命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03章 信念執着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179章 搶奪聖旨第299章 藩王反應第274章 臨戰任將第22章 夜下衷腸第256章 立誓儀式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172章 不歡而散第2章 陳家姑爺第294章 保定激戰第91章 深宮麗人第237章 學子風波第98章 香豔麻煩第51章 皇孫再臨第69章 不做君子第41章 江浦換天第317章 怒毆御史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89章 何以報君第49章 收婿入彀第289章 轉守爲攻第52章 廣告宣傳
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231章 暗潮又起第100章 文臣威力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102章 削藩兩難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69章 不做君子第61章 拜師學藝第183章 當世大儒第4章 陳府千金第240章 決勝金殿(下)第93章 錦衣發威第61章 拜師學藝第60章 坐而論商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74章 進京趕考第4章 陳府千金第206章 拂曉追擊第98章 香豔麻煩第49章 收婿入彀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98章 香豔麻煩第294章 保定激戰第303章 兼善天下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12章 縣丞靠山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299章 藩王反應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22章 夜下衷腸第90章 臣子不臣第125章 柳暗花明第97章 負荊請罪第76章 千古才子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98章 香豔麻煩第320章 遷都已定第55章 成親之議第17章 化解危機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92章 祖孫密談第270章 大義之名第59章 年幼滄桑第70章 棋盤棄子第250章 甘爲奴僕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206章 拂曉追擊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298章 北平決戰(下)第305章 整頓彈壓第149章 畫眉見父第222章 化解殺機第195章 有女紅橋第231章 暗潮又起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79章 喬遷新居第85章 又升官了第88章 國士拒賄第73章 神功初成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258章 路遇追兵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234章 泡妞大法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268章 救駕邀寵第39章 禍事即臨第212章 完成使命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03章 信念執着第265章 化解死局第179章 搶奪聖旨第299章 藩王反應第274章 臨戰任將第22章 夜下衷腸第256章 立誓儀式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172章 不歡而散第2章 陳家姑爺第294章 保定激戰第91章 深宮麗人第237章 學子風波第98章 香豔麻煩第51章 皇孫再臨第69章 不做君子第41章 江浦換天第317章 怒毆御史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89章 何以報君第49章 收婿入彀第289章 轉守爲攻第52章 廣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