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文臣威力

殿內片喧囂。衆大臣梗着脖午副決然赴死的模矯酒得朱元璋不得不承認錯誤,含着一泡老淚承認在討論聖人之言時當衆脫龍內褲這種行爲是不對的。

蕭凡也目瞪口呆的直了眼,原本只是想小小的整朱元璋一下,順順心頭一口惡氣,卻沒想到大臣們的反應如此劇烈,這是個崇尚儒術,信奉孔孟的年代,在這些飽讀詩書的大臣們心裡,孔孟就是他們的偶像,其地位甚至要高於皇帝,他們追捧偶像的程度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容不得旁人對偶像有絲毫不敬,皇帝也不行。於是,“朱元璋悲劇了。

今日殿上這些人除了是朝中重臣之外,還都是當世的飽學鴻儒,在天下讀書人中名望很高,嗜殺如朱元樟者,亦不敢對他們輕易動刀子,否則失了天下士子之心,對大明的江山社稷可就不妙了。

“聯,錯了!”朱元璋抖索着嘴脣,既悲憤又委屈的看着羣臣:“聯明早就下詔罪己,以省聯對聖人不恭之罪”

羣臣又鬧了:“還等什麼明日?賞功不宜早,罰過不宜遲啊!臣等冒死進諫,求陛下即刻下詔罪己!”

“對!陛下當即刻下詔,否則臣願一頭撞死在這玉階之上,以死諫言,求陛下深刻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

“臣附議,臣亦願一死”

“好好好!聯下詔,聯現在就下詔!行了吧?”朱元璋臉色有些發青了,聲調也高了不少。殿內忽然安靜下來。

接着羣臣如同被點着的火藥桶似的,又炸了。

“陛下這是什麼態度?”

“陛下縱貴爲天子,可對聖人還是必須要恭敬的,儒術乃我大明天朝之國學,孔孟亦我等讀書人之至聖先師。陛下聲調太高,這是對聖人的不敬啊!”

“臣願一死,以發陛下深省!””

朱元樟徹底服軟了,他臉色鐵青的擠出一個難看的笑臉,用非常溫柔非常軟綿的語調,低聲道:“聯真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聯”這就下詔罪己,以懲聯之罪過,諸愛卿,如此可好?”

羣臣終於滿意了。

“臣嘗聞聖明天子以孝治天下,陛下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實乃我大明之福啊!大明有陛下這樣英明謙恭的天子,國詐必然延綿千秋萬世,遠超漢唐的盛世之治亦指日可待,臣等深感榮幸,臣等爲陛下賀之!”

“臣等賀之,”

在朱元樟的妥協下。君臣之間的氣氛由劍拔弩張很快轉爲一派祥和,君臣盡歡。

蕭凡張大了嘴,瞪圓了眼,楞楞的看着這一幕似喜實悲的鬧劇,心中的震撼無法形容。

今日可是大開了眼界,觀這些大臣的表現,蕭凡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他更深刻的意識到,在這個崇尚儒家之術的大明朝,文人對皇帝,甚至對天下政局有着何等驚人的影響力,暴戾嗜殺如朱元璋者,亦不敢輕捋其鋒,反而要妥協退讓,自古文人誤國者多矣,可歷朝歷代的皇帝,仍不得不依靠文人來幫他治理國家,因爲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據和官位,仍是天下人心中嚮往和尊崇的頂點,有名望的博學鴻儒。在民間讀書人心中可以稱得上是當代的偶像人物,貴爲皇帝者,也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韙,輕易殺戮。

以後對這幫文人可得小心着點兒,別把他們惹急了,皇帝都不敢惹,我蕭凡更惹不起。

蕭凡是個舉一反三的聰明人,他更深刻的意識到,剛纔在東宮對黃子澄那麼不敬,這種行爲是不對的,對讀書人,要尊敬,要謙卑,更要把他當菩薩一般小心翼翼的供着,早請示晚彙報,一天三柱香”

想到這裡,蕭凡急忙扭頭望向黃子澄。並朝他笑了笑,笑容裡阿諛逢迎諂媚討好的味道很明顯。

黃子澄看到蕭凡的笑容,不由頭皮一麻,渾身冒出了雞皮疙瘩,心中警兆頓生:這混帳小子朝老夫笑得那麼癟人,又在琢磨什麼壞主意想算計老夫?

朱允墳也將這場鬧劇看在眼裡,他和蕭反一樣,感到了深深的震撼,見事件的始作俑者蕭凡扭頭朝黃子澄沒皮沒臉的笑,朱允墳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還哼了一聲。

蕭凡笑容頓時一窒,他忽然想到朱允煩是知道他脫人內褲的奇特本事的,當初他遇刺的時候,正是靠着蕭凡這一手脫褲神功才化險爲夷,扭轉乾坤。蕭凡心中不由一陣慶幸,幸虧朱允煩跟他交情好,沒向朱元璋檢舉揭發,不然讓朱元樟出了這麼大的醜,自己死個百八十次是肯定不夠他解恨的,

蕭凡立馬扭過頭,對朱允煩憤怒的目光視而不見,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經過這一場鬧劇,經筵當然無法繼續下去了。羣臣一齊向朱堯璋施禮,然後退出了武英殿,朱允墳,黃子澄和蕭凡三人留了下來。

朱元樟一直面帶微笑的目送羣臣出了殿門,待到他們的身影消失不見,朱元璋的臉色忽然變得鐵青,眼中的殺機愈盛。

“蕭凡,剛纔的一幕,你都看見了嗎?”朱元璋冷冷問道。

“陛下,臣看得清清楚楚。”蕭凡趕緊躬身回道。

朱元璋冷眼膘了黃。然後語帶殺機和深意道!“嗯,看清楚了就好,公”小的那一幕好好記在心裡,你會受益非淺的,”

蕭凡一凜,急忙恭聲應是。

礙於黃子澄在,朱元璋的話不能說得太明,因爲黃子澄也是這些清流大臣中的一員,而且還是領頭人物,不過朱元璋心中一口惡氣實在難嚥,於是便隱晦的告訴蕭凡,以後你一定給老子好好當個奸臣把這幫老傢伙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幫老子出口氣。

蕭凡是個聰明人,朱元樟話裡的意思。他當然聽懂了。

朱允墳上前稟道:“皇祖父,孫兒與黃先生和蕭侍讀商量了一下”削藩之事,孫兒向您稟報一下。”

朱元璋神情淡然的點了點頭。

朱允煩將黃子澄洋洋灑灑寫了十幾頁的“削藩十策”遞給朱元璋。

朱元璋隨手翻了翻,神情不置可否。

將它輕輕擱在龍案上,朱元璋淡淡道:“這是誰的主張?”

黃子澄上前道:“陛下,這是老再所寫。”

朱元璋瞟了他一眼,目光中的神色有些失望。

“黃愛卿之主張,殊爲不妥,絕不可行,此法實爲打草驚蛇,聯雖相信皇子們不敢謀反,但江山社稷不容冒險,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行此險法。”

朱元樟冷冷一句話,便完全否決了黃子澄的主張。

朱允墳看了看臉色難堪的黃子澄,小心的插嘴道:“皇祖父,蕭侍讀也是這麼評價的,不過黃先生立意還是不錯的,削藩之事,宜早不宜遲”

朱元璋頗有些詫異的看了看蕭凡,意外道:“蕭愛卿也認爲此法打草驚蛇?”

“陛下,臣剛纔在東宮,確實是這麼說的。”

朱元璋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道:“蕭愛卿可有妙法?不妨說來聽聽。”

蕭凡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後緩緩道:“陛下,臣想先知道陛下的意思。陛下是否下定了決心削藩?若下定了決心,臣的法子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奏效,而且有把握將削藩的影響降到最低。若陛下對削藩之事猶豫未決,臣便不敢妄言,以免間陛下骨肉之嫌。”

朱元璋深深的看着蕭凡半晌,這才道:“削藩之事重大,聯說實話,聯確實沒有下定決心,畢竟皇子們都是聯的骨肉,聯若削藩。怕的是天下大亂,更怕寒了皇子們的心。聯不相信,聯的皇子們會擁兵自重,暗藏禍心。蕭凡,削不削藩,聯自有考慮,你不妨將你的想法說來聽聽,臣子的責任是爲天子提供建議,給天子分憂,採不採納你的建議,那是天子的事。”

蕭凡猶豫道:“臣,”不敢言。”

葉伯巨是怎麼死的?就是上書直言藩王之弊,被朱元璋盛怒之下拿入京師,最後活活餓死的,有這麼一個反面教材在前面,蕭凡怎敢對這麼敏感的削藩之事輕易開口?

朱元樟不耐煩的敲了敲龍案,道:“說錯了話也無妨,聯赦你無罪。”

蕭凡暗暗撇嘴,你是皇帝,想射誰就射誰,當然無罪,我的膽子可小得很,這不是逼着給我找不自在嗎?

猶豫了半晌,蕭凡終於還是決定說了。

朱允墳是個不錯的朋友小衝着這一點,自己就不能藏着掖着,如果能在朱元樟活着的時候將削藩之事順利解決,那是最好不過了,朱允墳也不至於只當了四年的短命皇帝。

再說,朱元障不是射了無罪嘛,有他射在先,我還怕什麼?

於是蕭凡嘴一張,便待說出削藩的主張。

誰知朱元樟適時的擡手攔住了他,然後對侍立殿內的宦官們揚聲道:“爾等都退出去,關閉殿門,任何人不得靠近,違者夷族!”

宦官們趕緊退了出去,並關上了武英殿的殿門,殿內只剩下了朱元璋等四人。

朱元樟緩緩掃視三人,沉聲道:“今日之事,事關重大,萬不可泄露半句,只限於你我四人知道,謀事而不秘者,先輸一着,你們要記住。”

“臣遵旨!”黃子澄躬身道。

朱元璋盯着蕭凡,嚴肅的道:“蕭凡,你要記住,今日所言之事,若聯知道外面泄露了風聲,聯便要你人頭落地!”

蕭凡嚇得渾身一顫,急忙道:“臣遵旨。”

接着蕭凡又指了指黃子澄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如果是他泄露出去的,那怎麼辦?”黃子澄立馬對蕭凡怒目而視,不過蕭凡並不在意,做人做事要公平,就算泄露了風聲,要罰總不能罰我一個人吧?合着我臉上刻着倒黴鬼三個字不成?

朱元璋重重一哼,怒道:“聯一樣要你人頭落地!”

蕭凡深深拜服:“陛下處事公正嚴明。不偏不倚,臣佩服得”五體投地,五體投地哇!”

“以下不算字數

早上進了第名,當時還欣喜了一下,結果現在又掉到了口名,離第舊名還差的多票,心情很沮喪

看來我天生沒有拿月票獎的命啊……

這是第一更,晚上還有第二更,不過可能很晚了,今天碼字狀態不怎麼好:

第178章 伊人無蹤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117章 王臣交鋒第211章 三進三出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35章 貌似忠厚第297章 北平決戰(中)第18章 陳氏先祖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31章 狐假虎威第211章 三進三出第95章 王臣鬥毆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76章 千古才子第85章 又升官了第107章 金殿面聖(下)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44章 江浦來客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278章 兵攻大名第217章 戰事結束第276章 殺質祭旗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2章 夜下衷腸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102章 削藩兩難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46章 醉打皇孫第10章 陳府陰雲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49章 收婿入彀第201章 借刀殺人第45章 冒牌太孫第17章 化解危機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108章 身陷死局第28章 貌合神離第67章 近慕天顏第222章 化解殺機第138章 御前激辯(下)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276章 殺質祭旗第310章 決意除奸第120章 隱形駙馬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220章 紅橋夜奔第136章 北平軍報第33章 道爺發火第52章 廣告宣傳第83章 杖下忠臣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163章 再次洞房第219章 殺機暗伏第178章 伊人無蹤第42章 塵埃落定第84章 錦衣重開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232章 紈絝心聲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82章 先抑後揚第234章 泡妞大法第66章 洪武召見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8章 太虛道長第92章 祖孫密談第8章 太虛道長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215章 迎戰主力第108章 身陷死局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191章 逼王見駕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301章 再試深淺第65章 各爲其主第254章 會面朵顏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100章 文臣威力第289章 轉守爲攻第291章 雪上加霜第240章 決勝金殿(下)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72章 忠義信仰第10章 陳府陰雲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51章 皇孫再臨
第178章 伊人無蹤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117章 王臣交鋒第211章 三進三出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255章 收買成功第35章 貌似忠厚第297章 北平決戰(中)第18章 陳氏先祖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31章 狐假虎威第211章 三進三出第95章 王臣鬥毆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76章 千古才子第85章 又升官了第107章 金殿面聖(下)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44章 江浦來客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278章 兵攻大名第217章 戰事結束第276章 殺質祭旗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2章 夜下衷腸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102章 削藩兩難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46章 醉打皇孫第10章 陳府陰雲第257章 敲打紀綱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49章 收婿入彀第201章 借刀殺人第45章 冒牌太孫第17章 化解危機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108章 身陷死局第28章 貌合神離第67章 近慕天顏第222章 化解殺機第138章 御前激辯(下)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276章 殺質祭旗第310章 決意除奸第120章 隱形駙馬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220章 紅橋夜奔第136章 北平軍報第33章 道爺發火第52章 廣告宣傳第83章 杖下忠臣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163章 再次洞房第219章 殺機暗伏第178章 伊人無蹤第42章 塵埃落定第84章 錦衣重開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232章 紈絝心聲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82章 先抑後揚第234章 泡妞大法第66章 洪武召見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8章 太虛道長第92章 祖孫密談第8章 太虛道長第198章 短兵相接第215章 迎戰主力第108章 身陷死局第181章 城外送別第191章 逼王見駕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301章 再試深淺第65章 各爲其主第254章 會面朵顏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100章 文臣威力第289章 轉守爲攻第291章 雪上加霜第240章 決勝金殿(下)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72章 忠義信仰第10章 陳府陰雲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51章 皇孫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