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祖孫密談

朱元璋恢復了從容之態,仍舊像往常般將頭靠在椅背上,眼睛半闔似睡着了一般,像一隻正在打盹兒的老虎,剛纔御花園裡發生的事情彷彿完全忘卻了似的,平淡的老臉看不出一絲表情。

朱允墳坐在他身側,神色顯得很緊張。

今日御花園發生的事,給了他一個非常良好的契機,他打算趁着這事將他心中埋藏數年的隱憂坦白的告訴皇祖父。時也勢也,今日此時,正是絕好的機會。

“皇祖父”朱允墳帶着幾分怯味的開口。

機會確實是絕好的機會。可藩王之策是皇祖父自立國後效漢之劉邦實行的一個基本國策,平早裡多次向羣臣提起,以此爲生平得意手筆,不時拿出來炫耀他的文治武功。

而此時他要說的,卻是將這個國策完金推翻,他無法想象皇祖父聽過之後是怎樣一番暴怒的情形,這話太犯忌諱了,簡直是觸龍逆鱗,也許,“皇祖父一怒之下,會廢黜他這個皇太孫也不一定。

老年的朱元樟,脾氣喜怒無常,對身旁的宦官,大臣,甚至後宮嬪妃動輒以殺戮,而乒越來越剛慢自用,對待犯錯之人的手段也越來越血腥殘酷。朱允憤是他的孫兒不假,而且因懿文太子之故,朱元樟平素對他也十分疼愛,幾乎是到了溺愛的程度,可是這一次”這一次是他疼愛多年的孫兒當面反對他定下的國策。朱元樟還能保持現在的淡定從容嗎?

然而,話已在悄間,箭已在弦上,錯過今日,再無合適的進諫良機了,此時蕭凡的話反覆在他腦中迴盪:“殿下,你是大明未來的國君,難道連跟祖父說真話說實話的勇氣都沒有嗎?你若一輩子都這麼軟弱,那些叔叔們看在眼裡。他們會怎麼對你?君弱臣強的局面,能全怪罪於臣嗎?君若不弱,臣子怎敢強?你的軟弱性子正是給你那些叔叔們絕好的謀反機會呀!”

朱允坡死死咬緊了牙。額頭上的青筋暴跳,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神色間漸漸有了一股決然的堅定。

真話都不敢說一句的人。連男人都算不上,有何資格做皇太孫?有何資格統駐萬千臣民?難道我朱允煩一輩子就這麼一直軟弱下去嗎?那豈不是叫等在殿外的蕭凡瞧了我?要做皇太孫,我今日便先做一個敢說敢做敢當的男人大丈夫!

朱允煩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掙扎裡,卻不知道朱元璋的眼睛不知何時已然睜開,眼中露出洞察一切的睿智光芒,他沒有出聲,連呼吸的頻率都不曾改變,就那樣坐在椅子上,靜靜的看着掙扎當中的朱允墳。就像一隻守侯在巢穴邊的母鷹。等着它的小雛鷹破殼,等着它搖晃着自己站起來,等着它學會自己生存,等着它鷹擊長空……

孫兒終究要長大的,朱元樟目光中的含義很複雜,有期待,有欣喜,有不捨,更多的,是祖父對孫兒的慈愛慈愛藏於他滄桑的渾濁的眸子裡,一直那麼的深沉,凝重。

終於,朱允坡開口了,神情一片義無返顧的堅決。

“皇祖父,孫兒想問問您,“您對今日四皇叔的舉止,如何看?”朱允煩的性格決定了他無法直接了當的提出藩王之弊,只能從側面進入正題。

朱元樟緩緩的吁了一口氣,平板着的老臉露出淡淡的笑容。終於說出來了,從朱林口出不敬之言的那一刻起。朱元璋就在心裡跟自己打賭,賭他一向懦弱怕事的孫兒敢不敢在他面前提起藩王之弊,現在孫兒終於提出來了,只可惜這個話頭顯得太過委婉,不夠氣勢,但是朱元璋已經很滿意了,一個男人如果能戰勝自己心中的恐懼,天下何事不可爲?

“允坡,在祖父面前,何必還來這一套旁敲側擊,有什麼話直言便是。”朱元璋的語氣充滿了鼓勵。

朱允墳擡頭望向朱元樟。卻見他臉上一片平靜,看不出喜怒,朱允墳咬了咬牙,忽然將胸膛一挺,然後直着腰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凜然道:“皇祖父,今日孫兒冒死進諫,藩王之策,有利有弊,然則孫兒權衡數年,發現其弊大於利,孫兒以爲藩王之策”,當廢!”

朱允墳話音已落。東暖閣裡死一般的寂靜,良久無聲。

等了半晌,意料中的龍顏大怒並未發生,朱允墳不由好奇的擡起頭小心翼翼的望向朱元璋。卻見朱元暗臉帶笑意,一臉溫和慈愛的瞧着他。見朱允煩擡頭,決然中又帶着幾分惶然的模樣,朱元璋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傻小子!祖父有這麼可怕嗎?祖父雖然殺過不少人,但祖父對你可是一直疼愛到有子裡的,說了兩句實話而已,你何至於怕成這樣?”

朱允墳久懸着的一顆心瞬間落回到胸腔中,懵慨記縣睛眨只兩下。眼眶開始泛紅,溼“皇祖父”你嚇死孫兒了!”朱允墳帶着哭音埋怨。

朱元樟伸手撫着他的頭頂。溫聲笑道:“過了自己這一關。以後你這一生便是平坦大道。天下再沒有什麼事情能難住你了。孫兒,你要記住,你是大明的皇帝,這天下所有的臣民皆要向你跪拜,世上沒有任何人能讓皇帝感到害怕,一個有着畏懼心的臣子是好臣子,但一個有着畏懼心的皇帝,絕不是好皇帝!明白了嗎?”

朱允墳使勁點頭。

朱元璋收回手,復靠在椅背上,淡淡道:“說說你對藩王之策的利弊之見,咱們祖孫倆也該統一一下看法了。”

“藩王之利很顯然,以皇室直親戍守天下各地,可保天下不亂。可令邊疆無憂。統兵之權盡握於藩王手中,可以保證我朱明江山永遠姓朱,不必擔心外姓武將篡權奪位,歷觀各朝各代,以執掌兵權者篡位奪權最多,如唐高祖李淵,以太原留守之高位起兵奪了隋朝天下,如宋太祖趙匡胤,以殿前都點檢掌了兵權,於陳橋驛黃袍加身,奪了後周的天下,皇祖父鑑於歷朝亡國的教,採用劉邦的藩王之策,分封皇室親王戍守各地,這樣便免於兵權落入外姓之手。最大限度的保證我朱明天下之兵權,盡掌於朱家子孫手中,徹底杜絕了統兵武將篡位的可能”

朱元璋徐徐點頭,當初分封諸王,他確實是這麼考慮的。

“藩王之策的弊端呢?”

朱允坡頓了頓,語氣忽然變得憂慮起來:“兵權都掌握在叔叔們手中,他們爲孫兒保邊疆,擊外敵,叔叔們皆功在社稷,可是皇祖父,外敵入侵,由叔叔們對付,但如果叔叔們對孫兒有異心,不肯奉孫小兒爲主。指揮他們麾下的軍隊掉過頭來謀反。孫兒如何對付?”

朱元璋聞言眼皮飛快的跳動了幾下。叔們對他的忠誠是天日可鑑的,不可不識好歹云云”

可是今日御花園裡朱柑對朱允煩的不敬。卻給朱元璋狠狠的敲響了一記警鐘。

聯的兒子們,真的忠誠嗎?現在他已不敢肯定了。

懷疑與猜忌,如同在紙上打翻的墨汁越浸越深,延綿不絕的蔓延,滲透,”

從朱豬對朱允墳不敬的那一刻起,藩王的忠誠便開始在朱元樟心中動搖,懷疑。他忽然覺得,這麼多年來,他做了那麼多,付出得那麼辛苦,留給子孫後代的江山卻並非如他所想象的那般牢不可破,相反,這座江山隱患良多,危機四伏,而這些隱患危機的源頭,竟是他分封各地的皇子們!

難道自己死了以後,唐時玄武門之變的慘劇會在我朱家子孫的身上再次重演嗎?

骨血相殘,這叫朱元璋情何以堪!

定了定神,朱元樟深深的望着朱允墳,把他剛纔提出的問題又扔了回去。

“叔叔們若不願奉你爲主,你當如何處治?”

朱允墳對這個問題似乎早有答案。他挺直了胸,坦然答道:“其一,以德收其心,其二。以禮束其行,其三。削減封地,其四。改封異地

朱元璋認真的聽着,忽然道:“如果這四條都行不通,你的叔叔們仍舊要反呢?”

朱允墳眼睛直視朱元璋小目光中一片堅毅,凜然道:“他們若反,那便反吧,孫兒該做的禮數都已做到,叔叔們若還執迷不悟,孫兒也只好拔刀相向了!”

朱元璋聽了之後良久不語,眼睛緩緩閉上,蒼老的手指漫無節奏的敲擊着龍案,似乎在評判朱允墳的應對之策。

許久之後,朱元樟睜開了眼,道:“得道者多助,這幾條應對之策不錯。無論禮數,還是大義。你都站住了腳。若真實施出來。你的叔叔們縱是起兵反你。恐怕也是師出無名,天下人不會站在他們那邊的,這些應對之策是你想出來的嗎?”

朱允墳一楞。隨即面帶赧色的搖搖頭。

朱元璋瞧着他微紅的面孔,頓時了悟:“是黃子澄想出來的,還是蕭凡?”“是蕭凡。”朱允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蕭凡”朱元樟神色不定,手指在龍案上輕輕敲着。喃喃自語道:“弱冠小兒,竟對時勢把握得如此精妙,聯莫非還是小看他了?”

朱允墳走出武英殿時,神態已經變得很輕鬆,他感到肩上的擔子輕了許多,心中的隱憂也淡了許多,他對皇祖父有着一種盲目的崇拜,他覺得不論任何事情到了皇祖父手裡都能輕鬆解決,藩王之策

出了殿門,外面的陽光微微刺眼,朱允坡眼睛眯了一會兒,慢慢睜開時,卻見門口處,蕭凡和一名宮裝女子目瞪口呆的相對而立。不論是動作還是神情,皆一動不動。如同兩尊泥鑄木雕的雕像一般。

朱允煩看見蕭凡,展顏笑了,一邊笑一邊朝他們走近,口中道:“蕭侍讀,你進去吧,皇祖父宣你進,你們,你們”在幹什麼?”

朱允墳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這,光天化日之下,蕭凡竟被一名女子抓住了要害,而且抓了那麼久”

朱允墳驚叫之後,兩人才像被巫婆灑了復活水似的,同時醒覺過來。然後二人像觸了電似的各自彈開。二人臉色各異。宮裝女子又羞又憤,臉紅得快滴血了,而蕭凡則毫不顧及儀態的兩手揉搓着下身,齜牙咧嘴,臉色疼得蒼白無比。

扭頭看了看蕭凡。朱允墳忍住了即將衝口而出的大笑,這個蕭凡,真不害臊,大庭廣衆之下被女子抓住了那裡,幸虧沒人看見,不然非把他裝進籠子裡遊大街,太傷風化了。扭過臉,朱允墳更想瞧瞧哪個女中豪傑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如此主動奔放的公然抓住小蕭凡,一看之下,朱允墳頓時有種當場暈厥的衝動。

“皇姐?”朱允煩眼睛瞪得圓圓的,下巴快掉地上了。

“皇姐?”聽到朱允墳如此稱呼那位女子,蕭凡也失聲驚呼。

“我的皇姐!不是你的,瞎叫什麼呀!”

兩人說話的功夫,皇姐已經羞憤欲絕了,雖未經人事,但再愚鈍的人也該明白剛纔自己手中抓的是根什麼東西了,好死不死的恰好被朱允墳看到,過”這叫她以後怎麼做人?

將朱允墳狐疑的目光在二人身上轉來轉去,這位可憐的皇姐再也承受不住目光中的曖昧之意,手指顫抖着指向蕭凡和朱允煩,語帶哭音道:“你,,你們,”

蕭凡趕緊兩手一攤,然後露出很無辜的表情。

朱允墳見皇姐一副羞憤的模樣,很沒眼力見兒的湊上前神秘的保證:“皇姐放心,打死我也不說!”

聽到朱允墳這句欲蓋彌彰的話,縱是她和蕭凡根本沒什麼,也變成有什麼了。

女子的眼淚終於滾落臉龐,使勁瞪了蕭凡一眼。然後捂着臉哭泣着跑掉了。

朱允墳沒去追她,而是神色不善的盯着蕭凡。

蕭凡神色很鎮定,面不改色道:“我知道剛纔令姐的動作一定讓你產集了誤會,我可以解釋的,”

朱允墳似笑非笑道:“好啊,你解釋吧。我這兒聽着呢”

“國事高於一切。皇上還在裡面等我彙報工作呢”

ωωω•тт kān•co

“站住!你別想溜,好好解釋一下,爲何我皇姐會抓着你的”爲何會發生那種事?”

小事實是這樣的,你皇姐剛纔一不小心差點摔倒,你知道的,人在危急時刻,手就會到處亂抓。結果我悲劇了。那個被她抓到蕭凡一臉很吃虧的表情。

朱允煩直哼哼:“這麼巧?換了你是我,這番鬼話你會信嗎?。

“小不信。”

“那就換個真實點兒的解釋,別糊弄我。”

“小好吧,我重新編一個,事實是這樣的,剛纔我內急,於是想幹脆在殿門口撒一泡,結果你皇姐正好跑來,見我的動作很不雅,有傷風化,義憤填膺之下,便抓住了我那裡,不准我隨地大小便”

朱允煩恍然:“原來是這樣

這回換蕭凡傻眼了:“你相信了?”

朱允墳板起臉:“不信!你這傢伙嘴裡沒一句實話,我待會問皇姐去,若被我知道你非禮了她,我饒不了你

“小太孫殿下,你已經看得很清楚了。事實上”是我被她非禮啊”。

“哼!眼睛是會騙人的,反正我不信,皇姐不會做出這等事情。”

“小對了,這個皇姐”到底是你哪個姐姐啊?。

朱允墳眼中露出戲德之色,悠然道:“她是我的長姐,被封江都郡主,不過呢,你就算對她有想法也來不及了,她早就被許給長興侯耿炳文的兒子耿蘑,由於我父懿文太子早薨,她爲父守孝三年,故而許下親事後一直未嫁,如今孝期已過,皇祖父怕是要動嫁孫女的心思啦”

蕭凡若有所思:“她的“初抓,沒了,我的“初被抓,也沒了,兩人都失去了寶貴的第一次,誰該給誰紅包呢?””以下不算字數”

今日還有一更,不過要等到晚上了,嗯,也許很晚,!

第88章 國士拒賄第246章 苦情掌櫃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55章 成親之議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31章 狐假虎威第129章 嚴旨追兇第290章 招降朱棣第229章 大興武事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221章 舉身赴宴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297章 北平決戰(中)第86章 生財之道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36章 預謀尋釁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288章 牌位解危(下)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177章 情海生波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82章 先抑後揚第151章 無義老道第75章 冤家路窄第298章 北平決戰(下)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80章 師生暗戰第21章 夜半魅影第99章 經筵鬧劇第288章 牌位解危(下)第146章 蕭凡入獄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63章 生存問題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128章 烏合之衆第227章 紅橋進門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137章 御前激辯(上)第93章 錦衣發威第129章 嚴旨追兇第148章 暗流涌動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53章 帝王祖孫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43章 不解風情第44章 江浦來客第220章 紅橋夜奔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262章 衣錦還鄉第171章 以德服人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191章 逼王見駕第252章 欲收朵顏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22章 夜下衷腸第162章 勢力漸成第29章 月黑風高第28章 貌合神離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186章 後顧無憂第263章 上門提親第35章 貌似忠厚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168章 豔圖風波第141章 火場獲救第116章 敲詐勒索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11章 破家縣丞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146章 蕭凡入獄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73章 神功初成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79章 喬遷新居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244章 專治不服第294章 保定激戰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15章 無妄之禍第37章 以牙還牙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92章 祖孫密談第183章 當世大儒
第88章 國士拒賄第246章 苦情掌櫃第214章 前鋒殆亡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55章 成親之議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31章 狐假虎威第129章 嚴旨追兇第290章 招降朱棣第229章 大興武事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221章 舉身赴宴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297章 北平決戰(中)第86章 生財之道第185章 再見佳人第36章 預謀尋釁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288章 牌位解危(下)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177章 情海生波第313章 賓客盈門第82章 先抑後揚第151章 無義老道第75章 冤家路窄第298章 北平決戰(下)第275章 傳檄天下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80章 師生暗戰第21章 夜半魅影第99章 經筵鬧劇第288章 牌位解危(下)第146章 蕭凡入獄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281章 三寶太監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218章 凱旋歸來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63章 生存問題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128章 烏合之衆第227章 紅橋進門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306章 沒事找事第137章 御前激辯(上)第93章 錦衣發威第129章 嚴旨追兇第148章 暗流涌動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230章 改革難行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53章 帝王祖孫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43章 不解風情第44章 江浦來客第220章 紅橋夜奔第216章 韃子敗退第262章 衣錦還鄉第171章 以德服人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191章 逼王見駕第252章 欲收朵顏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22章 夜下衷腸第162章 勢力漸成第29章 月黑風高第28章 貌合神離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186章 後顧無憂第263章 上門提親第35章 貌似忠厚第187章 後院失火第168章 豔圖風波第141章 火場獲救第116章 敲詐勒索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11章 破家縣丞第224章 刺殺道衍第146章 蕭凡入獄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73章 神功初成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79章 喬遷新居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244章 專治不服第294章 保定激戰第192章 裝瘋賣傻第15章 無妄之禍第37章 以牙還牙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92章 祖孫密談第183章 當世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