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冤家路窄

個斯女人多好,摺扇輕搖。騎馬倚橋,月下孤燈夜風花雪月淡品人生,一切都是那麼的淡定,儒雅,從容,不爭不吵不鬧,人不知而不慍,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

蕭凡一直想做個斯文人,哪怕是裝,也要努力裝個斯文人的模樣出來,斯文代表着涵養,有文化,在這個以士大夫爲統治階級的年代,斯文人是最吃香的。

可是偏偏有人非逼得蕭凡露出猙獰的本來面目,天犯賤,沒辦法,人犯賤,不可活。

也許是蕭凡看錯了這個年代的讀書人,他們並不是個個都溫文儒雅,也有那犯渾耍賴的滾刀肉,也許是這個年代的讀書人看錯了蕭凡,溫文的外表並不表示他有溫文的性格,,

總之”蕭凡動手了,說揍就揍,毫不留情。

在書生嗷嗷的慘叫聲中,蕭凡拳腳如雨點般落在書生的身上。掩得書生毫無還手之力,一番痛揍下來,真真是酣暢淋漓,蕭凡自己都出了一身汗。

袁忠趕緊上前攔阻道:“公子,別打了,再打就出人命了”。

“別攔我,讓我好好揍他一頓!太氣人了,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欺負老實人也不是你這般欺負的,太過分了!”蕭凡一邊揍一邊嚷嚷,神情很悲憤。

書生嗷嗷慘叫,嘴裡還不服輸的喊道:“打得好,只管打!打死了我進棺材,你上菜市挨刀,兩人都省事”

蕭凡只好停了手。

這塊滾刀肉很不好打發,他似乎是存心找碴兒的,而且很有自虐傾向,好象是爲了逃避什麼,這種事蕭凡前世也幹過,爲了不想上學,大冬天的故意洗冷水澡,把自己弄感冒了便去醫院開張病假條,眼前這書生乾的就是這事。

不管他什麼目的,蕭凡卻不能再跟他糾纏下去了,號房不會等他,考生若遲到了,根本不準進去,自己犯不着跟這書生較勁,前途性命要緊。

書生躺在地上猶自哼“哼:“你等着”你毆打讀書人,這事跟你沒完,我到應天府衙門擊鼓告你去,”

蕭凡蹲在他身前,笑道:“你告我?我問你,你認識我是誰嗎?”

書生怒哼道:“我管你是誰,反正我告定你了,”

蕭凡嘿嘿壞笑兩聲,站起身,狠狠一腳把書生踹得打了個滾兒,冷冷道:“你都不認識我,上哪兒告我去?讀書把腦子讀傻了?”

說罷蕭凡朝袁忠使了個眼色,袁忠會意的點了點頭。

瀟灑的揮了揮衣袖,兩名親軍侍具領路,帶着蕭凡飛快的沒入人羣之中,步行往貢院走去。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揍人,就是這麼簡單。

書生猶自躺在地上直哼哼,他被蕭凡揍得鼻青臉腫,一身白淨的長衫佈滿了腳印,筆墨籃子打翻在一旁,標準的受害者模樣,引無數圍觀百姓同情不已。

袁忠一揮手,剩下的七八名親軍侍衛呼喝着趕走了圍觀的人羣。

袁忠蹲在書生面前,冷冷道:“別嚎了,明人不說暗話,咱們都知道怎麼回事,你這是存心找碴兒,揍你你也不冤

書生慘兮兮的翻着白眼,一副不久人世的模樣:“吾命休矣,這廝毆打讀書人,我活不成了,應不了試了”我要告他,還有你們,你們助紂爲虐,”

袁忠不耐的掏出腰牌,金燦燦的腰牌上刻着“大明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百戶

“看見腰牌了嗎?有種你就告吧,你有幾個膽子,惹得起咱們錦衣親軍?”袁忠不得不掏出腰牌嚇唬他,方纔蕭凡給他使的眼色,意思就是要他幫忙平事的。

錦衣衛雖然廢除了,但錦衣親軍的名聲仍在民間有着不小的威懾力,一般情況下,尋常百姓或讀書人,只要看見這塊腰牌,便是天大的冤屈仇恨,也不敢再吱聲了,得罪錦衣親軍可不是鬧着玩的,下場不是一般的悽慘。

誰知這書生卻不買帳,看到袁忠的腰牌後,愈發大怒:“你錦衣親軍又怎樣?我乃朝林學士,你敢抓我,咱們便到天子面前評理去!”

袁忠吃了一驚,失聲道:“翰林學士?你是翰林學士?翰林學士”考秀才?你沒病吧?,小

書生怒道:“你以爲我願意啊?還不是太孫殿下逼着我”。

說到這裡書生猛地一驚,急忙住了口。

可這半句話聽在袁忠耳中,他頓時明白怎麼回事了。這可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事情麻煩了,原來這位竟是太孫殿下千辛萬苦請來幫蕭凡做卷子的大才子,”

應試的揍了代考的,這事兒鬧的,,

袁忠冷汗都下來了,他知道太孫殿下有多看重蕭凡,他更知道天子下了旨,蕭凡若這次考不上秀才。便要拿他問罪,現在還沒開考,考秀才的唯一指望便被蕭凡狠揍了一頓,

“這個”這個大人,剛纔多有得罪。這個,呵呵,哈哈,所謂大人不記小小人過,剛纔的事,實乃誤會一場”大人,辰時三複快到,號房要進人了,不如讓我們送您到貢院,如何?”袁忠堆起了討好的笑臉,爲了殿下,爲了那咋。讓他看得順眼的蕭凡,這忙無論如何都得幫。

書生自是不明白爲何向來飛揚跋扈的錦衣親軍忽然前倨後恭,對他客氣起來,楞了一下之後,仍舊大聲嚷道:“不去!不考了!我受此重傷,如何應得院試?不考不考,說什麼都不考了,”

袁忠的臉頓時苦澀無比。

他是武人,刀光劍影他不怕,就怕跟讀書人比嘴皮子,如何說服這位網被痛揍一頓的大才子心甘情願的參加院試,幫蕭凡做卷子呢?袁忠煩惱了,換了是他是這書生,他也死活不會再去呀,被人揍了還得屁顛兒屁顛兒跑去幫人做卷子,這年頭的人就算犯賤也不會賤到這種程度。

苦口婆心,好說歹說,袁忠口水都耗幹了,書生仍舊硬邦邦的一句話:不去!

袁忠耐性終於耗幹了,站起身冷冷道:“這位。矢不去隨便你,袁某不勸了,但袁某再說向,做人羔誠信,你之前應了太孫殿下,現在又尋機反悔,做人不是這麼做的,你若不願,何必之前答應太孫殿下?你這種讀書人,哼!我一介武夫都瞧不起你!”

書生被袁忠說得一楞,接着臉上浮現羞愧之色,仔細想了想終於哭喪着臉。跺腳道:“罷了罷了,今日我便踐了太孫殿下之事,回頭再與那廝理論!”

袁忠鬆了口氣,大手一揮。對手下的親軍侍衛道:“弟兄們,前面開道,馬上送這位大人去貢院,快!快!”

兩名親軍侍衛一左一右將書生一夾,生怕他再反悔似的,立馬架起書生健步如飛,一行人眨眼之間便絕塵而去。

到了貢院門口,親軍侍衛迫不及待將書生往門裡一扔,再將書生的筆墨籃子一件一件的扔了進去,拍了拍手。大夥兒這才鬆了口氣。

書生滿頭霧水,不沾親不帶故的,這夥人如此好心的把他送進貢院。一路上快得跟家裡着了火似的,這年頭的錦衣親軍熱心到這地步了?

直到被搜完身。進了號房,書生才猛地一拍腦袋,驚疑自語:“他們怎麼知道我答應了太孫殿下的事?這是羣什麼人吶?”

袁忠一直盯着書生的身影消失在貢院門內,這才輕鬆下來。

一名親軍侍衛遲疑着對袁忠道:“百戶大人,若這書生進了號房,認出了蕭公子,不願給他做卷子,那怎麼辦?”

袁忠嘆了口氣,道:“咱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剩下的事兒,還得看蕭公子他自己,這是他們讀書人的事,咱們管不了那麼多。”

江南貢院。

位於秦淮河南畔,夫子廟中心地帶,貢院建於南宋年間,由當時的知府史正志初創,初爲縣府學考試場所,大明立國之後,爲院試。鄉試以及會試的統一考試地點。

貢院四周有圍牆兩重,圍牆佈滿荊棘,以防考試之人舞弊,內置大門五間,俗稱“龍門”取鯉魚跳龍門之意,中間的三門上方掛有橫匾,運”東西兩門則題“明經取士爲國求賢”進門後的左右兩邊,便是兩排低矮的號房,又稱號棚,應試的書生們一人一間號房,在此求取功名。

進貢院的書生們都要覈對童生身份,童生纔有資格考院試,然後童生們還要被兵丁搜身,以防有人夾帶舞弊。搜完身後,便每人領了一塊小牌子,牌子上寫着自己的號房名稱,對號入房,不得混淆。

蕭凡興致勃勃的欣賞了一會兒,領到牌子後,便照着牌子上的號碼,徑自尋了過去,找着了自己的位置,然後進去坐了下來。

ωwш ◆tt kan ◆co

進了號房之後他便感到有些不對勁了。

號房都是兩排爲一巷,每條巷內皆站着一名監考的官員,還有數名來回巡邏的兵丁,奇怪的是,他被分到的號房卻在貢院的最南面,而且兩排號房空蕩蕩的,除了他再無別人,更離譜的是,監考的官員和巡邏的兵丁也一個不見,就好像他這個應試的童生完全被人遺忘了似的,根本沒人注意他。

想到剛纔貢院門口他報出姓名後,一名身着四品官袍的官員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蕭凡心中頓時有些了悟多半是朱允墳已跟這些官員打過了招呼,官員們乾脆對他不聞不問,連監考都懶得監了。

這是明目張膽的詢私舞弊呀!這種行爲簡直,太讓人欣喜了!

有個皇太孫罩着,實在是件愜意的事。

這時只聽到明遠樓前傳來一陣嘈雜的說話聲,原來是應天府的學政大人在向各考生話,話的內容很枯燥。無非就是讚揚先賢孔孟,然後再對當今天子歌功頌德一番,最後再宣佈考場紀律,警告不許舞弊等等一般的院試需要考四場或五場,第一場名爲“正場”後面幾場叫初復,再復等等,顧名思義,初復再復,相當於前世所說的補考,第一場不中者還有補考的機會,若是第一場能過,後面的便不必再考。

直到開考之後,蕭凡這才停止了好奇的四下打量,安心坐在號房內。

沒過一會兒,便有書吏走過來,給他所在的號房桌上發了一張答題紙,然後高深莫測的朝他一笑,轉身便走了。

答題紙上寫着應試人的姓名,籍貫,所在號房的號碼,甚至連應試者的容貌都簡單形容了兩句,一這年頭沒有照片,只能用文字來簡單形容人的容貌,以防止代考的情況發生。

不過令蕭凡奇怪的是,書吏發給他的答題紙上,寫着分明卻是別人的名字,別人的籍貫。

難道是書吏發錯了?

還沒等他開口叫人,這時便聽見隔壁的號房裡傳來一道有些熟悉的聲音。

“蕭凡?哼!庸俗的名字,俗不可耐,難怪連個秀才都考不了,還要我來幫忙,呸!”

蕭凡楞了一下,接着便明白了。

旁邊的這位大概就是朱允煩找來幫他做卷子的人吧?既然跟上面打了招呼,那麼直接把寫有自己姓名的卷子發到那人手中,由他做好了交上去,整個代考的過程便順順利利了。

旁邊的人還在長吁短嘆,喃喃自語,聲音帶着深深的愧意:“想我也是孔門弟子,先賢嘗曰:君子者,權重者而不媚之,勢盛者而不附之。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嗚呼!飽讀聖賢之書,今日卻懼於權勢,不得不做這等污濁小人之事,我實乃孔門罪人也,”

話中辛酸之意,令人神情,蕭凡聽得都不落忍了,要不是那人正是在幫自己做卷子,他真想跑到旁邊去勸他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不可低眉摧腰事權貴……

可惜蕭凡也很有壓力,他身上壓着的是朱元璋的聖旨,所以”

其實做人太講原則也不太好極易折嗎?他怎麼沒把這話聽進去?

蕭凡決定讓他繼續糾結,等引屍做宗了卷午車卜尖了。再好好安慰他幾”

只不過他的聲音怎麼這麼熟悉?

銅鑼敲了三下,書吏又來了,這回是發題目。

題目是篇時文,其題曰: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詩》曰:“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蕭凡目瞪口呆的看着這篇不知所云的題目,一臉茫然,根本不懂這題目是什麼意思。

旁邊的人倒是沒言語,想來他已認清了現實,既然已經坐了進來,壞事不做也得做了。

於是旁邊的人一邊答題一邊唉聲嘆氣,蕭凡則呆呆坐在號房裡,無聊的玩起了手指頭”

枯燥的等了大約兩個時辰後,蕭凡便聽到旁邊的人長長吁了口氣,蕭凡心中不由一喜,看來那傢伙已經做完卷子了。

蕭凡心下頓時按捺不住,先探出頭去。發現自己這排號房的巷裡仍舊無人監考,人影子都沒一個,於是他躡手躡腳的悄然走出了號房,鬼鬼祟祟四下張望了一番,確定沒人看到他後,他便轉身往右走了兩步,來到隔壁的號房前,一人家擔着沉重的良心負擔,來幫他舞弊,作爲一個彬彬有禮的大明朝準秀才,蕭凡覺得很有必要親自向他表示一下感謝。

隔壁號房內,一位書生打扮的年輕男子正舉着答題紙,搖頭晃腦的曼聲吟哦,面露得意之色,看來他對自己答的這篇時文感到很滿意。

既然他都滿意了,蕭凡當然更滿意。

兩步走到號房前,蕭凡拱手爲禮,壓低了聲音道:“多謝兄臺慷慨相助,在下蕭凡多謝了,少時太孫殿下亦必有厚報於兄臺”

代考的書生被人打斷了雅興,頓時不高興的擡頭皺眉,望向蕭凡。

於是,,兩人都驚呆了。

半晌,

“是你?”兩人異口同聲驚呼道,眼睛瞪得比鈴鎖還大。

“你就是幫我做卷子的人(你就是要我幫忙做卷子的人)?”兩人又是異口同聲。

沉默,

“我不幹了!”書生一臉悲憤莫名,怒聲大呼。

蕭凡神色尷尬道:“兄臺莫怒,剛纔是一場誤今”

“誤會?”書生氣得臉孔通紅:“我揍你一頓再跟你說是誤會,你幹不幹?”

“不幹!”蕭丹回答得很快。

書生仍舊一副鼻青臉腫的模樣,聞言一聲冷笑,結果又疼得倒抽一口涼氣。

“嘶我告訴你,雖然我答應了太孫殿下,但你今日這般羞辱於我,我便拼了讓太孫殿下責備,我也不幫你做這卷子!”

說罷書生兩手一擡,便欲將他網做好的卷子撕掉。

蕭凡大驚失色,急忙一個箭步跨上前來,兩手一託一抓,按住了書生的手。

“兄臺不可衝動,這張卷子關係着我的前途性命,開不得玩笑啊!”

“你,你放手!士可殺不可辱,我今日絕不幫你寫一個字,想當秀才,哼!明年另尋高明吧!”

蕭凡急得汗都出來了,這張卷子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朱元璋的聖旨還壓在頭上呢,如果這次考不上秀才,他沒準就被老朱砍頭了,一皇帝不講理,你能拿他怎麼辦?

“兄臺,有話好好商量,您要覺得不解氣,咱們現在把卷子交了,出去後你揍我一頓也行,卷子千萬撕不得,撕了我就沒命了”蕭凡苦苦哀求。

“不行!今日若不撕這卷子小怎消我心頭之恨!我今日非撕不可!”書生很執拗。

蕭凡臉一沉,道:“哎,好說歹說你怎麼老不聽呢?非逼得我動粗是吧?”

書生勃然大怒:“好啊!剛纔打了我還不夠,現在在這貢院之內,你還敢打人?有種你揍我啊!”

“揍你就揍你!”

蕭凡眼中兇光一閃,這次他學聰明瞭,先一把捂住書生的嘴,讓他無法喊叫,然後另一隻手握拳,砰的一下,狠狠擊中了書生的臉,書生只覺臉頰一痛,然後便是一陣天旋地轉,兩手一鬆,那張做好的卷子輕輕飄落下來。

蕭凡眼快,伸手一撈,將卷子抓在手裡,然後很小心的把它擱在號房的桌上,這下終於沒了顧忌,蕭凡心頭一輕,接着便一手捂着書生的嘴,一手毫不留情的痛扁書生小揍得書生“嗚嗚”的悶叫連連。“叫你裝清高!叫你碰瓷攔我馬車!叫你油鹽不進!叫你不識好歹”

“嗚嗚嗚”

半刻鐘後,蕭凡心滿意足的拿着卷子,叫開了號房鎖着的門。

一名書吏走過來,瞧了他一眼,道:“做完了?是否交卷?”

“是的。”蕭凡一臉溫文爾雅的笑容,光看外表,簡直是君子中的君子。

書吏點點頭,接過卷子,往主考官那裡遞去。

主考官站在明遠樓前,見蕭凡走出來。不由露出古怪的目光。

“咳,交卷得很早呀,你確定交卷嗎?”

“是的,大人,學生拿到題目後,才思如泉涌,一會兒就做完了。”

主考官的古怪目光愈盛。乾咳兩聲後,道:“那你可以出貢院了……對了,你隔壁號房的那位

“哦,大人說他呀,那人肯定是不學無術之輩,學生出來時。他還趴在桌上睡覺呢,學生真爲我大明士子中出了這號敗類感到羞恥”

“啊?咳咳,好好,你出去吧,出去吧

不好意思,今天晚了一點,這章四字,今天就這一更了。

早上起牀後感覺頭很重,腦子裡跟灌了鉛似的,碼字碼到現在更是一片昏昏噩噩,感覺有點不在狀態,所以今天就這一章算了吧,如果分開爲醜。字一章的話,也可以算2更了。嗯,實在堅持不住了,沒審稿就發了上來,不知道有沒有錯別字,各位幫我找找,提個醒吧。

第227章 紅橋進門第204章 仁義之師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57章 高山流水第119章 畫眉身世第226章 蕭凡回京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282章 兵敗山倒第69章 不做君子第82章 先抑後揚第21章 夜半魅影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71章 太孫遇刺第29章 月黑風高第242章 推行變法第121章 二女初見第41章 江浦換天第55章 成親之議第193章 燕王宴請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155章 處男提督第199章 各有謀劃第131章 只抓和尚第57章 高山流水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138章 御前激辯(下)第211章 三進三出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242章 推行變法第183章 當世大儒第248章 失而復得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212章 完成使命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229章 大興武事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90章 招降朱棣第104章 倒黴學士第243章 軍改定案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164章 暗中佈局第123章 梟雄本色第96章 聖意難測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209章 潛入敵營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162章 勢力漸成第252章 欲收朵顏第77章 天子下詔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66章 洪武召見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124章 婚期將定第153章 提審半廢第107章 金殿面聖(下)第67章 近慕天顏第105章 丁丑科案第212章 完成使命第4章 陳府千金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150章 另生枝節第125章 柳暗花明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259章 野心萌發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14章 初見縣丞第6章 投鼠忌器第190章 夜下深談第179章 搶奪聖旨第124章 婚期將定第231章 暗潮又起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233章 情困天子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94章 君子報仇第54章 泰山有請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15章 師徒獲救第83章 杖下忠臣第48章 還君明珠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144章 天子問壽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316章 利益牽扯第75章 冤家路窄第153章 提審半廢第66章 洪武召見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293章 當仁不讓第47章 燕王之謀
第227章 紅橋進門第204章 仁義之師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57章 高山流水第119章 畫眉身世第226章 蕭凡回京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282章 兵敗山倒第69章 不做君子第82章 先抑後揚第21章 夜半魅影第261章 鴛鴦成雙第71章 太孫遇刺第29章 月黑風高第242章 推行變法第121章 二女初見第41章 江浦換天第55章 成親之議第193章 燕王宴請第184章 芳蹤終現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155章 處男提督第199章 各有謀劃第131章 只抓和尚第57章 高山流水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138章 御前激辯(下)第211章 三進三出第236章 流水無情第242章 推行變法第183章 當世大儒第248章 失而復得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212章 完成使命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229章 大興武事第86章 生財之道第290章 招降朱棣第104章 倒黴學士第243章 軍改定案第253章 天子勾女第164章 暗中佈局第123章 梟雄本色第96章 聖意難測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209章 潛入敵營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239章 決勝金殿(上)第162章 勢力漸成第252章 欲收朵顏第77章 天子下詔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66章 洪武召見第208章 巧思良策第124章 婚期將定第153章 提審半廢第107章 金殿面聖(下)第67章 近慕天顏第105章 丁丑科案第212章 完成使命第4章 陳府千金第170章 君臣定策(下)第150章 另生枝節第125章 柳暗花明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259章 野心萌發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296章 北平決戰(上)第14章 初見縣丞第6章 投鼠忌器第190章 夜下深談第179章 搶奪聖旨第124章 婚期將定第231章 暗潮又起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127章 奸臣開會第233章 情困天子第284章 裝神弄鬼第94章 君子報仇第54章 泰山有請第165章 皇帝大行(上)第122章 郡主問情第115章 師徒獲救第83章 杖下忠臣第48章 還君明珠第287章 牌位解危(上)第144章 天子問壽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118章 道衍和尚第316章 利益牽扯第75章 冤家路窄第153章 提審半廢第66章 洪武召見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293章 當仁不讓第47章 燕王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