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

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

“蘇先生!蘇先生!”

楊思義來到農學院,飛快的朝着蘇璟跑來。

此時的蘇璟還在監工,因爲這不是住的地方,而是接下來朱橚做豌豆實驗的實驗室,所以蘇璟格外的上心。

即便是知道了結果,但讓朱橚靠自己的努力將遺傳定律給發現總結出來一樣非常重要。

科學研究的方法,去總結出科學的規律。

這樣的大明孟德爾,纔是真正的大明孟德爾。

楊思義的突然到來,讓蘇璟有些意外。

“楊大人,你稍等一會,我囑咐下再過來找你。”

蘇璟朝着楊思義說了一句,然後便對着現場負責的工匠開始安排。

過了一會之後,蘇璟纔來到楊思義的面前。

“蘇先生,實在是抱歉,打擾到你了。”

楊思義一臉歉意道。

蘇璟立刻道:“楊大人不用在意,原本就是些尋常的事情而已,倒是楊大人你如此匆忙,到底爲何而來?”

對於楊思義,蘇璟觀感很不錯,所以也沒有任何被打擾到的難受感。

楊思義立刻道:“正是昨日關於職業教育之事,蘇先生曾提醒我,這個事情陛下不一定會同意,而我當時完全沒在意,現在看來,是我太自以爲是了。”

“嗯?”

蘇璟一愣,然後說道:“楊大人已經上過摺子了?”

楊思義點點頭道:“沒錯,但結果也正如蘇先生你所說的那樣,陛下將我的摺子給打回來了。”

“楊大人的效率真高。”

蘇璟不由的感嘆了一句,他是真的沒想到楊思義竟然如此的雷厲風行。

楊思義臉色略有些尷尬道:“可惜我還是太草率了,沒有聽從蘇先生的告誡。”

“楊大人哪裡的話,這正說明了楊大人是真心爲大明,這等精神令我敬佩。”

蘇璟當即誇讚道,一半是拍馬一半是真心。

職場上這樣的人,蘇璟還是很喜歡的,覺得可以就去做,有問題就立刻溝通。

效率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大明如此龐大的一個國家機器而言。

若是大明的朝堂之上,成了百官勾心鬥角的地盤,但國家肯定也不會發展的多好。

老朱的後世子孫嘉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雖然牢牢的把控住了朝堂,但國家的頂層管理者陷入了互相的爭鬥內耗之中,國力被迅速的消耗,致使大明不斷的衰弱。

這要是老朱知道了,估計嚥氣了都能再把棺材板給掀開。

“蘇先生,還請告知,陛下到底是爲什麼不同意這麼一個有利大明的事情,甚至連召見都沒有,至少也應該討論一下吧。”

楊思義一臉不解的問道。

自從拿到打回的摺子開始,楊思義就一直都在思考了。

只是思考許久,他都沒有想明白,朱元璋拒絕的理由是什麼。

蘇璟看向楊思義,笑着說道:“楊大人,你先彆着急,既然你想知道爲什麼,那你就得好好的看看這職業教育,對於大明的改變,到底有多少。”

大明的改變?

楊思義第一時間沒理解,這事昨天的時候,蘇璟不是已經讓他想過了?

正是因爲有了昨天的思考,這才讓他堅定了要推行職業教育。

“蘇先生,恕在下愚鈍,並不是很清楚您的意思。”

楊思義直接回答道。

蘇璟再度提醒道:“楊大熱,職業教育對於大明而言,是一個正向的刺激,讓各行各業都煥發新的活力,但一旦各行各業都活躍起來,那對於陛下而言,大明的農民就會自然而然的減少,農民少了,大明國本就會被動搖是不是。”

職業教育的核心就是讓各行各業都有充足的後備人員,比之之前的大明匠籍制度,帶來的肯定是從業人員的減少。

同時,行業活躍,也意味着各種人員的複雜出現。

老朱的想法,蘇璟還是知道一些的,最好就是大明按照他現在制定的路子,千秋萬世,一直走下去。

永恆的最好辦法,那就是固定在當前這一刻,這樣大明就永遠是老朱家的天下了。

只可惜,世界是不斷前進和發展的,永恆的東西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展。

剩下的東西,都不能永恆。

當然了,這些東西蘇璟不會和楊思義說,這要是按照楊思義如此雷厲風行的性格,或許會直接再上個摺子。

可別到時候給楊思義招惹上麻煩。

“農業人員的減少麼?”

楊思義思考着蘇璟所說的問題,臉上的疑惑之色並沒有減少,他說道:“蘇先生,但農業本身也會有更多的人才出現,到時候大明的農業生產,應該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纔對。”

作爲戶部尚書,專門掌管大明全國賬目的。

番薯和土豆推廣之後,產量的增加,楊思義可是都有清楚的數據。

所以,在他看來,蘇璟說的這個理由,並不夠充分。

農民數量或許會減少,但大明的農業生產,受到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多。

因爲農業科技的發展,對於農業生產有着十分正向的作用。

果然是沒有那麼好糊弄的。

聽到楊思義的回答,蘇璟內心的不由感慨。

但和楊思義直說麼?

朱元璋是認爲職業教育會讓大明出現很多不穩定因素所以才拒絕的?

這事,怕還是得自己去說才行。

“楊大人,這件事比較複雜,陛下需要的,和你所提供的的,有矛盾的地方,這纔是他拒絕的根本原因。”

蘇璟換了個方式說道。

楊思義畢竟是戶部尚書,當了這麼多年官,總不能這點腦子都沒有的。

“陛下的需要?我能提供的?”

楊思義口中喃喃,仔細的考量着蘇璟的話。

職業教育的作用,實質上是推動大明各行各業的發展,農業科技的進步帶來的變化,那是已經可以看見的了。

而朱元璋想要的,或許就只有農業科技的進步。

職業教育太寬泛了,有些行業發展起來,明顯是不符合朱元璋的需求的。

“多謝蘇先生,我明白了。”

楊思義朝着蘇璟躬身感謝道,現在他已經有思路了。

“行吧,楊大人,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說了。”

蘇璟點點頭,也不知道到底楊思義領會到了多少,但能說的也就這麼多了。

要是說的再多,恐怕就是加速其和劉伯溫一樣的結局了。

“楊思義再謝過蘇先生,這就不打擾蘇先生了。”

楊思義朝着蘇璟又鞠躬了一次,這才離開了農學院。

蘇璟看着楊思義離開的背影,只覺得這是一個真的想做事的人。

果然,這偌大的大明,也不是沒有像楊思義這般純粹的人的。

“蘇師,這楊尚書風風火火的又來了,職業教育這事,真的就這麼值得他跑嗎?我也聽聞了職業教育,在學生以爲,這恐怕會招來天下讀書人反對。”

朱橚來到了蘇璟身旁說道。

對於蘇璟和楊思義討論的職業教育,朱橚並不是很感冒,甚至覺得這事並沒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

蘇璟看向朱橚道:“牛肅,你認爲天下讀書人會反對?”

“是的,蘇師。”

朱橚認真的點頭道,在蘇璟目光的示意下,他解釋道:“蘇師,若是真的按照您和楊尚書的構想來推行這個職業教育,那麼受教育的人羣,只能是讀書人,或者說,至少也是讀書識字的人。”

“因爲這樣的教育不僅僅是口耳相傳的職業技能,而是需要不斷鑽研進步,並形成體系的知識內容,這樣的職業教育,對於受教者也有要求。”

“但如果是讀書識字的人,那麼他們的第一選擇肯定是參加科舉,畢竟一朝上榜,那就是魚躍龍門了。”

“想要這些人死心,起碼也得是學習許多年之後,或許得到中老年之後纔會放棄,此時的他們去學什麼職業教育,怕是時間太晚了。”

“那麼,如果真的要推行,只有靠着朝廷的強制推行,如此一來的話,讀書人焉能不反對呢?”

朱橚一番細緻的分析,不可謂沒有道理。

蘇璟聽的也是連連點頭,不過他倒沒有太過驚訝,因爲朱橚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小孩的水準。

“不錯,但如果不是強制推行呢?而是從科舉這個制度本身的改進出發呢?”

蘇璟看着朱橚淡淡道。

科舉制度的改進?

朱橚聽到朱元璋這話,頓時有些好奇了起來。

“蘇師,這科舉制度還能怎麼改?”

朱橚詢問道。

蘇璟則是搖頭道:“不着急,牛肅你現在呢還是先好好的準備豌豆實驗的事情,等到實驗室改造好了,就要着手開始實驗了,實驗不難,但卻需要無比的細緻,你可不能讓我失望。”

朱橚立刻點頭道:“蘇師放心,學生定不會辜負蘇師的期望!”

看着朱橚如此認真的樣子,蘇璟相當的滿意。

科舉制度改進的事情,對於朱橚來說,沒有那麼重要。

“牛肅,回去和你父親說下,關於這職業教育的事情,我還有些想法,如果他有時間的話,可以交流一下。”

蘇璟又朝着朱橚道。

他對於楊思義上摺子,並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

想要說服朱元璋,終究是得靠自己。

但如果不是看到楊思義這麼堅持,蘇璟也沒有一定要做這件事的決心。

“是,蘇師,學生一定帶到。”

朱橚點點頭,對於這事有些意外。

這蘇璟主動找朱元璋,在他這裡還是頭一回。

……

很快。

老朱又收到了楊思義的摺子,還是職業教育的事情,不過這一次稍稍改進了一些,將可能造成的影響,都列舉了出來,也表明了這些不過只是暫時性的問題。

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等等。

可以說,這一次的摺子比上次在職業教育本身的內容上少了許多,更多的是如何處理實際可能產生的問題。

楊思義貫徹了蘇璟的教導,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上想問題,爲他解決因爲職業教育推行滋生的問題。

朱元璋看了一遍,倒是沒有打回,但也只是放在了案前,並沒有要批覆的意思。

比起這個職業教育的事情,朱元璋現在更關注的還是科舉。

按照原本的章程,今年應該是鄉試等低一等的考試,然後到了明年纔是大比。

但礙於此前蘇璟對於大明第一次科舉無疾而終的預測,朱元璋決定提前大比。

也就是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個級別的考試,全是在今年一年內完成。

對於蘇璟的預測,朱元璋雖然不願意相信,但之前那麼多的例子在前,由不得他不相信。

所以,早點搞完,早點看到問題,然後早點改正也是好的。

這會大明的各地,童試已經開始了,雖然童試是由各地地方官府自己舉辦的,童試的名額和試卷也一般不會上傳到京城,但耐不住朱元璋關注,他會抽一些地方試卷來看看。

一方面是看看各地的普遍水平,另一方面是防止地方亂來。

科舉若是出現了不公,那對於整個大明而言,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讀書人的口誅筆伐可不是開玩笑的。

基於這些原因,朱元璋對楊思義提議的這個職業教育,暫時只是擱置的態度。

奉先殿內。

“陛下,吳王求見。”

太監的聲音響起。

朱元璋正在處理政務,聽到朱橚求見,也是停下了手頭的工作,說道:“宣。”

朱橚很快出現在朱元璋的面前,他朝着朱元璋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朱元璋擺擺手道:“老五,你不是在農學院和蘇璟學習麼,怎麼跑來朕這裡了?”

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子,朱元璋是意外的。

朱橚的聰慧,那是蘇璟都誇讚不已的。

只是,朱橚感興趣的事情,卻不是朱元璋所期望的。

一個只喜歡擺弄花草的兒子,如何能成爲自己的太子朱標未來的左膀右臂?

不過現在的朱橚還小,朱元璋並沒有要強行干涉他的想法。

還是等等再說。

朱橚回答道:“回稟父皇,兒臣是爲蘇師而來。”

蘇璟?

朱元璋蹙眉道:“他又怎麼了?”

現在的朱元璋也有點煩蘇璟,都過了這麼久了,蘇璟還真是個仁遠伯,一點都不願意入朝爲官,拖的文武百官都心思各異了。

朱橚說道:“蘇師說,如果父皇有時間,他要和父皇探討一下職業教育的事情。”

(本章完)

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444章 不如我們交換如何?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76章 信任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42章 多事之人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411章 奇謀非正道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389章 神機妙算劉半仙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527章 回家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43章 改寫歷史?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
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14章 淮西浙東,新勢力蘇璟!第316章 老朱不是嘉靖,蘇璟也不是海瑞第444章 不如我們交換如何?第129章 蘇璟的手段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76章 信任第132章 老朱能這麼好心?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42章 多事之人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437章 奇變偶不變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70章 這不是虧了嗎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47章 蘇璟論嬴政,大一統的根基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02章 也就多看了幾本書第411章 奇謀非正道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389章 神機妙算劉半仙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441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513章 愚蠢的孟鬆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446章 我已經饒你一命了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345章 人的影,樹的名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521章 夜談趙榮臻,硬,真硬!第527章 回家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46章 至少前三之列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43章 改寫歷史?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288章 沒辦法,只能親自出手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