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

“麗陽府劉子恆、開封府張若明……”

宋濂雖然年紀大,但也沒搞什麼虛頭巴腦,簡單致辭之後直接開始宣讀名單。

每一個被唸到名字的考生,無一例外,都興奮不已。

有的仰天大叫,有的喜極而泣,也有的舞動身體……

金榜題名,這個金榜的含金量,那可是比黃金還真。

沒有人厭棄他們的行爲,大家都非常的理解。

多少年的寒窗苦讀,還經歷了多少戰亂,如今總算是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了。

中了,那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幾十號人的名單,宋濂唸的並不算慢,但對於焦急等待的考生們來說,那就是異常的漫長了。

約莫兩炷香的功夫,宋濂唸完了全部的名單,擡頭看向衆人道:“以上就是全部上榜的考生名單了。”

果然是沒有謝春芳的。

蘇璟幾乎不認識什麼考生,就只有聽聽有沒有謝春芳的名字。

並未有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至於說有沒有舞弊的,蘇璟是沒參加當時現場的考試的監考。

不過這大明第一次的科舉,料想應該也沒什麼不開眼的傢伙膽敢舞弊。

至少這考題,宋濂這裡是絕對不可能外泄的。

更不要說,這些上榜的進士,還要經過朱元璋親自的殿試。

一旦被發現,毫無疑問是死罪。

“宋大人,就這些嗎?”

一個考生沒聽到自己的名字,忍不住問道。

宋濂微微點頭道:“就這些。”

聽到這個答案,這名考生立刻一個踉蹡就朝後退去,也就是後面人多,這纔沒有摔倒。

其他的考生聞言,臉上同樣生出了一股悲慼之色來。

快樂的終究只是少數,大部分還是落榜的考生。

烏泱泱的人羣裡,登時陷入了一種悲寂的氣氛中。

面對這樣的情況,宋濂也不好安慰什麼,終究是實力不足考不上。

一旁的蘇璟卻是從剛纔宋濂播報的名單中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大部分上榜考生的籍貫,都是江南一帶。

這是不由的讓蘇璟想起了明朝洪武年間著名的南北榜案,當然了,南北榜案發生的時間,是在洪武末年了。

現在肯定是沒有的,不過現在這錄取名單,已經初現端倪了。

要從根本來說,南方本就富庶,讀書人多受教育水平也高,實力自然是要比北方強上一些的。

還有就是這次的批卷老師,都是翰林院的學士,而其中也多以江南學士爲多。

不是說同屬江南就刻意作弊錄取,而是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答題風格,南方士子在這方面,自然會更多的受到批卷組的偏愛,自然也就更容易上榜。

“各位,在下蘇璟,還請先聽我一言。”

想到此刻,蘇璟直接朝前一步,朗聲朝着一衆考生說道。

蘇璟的名號,在京城還是很響亮的。

能夠在二十幾歲被朱元璋特封仁遠伯,這樣的人物,自然是口耳相傳,更不要說在京城這種地方了。

蘇璟一開口的瞬間,直接吸引了衆多考生的目光。

蘇璟神色如常道:“我知道你們之中許多人都是十年寒窗,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你們付出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艱辛,不斷的刻苦鑽研,這才能來參加這一次的大明科舉。”

“你們是好樣的!雖然這一次錄取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相信,沒有被錄取的並不是因爲你們不夠優秀。這是大明的第一次科舉,大明不會只有這一次科舉,你們還會有很多的機會。”

“當然,我也清楚,你們之中不少人,爲了奔赴京城趕考,也是一路籌措了路費,好不容易纔趕到這裡的。”

“但我請你們相信,陛下對於這些事情都很清楚,陛下的目光不過將你們漏掉。這一次的失敗不是一輩子的失敗,你們的人生也並非到此爲止了。”

“就好像陛下起義,起於微末之間,也曾遭遇過數倍強於自己的敵人,但陛下從未放棄,因而才能奪得天下,建立大明。”

“剛纔我想你們也注意到了這一份金榜上的名單,南方籍貫的士子偏多。南方的學術氛圍比北方好些,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但這並意味着北方士子會一直落後於南方士子。下一次,我希望能在金榜上看到更多北方士子的名字。”

“而我的這一份期待,就交由你們來實現。當然了,南方士子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這便是學識相爭,共同進步。”

“各位,大明的未來在你們的手裡,而你們想要改變自己的未來,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要因爲這一時的失敗而氣餒,振作精神,發奮圖強,爲下一次的科舉做好準備,這纔是我大明之讀書人該有的風貌。你們說是嗎?”

蘇璟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直接將一衆讀書人的氣氛都調動了起來。

原本死氣沉沉的氛圍,轉而變得激昂了起來。

甚至有考生問道:“仁遠伯,陛下真的不會忘記我們嗎?”

作爲一個落榜的考生,他並不覺得自己這樣沒上榜,還能被皇帝關心。

但說這話的是蘇璟,他也不是完全不信。

蘇璟笑道:“有些話我說了沒用,但若是不急的話,你們不妨在京城再待幾日,到時候自然能知曉陛下有沒有忘記你們了。”

對於大明讀書人的地位,蘇璟還是有所瞭解的。

老朱對於讀書人十分的優待,包含在方方面面,都給予了相當優厚的政策。

只不過,這會纔是大明的第一次科舉,許多的事情,還沒來得及提上議事日程。

“好,既然仁遠伯說了,那我就看看。”

這位考生點點頭,似乎是得到了鼓舞。

其他落榜的考生亦是情緒平復了不少,或者應該說激昂了起來。

對於許多的考生來說,這一次的落榜打擊真的太大了。

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

蘇璟的鼓舞,一方面是精神上鼓動他們,另一方面則是告訴他們,皇帝沒有忘記他們,物質上的彌補也不會差。

當然了,還未發生的事情,蘇璟也不會明着說出來的。

假傳聖旨,這是大罪。

考生們情緒恢復,緩緩的從至公堂內離開,但人實在是太多了,足足接近一個時辰,這纔算是全部安全的離開。

若是搞的不好,很容易就形成踩踏事故了。

等到考生散盡,宋濂一臉憂愁的看向蘇璟道:“仁遠伯,此事你不該如此草率啊!陛下從未提及過對於這些落榜考生的處理,你怎麼能公然之下和他們說這些話呢?”

蘇璟看向宋濂,略有些失望。

沒想到自己剛纔那般慷慨激昂的話語,竟然也對宋濂這麼個老學究起作用了。“宋大人,剛纔我說的話,可是爲了大人你啊!”

蘇璟感嘆道。

宋濂神色一怔,有些不理解的問道:“仁遠伯,你此言是何意啊?還請解惑。”

蘇璟無奈解釋道:“宋大人,這一次的主考官是你對吧。”

“嗯,陛下欽定的老夫,承蒙陛下信任。”

宋濂點頭,頗有些自豪。

科舉考試的主考官,這對於天下讀書人來說,那就是一個莫大的殊榮。

能當大明開國之後第一次科舉的主考官,宋濂很是驕傲。

蘇璟淡淡道:“陛下是信任你不錯,這些上榜的名單,自然也是宋大人連同翰林院衆多翰林學士一起擬定的吧。”

“是,仁遠伯說的不錯,一共三千二百四十二份考卷,老夫與翰林院衆多同僚,日夜奮戰了整整十日,這纔算是擬出了這個名單,絕對是公平公正,也無懼任何的檢查。”

宋濂相當自信的說道。

這些考卷,全都是他親力親爲去審批的,他自問自己做的已經十分公正了。

科舉考試,最重要的公平公正。

畢竟這事關天下讀書人的命運,若是科舉都失去了公信力,那大明也絕對會遭受巨大的影響。

蘇璟聽着宋濂這番話,總算是明白了,爲什麼到了洪武末年會出現什麼南北榜案。

雖然那時候已經不是宋濂當主考官了,但這風氣已經傳下去了。

“宋大人,我方纔對那些考生說的話,你應該聽的很清楚吧,其中的南北士子錄取數量,你可有意識到其中問題?”

蘇璟淡淡反問道。

宋濂聞言立刻又看了一眼金榜,過了一遍之後點頭道:“南方士子的確居多,但老夫問心無愧,哪怕是要同陛下拿出所有卷子一張張的核對亦是無懼!”

宋濂自問自己足夠公平,絲毫不擔心。

蘇璟搖了搖頭,這老頭真是隻把自己當考官了。

“宋大人,你可曾想過,若今後每年之科舉考試,都是南方士子居多,那麼北方士子會有何想法?”

蘇璟淡淡道:“若是北方士子羣起攻訐你宋大人則主考官不公正,你覺得陛下是相信你,還是相信那些北方士子。”

“又或者宋大人以爲,北方士子讀書不行,就不應該入朝爲官,登科進榜?”

蘇璟的三連問,直接將宋濂給問懵逼了。

雖然宋濂是個老學究,朝堂上的事情,是稍稍遲鈍了一些。

但蘇璟到底是說的這麼清楚了,宋濂就算是腦子再蠢,也該明白了。

他立刻意識到,自己這麼取士子的方式,是有問題的。

大明並非只有南方,還有北方。

考卷上是需要公平公正,但那也需要對北方士子公平公正,畢竟北方條件惡劣,學風不盛,本就不是南方可比的。

這要是真的激起了北方士子的圍攻,怕是誰都保不住自己。

還好!

還好!

這一次只是大明的初次科舉,這些問題,現在還不算很大。

“多謝仁遠伯提醒,老夫真是太蠢了,竟然沒有領會到仁遠伯這般深意!”

宋濂當即朝着蘇璟躬身行禮,那是相當的心有餘悸。

蘇璟剛纔那一番話,直接將南北士子錄取的情況點明瞭,這是切切實實的在幫自己解釋,現在這樣的情況,只是因爲大明初創,北方略有不足,給了北方士子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

“行了,宋大人,我能做的已經做了,今日之事,我想很快也會傳到陛下的耳朵裡,你自己想想怎麼和陛下好好解釋吧。”

蘇璟說完,直接轉身離開了。

這般放榜大事,老朱肯定不可能不派人盯着的。

……

紫禁城,奉先殿內。

“蘇璟真的說了這些?”

朱元璋蹙着眉頭朝着面前跪着的親軍都尉問道。

“回稟陛下,此這些話乃是仁遠伯朗聲對着所有考生所說的,在場所有人都聽到了。”

親軍都尉恭敬回答道。

朱元璋又問道:“那之後蘇璟和宋濂都說了些什麼,你可有聽到?”

親軍都尉搖頭道:“仁遠伯與宋大人乃是當面交談,臣不能再至公堂內現身,沒有聽到。”

朱元璋略有失望,擺手道:“行了,你下去吧。”

“是,陛下。”

隨着親軍都尉的離開,朱元璋嘴角微揚道:“好你個蘇璟,竟然敢假傳咱的話,真是膽子破天了!”

老朱本想着將蘇璟傳喚過來,好好的責問一下。

但仔細想想剛纔親軍都尉轉述的蘇璟言論,好像也沒有真的說他這個皇帝要做什麼。

只是說皇帝不會忘記那些落榜的考生,這要是責問蘇璟,豈不是說自己就是忘了那些落榜的考生了。

朱元璋反應了過來,當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思慮片刻之後,朱元璋喊道:“將宋濂喊來,咱有話要問他。”

不好問蘇璟,自然是可以問宋濂的。

這次科舉放榜讓蘇璟參加,朱元璋內心也是有着自己的考慮的。

蘇璟足夠年輕,日後定然要輔佐太子朱標。

那麼現在這些參加科舉的士子,最好還是要讓他們簡單的打個照面,起碼要認識一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早早的就在爲朱標鋪路了。

同時他也很清楚,這一次的科舉落榜生衆多,但大明日後的臣子之中,還是會有許多從這些落榜考生中出現。

蘇璟的那番話,朱元璋還是認同的。

他也早就想好了,要好好安頓這些落榜的考生。

能來參加這次秋闈的,全都是通過了各地考試的優秀士子,全都是潛力股,可不能怠慢了。

這是朱元璋剛纔嘴角上揚的原因,蘇璟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278章 劉伯溫的自我攻略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91章 李善長請罪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119章 概率論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42章 月餅還得是鮮肉的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
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278章 劉伯溫的自我攻略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91章 李善長請罪第342章 串門串出個大動靜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64章 震驚的李善長第252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233章 朝貢貿易?武力征服纔是唯一正解!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237章 孩子氣的老朱,李善長教誨胡惟庸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17章 最多也就是個鍵盤俠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難測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493章 也就略通一二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499章 那也不一定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40章 鄂國公必有一劫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44章 朱標再拜師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119章 概率論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318章 他不給我面子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90章 都是神醫惹的禍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42章 月餅還得是鮮肉的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356章 要不咱們搭個夥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