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

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

在蘇璟的話語下,朱樉擡起了頭。

他看着蘇璟的眼睛,發現其中並沒有任何的責備或是輕視。

“學生明白了,下次,下次再見蘇先生,學生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

朱樉無比堅定的說道。

蘇璟點點頭,繼續道:“五國伐齊,這就是導致齊國衰落的一個重要事件,這個事情的根源核心其實是一個人,蘇秦。”

“作爲燕國武安君,蘇秦自薦前往齊國離間齊國和其他諸侯國之間的關係,蘇秦做的很成功,而秦國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

“當時各國之中,秦國崛起,齊國資源豐富,兵強馬壯,而趙國也在胡服騎射中一舉崛起,本應是三足鼎立的狀態。”

“然後五國伐齊之後,齊國經濟瞬間被打崩,儘管後面艱難復國,但崩塌的經濟想要重新建立起來,難如登天。”

“至於趙國有着先天缺陷,秦國並不着急,楚國纔是秦國唯一在經濟上需要擊敗的對手了。”

“對付楚國,秦國的辦法直接而果斷,因爲現在的秦國已經相當的強大了,主動開戰,搶奪楚國的鹽鐵礦,讓楚國的鹽鐵資源變成稀缺資源,之後十多年時間裡,秦國一直在攻打這樣的資源點,一步步壯大自己的經濟優勢。”

“秦國的資源搶奪方針也不是突然實施的,而是早有計劃,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秦國就打了韓國,搶到了鐵礦產地的宜陽,又從魏國手裡搶到了安邑,安邑的解池產鹽豐富,這樣韓國從鐵礦優勢變成缺鐵,魏國從鹽礦優勢開始缺鹽,直接將他國的優勢資源變成了劣勢資源,將自身的經濟優勢地位更加的鞏固。”

“楚國這邊,鄢郢之戰白起消滅楚國數十萬人,此戰之後,楚國人口損失衆多,還有相當多的鹽鐵產地都被秦國佔領,甚至連首都郢都丟了,楚國被遷都,經濟方面更是不用說了,已經再也無法和秦國相比了。”

“而秦國在對外戰爭削弱他國經濟優勢的同時,對內也沒忘記提升自己的經濟優勢,比如四川地區的都江堰,便是秦昭襄王時期派遣李冰擔任蜀郡太守修建的,直接把巴蜀不毛之地變成了天府之國,糧食產量大大增加。”

“至此,秦國在糧食、馬匹和鹽鐵等資源方面,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現在的秦國,已經可以隨意的對他國實施貿易經濟戰,無論是經濟封鎖,還是貿易價格戰控制市場,一切都掌握在秦國的手中。”

“此刻,還能與秦國有抗衡之力的,唯有趙國了,馬匹這個優勢資源還是很頂的,只不過,一場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主力軍隊被消滅,也徹底偃旗息鼓了。”

“雖然此時其他六國都認識到了秦國的強大,開始有意識的聯合抗秦,但秦國已經不那麼懼怕了。”

“糧食、馬匹和鹽鐵資源秦國有了絕對優勢之後,秦國便開始靠着這些經濟優勢,開始搶奪另一個重要的資源,那便是人口。”

“人口意味着勞動力,也意味着人才。強大的經濟優勢,意味着秦國可以給外來人口相當不錯的經濟條件,吸引外來人口移民關中,無論是勞動力還是人才,都被秦國大量的吸納。”

“此消彼長之下,六國的滅亡,便成了一個必然的事件。”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秦國靠着這一系列的操作,徹底的打垮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爲秦一掃六國,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秦國的例子裡可以看出,經濟戰在國家戰略之中的重要性!”

總算是說完了秦國的例子,蘇璟輕吐了一口氣,喝了口水。

朱樉意猶未盡道:“蘇先生,沒想到經濟的作用如此之大,着實讓學生震撼不已,秦國的經濟戰真是太精彩了!”

現在的朱樉,內心更加堅定了學習經濟的想法。

秦國可以靠着經濟戰統一六國,這足以說明經濟乃是國之重器了。

蘇璟放下茶杯,淡淡道:“秦王,經濟是很重要,但秦國統一天下,乃是多方面的正確方針,而不是僅僅只靠經濟一樣,經濟固然重要,但也不可以以偏概全。”

“我今天不過是因爲要和你講國家間的經濟戰,所以着重的講述的經濟在國家戰爭間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只需要有經濟便足夠了。”

對於朱樉這個年紀的人來說,蘇璟很清楚,他們太容易變成二極管了。

可不能因爲自己的一堂課,讓朱樉產生極端的認知纔好。

“蘇先生教誨的是,學生明白。”

朱樉誠懇的回答道。

這就是蘇璟作爲‘絕對權威’的好處了,蘇璟說的就是對的,哪怕是現在覺得有問題,肯定也是自己的問題。

朱樉壓根就沒懷疑蘇璟,只覺得是自己想的太簡單。

蘇璟繼續道:“秦國主導的經濟戰,我剛纔所說的是一個大方向,具體的操作方式我也可以和秦王你簡單的聊聊,不知道秦王可想聽了?”

這雖然是一堂課,但時間顯然已經不早。

按理來說,應該是休息的時間了,不過蘇璟講的有點興奮,情緒還在,所以便多嘴問了這一句。

朱樉立刻道:“學生想聽,還請蘇先生繼續!”

這麼精彩的講解,那是讓朱樉無比的興奮,能多聽一點,自然是高興不已的。

蘇璟笑笑,隨即開口道:“當時秦國已經強大無比,但內部動盪,三年換了四個國君,內部不穩定,這個時候,各國趁着這個機會休養生息,恢復本國的經濟,同時準備聯合起來,對抗秦國。”

“不過想要對付秦國,最需要是時間,各國的經濟被秦國打擊的太狠了,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在這個關鍵時刻,韓國率先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輸送一個叫鄭國的水利人才進入秦國,幫助秦國修建一條數百里長的人工河,這是一個陽謀。”

“爲什麼說是陽謀呢,因爲這條人工河修成之後,對於秦國農業來說那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不過修人工河,還是一條數百里長的人工河,那可不是個小工程,無論是人力還是武力,秦國的消耗都是巨大的,這邊消耗了人力物力,那麼秦國對付六國的腳步就會被拖慢,同時韓國可以趁機恢復經濟,其他的國家也會趁着秦國內亂又消耗人力物力的時候反攻。”

“可以說,韓國的這個陽謀是秦國無法拒絕的,秦國也確實如同韓國所設想的那樣,修建了這條人工河。”

“只是,秦國的決心更加的堅定,人工河要修,內部的情況也要穩住,市場的掌控更要堅挺。直到這條人工河,也就是鄭國渠修成,秦國都平穩的度過了,鄭國渠讓秦國一下子多了許多肥沃的土地,人口的承載量也大大提升,可以說是切實的提升了秦國的國力。”

“之後,已經成年的秦始皇先是對趙國開戰,然後利用秦國的銅鐵資源的優勢地位,和當時也有着優勢銅鐵資源的齊國聯手,擡高銅鐵的價格。”

“雖然秦國和齊國的關係不咋樣,但爲了利益,齊國還是選擇了聯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就這樣,在這個兩個銅鐵最大輸出國的控制下,當時的銅鐵價格猛漲。”

“注意,這個時候有趣的事情來了,銅鐵價格的高升,直接導致了韓趙魏三國的百姓爲了能多賺錢,開始大規模的鍊鐵鍊銅,就連土地都荒廢了不少,對於百姓來說,什麼賺錢幹什麼,糧食減產了,他們也可以去買。” “韓趙魏三國的高層自然也看出了土地荒廢的弊端,但現在的銅鐵價格很高,秦國和齊國又限制市場,前線的戰場是很需要銅鐵這種戰爭資源的,面對這種情況,他們也只能是飲鴆止渴,先把眼前的難關度過了再說。”

“等到這個三國都錯過了耕種的農時之後,秦國又開始主導銅鐵市場,加大供貨量,讓銅鐵的價格猛跌,之前韓趙魏三國內鍊銅鍊鐵的百姓就虧的血本無歸了。更可怕的是,因爲錯過了農時,土地已經荒廢,想要再補種已經來不及了,糧食也沒了。”

“在秦國這一波對銅鐵價格的控制下,韓趙魏三國的百姓生活就變得悽慘無比,沒錢還沒糧,秦國這波經濟戰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這個時候,秦國又開始散播消息,只要這些百姓能來秦國,可以白送土地和生產資料,生活立馬就能變好,這對於韓趙魏三國的百姓來說,那就是天上的餡餅,畢竟之前在秦國的操作下,他們大部分都快餓死了,所以無論韓趙魏三國高層如何阻止人口流出,只要解決不了經濟問題,那這人口流出就止不住。”

“人口是一個國家實力最核心的因素,韓趙魏三國的人口大量遷出,導致十室九空,國力自然暴跌,完全沒有了抵抗秦國的有生力量。”

“這一波秦國的操作,就是直接對韓趙魏三國釜底抽薪,讓他們再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人都沒了,哪怕是錢再多又能怎麼樣呢?”

“可以說,秦國依靠着自己的經濟優勢地位,對各國採取了各種經濟戰的方針,將人和物全都收歸秦國之下,秦國統一天下,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秦國的幾代君王,經濟的眼光都是卓越的!”

蘇璟自己說的都是感慨萬分,更不要說聽着的朱樉了。

銅鐵資源的壟斷,竟然可以輻射到糧食上。

這讓朱樉大爲震撼。

這樣的戰爭方式和手段,也讓他更加堅定的走在經濟學的道路上。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朱樉喃喃自語,趁着蘇璟說完的功夫,手裡的毛筆那是唰唰寫個不停。

“好了,記完了就休息吧,我也要睡了。”

蘇璟起身,看了一眼天色,羣星閃耀,夜空甚是美麗。

“是,蘇先生。”

朱樉點點頭,先是起身恭送蘇璟回房,然後端坐下來,仔細的記錄着。

一邊記錄還在一邊回味着蘇璟剛纔講述的內容。

“秦一統六國竟然還有這等緣由在其中……糧食和鹽鐵,真是太重要了……價格戰可以這麼玩……”

朱樉一直不斷地自言自語,內容全都是蘇璟之前的說過的。

小院外,朱樉一直沒睡覺,油燈自然也一直都亮着,負責保護他的護衛們很是詫異。

“沒想到這蘇先生竟然這麼晚了還要授課,秦王殿下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了這個苦。”

一名年輕的護衛說道。

另一名護衛道:“秦王殿下早就和之前不一樣了,我看這是秦王殿下主動要求的,畢竟明天殿下就要回京了。”

“老大,這位蘇先生真有這麼厲害嗎?”

年輕的護衛依舊有些納悶。

護衛長瞪了他一眼道:“平時叫你多看書,多瞭解一些大事,你就是不聽,連蘇先生這般人物都能懷疑,以後還怎麼混!”

“聽好了,蘇先生不是厲害的問題,而是神人,別看蘇先生封爵是伯爵,但就連國公那樣的大人物都得以禮相待,就算蘇先生不是太子殿下的老師,他一樣是陛下無比重視的人才!”

護衛長的這一番話,直接讓幾個年輕的護衛都是心神震動。

身爲護衛,雖然沒有信息壁壘,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保護重要人物,並沒有那麼多的私人時間。

如果不是自己主動去了解,知道的也不會太多。

他們是真沒想到,蘇璟竟然會如此厲害。

“以後若是有機會和蘇先生見面,記得恭敬些,要是蘇先生能記住咱們,那咱們就算是飛黃騰達了。”

護衛長又囑咐了一句。

“是,老大!”

幾人立刻點頭。

而此刻的京城皇宮之中,老朱正和馬皇后聊着夫妻夜話。

“老二這小子,咱說最多三天,他還真是一點不少。”

朱元璋吐槽了一句。

馬皇后笑道:“樉兒現在可是開竅了,重八你要是還和之前一樣看他,怕是走眼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有什麼走眼不走眼,再怎麼樣咱也是他老子!”

(本章完)

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着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531章 此事太過簡單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77章 有何不可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85章 科學育苗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60章 產業鏈!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300章 大勝!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339章 經濟發展的上中下三策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
第35章 蘇璟可是我的寶貝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292章 大明戶籍制度?職業認證!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466章 劉半仙的秘方第295章 放心,有事我頂着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44章 人和魚是不一樣的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98章 爲什麼不能是真的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99章 洗腦?思想培訓!第531章 此事太過簡單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182章 朱標妙計挪丹爐,輿論傳播嚇死人第192章 硝石+硫磺,嘭!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516章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第206章 UC震驚體!矛盾的老朱!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322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456章 妹子,你真是咱的好軍師!第461章 老朱的心思李善長猜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77章 有何不可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212章 謹慎無大錯,囂張有道理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134章 何爲科舉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254章 鐵門檻下紙褲襠第124章 有一點手段但不多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409章 再遇劉半仙,給木頭算命?第14章 蘇璟的數學課第85章 科學育苗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266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19章 黃金分割率,又是天道!第63章 記仇的老朱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60章 產業鏈!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169章 寒冷期和溫暖期,天子的問題!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282章 這算什麼父親!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83章 不,我不讀書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79章 那麼你以爲呢?第161章 消息泄露,各方動靜第300章 大勝!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麼?第173章 朱標授課,劉伯溫的感慨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370章 大秦的銀行,果真如此嗎?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15章 瘟疫瘟疫!臨危不懼!第387章 自信滿滿周掌櫃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孫平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爲事情就這樣了嗎第339章 經濟發展的上中下三策第83章 他是不是當過貪官第334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於自身價值第229章 一磚一瓦,福澤百姓!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貴婦劉半仙第429章 時來運轉的劉半仙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第272章 想要什麼,就得隱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