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

門閥世家?

朱標突然感覺到自己有些困惑,怎麼又有門閥世家的說法了?

堂堂皇帝,還能怕門閥不成?

李世民也不是什麼弱勢的皇帝,那可是唐太宗啊!

整個唐朝最猛的皇帝,或者說,在歷代所有皇帝裡,都是有數的利害的皇帝了。

這種級別的皇帝,朱標真的無法將其代入蘇璟所說的境地之中。

“蘇師,學生不是很明白,身爲皇帝,總不至於懼怕一些世家吧?”

朱標直接將自己的疑惑問了出來,和蘇璟交流就是這麼的直接。

蘇璟也沒覺得多意外,朱標畢竟只有這般年紀,雖然有許多名師教導,但總有沒學到的東西。

而且世家門閥這裡面的道道,大部分的老師,都不可能去教導朱標。

“太子,你以爲門閥世家是什麼?”

蘇璟也不着急,時間還長,可以慢慢說。

朱標想了想說道:“學生以爲,所謂門閥世家,便是一個個龐大的家族,他們之中人才輩出,聲名遠播,有着名望和財力,這便是門閥世家。”

蘇璟微微點頭:“倒也不算是錯的,只不過門閥世家比你說的還要厲害些,在唐朝之前,可是有着千年世家百年國的說法。”

“意思麼,自然就是說一個國家傳承也就是幾百年最多了,但是這家族呢,卻是可以傳承千年,而這樣的家族,纔有資格被稱爲門閥世家。”

“舉個例子,就說弘農楊氏吧,他們的祖先楊喜,一開始是漢高祖劉邦的郎中騎都尉,也就是個管理宮廷車騎門戶的武官,但在斬殺項羽的戰鬥中,楊喜搶到了項羽的一部分屍身,因此被封爲了赤泉侯,這纔有了之後傳承千年的弘農楊氏。”

“別看楊喜即便是被封了赤泉侯依舊沒什麼威望,好像泯然衆人,但他的曾孫楊敞,卻是漢昭帝時代的丞相。楊喜的八世孫楊震,更是被稱爲‘關西孔子’,官至太尉。楊震之子楊秉、之孫楊賜、曾孫楊彪(楊修之父),都官居太尉,後世稱爲“四世三公”,即世代官居高位。”

“即便是五胡亂華之後,楊氏依舊屹立不倒,甚至到了北周時期,還出了一個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沒錯,隋朝的皇帝便是弘農楊氏的子孫。”

“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在當皇帝之前,其實也是隴西李氏的人,隋唐皇帝的交替,說的誇張些,就是幾個門閥世家之間平衡交涉的結果。”

“這說這樣的現狀,身爲皇帝的李世民,會不會對其他的世家有所警惕呢?唐朝的五姓七望,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全都是當時聲名顯赫之世家,在整個大唐朝廷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了蘇璟的這一番科普,朱標算是明白了過來。

原來唐朝的時候,門閥竟然是這般嚴重的事情。

“可是蘇師,不是隋朝就開創了科舉制了麼,既然有科舉取仕,那這朝中,也不會只有門閥士族子弟吧?”

朱標又有疑惑了。

蘇璟笑道:“問的好,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說法,科舉制出現,到真正發揮它的作用,也就是真正做到取仕不問出身,其實還是有着一段時間的,或者說,是得益於一件事。”

“在科舉制出現之前,普通人怎麼當官呢?一般的方法叫做舉孝廉,比如東漢末年的曹操,那就是舉孝廉當官的。”

“如果只論舉孝廉,其實也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畢竟品行好的人當官,才更有可能當好官。”

“但事實是什麼呢,如果你不是門閥世家的子弟,根本不會有人舉薦你,因爲朝中爲官的都是門閥世家的人,他們不會舉薦自己的親屬後輩,卻是可以互相舉薦。如此一來,門閥世家的子弟繼續入朝爲官,利用自己的權力反哺家族,使的家族更加壯大。在這般情況之下,世家變得越發的強大,印象力不斷的擴大。”

“到了唐朝的時候,甚至是皇帝賜婚都不如與拿下大家族的聯姻,而像是王維這般的才子,也只能靠着‘入贅’的方式才能入朝爲官,可見當時即便有着科舉,但當官這件事,還是牢牢的掌握在門閥世家的手中。”

“魏徵雖然是士族子弟,但和那些個大的門閥世家相比,只屬於寒門,能反哺家族的程度有限,或者說,不會讓魏家快速的壯大,他當宰相,李世民十分的寬心。”

蘇璟說的有些渴了,拿起一旁的水壺咕嘟咕嘟的就喝了起來。

朱標沉默不語,一直都在仔細的回憶着蘇璟剛纔說的話。

門閥世家,似乎對於整個王朝來說,都是一個毒瘤。

“蘇師,您剛纔說的是唐朝之前是吧。”

朱標突然開口朝着蘇璟問道:“那爲什麼唐朝之後,沒有這個問題了呢?”

“學生了解的,現在大明似乎並沒有那麼多的門閥世家,不,應該是千年以上的門閥世家,根本沒有!”

朱標聽的是真認真,從蘇璟的話語裡,聽到了不同的東西。

蘇璟將水壺塞子塞上,然後道:“嗯,我的確是這麼說的,科舉制真正走上歷史正軌的一個事件。”

“不知道太子可曾聽過一首名爲《不第後賦菊》的詩。”

《不第後賦菊》?

朱標愣了一下神,腦海裡隨即開始思索這首詩文的內容。

只不過,想了好一會,朱標還是沒能找到這首詩相關的內容。

“學生不知。”

朱標搖頭。

蘇璟絲毫不意外,這首詩雖然在上輩子還算挺有名的,不過在大明,並不被人所熟知。

蘇璟說道:“那我便念與你聽聽,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蘇璟唸完,朱標當即道:“好詩,殺意十足!這位詩人是誰?竟然有如此之氣勢,相當厲害!”

蘇璟淡淡道:“這位詩人名爲黃巢,原本是唐僖宗李儇時候的讀書人,出生在鹽商家庭,可謂是家境富裕,從小便展露出了不俗的詩才,然後他去參加科舉了,卻接連沒有通過,然後恰逢關東大旱,唐朝官府又加重了稅負,直接導致了王仙芝起義,黃巢對於朝廷徹底失望,然後也舉起了一支義軍,反抗唐朝的統治,這次事件便被稱爲黃巢起義。”

“黃巢起義最巔峰時,便是黃巢帶領了三十萬農民起義軍殺入長安城,然後黃巢做了一件在當時看起來非常血腥殘忍,但對於後世影響卻是無比之深厚的事情,甚至可以說,無數普通人,因爲黃巢人生有了轉機。”

“太子可知道黃巢入長安之後,做了一件什麼事情?”

朱標搖了搖頭道:“學生不知道。”

蘇璟笑道:“他帶領着自己的起義軍,逮着那些門閥世家的人殺,當時的長安城內,聚集了諸多貴族,其中不乏千年世家,而且都是千年世家之中的核心人物,但黃巢將這些門閥世家全部屠殺了乾淨,就算是李唐皇室的人,他也沒有絲毫的留情,用徹底的肉體毀滅,將這些門閥世界給從世界上磨滅了。”

“而當時的詩人韋莊在黃巢起義屠殺長安之後,進入城內看到了諸多景象,做出了一首詩,名爲《勤婦吟》,詩中寫道‘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爲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可以說,正是因爲黃巢起義對於門閥世家的肉體毀滅,導致傳承千年的貴族,直接從華夏版圖上消失,此後的科舉,普通人便有了正常的晉升渠道,朝廷也不會再被那些門閥世家所掌控。”

“唐朝之後的王朝,便再不需要擔心世家門閥的問題了。”

蘇璟說完,朱標整個人都陷入了震撼之中。

歷史中的事件,竟然還會有這般深遠的影響。

門閥世家,仔細聽來,簡直就是一顆毒瘤,而這顆毒瘤,無比的根深蒂固,簡直到了難以拔除的地步。

而這個黃巢,一場農民起義,竟然將這個毒瘤徹底的清除了。

這般重要的事情,此前朱標發現自己竟然未曾聽自己的老師提及過。

但仔細想想,這件事,其他人又怎麼能看到蘇師這般深遠?

或許在其他人眼裡,這就是一場普普通通的農民起義。

但其實,這是一場影響後世無比深遠的事件。

朱標看向蘇璟,眼中滿是崇敬之情:“蘇師,學生受教了。”

蘇璟淡淡道:“太子,歷史之中,許多事情看似簡單,但背後都隱含着深意,你作爲太子,日後要管理大明,有些事情,便是要看的深刻些。”

“學生謹記蘇師教誨。”

朱標朝着蘇璟恭敬行禮道。

蘇璟則是說道:“好了,我這說的嘴皮子都有些累了,先歇會,待會再繼續。”

別看是蘇璟考校朱標,但實際上一直在說話的人卻是蘇璟。

這麼高強度的內容輸出,是真的累。

“是,蘇師儘管休息便好,學生不會打擾蘇師的。”

朱標立刻道。

蘇璟也不做多想,直接閉眼眯了起來,起了個大早,這會還真是有些困的。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蘇璟醒了過來。

一睜眼就看到朱標手裡拿着一本《史記》正在認真的看着。

“太子,車上顛簸,若是看書,時間長了,會傷眼睛的。”

蘇璟開口提醒道。

眼睛可是相當重要的器官,雖然蘇璟會做眼鏡,但他不希望朱標小小年紀戴上眼鏡。

朱標立刻把書收了起來,蘇璟的話,他向來是無條件信任的。

“蘇師,您要喝水嗎?”

朱標拿起水壺問道。

蘇璟搖頭:“不用了,咱們還是繼續剛纔的話題,太子之前說了唐朝興盛的原因,不過只說了一個政治方面,後面應該還有吧。”

先前要不是朱標扯到魏徵和李世民之間的君臣關係,蘇璟也不至於掰扯了一大堆。

不過呢,黃巢起義這事,蘇璟還是覺得很有必要講的。

這件事情的影響,可不僅僅到明朝,甚至蘇璟上輩子,影響依舊沒有衰弱。

如果不是黃巢起義,那麼很有可能如今的華夏,就會變成和隔壁鄰居一樣的狀況。

“是,蘇師。”

朱標點頭,當即繼續道:“唐朝興盛的第二個原因,便是經濟,唐朝恢復了戰亂中受到破壞的生產與交通,在全國範圍內開墾荒地、修築水利、建造運河、發展城市等。”

“這些措施,是基建工程,看上去好像不會直接產生多少經濟利益,但卻是民生的保障。同時,在商業方面,唐朝的對外貿易並不少,派遣使節或商人前往西域、天竺、東瀛等地區進行交流與合作。”

“與大明不同的是,唐朝對於商人並沒有那麼嚴格的管控,商人的子孫是可以考取功名的,商人世家也逐漸形成,這對於商業的發展,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到底是一直跟在蘇璟身邊學經商的,朱標在經濟方面,見解還是相當不錯的。

蘇璟滿意的點頭道:“不錯不錯,在這經濟方面,說的基本上沒有遺漏的,看來太子並不是只看了書,也有自己的總結,這很好。”

這誇讚是蘇璟無比發自真心的,就朱標這些總結,絕對是下了苦功纔有的。

“蘇師謬讚,學生僅僅是貫徹了蘇師的教導而已。”

朱標無比謙遜道。

他這話同樣是發自真心的,蘇璟教給他的讀書學習還是整理歸納的辦法,是真的好用。

學習,本身也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

“行了,咱們倆就別互相恭維了。”

蘇璟笑了笑:“你繼續吧,還有呢。”

朱標正色道:“經濟之後,便是軍事,唐朝初期有李世民打下的底子,軍隊實力無比的強大,周邊各國也不敢侵擾,當然,也有和親這樣的事情。”

“但總的來說,是強大的軍事實力,保證了唐朝的正常穩固發展,這纔有了唐朝的盛世。”

政治、經濟、軍事。

朱標對於唐朝的總結,還真是讓蘇璟相當的驚喜。

蘇璟笑道:“太子,你還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 

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343章 左丞相,韓國公,政客!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31章 土豆?不,是金豆!第462章 朱亮祖也病了?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31章 土豆?不,是金豆!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92章 三大產業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525章 謝家謝老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60章 產業鏈!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39章 你就真的不怕嗎?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136章 老朱就這樣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74章 高薪養廉?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74章 高薪養廉?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106章 朱標的疑惑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74章 高薪養廉?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12章 與我何干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
第47章 農民起義?市民抗議!第153章 稅務審計第431章 蘇璟算命,童叟無欺第265章 胡惟庸的計劃,朱亮祖再出手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343章 左丞相,韓國公,政客!第202章 新式火銃!興奮老朱,在線熬夜!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第213章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第482章 想那麼多幹什麼,享受當下!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31章 土豆?不,是金豆!第462章 朱亮祖也病了?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222章 沒有一個心眼子是多餘的!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458章 徐達生病了?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336章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第31章 土豆?不,是金豆!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426章 劉半仙,你還真是不簡單!第10章 不想當貪官,也不想做窮人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454章 暈乎的劉半仙第92章 三大產業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525章 謝家謝老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323章 再見楊憲,身份互換第60章 產業鏈!第257章 以誠待人就是這麼待的嗎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239章 你就真的不怕嗎?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126章 自信的對手第3章 你覺得他們不配吃嗎!第291章 也許只是用錯了地方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40章 手雷的幾個問題第136章 老朱就這樣第498章 我只求無愧於心第412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74章 高薪養廉?第395章 蘇氏布行的公關危機?第164章 脫貧攻堅與社會保障第299章 蘇璟的辦法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347章 等等還會來人的第259章 窮則精確打擊,達則火力覆蓋第74章 高薪養廉?第287章 陛下那裡,或許不會很順利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450章 劉半仙沒錢的原因第502章 開竅的朱亮祖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16章 朱標的任務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238章 回京倒計時第106章 朱標的疑惑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74章 高薪養廉?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378章 夜禁的真正原因第21章 太子師宋濂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12章 與我何干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114章 悲催的老二朱樉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