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

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

蘇璟回來,朱元璋親自迎接的消息,很快在大明朝堂內迅速的傳開。

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早就從“牛府”趕了過來,這開年之際,大明的事情相當的多,每天的早朝,那是絕不能取消的。

羣臣分列兩旁,擡眼掃去,滿朝文武,基本都被淮西集團的人佔據了。

原本浙東集團以劉伯溫爲首,如今劉伯溫請辭,已然不在。

而浙東集團的另一個代表人物,便是如今的翰林院承旨宋濂。

不過宋濂更像是純粹的文人,雖然是浙東文人的領袖,但實際上在朝堂上的作用並不大。

所以,此時的大明朝局,那完全是淮西集團所佔領。

不過,現在淮西集團,依舊是朱元璋所倚仗的主力,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現在大明急切需要的力量。

朱元璋將蘇璟推出來,更多是想平衡朝局。

打破這個平衡,他暫時沒有這個想法。

“如今年關已過,北元餘孽的問題,還是要好好議一議。”

朱元璋一開口,直接將早朝的會議主題定性。

北元一直都是大明朝的心腹大患,即便是去年才得了一個大勝,但殘存力量依舊。

朱元璋繼續道:“擴廓帖木兒在西北爲患,時間越長,越是難以對付,所以朕決議北伐,你們有什麼想法?”

羣臣當即一個個出列,發表自己的看法。

無人反對,全部都是贊同。

這一方面是朱元璋個人威望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同時說明了擴廓帖木兒的威脅,誰都清楚。

這個擴廓帖木兒,正是王保保。

元平章察罕帖木兒甥也。察罕養爲子,元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

王保保正是現在元朝餘孽中的領軍人物,也與大明諸將的不少人都交過手,互有勝負,軍事上頗有實力。

所以,這會朱元璋提到王保保,羣臣都明白,這仗得打。

這件事很快就塵埃落定,最終朱元璋定下的名額是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左副將軍,李文忠爲右副將軍,出征沙漠。

朱元璋看着諸將問道:“元順帝滯留塞外,擴廓帖木兒以孤軍犯我蘭州,其志欲僥倖尺寸之利,不滅不已。今命你們出師,當以何爲先?”

徐達回答道:“以師直取元順帝,擴廓帖木兒失勢,可不戰而降。”

徐達作爲大將軍,還是相當穩重的打法。

正面直取元順帝,那擴廓帖木兒這個大將軍,自然就沒有了威脅,因爲他要維護的東西沒了。

這是徐達一貫的作風。

朱元璋搖頭道:“擴廓帖木兒以兵臨邊,今舍彼而取元順帝,是忘近而取遠,失緩急之宜,不是善策。”

“我的意思是,分兵二道,一令大將軍徐達,自潼關山西安,搗定西,取擴廓帖木兒;一令左副將軍徐達出居庸,入沙漠,追元順帝。使其彼此自救,無暇應援。何況元順帝遠居沙漠,料不到我師突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易。此有一舉二得之效。”

朱元璋作爲頂級的戰略大師,也是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的。

在如何對付元朝餘孽上,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戰術構想。

“陛下聖明!”

徐達立刻說道。

出征的事情就此敲定,朱元璋的心情大好。

“關於太子已經回來的事情,我想你們應該知道了吧。”

朱元璋話頭一轉,直接扯到了朱標的身上。

太子朱標!

大明未來的皇帝,此刻安然回到了應天,這是一個大好的消息。

哪怕是有着兩黨相爭,但朱標卻是兩黨都非常推崇的。

淮西集團這邊,常遇春是未來岳父,浙東集團這邊,朱標自小的老師便是宋濂。

可以說,爲了朱標能更好的掌控大明,朱元璋早就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雖然說不少大臣都有着自己的手段探聽到了朱標安全回來的消息,但任何探聽來的消息,都不如從朱元璋嘴裡說出來的可靠和安心。

果然,朱元璋這話音剛落,羣臣的神色就好了不少。

只不過,下一秒,朱元璋便說道:“防治了青州府瘟疫的蘇璟,也回來了,伱們說,朕應該如何嘉獎他啊?”

青州府的事情,在朱元璋這裡已經定性,蘇璟是大功臣。

凡事都是結果導向,過程有問題,只要結果沒毛病,那挑刺就比較難。

“崔尚書,這禮法之事都是你來擬定的,朕想着以蘇璟的功勞,應該能封爵,只是這封什麼爵位,朕還沒有考慮好,你以爲呢?”

朱元璋看向禮部尚書崔亮,笑呵呵的問道。

封爵!

此言一出,羣臣震撼!

他們都知道,朱元璋想要推蘇璟,但沒有想到,竟然會直接封爵。

崔亮緩步走出,朝着朱元璋說道:“啓稟陛下,今大明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勳爵之位,臣以爲,以蘇璟之功勞,以子,男兩等比較合適。”

大明的勳爵之制也是才制定的,爵:正一品國公、郡公,從一品郡侯;正、從二品郡伯;正、從三品縣伯;正、從四品縣子;正、從五品縣男。

朱元璋大封功臣,五位國公,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和鄧愈都是淮西集團的。

而浙東集團的領袖劉伯溫,僅僅只是封了一個伯,甚至連侯都不是。

這其中的情況,固然有淮西集團本身的功勳卓著,也有着朱元璋本人的傾向。

畢竟,淮西集團那是跟着朱元璋從起義之初就在身邊的,很多人也與朱元璋的關係莫逆,有這種傾向那是正常的。

但身爲皇帝,私情是一方面,朝局的平衡又是另一方面。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可不是說着玩笑的。

崔亮建議子、男兩等,震驚的羣臣稍稍鬆了口氣,蘇璟的功勞不小,又有着朱元璋的強力助推,就封個後兩等的,也就可以了。

崔亮還是很懂分寸的,這兩等的封爵,是羣臣可以接受的範圍。

“子、男兩等麼,崔尚書,若是朕想封蘇璟爲伯呢?”

朱元璋再度開口,又是一聲石破天驚。

伯!

別看是第三等,但劉伯溫封的那就是誠意伯。

非淮西集團的成員,能封到伯,那絕對是相當高的封爵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蘇璟被朱元璋推出來,就是爲了當下一個“劉伯溫”。

但這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羣臣愣住,神色各異,變化各不相同。

但無一例外,都非常的震驚,除了常遇春。

“崔尚書,朕的想法,有什麼問題嗎?”

朱元璋再度朝着崔亮問道。

這已經是相當明顯的暗示了,皇帝親自詢問,那就是給壓力了。

正常的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回答。

不過,此刻不少大臣,都在希望崔亮不要選擇聰明人的回答。

有人頂在前面,總好過自己衝鋒不是。

崔亮臉色如常,看向朱元璋說道:“臣以爲不合適。”

不合適!

擲地有聲!

隨着崔亮的回答,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

崔亮說了,那他們就不着急說了。

不過,對於崔亮的行爲,他們依舊認爲很蠢。

朱元璋可不是什麼好說話的皇帝,羣臣面前,如此不給面子,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崔亮身後,站着的是禮部侍郎世家寶,他低着頭,心裡滿是擔憂。

但世家寶知道崔亮爲什麼要忤逆朱元璋,那是身爲禮部尚書的堅守。

禮,乃自古儒學之正統。

總不能天子一句話,就改變禮制吧。

朱元璋看着崔亮道:“崔尚書,你說不合適,那到底是怎麼個不合適法呢?”

看起來朱元璋好像並沒有生氣,一切都很平靜。

但在這大殿之內的大臣都知道,這樣的朱元璋,纔是最可怕的。

崔亮毫無懼色,回答道:“回稟陛下,蘇璟青州府之功的確不小,但與誠意伯相比如何?若是封伯,誠意伯又當何處?”

劉伯溫直接被拉出來當成了標杆。

劉伯溫這樣的都只能封伯,這隨隨便便來個蘇璟就封伯了,那不是開玩笑麼。

雖然用劉伯溫有些不講道理了,但這都是朱元璋親自制定的封爵,得認。

“哈哈哈。”

朱元璋突然笑出了聲,這可讓羣臣的心裡提了上來。

這笑代表什麼呢?

難不成要發火了?

還是說,崔亮要倒黴了?

朱元璋看着崔亮道:“崔尚書,你的意思是,蘇璟的功勞不夠,所以不足以封伯是吧。”

“正當如此!陛下。”

崔亮堅定的回答道。

“好!”

朱元璋喊了一聲,說道:“那今日,朕就與你們好好論一論蘇璟的功勞,論功行賞,方能服衆。”

朱元璋話音剛落,太子朱標便從側邊緩緩的走了出來。

“標兒,你來說說,蘇璟都做了哪些有益大明的功勞之事。”

朱元璋淡淡道。

顯然,這些都是朱元璋早有預料的情況。

崔亮的反駁,也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羣臣登時感覺到了不對勁,朱元璋這分明就是有備而來,剛纔的事,可能就是爲了鋪墊這個呢。

給蘇璟論功!

這纔是重頭戲。

“是,父皇。”

朱標朝着朱元璋微微點頭,然後面向下面的羣臣,沒有絲毫的膽怯。

早在大本堂,朱標便已經有了自己的小朝堂,這樣的場面,對他來說,並不少見。

“崔尚書,蘇師曾培育出土豆紅薯,可做主糧,只等今年分發到了各地農戶手中,預計可以增收糧食,約兩倍,此事,功勞有多大?”

朱標朝着崔亮說道。

這一開頭,便是土豆紅薯。

民以食爲天,大明又是封建王朝,農業爲主,糧食的增產,那可是重中之重。

兩倍的糧食增產,這已經是非常誇張的存在了。

這還是因爲去年培育的種子數量,並不能夠將普及到大明全境的弄明手裡,否則的話,還會更多。

當然了,作爲主糧,土豆紅薯肯定是沒有水稻和小麥來的好吃的。

但能吃就足夠了,大明朝可沒有發展到挑剔好不好吃的程度。

土豆紅薯一事,其實殿中百官不少都知道。

一開始是馬皇后在宮內種植,後來農學院建立,便一直由農學院負責培育種子的事宜。

如此高產的作物,自然是不可能會掉以輕心的。

但,此事的源頭是蘇璟,知道的人,卻是不多。

如今朱標點明,自然是震驚了不少人。

崔亮愣了一下神,然後說道:“回稟太子殿下,蘇璟此舉,有益大明,功勞甚大,能仍舊不足以封伯,至少要等今年糧食出產之後,方可定奪。”

崔亮這一番話,說的倒也沒毛病。

糧食增產,對於大明來說很重要,蘇璟的功勞毋庸置疑的大。

但總不能現在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就論功行賞了吧。

事情要分個先後,真有功了,再論賞。

這讓一衆淮西集團的官員心裡,都在爲崔亮暗暗叫好。

這反駁,很到位!

“崔尚書所言甚是。”

朱標點點頭,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纏,而是繼續道:“去年的賑災糧貪腐一案,明面上是由我主導查出了貪腐,但實際上,一切全靠蘇師慧眼,發現了官糧流入市場,這纔有了後續,此案之首功,當屬蘇師!”

賑災糧貪腐案!

這在去年可是個大案子,朱元璋震怒,處理了不少人。

當時是朱標出面主導了事件的進程,百官沒想到,這件事的背後,竟然也是蘇璟。

“蘇璟身爲商人,爲民除害,有利大明,功勞甚大,但還是不夠,封伯之事,不在一城一地之間,一案一事之中,”

崔亮緩緩說道。

依舊是反駁,理由麼很簡單,就是功勞太小了。

賑災糧貪腐案,以封伯來說,的確是事情太小了。

朱標毫不意外,只是繼續道:“那麼請問崔尚書,空印案夠不夠?”

空印案!

那纔是去年最大的貪腐案子,涉及人數之廣,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朱元璋的屠刀,那是半點沒留情,殺的百官戰慄!

這朝堂之上的羣臣,在空印案中雖然被牽連到的不算多,但依舊是膽顫心驚!

一切,都源於朱標當時制定的反貪制度。

現在,朱標親口坐實了,這導致了空印案出現的反貪制度,其實根源是蘇璟!

(本章完)

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74章 高薪養廉?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527章 回家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300章 大勝!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43章 改寫歷史?第77章 有何不可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31章 土豆?不,是金豆!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205章 軟廣教學!春秋筆法!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273章 皇子們的兄弟情,恍惚的蘇璟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
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335章 寶鈔的價值,真的是朝廷定的?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258章 哪有什麼單選題第84章 李善長問對胡惟庸第25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352章 蘇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來一爐可否第78章 您是仙宮來的吧第58章 朱標建言,震驚老朱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494章 南倭北虜!第74章 高薪養廉?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400章 什麼時候開始?從一開始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366章 秦王迴歸,蘇璟困惑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369章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第41章 蘇師乃天人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228章 當官如坐牢,殺人如殺雞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180章 又是蘇璟?怎麼什麼事他都要管!第417章 禍兮,福之所伏,福兮,禍之所倚第209章 朱橚論道卡奧斯,老朱的心情有點怪第527章 回家第198章 改稅爲租,誰說外族就不能用!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360章 秦國的崛起之路第118章 面聖的草民第96章 忙碌的蘇璟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393章 我不幹還會有人乾的第300章 大勝!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225章 六品小官的日常,自信非凡的老朱第148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201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43章 改寫歷史?第77章 有何不可第188章 沐英談軍略,朱棡論《墨經》(求月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第508章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時代一步第463章 蘇璟的PUA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31章 土豆?不,是金豆!第302章 誰合適咱不知道,但誰不合適咱知道第39章 你是怎麼知道的?第406章 行軍打仗我不會,掰扯糧草我還行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37章 真是白學了第404章 蘇璟的眼界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205章 軟廣教學!春秋筆法!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217章 傳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421章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435章 還是妹子懂我第174章 延壽之法,科學之意義第423章 又是夢中授課?第273章 皇子們的兄弟情,恍惚的蘇璟第348章 忘恩負義王家富第150章 博弈論的用處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204章 出發!老朱也愛反轉!第196章 宋濂解詞,蘇璟造槍!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260章 有錢人的特點是有錢第97章 好傢伙!活菩薩!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528章 再見芝依,袒露心跡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469章 不怕麻煩劉半仙第223章 兩點論和重點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355章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