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

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

有些事,在沒有實證之前,再怎麼猜測,都是虛的。

比如這空印案的事情,是因爲朱標此前提出的反腐制度,不少人都猜到了背後的源頭是蘇璟。

但猜測不是事實。

蘇璟在其中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不得而知。

或許只是隨口一說,或許是他指導朱標制定了所有的方案。

又或許,猜測只是假的。

此事根本與蘇璟無關。

現在,朱標直接將這件事徹底的公佈,背後的根源,正是蘇璟。

空印案啊!

那可是殺了百官慼慼的大明第一大案,波及人員之廣,是此前從未出現過的。

朱標自然是沒有什麼官員敢記恨的,但蘇璟不同。

此刻,不少此前處於中立的官員,內心也開始疏遠蘇璟了。

反腐制度,對於他們的工作而言,工作量增加,同時稍有不注意就要被安上貪腐的罪名。

原本在朱元璋手底下幹活已經夠辛苦了,現在不僅辛苦,還得小心翼翼。

這官當的,真心累!

崔亮聽着朱標的話語,愣了片刻,並未回答。

因爲空印案,實際上只是朱元璋的憤怒,對於百官來說,或者說對於需要處理實際事務的官員來說,空印的手段是爲了提高行政效率。

當然,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時,他們還想要做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總是,在空印案的事情上,百官不敢忤逆憤怒的朱元璋,但同時在立場上並沒有那麼的堅定。

“崔尚書,怎麼了?這樣還不夠嗎?”

朱元璋朝着崔亮問道。

空印案的事情,朱元璋記憶深刻。

處理完那一大批的官員之後,對於蘇璟教導朱標指定的反腐制度,他亦是給予了高度的讚賞。

崔亮此刻的態度,他很不喜歡。

“回稟陛下,臣以爲,此事功在太子,與蘇璟關係不大,故還不夠。”

崔亮拱手回答道。

這一番話,倒是十分的聰明,沒有直接說空印案的對錯,只論功勞的歸屬。

的確,反腐制度的制定是朱標起草的,後來空印案調查執行的時候,朱標更是親力親爲。

功勞在朱標身上,這倒也完全可以說的過去。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並不會對這個回答不滿意。

“標兒,繼續說吧。”

朱元璋只是看了一眼崔亮,便朝着朱標示意繼續。

朱標微微點點頭,然後繼續道:“工部之動滑輪組,由蘇師創造,可節省人力不知幾何,工程速度也大大提升,此事,崔尚書以爲當有何功?”

動滑輪組,也就是之前皇子奉天殿前舉鼎的事情,那在百官之中,也是廣爲流傳。

對於動滑輪,大明官員裡關心的不多,工部的瞭解多些。

畢竟是工科項目,這種學問,還屬於奇技淫巧的範疇。

正統的讀書人,研讀四書五經來的多。

但皇子們舉起大鼎的事情,那就不是一個工具的事情了,這是上蒼福澤大明的證明。

幾個皇子,竟然僅用一個人的力量就舉起了數百斤重的大銅鼎,這樣的事蹟,隨便的宣傳一下,那就是一件能夠傳頌萬世的大事。

當時朱樉幾個皇子舉鼎成功之後,朱元璋隔天就收到了許多贊表,各種吹捧,各種讚美。

“張侍郎,現在工部動滑輪組的應用情況如何?”

朱標又朝着禮部侍郎張昺問道。

張昺立刻回答道:“回稟太子殿下,現在動滑輪組已經全部普及在工部的各項大型工程之中,預計每年可節省三分之一的人力。”

之前的工部,對於動滑輪組的普及還有些牴觸的情緒。

因爲動滑輪組節省了人力,變相了減少了工部的人事權。

本來可以安插的人員數量,現如今減少了許多。

但,這事並沒有持續太久。

因爲戶部的年底賬目審查,直接將動滑輪組的使用情況納入了其中。

對於虛報和吃空餉的情況,沒有絲毫的掩飾,完全的揭露了出來。

這種情況下,雖然不少人心裡都在罵,但面上還是得老老實實的推行動滑輪組,否則就是以貪腐論處了。

聽到張昺的回答,朱標很是滿意。

當初在溧水縣的小院裡,對於這動滑輪組到底能夠節省多少大明大型建設的人力上,朱標早就做過測算了。

基本符合他預期的情況。

又是一個功勞,奉天殿內的羣臣都被震懾的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朱元璋今日給蘇璟封伯,真是蓄謀已久了。

崔亮站在中間,聽着朱標一樁樁的細數,同樣腦子有些嗡嗡的。

他並不是淮西集團的一員,僅僅只是站在自己禮部尚書的立場之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原本他認爲朱元璋想要給蘇璟封伯,那根本就是完全不顧禮制的行爲,完全破壞了大明官場的制度。

蘇璟可不是什麼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從龍之臣,接受什麼封賞都不過分。

這要是開了先例,以後朱元璋想要封賞,那不就是隨便亂套了。

在禮制的問題上,他不會讓步。

這種事,必須得堅持,哪怕會因此讓朱元璋不高興。

但現在。

崔亮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低估了蘇璟。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被太子朱標訴說出來,每一件對於大明都是非常大的功勞。

不可抹殺的功勞。

聽着聽着,崔亮竟然覺得,朱元璋的封賞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崔尚書,你以爲如何?”

朱標朝着崔亮問道。

對於這個禮部尚書,朱標非常的尊重,他也知道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很欣賞崔亮。

事實上,只要不是觸動朱元璋貪腐和叛亂兩條神經,其他的事情,只要是說的有道理,朱元璋都是願意聽的。

專斷獨裁是朱元璋,但虛心納諫也是朱元璋。

崔亮稍稍頓了一下,朝着朱標躬身道:“太子殿下,臣沒有意見了。”

崔亮同意了!

或者說,他被說服了。

禮部尚書被說服了,蘇璟的封爵,在禮部尚書這裡,沒有了異議,也就代表着在禮制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奉天殿內,羣臣色變。

尤其是淮西集團的那一掛大臣,不少人的臉上,臉色都相當的難看。

永嘉侯朱亮祖臉皮跳動,他是真沒想到,這纔多久,蘇璟竟然要搖身一變封伯了。

大明開國不久,功臣很多。

封公爵者不過6位,封侯爵者不過28位,而伯爵僅有2位。

而且不少現在都已經死了,屬於死後追封。

可以說,蘇璟若是真能封伯爵,這地位,那就是直接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本以爲蘇璟若是入了朝堂,至少還得發育一段時間,沒想到一上來真就整這麼大。

禮部尚書崔亮都讓步了,這事情,似乎已經是無法改變了。

“臣以爲不妥。”

此時,李善長突然走了出來,一上來就是旗幟鮮明的反對。

一時間,殿內羣臣臉色再度變的精彩了起來。

因爲此前,李善長一直都是一個退讓的態度,根本就沒有任何要與蘇璟對立的表現。

就連淮西集團的一羣人涌到了他的府裡,他都依然沒有鬆口。

這會,竟然會在禮部尚書崔亮都沒話說的情況下主動開口,無論是淮西集團的還是其他大臣,都非常的驚訝。

李善長這位左丞相,到底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出這個頭。

就連李善長身後不遠處的胡惟庸,一樣的詫異不已。

但對於淮西集團的不少成員來說,李善長的這行爲,無異於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朱亮祖眼睛一亮,盯着李善長,十分的驚訝,但驚訝過後,便是欣喜。

李善長先前不怎麼理會自己,似乎也沒有那麼生氣了。

朱標看向李善長,神色間有些疑惑。

李善長曾經也是他的老師,教導過他,在他看來,此刻的李善長,是不應該出面說話的。

“善長,你覺得什麼地方不妥?”

朱元璋則是直接開門見山道。

李善長能成爲六公之首,自然是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即便這會已經有所猜疑,但依舊在朱元璋的心裡有着很大的分量。

這話,也就是李善長敢在這個時候開口了。

李善長恭敬道:“回稟陛下,臣以爲以蘇璟的功勞,僅僅是封伯爵不夠,可封侯爵。”

此言一出,這奉天殿的氣氛再度一變。

啥意思?

封伯爵還不夠,還得是侯爵?

不少官員此刻都沒反應過來,根本沒想到李善長會來這麼一出。

非淮西集團成員,能封個伯爵,已經是非常大的榮幸了。

劉伯溫作爲朱元璋打下大明的最大助力之一,不過也就是個伯爵而已,這固然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也說明了,不是朱元璋在安徽鳳陽老家及其周邊帶着一起起家,想要在開國後封個好爵位,那難度是很大的。

李善長這會的提議,不僅僅是讓百官驚訝不已,就連朱元璋和朱標,都有些懵了。

這實在是令人相當的費解。

“左丞相,下官以爲,伯爵適宜,這侯爵是不是太過了。”

崔亮再度出面,不過這一次不是和朱元璋對立,而是和李善長對立起來。

李善長並不惱,只是轉頭看向崔亮道:“崔尚書,蘇璟之功勞,天子殿下可還沒有說完,若是不急的話,等太子殿下論完蘇璟的功勞再看可否?”

他壓根就沒解釋,或者說,他的解釋的很簡單。

蘇璟的功勞,比現在說的還要更多。

崔亮稍顯遲疑,而李善長則是對着朱標說道:“太子殿下,蘇璟的功勞,應當還有不少,臣就不越俎代庖了。”

朱標微微點頭,繼續道:“蘇師創狼憲,編鴛鴦陣,專克倭寇,今年我大明山東沿海倭寇之患,可解之。”

狼憲!

鴛鴦陣!

這東西一出口,奉先殿的內的武官們都是臉色一變。

作爲對抗倭寇的利器,這狼憲實際上是非常先進的戰法,自然是不只能夠用來對付倭寇。

大明各部的武將,都有所瞭解,甚至不少也專門去了解學習了。

現在朱標說這狼憲和鴛鴦陣全是蘇璟所創,他們的臉色自然就相當精彩了。

“崔尚書,我知道你不善軍陣之事,或者你可以問問朝中武官,這狼憲和鴛鴦陣到底意味着什麼。”

李善長朝着崔亮說道。

“不必,我知道狼憲和鴛鴦陣,也做過濟南知府,雖然不說是善於軍陣,但也是能看明白的。”

崔亮回答道。

這能夠當上禮部尚書,崔亮的履歷自然也是相當不錯的。

早在元朝時期,他就做過浙江省省掾,之後投降,然後做了濟南知府,再因爲母親的憂慮回去。

他是沒專門領兵打仗過,但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還是有的。

狼憲和鴛鴦陣,他同樣知道。

“那崔尚書以爲,有此兩樣,夠不夠呢?”

李善長繼續問道。

崔亮只是瞥了一眼李善長,看向朱標道:“太子殿下,這狼憲與鴛鴦陣之威力,尚需驗證,或許等今年山東沿海戰報出了之後,再行定奪方可。”

還是之前的老一套,這功勞不是不夠,而是現在還不能真正體現出來,得等。

朱元璋聽着李善長和崔亮兩人的交鋒,並未說什麼,只是靜靜的看着。

他是皇帝,要說話,那就得一錘定音。

這會,還是先看看情況。

李善長則是說道:“崔尚書,我有些不一樣的想法,無論是土豆紅薯還是這狼憲和鴛鴦陣,你都說現在有待驗證,那如果驗證成功,蘇璟豈不是可以封公了?”

封公!

這話一出口,殿內再度震顫!

封伯爵已經是非常讓人意外的一個提議,這直接到封公爵,那就太誇張了。

大明開國,也就封了六位國公。

每一位都是大明奠基之肱骨,而且都是早早跟隨朱元璋打天下,一路從龍而來。

蘇璟是什麼?

到現在還是白身一枚,履歷就是空白一片。

這功勞固然大,但和封公之間的差距,還隔着十萬八千里。

但偏偏此刻,李善長身爲國公第一人,就這麼給提了出來。

這事,也有人咂摸出一點不一樣的味道來。

李善長,似乎並不是在幫着蘇璟說話,而是有着一股捧殺的意味。

(本章完)

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74章 高薪養廉?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19章 概率論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106章 朱標的疑惑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532章 大結局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375章 作壁上觀?等等再說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
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98章 開始搞事的楊憲!第326章 皇位還是皇帝第418章 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教訓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410章 算命和未來?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349章 都是生意!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31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338章 也許幾十年,也許百年都不夠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241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個第267章 大縱深作戰理論第74章 高薪養廉?第480章 彝族都這麼開放嗎第119章 概率論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第189章 抗倭神器,提前出世的狼憲!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175章 士農工商,祖宗之法不可變第372章 劉伯溫的真心話第106章 朱標的疑惑第453章 新宅的風水格局第109章 正式教學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點可能性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442章 算還是不算!第532章 大結局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305章 混亂的朝局,蘇璟的點撥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327章 我蘇璟一諾,亦可抵千金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199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52章 誰給的他們膽子!第93章 真實的蘇璟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53章 想不到還是不敢想第207章 國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紙!第2章 你知道個屁!第51章 老朱與徐達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42章 封伯爵?國公可好?第424章 蘇璟出事了!第171章 封建社會的本質,剝削!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03章 認命的汪廣洋,再出擊的楊憲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274章 膨脹的朱亮祖,急躁的胡惟庸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68章 放心,我不反抗第162章 沒事,科舉會停第311章 歸家還是歸獄第386章 帶着朱棡去查賬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7章 王朝六期論第402章 塵埃落定,冷暖自知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36章 看不見的手第248章 蘇璟論北伐,雙管齊下的陽謀第451章 蘇璟的歉意第15章 算題中的天機第185章 信息的傳播,朱標明悟!第221章 唯物辯證法!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375章 作壁上觀?等等再說第284章 父子相爭,似曾相似!第71章 誰最想讓我死第165章 科舉到底有啥問題?第24章 老朱的殺念!第57章 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144章 好像還不錯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474章 敲打李管家第489章 徐達教誨,蘇璟保證第430章 蘇璟,出現了!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436章 劉半仙?杜老夫子?第167章 老朱問科舉,蘇璟的課後作業第438章 入京前還是出事前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524章 公審孟鬆第350章 如果你是布行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