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

第269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

“陛下,老臣以爲,若是蘇先生不想入仕,老臣去當說客也是沒用的。”

劉伯溫緩緩說道。

這面對的終究是朱元璋,說話還是要注意一點的。

朱元璋說道:“伯溫,你這就是謙虛了,你青田先生的名號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蘇璟那小子就再狂,總要給你點面子。”

眼見誠意伯的身份劉伯溫變着法的推辭,朱元璋又換了個角度。

青田先生劉伯溫。

這在無數讀書人的心目中,那是相當尊崇的一個人物。

連續推辭了兩次,劉伯溫看着朱元璋的臉,依舊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樣,似乎並沒有什麼變化。

但事實上,劉伯溫知道,現在的朱元璋怕是已經到極限了。

現在的朱元璋,那可是九五至尊。

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已經不單單是這件事了,而是涉及到朱元璋的臉面。

“那老臣只有盡力一試了,結果如何,老臣也不敢擔保。”

劉伯溫拱手道。

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他點頭道:“這就對了,伯溫,朕相信你,此事也非你莫屬,不過倒也不用太着急,蘇璟那小子現在要改進火銃,正好也讓文武百官再猜一猜,着急着急。”

蘇璟遲遲不正式現身,這朝堂上的動靜,就越發的小。

朱元璋感覺現在的狀態很好,大家都知道收斂,許多事情也沒有什麼臉面要顧忌,要爲難。

既然如此,那就多保持一會。

“是,陛下,老臣明白了。”

劉伯溫點頭道。

對於蘇璟改進火銃,劉伯溫的感覺比起其他人聽到,明顯要淡定許多。

畢竟,劉伯溫是真正理解了蘇璟那些理論的人,火銃的改進,只是一個武器的更迭而已,與整個世界的前進變化而言,根本算不了什麼。

這段日子,劉伯溫一直在研究蘇璟教導的社會形態變革,他對於大明的未來,已經有了簡單的預測。

大明必亡!

當然,這個預測,他也只能留在自己的腦海裡,不會向任何人說起。

同樣,他也相信,蘇璟一樣知道這個結果。

所以在劉伯溫看來,得知大明結局的蘇璟不願入仕,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是一個終將滅亡的王朝而已,當官不當官又能怎麼樣呢?

“伯溫,朕有時候想想,還是你在這府邸裡養花種草舒服啊!朝廷的事情太多了,真是累的人心煩。”

朱元璋看着劉伯溫的府邸,頗爲感慨道。

皇帝當的是真累!

劉伯溫說道:“還是陛下體恤老臣,知道老臣年老體弱,老臣這才能天天養花種草。”

如果說之前的劉伯溫對於在朝堂施展抱負還有不小的執念的話,那現在的劉伯溫,這份執念已經消去了不少了。

相較於社會變革理論,世界的發展進步,區區大明王朝之中,自己能發揮的微薄力量,劉伯溫只覺得根本沒有可比性。

只是,劉伯溫的想法,朱元璋並不清楚。

他只是看着劉伯溫,似乎在猜測這句話到底是真是假。

劉伯溫,是真的安心過着如田園歸隱的生活了嗎?

還是說,這只是在說的一些套話,不過就是爲了讓自己安心而已?

朱元璋對於自己的這個老夥計,還真有些看不太懂了。

“伯溫啊,朕時常想起以前你在身邊的時候,無論是大事小事,還有疑難雜症,到你這裡,都能有應對的良策,遇事不決就問你誠意伯,着實比現在輕鬆不少。”

朱元璋又開始感慨了。

劉伯溫聽到這話,立刻道:“陛下說笑了,老臣自請辭以來,大明的發展那是欣欣向榮,不斷前進,這不正說明了老臣對於大明而言,並不重要,陛下之才能,世間罕見!”

也不管朱元璋到底是試探還是真有意讓自己付出,反正劉伯溫的態度很直接了。

有我沒我這大明都一樣,那還是沒我好了。

“伯溫,你這話可就不對了,你不在朝堂,那些人就開始亂起來了,沒有你誠意伯震着,大明就沒那麼安穩啊!”

朱元璋又換了個角度說道,也是現在大明朝堂最現實的問題。

浙東集團沒了劉伯溫,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大大減少,現在淮西集團已經是無人可制的狀態了。

要不是蘇璟的事情,怕是會出現更多的亂局。

即便如此,還是有馬致遠的事情出現了。

朱元璋知道,這就是缺乏壓制的後果。

所以,他才那麼着急要將蘇璟給推出來,儘快的朝局重新穩定。

淮西集團依舊是朱元璋最倚重的主力,守衛邊疆治理大明都需要他們,但越是倚重他們,他們就容易驕橫恣意。

本人尚且好些,畢竟是自己努力拼搏,甚至是用命才換來的榮華富貴。

但他們的子孫後輩,就沒有這樣的覺悟了。

一個個都是功臣二代,憑藉着父輩的功蔭恣意妄爲,犯了事朱元璋還不好處理。

因爲整個大明王朝的統治階層,包含朱家在內,有着無數錯綜複雜的姻親關係,朱元璋用姻親血緣爲紐帶,將自己和大明的頂層牢牢的綁定在一起。

好處顯而易見,一家人,力往一處使。

但壞處也很明顯,這天下是朱家的,除了他們,還有無數的百姓。

朱元璋作爲一個農民起義奪取天下的皇帝,自然也清楚百姓的力量,必須要顧好百姓。

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

功臣二代們恣意之後,倒黴的往往都是百姓。

處理吧,他們長輩的面子得看。

不處理吧,百姓那邊說不過去。

雖然說次數少沒關係,但這種事,誰也不知道累積了多久之後會突然爆發。

要說爲了這些人不能和朱元璋一樣想着顧上百姓,而不是隻顧自己,那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又不是皇帝。

說到底,還是屁股決定腦袋。

“陛下說笑了,老臣算得了什麼,哪有如此之大的作用,不過就是耿直了一些而已,當不起陛下如此的評價。”

劉伯溫立刻撇乾淨自己身上的事,穩定朝局,制衡淮西集團這樣的重擔,自己不行。

朱元璋笑笑道:“伯溫啊,你還是一如既往的謙虛,咱不說這個了,最近李善長也有意請辭了,你怎麼看?”

李善長雖然沒有明說過,但最近的表現,朱元璋都是看在眼裡的。

主動遊離在朝堂之外,不過分插手太多的事情。

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裡,也很滿意。

君臣之間的默契,這一點上,朱元璋對李善長相當的滿意。

“韓國公丞相做的很好,老臣以爲,沒必要。”

劉伯溫朝着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眉頭微蹙,笑道:“伯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劉伯溫回答道:“老臣只是就事論事,這丞相之位,韓國公做的最好,自然是沒有必要換的。”

朱元璋淡淡道:“可是李善長已經好幾次向朕透露要辭官的意思,也給我推薦了繼任的人選,朕若不放他,是不是有些太嚴苛了。”

不放就是嚴苛,說話還是朱元璋會說。

劉伯溫低頭道:“陛下此言差矣,大明宰相,非韓國公莫屬。”

朱元璋淡淡道:“朕呢,心裡有兩人屬意接了李善長的左丞相之位,一個是右丞相汪廣洋,李善長若是退了,他這個右丞相順理成章接受最爲合適。”

“至於另一個,則是中書左丞胡惟庸,他一直表現不錯,也是李善長力薦的人選。伯溫,你以爲這兩人如何?”

汪廣洋和胡惟庸。

這是朱元璋挑選的左丞相繼位之人,同時也是蘇璟將來的對手。

“老臣已經歸隱,此事還是不便談論了,無論老臣選誰,都是得罪另一個,陛下還是放過老臣吧。”

劉伯溫朝着朱元璋拱手道。

這話說的是實話,這左丞相是什麼位置?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做臣子的能到這個位置,那就是位極人臣了。

劉伯溫一個請辭的誠意伯來給朱元璋挑選左丞相的人選,根本就是兩頭不討好的活。

“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道:“伯溫,這裡是你的府上,現在也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就當是爲了大明,你說說看你的想法。”

即便是劉伯溫選擇了退讓,朱元璋依舊沒有要放過他的意思。

這左丞相的位置,依舊要讓劉伯溫去挑選。

至於得罪人,那朱元璋就是讓劉伯溫乾的得罪人的活。

劉伯溫得罪了人,將來蘇璟入仕,這份因果,不自然要轉嫁到蘇璟的身上了。

朱元璋也擔心蘇璟這小子,根本不會按照自己擬定的路子走,直接和淮西集團走到一起,那平衡朝局,豈不是成了笑話了。

劉伯溫何等聰明,朱元璋的心思,他已然猜到。

今天這仇恨,是非拉不可了。

劉伯溫朝着朱元璋跪了下來,說道:“老臣斗膽,還請陛下莫怪。”

“唉,伯溫,你這話還沒說,怎麼就跪下了,快起來,朕恕你無罪。”

朱元璋立刻將劉伯溫給攙扶了起來。

劉伯溫這才說道:“這右丞相汪廣洋,志小才疏,右丞相之職已經是高攀,左丞相他是做不了的,至於中書左丞胡惟庸,此人眼界胸襟皆是不夠,不足以擔當左丞相大任。”

既然朱元璋要問,劉伯溫也是給了個回答。

只不過,這回答,顯然朱元璋是不會滿意的。

兩個候選人,在劉伯溫的口中,全都是不堪大用之人,這給朱元璋的臉打的是啪啪響。

無論是汪廣洋還是胡惟庸,能在這個時候被朱元璋提出來,說明兩人朱元璋都覺得還行。

但劉伯溫卻如此直接了當的批評,直接了當的表明了朱元璋的眼光不行。

而且他還同時得罪了兩位宰相候選人,可謂是真真把仇恨拉滿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的臉上卻是沒有半分的惱怒,只是說道:“伯溫,既然這兩人都如此不堪,李善長又要請辭,那這宰相之位,似乎就非你莫屬了。”

一記重磅炸彈由此而出。

劉伯溫當宰相!

“陛下說笑了,老臣年邁昏聵,這宰相之位,實在是不適合。”

劉伯溫再度下跪,無比的迅速。

要說劉伯溫對宰相之位有沒有想法,那肯定是有過的。

當年他意氣風發,幫助朱元璋奪取天下,建立大明,怎麼可能沒想過自己當上宰相,繼續爲大明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但現在的劉伯溫知道,自己和宰相註定是無緣的。

朱元璋現在說的好聽,不過也就是在試探自己罷了。

“伯溫,朕可是說真的,你老說李善長做的不錯,應該繼續當宰相,但你知道,他在朕面前的時候,是如何說你的嗎?”

朱元璋朝着劉伯溫問道。

李善長和劉伯溫,是老對頭了。

準確的說,李善長對劉伯溫的敵意一直都很大。

無他,劉伯溫這位青田先生,委實太過厲害了。

神機妙算,算無遺策。

大明的建立,劉伯溫的功勞,當真是不低的。

要不是自己有着起義之初就跟隨朱元璋的從龍之功,又是同鄉,恐怕一切都不好說。

所以,李善長在朱元璋背後,劉伯溫的壞話那是沒少說的。

“知道。”

劉伯溫點頭道。

朱元璋奇怪了,他問道:“既然你知道李善長背後都說你什麼,你爲何還要讓他當丞相呢?”

李善長和劉伯溫的對立,那是朱元璋樂意見到的。

李善長在背後說劉伯溫的壞話,他一直聽着,但基本沒當過真,但同時也沒有處理警告過劉伯溫。

這就是他想要見到的情況。

只是現在,劉伯溫竟然在幫着李善長說話,朱元璋屬實有些不太懂。

“陛下剛纔說,讓臣爲了大明,臣此番言論,正是爲了大明纔會說的。”

劉伯溫看向朱元璋,目光中滿是堅定。

大明雖然是朱元璋建立的,但劉伯溫也在其中貢獻了許多的力量。

他對大明,一樣是有着非常深厚感情的。

即便知道大明最終的結局,但他依舊希望現在的大明,能夠更好。

朱元璋沉默不語,又仔細的看了看面前的劉伯溫,這位自己的劉子房,或許自己真的做錯了。

(本章完)

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76章 信任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470章 三兩銀子差不多了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411章 奇謀非正道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91章 李善長請罪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88章 閉門羹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309章 楊憲出手,死亡倒計時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
第72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43章 再臨抉擇朱亮祖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76章 信任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479章 原來你就是芝依!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470章 三兩銀子差不多了第4章 那必須是豐功偉績,天降偉人!第394章 咱有這麼小氣嗎第87章 蘇璟和朱標的僱傭關係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314章 諸王行動!第211章 老朱憂心火上頭,馬皇后妙計定乾坤第455章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73章 這天,真的有道嗎?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第401章 油坊的銀子我信第253章 馬致遠的自白第250章 老朱置氣,朱橚求學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261章 以德報怨,從朱樉開始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虛與委蛇蘇東家第232章 摳搜老朱,在線夸人第492章 法寶寺再遇謝春芳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55章 爛在肚子裡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闆?第155章 老朱震怒羣臣無言第428章 機敏老周,多嘴的劉半仙第411章 奇謀非正道第306章 手勁很大馬皇后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鴨?第485章 創造需求和創造市場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256章 功勞簿不是犯錯的藉口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381章 膽顫心驚的護衛們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17章 牢房拉扯,讓步是不可能的第283章 大明經濟師!第17章 想拜師,看看誠意先第337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363章 韓國的陽謀,秦國的陽謀第5章 看來你們還是不懂第487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390章 算算他的身份第163章 貧窮陷阱第91章 李善長請罪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510章 府丞不簡單!第325章 目無君父,心無大明第178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93章 百姓強,則大明強!百姓富,則大明第46章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500章 朱標的計劃第286章 職業教育!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88章 閉門羹第122章 上點強度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268章 已經夠給蘇璟面子了第473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511章 蘇璟遊玩,朱標查糧第45章 簡直有辱斯文!第385章 剝削與被剝削第240章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還是好朋友第301章 咱倒要看看蘇璟有什麼高見第23章 馬皇后的禮物第231章 騎虎難下朱亮祖!第478章 溫州府,謝春芳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臺的第309章 楊憲出手,死亡倒計時第208章 丞相與尚書,路途中的偶遇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245章 我成仁遠伯了?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333章 貨幣的四個發展階段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後壞話第294章 科舉教育體系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