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

第408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

“運輸方式?”

朱棣眉頭一蹙,沒理解到。

蘇璟淡淡道:“沒錯,就是運輸方式,人力和畜力在未來的戰爭中,將不再是主流。”

“一切的原因,便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新的運輸工具,讓交通變得更加迅捷便利,從而大大提升了運輸的效率。”

“如果有一輛車不需要馬拉,只需要燒煤就能走,燕王你覺得可能嗎?”

蘇璟的話緩緩說出,而朱棣則是陷入了越發的震撼之中。

“不需要馬拉,只要燒煤就能走的車?”

朱棣仔細思考着蘇璟說的話,或者說應該是想象着。

但他終究只是一個明朝人,連蒸汽機都沒見過,又怎麼可能想象出火車的樣子呢。

“學生不知道,但既然是蘇先生說的,那肯定是會有的。”

朱棣朝着蘇璟如實道。

對待蘇璟的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自己知道什麼就回答什麼。

蘇璟笑道:“燕王,接下來的話,你可以當成是我隨口說的故事,不必當真。”

話都到這裡了,蘇璟也說開了,反正就是瞎聊,他也沒想着多注意是不是明朝的東西了。

“學生知道了。”

朱棣點頭,但神色卻沒有半點隨意,反倒是非常的認真。

蘇璟看了一眼朱棣,也沒管他到底是怎麼想的,淡淡道:“只需要燒煤就能走的車,名字叫火車,不過火車不是在普通的路面上行駛,而是在鐵軌上,就是用鐵條鋪好的軌道,不是陷入路面之下,而是架在地面之上。”

“火車的構造要說起來的話,我也說不太好,但核心的部件是蒸汽機,就是能夠將燒煤產生的能量轉換成火車前進動能的機器。”

“火車的速度比起騎馬差不多,而且只要一直燒煤便能一直前進,同時載重量非常多,我估摸着一次起碼也能運送上萬石的糧食。日行百里,不知疲倦應該算得上。”

“有了這樣的交通工具,戰爭之中的後勤補給還有軍隊輸送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當然,主要還是後方往前方的運輸,真到了兩軍對壘,主要靠的還是士兵本人的腳程。”

“畢竟火車的行進需要鐵軌,只有鐵軌鋪到的地方,火車才能開到。”

朱棣已經聽傻了,火車這樣的運輸工具,若是真如蘇璟所說,那對於戰爭來說,就是徹底的改變。

後勤的補給可以如此的運輸,前線的戰法也能做出巨大的改變。

若是大明有了火車,那疆域再擴大個一倍恐怕也很簡單。

少年朱棣已經有了相當大的雄心壯志了,也難怪成了永樂大帝之後要先後五次御駕親征,一直打到了斡難河。

開疆拓土,那就是刻在朱棣骨子裡的東西。

“蘇先生,不知道這火車,您什麼時候才能發明?”

朱棣看向蘇璟,眼神裡充滿了渴望。

蘇璟一愣,搖頭笑道:“燕王,我剛纔不是說了,把我說的當成是故事,不必當真麼。發明火車,你可真是太高看我了。”

朱棣神色板正道:“學生相信蘇先生一定可以,只希望到時候不要忘記學生,火車,以火爲車,真是太厲害了,日行百里不知疲倦,有了火車,區區北元餘孽,還能逃到什麼地方呢?”

“燕王倒是想的很美好。”

蘇璟笑笑道:“但真要造出火車,恐怕我是沒這個能力的。”

朱棣蹙眉道:“爲什麼?造火車和難嗎?蘇先生可是造出瞭望遠鏡、改進了那麼多火器的人。”

在朱棣這裡,蘇璟雖然不能說是無所不能,但也差的不多。

“哈哈哈。”

蘇璟大笑道:“燕王,這可不是一個級別的難度,也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搞定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始關鍵,但任何技術的更迭,都是一步步來的,這條路還長着呢。”

“我怎麼又扯到這個上面了,科學的發展和糧草的保障還是相差甚遠的。”

朱棣認真的聽着蘇璟的話,本還想詢問更多,但聽到蘇璟這麼說,便將問題藏在了心裡。

“蘇先生,既然火車都能出現,那麼前線的糧食會發生變化嗎?”

朱棣也將問題轉移到了糧草之上。

蘇璟看向朱棣回答道:“肯定有變化,糧食作物的變化,自然會造成軍糧的變化。”

“最早的軍糧應該是粟米,大概在商周的時期,粟米便已經開始種植了,種植範圍也非常的廣,是那個時期百姓的主糧,也被用作軍糧。同時,粟米還能用作戰馬的口糧,從商朝到漢朝的軍糧基本都是粟米爲王。”

“而戰馬的口糧,在漢武帝時期,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變化,燕王可知道是什麼?”

戰馬的口糧變化?

朱棣直接被蘇璟問懵了,遲疑了一下搖頭道:“學生不知道。”

朱棣自己是喜歡騎馬的,也有着自己的寶馬,不過餵馬養馬這種事,他肯定都是不需要自己動手的。

當然,朱棣是知道給馬匹喂的是草料,但這和漢武帝時期的變化有什麼關係,他是絲毫不清楚。

蘇璟說道:“是張騫,張騫爲漢武帝出使西域,開闢了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而他從西域也帶來了許多新的作物,其中就有紫花苜蓿,一種非常重要的可以替代粟米作爲戰馬口糧的牧草。”

“這也直接導致了之後的粟米都可以全部作爲軍隊士兵的口糧,大大的緩解了軍糧的壓力,提高了戰鬥力。”

這個小知識,蘇璟那也是上輩子偶然看見的。

朱棣驚訝道:“原來如此,想不到張騫出使西域,竟然還讓戰馬的口糧發生了這般變化,學生真是受教了。”

之前從未研究過這方面知識的朱棣,此刻就像是一塊海綿,瘋狂的吸收着。

蘇璟淡淡道:“漢朝之後,馬匹的口糧變了,但軍糧還是粟米,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唐朝的前期,然後就是另外兩種糧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了,水稻和小麥。”

“很快,粟米的統治地位被打破,水稻和小麥逐漸取代了粟米,不僅僅是軍糧,也包括普通百姓的口糧。”

“燕王,伱可知道,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唐朝中期,發生了什麼?”

說着說着,這就轉到了歷史,也算是蘇璟的考校。

這次朱棣倒是沒有回答不知道了,而是說道:“天寶之亂?”

蘇璟點頭道:“不錯,正是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天寶之亂,或者叫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之前,大唐盛世,主要的經濟重心都在北方地區,這裡地域寒冷,水稻和小麥的種植並不是很適合,粟米是主流。”

“而安史之亂之後,唐朝開始衰敗,北方戰亂不斷,經濟重心被迫南移,人口也大量南遷,新的土地被開墾,小麥的種植範圍由東向西,向南迅速的增長,水稻種植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唐中後期的水稻小麥輪作,一季水稻一季小麥,一年兩次糧食作物成熟,大大提升了糧食的總產量,在江南地區甚至還有雙季稻,同時曲轅犁發明,糧食產量的增速那是越來越快。”

“水稻小麥的產量增多,相對應的接受度也提升,人們用自己的智慧開發出更多的烹飪方式,自然而然,水稻小麥進入了軍糧的選擇範圍。”

“這便是軍糧的變化過程了。”

蘇璟一口氣說了不少,感覺腳盆裡的泡腳水冷了,直接起身站在腳盆裡抄起一旁的水瓢從鍋裡舀了一瓢熱水加了進去。

“燕王,你的水也冷了吧,起腳我加點熱水。”

蘇璟又舀了一瓢熱水,直接讓朱棣擡起腳。

“額……哦,多謝蘇先生。”

朱棣愣神了一下,反應過來就立馬將腳擡了起來。

“呼……舒服!”

加完熱水,蘇璟輕吐了一口氣。

朱棣看向蘇璟道:“蘇先生,學生聽完了這軍糧的變化,受益匪淺,但蘇先生說的這些好像都是過去到現在的軍糧變化吧,這火車出現肯定是將來之事,軍糧又會如何的變化?”

雖然是聽了不少,但朱棣更想知道的,還是將來的軍糧會變成啥樣。

戰爭麼,肯定是越先進越好,不能總是看過去吧。

蘇璟拍拍腦袋道:“我的我的,一時間倒是沒注意燕王你問的是之後的軍糧變化了。”

“不過其實從之前的變化裡,應該也能看出些痕跡來,軍糧其實就是主要糧食作物,因爲軍糧消耗巨大,若是一些產量不高的糧食,肯定是不行的。”

“而水稻小麥目前的主食地位,應該是撼動不了的,哦,也不對,大明現在也種上土豆和紅薯了,倒也不是不能當做軍糧。”

“不過大體的軍糧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硬要說變化,可能就是軍糧輔食了。”

“燕王,大明的軍隊,除了主糧之外,都有什麼輔食吃啊?”

大明軍隊的輔食?

朱棣又被蘇璟給問住了,他並未去過軍營,之前研究各種軍陣戰法,自然也不會了解軍隊裡普通士兵吃什麼。

“學生不知。”

朱棣低下了頭,臉上有些羞愧。

其他的事情不知道還好,但這軍隊裡的東西不知道,他覺得自己之前就是瞎學了。

“燕王不必如此,等你將來帶兵,應該就知道了。”

蘇璟安慰了一句,繼續道:“我所知道的軍糧輔食,有肉醬,不過肉醬需要大量的鹽醃漬,很珍貴,普通士兵吃不起,同時肉醬也容易腐敗變質,時間久了會臭,一些士兵會自己攜帶臘肉,鹹菜之類的,大明的軍隊估計也差不多。”

“這裡我就要說了,鹽對於人體來說很重要,尤其是大量的運動出汗之後,一定要及時的補充鹽分,大明的軍隊輔食裡不知道有沒有鹹菜,沒有的話,得想辦法加上,可以大大提升士兵的戰鬥力。”

雖然上輩子有很多人因爲吃鹽太多生出了各種病,但蘇璟卻清楚,明朝時期,鹽還是比較珍貴的。

同時,鹽也是國家經濟產業,一直都是官營的,鹽業保密制度嚴格。

朱棣認真點頭道:“學生記住了。”

蘇璟繼續道:“不過若是有了火車,新鮮的肉類和蔬菜倒也是能迅速大量的運往前線了。”

只要速度夠快,新鮮的肉和蔬菜就不用擔心腐敗和糜爛的下場。

“蘇先生說的是,若是有了火車,運糧簡單了,前線的將士能吃好些,戰鬥力必然也能大增。”

朱棣深感贊同,現在他的腦子裡全是火車。

這東西若是有了,大明的軍事實力必然要大大的提升。

至於火車能在民生之中發揮的作用,朱棣倒是壓根沒有想過。

沒辦法,朱棣長的就是個戰爭腦。

“差不多了,再泡腳要水腫了。”

蘇璟擡腳出了腳盆,擦乾雙腳之後將布遞給了朱棣。

對於蘇璟用過的擦腳布,朱棣神色如常的接過,並沒有任何的異樣。

“多謝蘇先生。”

朱棣擦完,又趕忙將兩盆洗腳水端出去給倒了。

兩人來到院中,藉着月光,蘇璟瞥了一下院子裡的木頭架子。

“燕王,這火車我估摸着我是沒可能造出來了,不過倒是能造自行車,只可惜三天的時間,怕是不夠。”

蘇璟微微感慨道。

朱棣好奇道:“蘇先生,這自行車又是什麼?”

蘇璟回答道:“就是一種不需要畜力,全憑雙腳前進的車,在平坦的路面上,要比走路省力,速度也快不少。”

“竟然有這樣的車嗎?學生真是好奇。”

朱棣又被勾起了興趣。

蘇璟笑道:“我也是最近纔開始搞,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估計起碼得十天半個月才能搞出個大概吧,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蘇先生做的東西,肯定能用。”

朱棣十分堅定的說道,他甚至連自行車是啥都不知道,但就是信任。

“哈哈,那就借燕王你的吉言了。”

蘇璟笑着說道:“到時候若是真做出來了,一定叫燕王來試試,自行車還是挺好玩的,雖然沒騎馬快,但不需要餵養,體積也更小,攜帶起來方便多了。”

朱棣一聽這話,當即道:“學生在此先謝過蘇先生了!”

(本章完)

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70章 三兩銀子差不多了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6章 “劫富濟貧”!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82章 馬爾薩斯陷阱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518章 蘇璟的試探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61章 父子相爭!第76章 信任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354章 十三香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399章 空城計?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
第321章 興許過幾天死的不是我呢第143章 沒見就開始生氣了第172章 生產力和階級的關係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95章 蘇璟的培養計劃第168章 卡奧斯震撼,再見劉伯溫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470章 三兩銀子差不多了第200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第501章 我蘇璟潔身自好!第125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80章 七百年前的月亮第504章 黃巢起義的歷史意義第246章 與一代二代大明戰神的會面第374章 好像真幹不了第277章 古今之變,堪比孔聖第290章 修身治國與升官發財第377章 賬目不過是記錄而已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脫,致命暗殺!第307章 權力使人癲狂第6章 “劫富濟貧”!第160章 朱標出宮,再上征途!第398章 蘇璟的相親對象第235章 簡單,所以纔有效第427章 老朱和蘇璟的默契第312章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第218章 朝堂亂象,嚴懲不貸第216章 朱標的能量,被震住的蘇璟第243章 還是伯爵!仁遠伯蘇璟!第56章 天圓地方?地圓說!第514章 孟鬆出手第297章 我出生之前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第358章 準備金制度第445章 我沒開玩笑第285章 還輪不到你來操心!第373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281章 塵埃落定,該倒黴的朱亮祖第496章 蘇璟,此事就交給你了!第107章 朱橚拜師第472章 老劉,我真不能做!第59章 還是不夠全面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20章 朱標獻策,驚喜的老朱!第82章 馬爾薩斯陷阱第388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523章 是不是草率了第506章 以之爲綱,外患無憂第110章 大明孟德爾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220章 事了拂衣去,大恩不言謝!第340章 銀礦?那是銀山!第170章 天子的侷限性,老劉的近視眼第332章 久違的教學,什麼是寶鈔?第230章 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簡稱九老師第486章 鬱金香泡沫第439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第86章 兩難的老朱第66章 不會又是蘇璟吧第518章 蘇璟的試探第3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79章 煉丹?蘇璟的任務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280章 朱樉揭謎底,兩弟齊震撼第251章 約談朱標,徐達的困惑第361章 經濟獨立方能國家獨立!第130章 朱標的決心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101章 朱標的彩虹屁第364章 胸有成竹的老朱第484章 麻煩朱樉的事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71章 火銃改造,霰彈槍和狙擊槍!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蘇先生第62章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第465章 房屋改造最好的監工第191章 動滑輪組!小孩也是大力士!第234章 再回嘉祥縣,人性之惡!第22章 大明,終將消亡?第133章 生產力,還是生產力!第405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194章 倒黴催禮部侍郎世家寶第186章 爐火高煅金丹成,敢吃嗎!第432章 仁遠伯是個好人第262章 朱樉奏對,老朱的怨念第61章 父子相爭!第76章 信任第433章 沒錯,我怕死!很怕死!第419章 歷代兵役制度小解第154章 智豬博弈第104章 封建君主專制第354章 十三香第392章 倉庫失守,該來的終究會來第399章 空城計?第379章 明朝大挑戰!第120章 此法,我認爲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