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江夏太守

蒯良是個喜歡清靜的人,身體不太好,對居住的環境非常挑剔,當他聽說將去的江夏書院便是號稱江夏第一山莊的黃氏山莊,便欣然帶着老妻和幾個跟隨他們多年的僕傭前來江夏上任了。

除了黃家子弟在山莊被屠殺這一點陰影外,書院的其他任何方面都令他非常滿意,他住進了最安靜最優雅的一座院子,那是從前黃祖的主宅院,這幾天已經收拾安頓了,蒯良便開始享受這裡的悠閒生活。

今天一早,他穿了蓑衣,戴上斗笠,拿着魚竿魚簍,跟着幾個當地老農來湖邊釣冰魚,所謂釣冰魚,就是在結冰的湖面上鑿個洞,從冰洞中釣魚。

時值冬天,城裡鮮魚的價錢很貴,所以不少農民便利用農閒來湖邊釣魚,賺點小錢準備過新年,而蒯良純粹就是爲了興趣和好奇,也興致盎然地來到湖邊和農民們一起釣魚。

蒯良雖曾是荊州高官,但他去職多年,加之學識淵博,爲人寬厚,因此和一起釣魚的幾個老農相處融洽,大家也知道他身份尊貴,特地幫他鑿洞放餌,不到一個時辰,蒯良便釣上來十幾條尺許長的鯽魚和鯉魚,令他心情大好。

“蒯公收穫不錯嘛!”

蒯良忽然聽見了劉璟的聲音,他一回頭,不知何時,劉璟竟出現在自己身旁,他呵呵一笑,“今晚我打算熬一鍋豆腐魚羹,璟公子有興致來共享嗎?”

“多謝蒯公美意,不過還是改天吧!剛從夏口回來,事情實在太多。”

蒯良知道劉璟來找自己必然是有要事,其實他名義上是出任江夏書院院主,但實際上他做的是劉璟的幕僚,幫助劉璟參詳一些重大決策。

蒯良請劉璟坐下,這才淡淡一笑,“是襄陽來人了嗎?”

劉璟見他一下子便猜到了自己的來意,不由心中佩服,笑道:“正是!”

“是誰來了?”

“劉別駕,蒯公熟悉嗎?”

“原來是他,呵呵!我怎會不熟悉,不過此人來對你有利,他的兩個兒子,一人娶妻南陽鄧氏,一人娶龐季之女,而龐季之妻,便是吾妹。”

“可是他態度很強硬,在江夏太守之上始終不肯鬆口。”

蒯良微微一笑,“只能說你不太瞭解州牧,州牧最擅長的一招便是避實擊虛,如果說他在太守之職上不肯鬆口,那麼他真正想要的東西就絕不是太守,而是另有所謀。”

劉璟點點頭,其實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肯定要太守之職,劉先爲太守之職和他爭執,實在是沒有必要,那麼劉表真正想要什麼?

“蒯公認爲州牧所謀是何物?”

蒯良將魚竿拋進了冰洞,沉思片刻說:“江夏對於荊州而言,最重要的無非是官員任免權、賦稅以及軍隊,這其中,官員任免對荊州只是走走形式,沒有什麼意思,而稅賦他們也拿不到一錢一米,剩下的就是軍隊了,你可以參照當初黃祖和州牧達成的妥協,你大概就能明白州牧的真實意圖。”

劉璟沉吟一下又道:“蒯公,當初州牧和黃祖達成的妥協主要有兩點,一是江夏文官必須由襄陽來任命,其次是州牧對江夏軍有調動權,但這兩點我都不會答應。”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黃祖處於劣勢,他不得不答應州牧的一些苛刻要求,但現在你不一樣,你可以在面子上給州牧一些讓步,比如江夏文官由襄陽任命,但名單是你來決定等等。

其次江夏軍隊依然效忠於州牧,會積極支援襄陽危機,比如抗擊曹軍南下等等,把這些面子上和道義上的事情做足,荊州官場就沒有人再能指責公子。”

劉璟心中暗暗佩服,姜不愧是老的辣,考慮得非常周密,滴水不漏,他又問:“那蒯公覺得,州牧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這時,魚竿一動,蒯良連忙拉起釣竿,只見一條一尺長的鯉魚從冰洞中騰空而去,金色的背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蒯良興奮得像孩子一樣大聲叫喊起來,“金鯉!是金鯉,我釣到金鯉了!”

四周幾名老農圍上前,七嘴八舌議論,每個人眼中都流露出羨慕之色,紛紛向蒯良祝賀,蒯良得意洋洋對劉璟道:“這就是江夏最有名的金鯉,極爲罕見,只有長江中才有可能捕到,沒想到我第一次釣魚,居然就被我釣到了,這就意味着明年我會有一年的好運。”

蒯良捋須,高興得呵呵直笑。

“恭喜蒯公了!”

劉璟見關鍵時的思緒被打斷,卻也無可奈何,只能苦笑着祝賀蒯良的運氣。

蒯良又拍拍劉璟的肩膀,將金鯉遞給了他,意味深長道:“金鯉是因你而來,這是對你一種喻示,喻示着上天對你的眷愛,這條魚我就送給你了。”

旁邊一名士兵剛要上前來接,劉璟卻搖搖頭,快步走到湖前,手一揚,準確地將金鯉拋回了冰洞之中,他回頭對蒯良笑了笑,蒯良也笑了起來,對他豎起了拇指。

蒯良收起魚簍,和劉璟並肩向書院走去,一邊走,一邊又緩緩道:“州牧真正的要求一定是軍隊,但並不一定是軍隊調動權,你若答應支援襄陽危機,那這一條就對他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倒覺得他會控制你的軍隊數量。”

“他能限制得住嗎?”

劉璟冷笑一聲道:“我可以訓練民團,隨時轉成軍隊,或者我暗自增兵,他也無從知曉,有什麼意義呢?”

蒯良也笑了起來,“任何事情都有空子可鑽,這叫上有指令,下有對應,其實上面也明白,不過是要求下面做好表面之事,其實說到底,州牧要的還是一個面子而已。”

........

黃昏時分,劉璟和劉先達成了妥協,在以劉璟出任江夏太守的前提下,達成了二十四條協議,最重要的是以下幾條。

一、劉璟無條件釋放四千五百名荊州戰俘返鄉,不得以任何藉口和手段阻攔。

二、江夏的郡縣官員由州府任命,但候選名單由江夏郡草擬,或者州衙草擬後,須江夏郡同意。

三、江夏軍隊不得自創旗幟,不得自立軍號,必須和荊州軍保持一致。

四、江夏軍隊的總人數不得超過一萬兩千人,戰船不得超過五百艘。

五、漢水上的荊州水軍不得阻攔江夏任何商船。

六、江夏水軍戰船可以在荊州內部航行,但戰船不得超過三十艘,人數不得超過五百人。

........

當天晚上,劉先便乘船連夜返回了襄陽,所達成的二十四條協議,必須由劉表批准後才能生效。

碼頭上,劉先感激地向前來送行的劉璟致謝,“這兩天多謝璟公子配合,先才得以完成任務,再次深表感謝!”

劉璟也抱拳回一禮,“劉公連日奔波在路途,辛苦了,希望能早日傳來佳音,也祝劉公一路平安。”

劉先點點頭,又笑問道:“公子有什麼話需要我轉達給州牧嗎?”

劉璟沉吟一下道:“希望他保重身體!”

“我一定會及時轉告。”

說到這,劉先猶豫一下道:“我久聞公子思才若渴,我有一外甥,名周不疑,也是年輕才俊,現在襄陽替我辦事,我願推薦給公子,不知公子能否容納。”

劉先這一提醒,劉璟立刻想起,三國時代是有一個神童周不疑,和曹衝關係密切,後來被曹操所殺,此人他不是太瞭解,不過看在劉先的面子上,他也要先重用此人,以拉攏劉先。

“多謝劉公薦才,不妨請他到江夏書院就讀,我熱烈歡迎。”

劉先欣然答應,拱手笑道:“公子,告辭了!各位告辭了!”

“劉別駕一路順風!保重!”

在衆人的惜別聲中,劉先登上座船,大船駛離了碼頭,在殷紅的晚霞映照下,向西北方向駛去。

徐庶一直望着船隻走遠,這纔對衆人笑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改稱司馬爲太守,我覺得已經等了很久,現在是不是可以改了。”

衆人一片大笑,蘇飛嚷的聲音最大,“應該該了,早就該改了,國一日不可無君,郡一日不可無太守,以後劉司馬就改爲劉太守。”

劉璟擺擺手笑道:“再等等吧!不急這一兩天,等州牧批覆了再說,免得被人抓到口實。”

這時,遠處忽然有人大喊:“元直!”

徐庶一回頭,只見不遠處一艘船正在靠岸碼頭,船上五六名士子正向徐庶揮手。

衆人都有些奇怪,這些是什麼人?徐庶笑了起來,“看來有性急者先來了!”

他連忙迎了上去,笑道:“子元兄怎麼來了江夏!”

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士子跳下船,連忙上前拱手笑道:“我們想來江夏找點事做,元直能否介紹一點門路?”

徐庶笑道:“不是正在招考江夏書院修學嗎?你們怎麼不去試一試?”

“怎麼可能考得上,數千人報名,只招百餘人,輪不到我們,反正在襄陽也不被重視,索性來江夏碰碰運氣。”

衆人圍住徐庶七嘴八舌,皆懇求他介紹門路,這時,劉璟慢慢走了上來,問徐庶道:“這些都是你的朋友?”

此時天沒有完全黑,晚霞已漸消退,但光線昏明,視野清楚,衆士子一下認出了劉璟,立刻鴉雀無聲,都悄悄向後退了兩步,他們和徐庶關係很好,卻有些懼怕劉璟。

徐庶點點頭笑道:“他們都是北方士族子弟,有的拖兒帶女來襄陽,有的是跟隨父母前來,聚居在襄陽,混了好幾年,也沒有什麼前途。”

他把那名三十餘歲士子拉出來介紹道:“這位是潁川曹子元,潁川大儒曹百甫之孫。”

士子連忙躬身施禮,“小民潁川曹林,參見璟公子!”

有曹林帶頭,其他士子輪流上前施禮,“在下長安黃蘊,字明漢,參見璟公子!”

“在下陳留李遜,字子思,願爲璟公子效力。”

幾名士子一一上前見禮,劉璟也笑着拱手回禮,這時,最後一名年輕士子上前,拱手笑道:“久仰璟公子大名,在下巴蜀董允,特來江夏遊歷,能見到璟公子,真是三生有幸。”

.........

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90章 血戰突圍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84章 驗功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98章 老將黃忠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280章 謀長沙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14章 下馬威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4章 下馬威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55章 元日到來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
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796章 明暗兩使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90章 血戰突圍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84章 驗功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98章 老將黃忠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850章 圍攻高奴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752章 將帥矛盾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280章 謀長沙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14章 下馬威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1076章 平添心事第297章 荊州來人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4章 下馬威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55章 元日到來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526章 激戰成都(三)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