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

刺客剛剛衝出樹林,包抄過來的護衛也正好趕到。一個親兵揮動套馬索,長長的繩子如同一條長蛇一般飛向刺客的坐騎,那刺客身手卻也實在了得,眼見套馬索飛近,身子暴然伸長,空中刀光掠過,竟將繩子砍斷了!那親兵罵了一句粗話,正覺沮喪,忽聽到刺客的坐騎一聲悲鳴,轟然倒地。原來另外一個親兵趁機用弩機射死了刺客的坐騎。

衆人頓時發出一聲歡叫,數十親兵護衛,催動坐騎,把刺客團團圍住。這時候,衆人才看清楚這個刺客的長相,卻是一個五短身材,貌不驚人的中年漢子。他被衆親兵圍住,猶自握緊刀柄,橫眉怒目與衆人周旋。

此時侍劍已經趕到,他見刺客已經跑不掉了,心中鬆了口氣,喝道:“大膽狂徒,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那刺客桀桀冷笑道:“束手就擒,也難逃一死。有種就上吧!”

侍劍譏道:“你倒頗有自知之明。不過世間有求死不得之時。”說罷,臉色一沉,厲聲喝道:“生擒了他。”

這時除了一半親兵保護林子另一邊的石越回同州城外,又有十幾個親兵趕了上來。幾十個人用弓箭、弩機瞄準刺客,防他逃脫,另有幾個親兵則取出套索,圍着刺客繞起圈來。

僵持幾分鐘後,一個親兵見刺客有一瞬間背向自己,按捺不住,大喝一聲,手中套索飛了出去,刺客幾乎在同一瞬間,敏捷的一躍,避開了飛來的套索,但是他尚未站穩身形,便覺得左手傳來一陣巨痛,一支弩箭正中他臂膊。他聽到侍劍說要“生擒”,便把全部注意力用在防範幾個使用套索的親兵身上,那料到正是侍劍本人,在他露出破綻之際,給他來了一箭。

他遊目四顧,見侍劍手中端着一把鋼臂弩機,正在朝他冷笑,當真是氣不可捺,暴喝一聲,右手的彎刀脫手而出,擲向侍劍。這一刀擲來,力道頗勁,侍劍也不敢逞強硬接,忙俯下身來,輕輕一撥馬頭,讓了過去。那刀便擦着侍劍飛過,切入侍劍身後二十步的一棵大樹的樹幹中。

幾個善射的親兵看準機會,數箭齊發,刺客左臂中箭,身形已不似之前那麼靈活,躲閃不及,右臂和左腿又各中一箭,一時忍痛不住,撲騰一聲,竟是跪倒在地上。幾個親兵立時跳下馬來,把刺客捆了個嚴嚴實實,衆人惱他之前用箭傷了幾個弟兄,動手之間,便毫不客氣,有人裝做不小心,把他左臂之箭又狠狠往內推了一把,刺客慘叫一聲,竟是痛暈了過去。

侍劍大吃一驚,忙說道:“千萬別弄死了他。大人還要審問。”

一個親兵笑道:“這廝膽子太大,兄弟們一百來人在,他也敢行刺。”

“差點便讓他得手。”侍劍冷冷的說道,“日後大人出行,不單前後要有人,兩旁也要多加人手護衛。幸好今日活捉了他,若讓他跑了,以後傳揚出去,我們便全成飯桶了。”

同州。即馮翊城。州衙。公堂。

石越一身紫袍,坐在公案之後,肅然站立在公堂兩旁的,是石越帶來的安撫使衙門的親兵。同州的官兵與衙役,則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在州衙之外警戒。整個同州城的老百姓,都知道本城必然是發生大事了。

同州知州王世安與通判趙知節叉手站立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王世安額上不時冒出冷汗,卻是連擦都不敢。在自己的地面上出了如此嚴重的問題,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居然有刺客行刺堂堂的端明殿學士、陝西路安撫使,罪責絕不會太小,最起碼也是治理地方無能。

“大人。”王世安偷眼覷視石越,卻發現石越如同一尊石像一般,臉上不帶絲毫表情。王世安越發的不安起來,小心翼翼的喚了一聲。

“嗯?”

“護衛們還未返城,大人是否先往後堂歇息?下官親帶人馬前往接應,待拿了刺客回城,大人再來審問不遲。”

“不必了。”石越淡淡說道:“刺客跑不掉。”

“是。”王世安謙卑的應道。

石越看了王世安一眼,見他如此緊張,不由好笑。他早看過地方官員的考績,王世安與趙知節,都算是不錯的官員。同州從熙寧八年開始,到熙寧九年底,兩年之內,由地方士紳與富商捐建的小學校達到十三所。雖然這是因爲朝廷法令倡導,出資建學校者可以抵稅,這才讓民間辦學之風興盛起來——將稅交給官府也是交,辦學校還能在地方上博個好名聲,這種好事,一般士紳富商,都樂意爲之,但是也因爲如此,各地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之前石越在經過耀州巡視之時,就發現耀州名義上辦小學校十八所,實際上只有八所是真正出資興辦,符合國子監要求的。其餘十所,都是用族裡的傳統義學來濫竽充數,各族裡的豪強卻藉此機會少交稅。但是在同州,這十三所小學校,卻是相當的正規。同州城裡最大的一所小學校,有十間校舍,三百人的規模,教材都是從京兆府特意買回來的。其中還有白水潭學院最新的成果,連石越都不曾見過——一本桑充國與程顥主編的專門針對各級學校學生的字典《九經字彙》。最爲難得的,是同州的小學校都開了箭術課。

這些情況,在石越進入同州之前,他早已派人悄悄來此,打探清楚。那本《九經字彙》,收羅了九經中所有的漢字,逐一注音註釋,石越翻閱之後,還整整一夜未眠,寫了封長信給桑充國,把一整套漢語拼音體系做了詳細的介紹,希望他們在下次修訂之時,有所裨益。雖然漢語拼音無法照搬,但是略做修改之後,可以是傳統注音符號體系以外的另一種選擇。石越並不知道,這本針對學生《九經字彙》,只是桑充國與程顥雄心勃勃的《熙寧大字典》編撰工程的一小部分,而其最初的倡議,卻不過是王倩的靈光一閃。

除了在學政方面的成績之外比較突出之外,同州在其他諸方面也並不算差,屬於中規中矩的一類。由此可見,王世安與趙知節,還是有一定的吏才的。這次在同州出現刺客,自然也不怪得他們兩個。只不過關於沙苑馬監的事情,卻讓石越非常的惱怒。

正暗暗籌算之間,只見侍劍大步走了進來,稟道:“公子,刺客被活捉了。”

王世安與趙知節聽到此言,頓時長出一口氣。石越卻沒有去看二人的神色,只點點頭,道:“立即審問。”

“是。”侍劍答應着,欠身退下,把刺客押了上來。

此時那刺客身上的傷口已經被簡單的包紮了一下,人也早已被弄醒。被幾個親兵枷了枷鎖,粗暴的推上公堂,他竟然也沒有表露出什麼懼意,只是擡着頭不住的打量石越。

“放肆!”侍劍朝着刺客的傷口狠狠的一按,把他的身子按了下去。

那刺客傷口再次破裂,卻咬住了嘴脣,哼都不哼一聲,只是狠狠的盯了侍劍一眼。

石越見他眼睛中兇光畢露,已知此人必是亡命之徒。當下朝侍劍使了個眼色,侍劍連忙放開刺客。石越也不拍驚堂木,徑直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刺客似乎未見過如此審訊之法,既無人喝“威武”,也無驚堂木,連石越的問話的聲音,都是說不出來的平淡,公堂之上,只有一種靜穆帶來的壓力。

他突然有點被激怒的感覺,回道:“我無名無姓。”

石越卻並沒有追問,似乎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繼續問道:“你受何人指使?爲何行刺本官?”

“……”刺客一陣沉默。

“我勸你還是說了的好。”石越的聲音依然波瀾不驚,似乎是在和一個死人說話,“你既然做了這種亡命之事,想來也知道後果如何。本官也不騙你,你必死無疑。但是死之前,你若從實招供,還可少受一點皮肉之苦。死之前,本官讓你大吃一頓,不爲餓死之鬼。”

“……”刺客依然沉默。

石越竟是笑了起來,道:“你是西夏國相樑乙埋派來的,是吧?”

那刺客似是吃了一驚,詫道:“你,你如何知道?”

他這麼反問,卻是自承了。王世安頓時臉色大變,說道:“豈有此理?你果真是西夏的刺客?”西夏派遣刺客行刺宋朝重臣,已是赤裸裸的挑釁。

“既便他承認,樑乙埋也不會承認的。”石越又向刺客說道:“其實你區區一個刺客,也沒什麼審問的。本官不過例行公事,結個案好存檔。然後便借你人頭一用,是誰派你來的,本官自然會你的人頭用石灰制好,再用匣子盛了,送到西夏邊境守將那裡,託他轉贈。所以你最好把主使者說清楚了,免得本官送錯人。”

那刺客雖然早已知道必死無疑,此時被石越如此輕描淡寫的說出來,心中還是不由一陣絕望。那一點點強橫,早已飛到九霄雲外。“我,我……”

“把他帶下去,將人頭用本官的關防封了,送到西夏去。”石越揮了揮手,正要退堂。忽然一個親兵走了進來,跪稟道:“大人,衙門之外有人求見,自稱是大人故識,知道刺客來歷。”

“故識?”石越不禁愕然,問道:“有名帖麼?”

“他說倉促間沒帶名帖,只說叫何畏之。”

“何畏之?”石越騰的站了起來,說道:“請到後堂相見。”

“參見學士。”何畏之此時的打扮,儼然一行商。

“不必多禮。”石越笑道:“先生如何到了同州?”說着,一面請何畏之落了座。

何畏之道:“在下是來同州買馬,不想學士也到了同州。因聽到有人行刺學士,方纔又在街上見到刺客的模樣,原來卻是曾經見過的。故此敢來知會學士。不知學士是否已審出真情?”

“哦?先生認得刺客?”

“曾見過數面,此人叫賈祥,原是在涼州一帶走私馬匹的,聽說也曾做過山賊。”

“原來如此。”石越淡淡一笑,道:“多謝先生指教。”

何畏之見石越神色間似乎並不以爲意,知道石越必然是審出了賈祥的來歷,因說道:“不料西夏人如此膽大妄爲,竟然敢收買刺客行刺學士。”

石越微睨何畏之一眼,笑道:“先生如何說是西夏人指使?”

“眼下天下視學士爲肉中之刺,必然除之而後快者,除西夏亦無他人。”何畏之因問道:“只是不知學士欲如何處置賈祥?”

“置其頭於匣中,誰人指使,便送還予誰。”

“此非上策。”

“何爲上策?”

“今之刺客,與古時不同,古者爲義輕生,今者無非爲錢而已。學士何不將之收歸己用?每個刺客都有進入西夏的法子,能輕鬆的潛入西夏都城,將其先關押起來,到將來有用的時候,許以重金,讓其潛入西夏都城,大肆暗殺破壞,可收奇效!一刀殺掉,實在可惜。”

石越沉吟許久,終於還是搖了搖頭,道:“先生之策雖善,然此輩實在不可信任,萬一反噬,後果不堪設想。且眼下亦需要有一個辦法,來威懾刺客。”

何畏之奇道:“威懾刺客?難道還有刺客不成?”

石越便把潼關遇史十三的事情說了一回。何畏之因笑道:“史十三其人,在下倒也曾聽說過,自小習武,又習文。因科舉不中,引以爲恥,遂遊歷天下,好任俠,身上有十幾樁命案。官兵追剿急,逃入西夏,至今有十餘年了。不料竟爲刺客……學士若有機會收爲己用,將來有事於西境,必爲良助。至少,若有其爲護衛,刺客必不敢上門。”

石越默然一笑,忽想起一事,因問道:“先生說是來同州買馬?”

“正是。今年邊境互市之好馬,都被朝廷收羅,民間難以買到。在下聽說同州有好馬賣,所以來此*。”

“好馬?!”石越霍然一驚,“敢問先生,可知道是在何處買?”熙寧九年與熙寧十年,大宋市面上一切良馬,都優先供應軍隊。以裝備整編的騎兵部隊,民間能買到的,都是做不了戰馬的馬,怎麼可能同州還有好馬買?

“聽說是在延祥鎮。”

“延祥鎮?”

“不錯,便在沙苑監附近。”

“先生,在下有一事相求……”石越霍地站起身來,注視何畏之,說道。

“學士但請吩咐。”

“我明日就要回長安,此間尚有一事……”石越的聲音低了下來。

熙寧十年二月,亦即西夏大安三年二月。這是夏國王李秉常“親政”的第二年,這一年,他十七歲。

西夏都城,興慶府。

“國相,在講宗嶺建一座城寨,果真如此重要?”李秉常一身党項服飾,騎了一匹黑色駿馬,笑嘻嘻的問樑乙埋。

“講宗嶺緊逼東朝的環慶路,位置險要。我西朝想要謀取熙河,此處不能沒有城寨爲據點。”樑乙埋沉聲說道。

自從熙寧以來,王韶經營熙河,樑乙埋每次出兵,每次都被王韶戲弄。甚至和別的宋將交手,他也沒有佔到過便宜:有一次他親率一萬精騎去誘宋將劉昌祚二千人出擊,劉昌祚的確中計,二千人馬窮追不捨,被一萬精騎包圍。不料劉昌祚勇敢過人,且戰且退,一萬精騎硬是吞不下他的二千人馬。一個酋長衝得太前,被劉昌祚一箭斃命,全軍士氣大落,只好眼睜睜的看着劉昌祚突圍而去。這件事被樑乙埋引爲奇恥大辱,立誓要與宋軍再決高下。但是這幾年來,宋朝國力日長,而熙寧七年的大旱,也殃及到西夏——草木枯死,牛羊沒有草料,死了不少。在邊境之上,西夏也只能搞點小動作。但是長期的平靜是不符合梁氏的利益的,一來熙河地區控制宋朝手中,如同腹部被人時刻用一把小刀頂着一般,寢食難安;二來梁氏以女主專國,外戚當政,如果沒有戰爭來轉移矛盾,國內就難免會有衝突;三來以河西之地,與宋朝這樣的龐然大物一直和平共處的結果,只能是刀子鈍了以後被宋朝吞併,這一點,奉行軍國政策的西夏君臣,都還有着清醒的認識。因此,自從李秉常親政之後,樑乙埋便開始日夜不停的鼓動小皇帝,請他至少要親率大軍,到銀州與夏州地區去向大宋耀武揚威一次,並且開始着手準備謀取熙河。而在講宗嶺建講宗城,就是樑乙埋謀取熙河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母后說,東朝皇帝重用石越、司馬光,整軍經武,暫時還是莫要惹他們纔好。”

“陛下!”在西夏國內部,臣子也常常用皇帝禮稱呼着自己的君主,“東朝皇帝整軍經武,爲的是什麼?就是想兼併我大夏國。難道我大夏要等他們一切準備好了,來攻擊我們的時候才動手麼?趙頊小兒把石越派到陝西路來做安撫使,位權之重,東朝開國以來未曾有,其意甚明,就是針對我大夏。我大夏豈可坐以待斃?”

“國相言之有理。”李秉常微微擡頭,忽然轉過馬頭,向身邊一個將軍問道:“李清,你以前是宋將,孤聽說東朝有所謂震天雷,威力巨大,果真如此麼?”

李清在馬上微微欠身,說道:“陛下,臣歸夏已久,震天雷聽說是石越發明,臣卻不曾見過。”

“陛下。”樑乙埋道:“震天雷李泰臣那個傢伙多有誇張,臣派人去北朝打探過消息,雖然厲害,但是也不是有了震天雷就可以天下無敵。憑着東朝願意把震天雷賣給北朝這一點,就可以知道這件武器其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嚇人。臣用高價從北朝買了三顆震天雷,正在吩咐工匠仿製。若是成功,我西朝也有震天雷!”

李清望了樑乙埋一眼,梁氏位高權重,在國中一手遮天,他區區一個降將,自然不敢當面惹他。但是所謂“仿製震天雷”,卻不過是自欺欺人,遼主何等英明,國中最出色的工匠夜以繼日的工作,試圖仿製出震天雷來,但是火藥配方一直無法解決,威力遠不如宋朝。而且運輸更是麻煩。西夏區區一個小國,又有什麼辦法解決遼國也解決不了的難題?宋朝圖謀兼併西夏,已是公開的秘密,李清早聽說在橫山地區,有十幾個宋朝和尚在那裡活動,邊境守將明知道這些人不懷好意,卻是奈何不得——橫河地區的蠻子們就是信佛教!沒有十足十的證據,誰敢去逼反他們?要知道這些和尚在那裡,專門替百姓唸經超度,治病救人,可一點都不象是奸細。除此之外,不斷的有奸細向西夏滲透——這些人是利用西夏招攬宋朝沿邊熟戶入境耕種的機會,隨着投奔西夏的各族農民們一起潛入的。從前幾天靈州城抓獲奸細的情況來分析,宋朝的奸細已經很深的潛入到西夏國境。對於這些情況,身爲降將的李清,感覺是非常複雜的。因爲這麼多年以來,雖然也算身居高位,並且並沒有被疑忌,但是他依然不喜歡西夏,特別是討厭党項人那醜陋的髮型與服飾!

“既然如此,國相,你便去好好策劃一下。把講宗城給孤建起來,過幾月,孤要帶大軍去銀州玩玩!”李秉常囂張的聲音打斷了李清的思緒,他把目光投向樑乙埋,正好樑乙埋也在用眼角看他,二人的目光電光火石的一碰,便立即分開了。“李清,你再給孤講講東朝的事情,那開封府究竟是怎樣的?”

“是。”李清開始講起那不知道向李秉常講過多少次的繁華的開封城,雖然那座城市,他也只去過一次,而且是自己都不記得了的哪一年。但是自他口裡說出來,卻是那麼的熟悉。

樑乙埋譏諷的看了李秉常與李清一眼,“講吧,慢慢講吧。讓小娃娃嚮往東朝的繁華,也不是壞事。”他的目光,卻投向了天空,一隻大鷹從那裡飛過,“那纔是我樑乙埋的志向!”樑乙埋在心中悠悠嘆道,他早己經不記得,若從血統上來說,他其實是個漢人。

第九章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0章 上第15章第六章第11節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中(01)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7節 拗相公中(02)第三章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6節 下第二十二章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十五章第18節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十六章第十章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一)第17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8節 上第三章第三節第11節 天下才俊(中)15 汴京杭州415 汴京杭州1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2)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三章 下15 汴京杭州4第13節 婚姻大事(上)第二十八節第九章第1章 一聞戰鼓意氣生第九章第十六章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一)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一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5節 下第十二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四)第27節 續完第十節第4章 上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節 下第3章 上第七節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節 終南捷徑上(01)15 汴京杭州3第1節 熙寧二年下(01)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十字修改版緣起代序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四)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2)第五章第9節 汴京新聞(下)第二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八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十章第四章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1)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四節第十章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八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6節 十字(一)第9節 上
第九章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0章 上第15章第六章第11節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中(01)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7節 拗相公中(02)第三章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6節 下第二十二章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十五章第18節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十六章第十章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一)第17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8節 上第三章第三節第11節 天下才俊(中)15 汴京杭州415 汴京杭州1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2)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三章 下15 汴京杭州4第13節 婚姻大事(上)第二十八節第九章第1章 一聞戰鼓意氣生第九章第十六章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一)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一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5節 下第十二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四)第27節 續完第十節第4章 上第2節 聲名鵲起下(02)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中)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三)第1節 下第3章 上第七節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節 終南捷徑上(01)15 汴京杭州3第1節 熙寧二年下(01)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十字修改版緣起代序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四)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2)第五章第9節 汴京新聞(下)第二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八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十章第四章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1)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一)第四節第十章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八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6節 十字(一)第9節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