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安笑道:“倒也不是自己跑進咱家的。她們也是一位大人送的,送來還沒有幾天,那位大人留下名帖,還有一封信。只是小人堅拒不受,送的人卻不聞不問,丟下便走;小人按名帖上留的姓名打聽,卻說不是京官,只好養在府內,等公子回來定奪。”一面說一面遞上一份名帖與信函。

侍劍接了過來,遞給石越。石越對此本也不以爲意,當時官員之間,互相贈予歌姬,是十分平常之事,甚至不被人當成賄賂,他自己也是經常要給一些重臣們送禮,只是一向以來,卻並不怎麼收禮。當下隨手打開名帖,看見上面的名字,卻不由一皺,“彭簡?!”——石越萬萬料不到,這批歌姬竟然是彭簡送來的!

他也不知道彭簡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連忙把信拆開,細細讀去。侍劍在一邊瞅見他的神色,卻是一邊看一邊不住的冷笑,待看完之後,石越隨手把信揉成一團,往地下一丟,低聲咒罵道:“狗拿耗子!”

“公子,我在杭州時,和彭家的書僮說過話,知道彭簡有個表親在京師,開了一間大酒樓……”侍劍隨石越多年,主僕之間早有默契,早知石越心意,便輕輕笑道。

石越不待他說完,便舉起手,略帶嘲諷的說道:“明天你們尋着那家酒樓,把這些歌姬給我送回去。告訴彭簡那個什麼表親,讓他轉告彭簡,這等粗陋的女孩,還入不得我的眼!以後別往我府裡亂塞。”

侍劍和石安都不由一怔,不料石越居然說出這種不給人臺階下的話來——須知石越平日對人,都是非常懂得給人留幾分情面的,彭簡與他在杭州同僚這麼久,表面上並無矛盾,不過送幾個歌姬給他,也是一番好意,如何便說出這種重話來?

侍劍遲疑道:“公子,這……這話似乎不宜說得太過……”

石越瞪了他一眼,沉了臉,喝道:“照我的話去辦便是,有什麼過不過的?”

侍劍與石安見他發作,也不敢再說,連忙應道:“是。明日就去辦。”

石越這纔不再說什麼,吩咐道:“等一會讓人把最近的報紙送到我臥室,侍劍,你也累了一天了,早點休息。”說完,轉身便往臥室走去,他也自知心緒太亂,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能好好地迎接這次的挑戰。

石安連忙答應,出去吩咐人進去服侍石越睡覺。待人手安排妥當,這才又回到廳中,卻見侍劍站在那裡,拿着石越揉爛的信在看。他便湊了過去,問道:“侍劍,你說姓彭究竟怎麼惹我們家公子了?生這麼大脾氣,以前也不是沒有收過歌姬的,都是客客氣氣的送回去……”

“安叔,有些事你不知道,也別問。咱家公子最近心情不好……”侍劍也不由皺了皺眉。

石安又問道:“是不是外面傳的那碼事?”

侍劍眉毛一挑,問道:“外面傳的什麼事?”

“說咱家公子是石敬塘之後……”

“安叔,你亂說什麼?!”侍劍不由厲聲喝斥道,石安雖然是管家,但是在僕人之間,到底只有侍劍是石越最親信的人。

石安滿不在乎的笑道:“侍劍,這不是我亂說,是外面滿大街的在傳,有些人更是說得天花亂墜。信的人也有,不信的人也有……”

“這種謠言,也有人相信?真是無知!長了眼的人,也知道有人在陷害我家公子!成百上千的揭貼,攻訐朝廷大臣,他們以爲皇上會相信嗎?!”侍劍憤憤說道。

“皇上信不信,倒也難說。”一個聲音從廳外傳來,侍劍與石安轉身一看,原來是唐康與秦觀,二人連忙行禮:“二公子、秦公子。”

“我大哥呢?”

“公子已經休息了。”

唐康與秦觀對望一眼,笑道:“大哥倒真有幾分謝安的風度。”他卻是沒有看到石越方纔惱怒的樣子,倒以爲石越根本沒有把這麼大事放在心上。

秦觀也點頭稱是,頗有欽佩之意。只是石安卻茫然不知所謂,而侍劍雖然也讀過一些書,卻同樣不知道謝安是什麼人物,二人也不敢多問。侍劍想起方纔唐康所說之話,便笑問:“二公子,爲何說皇上信不信也難說呢?我聽說皇上是英明之主,這種事情,如此明顯,皇上能相信嗎?”

唐康年紀雖小,但是他的師長朋友,都是石越、程顥、蘇轍、桑充國、晏幾道、秦觀這樣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加上生性聰明,論到見識,遠非一般人能比,平時行事果決,有時候竟讓人覺得便是石越也頗有不如。這時候見侍劍追問,不由嘆了一口氣,說道:“隋文帝楊堅,何嘗不是英主?不過因爲一句童謠,一個夢,就誅殺多少姓李之人?身居高位者,對能幹的下屬,有幾人能沒有猜忌之心?”

隋文帝的事情,侍劍與石安倒是都知道,當時坊間講評書的,也就有人講那一段的。石安不由就緊張起來,小心翼翼地問道:“那……那公子會不會……?”

唐康望了他一眼,心中不由一動,嘻嘻笑道:“安叔不用擔心,我大哥聖眷未衰呢。我方纔看到那邊院子裡有十來個歌姬,若是咱們家有事,別人避之惟恐不及,能有人來送禮嗎?”

他提起那些歌姬,石安與侍劍不由相對苦笑。唐康見二人神態甚是古怪,不由笑問:“這又是如何?那些女孩子有什麼古怪嗎?”

石安便把那些女孩子是彭簡所贈、石越吩咐的回話等等事由,給他說了一回。

唐康靜靜的聽完,想了一會,問道:“侍劍,信中寫了什麼?”

侍劍臉色尷尬,卻不說話,只把信給遞給唐康。

原來彭簡以爲石越入京,必然會被皇帝加以大用,他便想趁機巴結石越——自來少年新貴,沒有幾個不好色的,而且韓梓兒與石越成婚經年,卻一直沒有生育,若在杭州,礙着韓梓兒的面,還不好冒然送歌姬,此時他們夫妻相別兩地,石越枕邊寂寞,他便讓京師的表親買了十幾個色藝雙全的女孩子,搶在石越回京之前,送到他府上,料想必能投其所好……但是他卻不太懂得含蓄之道,石越與韓梓兒結婚兩年多,雖然談不上如漆似膠,卻也是恩愛非常,他在信中隱約暗示韓梓兒沒有生育,對梓兒已是頗有不敬之意,這些話讓平日對梓兒百般維護的石越看到,自然非常生氣,所以才說出那等話來,意思是告訴彭簡:“那些女孩子沒有我老婆好。”

侍劍看到這些,本來就是非常尷尬了,事涉他的主母,哪怕是轉敘別人的話,說出來也是不敬。何況韓梓兒平素對下人非常和氣,在僕人中,也得頗得好感的;而站在他面前的唐康,更是韓梓兒的嫡親表弟,唐康平素與梓兒感情最深,是石府衆所皆知的事情。

果然,唐康接過信來,略略讀了一遍,就不由怒從心來,恨聲說道:“大哥罵他,已是客氣了,真是小人。明日便照樣告訴他就是了。”

秦觀湊過身子,看了信一兩眼,便已知端倪,唐康對此事反應激烈,只怕還不僅僅只是出於感情的因素,他想了一會,笑道:“賢弟,石學士此時,似乎不宜過多樹敵,把這些女孩子,好言好語送回便可以了。”

唐康畢竟年紀還小,心裡雖然知道秦觀說的有理,卻依舊氣鼓鼓的說道:“這個姓彭的,就這樣送回,實在難消我心頭之恨!”

“二公子,俗語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石安雖然不知道詳情,但卻也是不主張做得太過份的,只是石越有令,他卻不敢違拗,便盼着唐康出來做主。

秦觀見唐康還有不平之意,當下微微一笑,走到茶几邊上,用手指沾了剩茶,在几上寫了幾個字,笑道:“明日便把這幾個字交給彭簡便是。”

三人上前一看,秦觀寫的卻是“燕婉之求,蘧篨不殄”八個字。唐康是讀過《詩經》的,看到這句話,不由一怔,轉念一想,才明白秦觀的意思,不由莞爾,擊掌笑道:“妙哉!如此纔算出了我胸中的惡氣。”

只是侍劍與石安,卻不免要莫名其妙了。他們自是不明白,秦觀引了《詩經.新臺》中的這句詩,也是在嘲笑彭簡——“你給我送枕邊人,雞胸駝背之人我可不喜歡!”

杭州,早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彭簡一身便服,走在杭州南郊的田間小道之中,身後緊緊跟着兩個小廝。江南的田野風光,讓彭簡這等市儈之人,也感到心曠神怡,忍不住出聲讚歎道:“真是好一個所在!”

一個親信的小廝笑道:“老爺,這又是什麼好所在了?杭州十里八郊的,何處不是這樣的地方?”

另一個小廝卻忍不住問道:“老爺,我們跑到這鄉下,又是做什麼?”

彭簡笑罵道:“你們又懂什麼,風雅之地,有風雅之人。龍必潛於深淵,蘭必生於幽谷。我們可是來找一個蘭心慧質的美人兒。”

“美人?用得着老爺您親自來尋嗎?”

彭簡笑道:“你們不知道,我廢盡辛苦才找到此人的隱居之所,若非我親自來,必然請不動她。”

“又不是什麼公主娘娘,哪有這麼大的駕子?官府相請,也敢不來?”兩個小廝撇撇嘴,顯得非常的好奇。

彭簡顯得心情極好,笑道:“倒也不是什麼尊貴之人,不過是子明學士的紅顏知己,以前京師有名的歌姬,芳名楚雲兒姑娘。我聽說她脫籍回了杭州,便讓人查閱戶薄,終於找到。”

“既是紅顏知己,爲何不娶回家?我聽說石府連歌妓都只養了幾個人,還是石夫人買回來的。”一個小廝覺得這種事情,簡直不可思議。

另一個小廝拍了他的頭一下,啐罵道:“笨,明擺着嘛,石學士少年得志,你聽說少年人不愛女色的嗎?定是有懼內之病。”

“我聽石府的下人說,石夫人最是嬌柔滴嫩的一個人,怎麼會有好妒之病?”

“你懂什麼?石夫人結婚這麼久了,沒有一兒半女的,將來若一直不生育,便難免犯了七出;要是石學士收了小妾,後來先生了兒子,難免有一天她的誥命不保呢……便是不被休出,恩情轉薄,哪裡是女人受得了的?”

兩個小廝竟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起石府的家事來,他們的心思,卻正是當時普通人的想法,如果聽到石越耳中,不免非常憤怒,他是再不許別人說梓兒一句壞話的;但聽在彭簡耳中,卻覺得理所當然,自己託表親送了歌姬,那邊託驛站送來急信,講了石越把歌姬送還,還有“燕婉之求,蘧篨不殄”八字回覆,彭簡也是讀書之人,立時便想到石越可能少年風流,重情重義之人,尋常女子,入不得他的法眼,恰好有門客提起石越在京師結識名妓楚雲兒,而這個女子也聽說已經脫籍回杭州。彭簡巴結上司,倒有一種契而不捨之心,便發心非要把楚雲兒尋出來,自己好從中給他們做一個冰人,由此不僅一舉博得石越的好感,更可以讓楚雲兒一生都感謝自己,留下一個大大的內援。只是他那表親,卻忘記在信中告訴他,京師有關石越的流言……

彭簡等人出了田間小路,又穿過一個村莊,出現在彭簡眼前的,是好一片翠綠竹林,鬱鬱蔥蔥,一條石徑小道,直通幽微之處。彭簡已知這便楚雲兒隱居之所,他知道楚雲兒豔名冠於一時,既然能自贖其身,想來積蓄不少,購下這片竹林田產,倒也並不稀奇。只是一般女子,誰不願得嫁有情郎?倒不必全爲依靠終身。此次前來,畢竟只能動之情,而不必誘之以利。

他讓兩個小廝在林外等候,自己整整衣冠,沿着林間小道,一路逶迤前行,這片竹林甚大,走到深處,已是非常的幽靜,只隱約聽到有泉水流動的聲音,伴着自己踩着竹葉發出來的沙沙聲,真是雅緻之極。若不是知道楚雲兒是石越舊人,彭簡幾乎有一種想把此處奪爲己有的衝動。

走了數百步之後,便到了竹林的盡頭,眼前豁然開朗,一座好大的院落,便座立在離竹林約百步的地方,一條小溪繞着院子流向遠方。院子後面,是一望無垠的田地,此時未到農忙,田地裡並無農人的身影。彭簡朝着院子走了幾步,見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在井邊,叉着手指使一個濃眉大眼的青年打水,便走過去,抱拳問道:“敢問公子,這裡便是楊家院嗎?”

那個男孩子扭過頭來,瞥了他一眼,反問道:“你是外地來的?找親還是訪友?”語氣雖然生硬,聲音卻極是嬌軟。

彭簡吃了一驚,細細打量,不覺好笑,原來竟是一身男子裝束的小女孩,長相清秀,一雙漆黑的眼珠咕溜直轉,顯見也是個聰明的人物。他既不知道這女孩子和楚雲兒有什麼淵源,此時既想博得楚雲兒的好感,便加倍的客氣,笑道:“原來是位姑娘,多有得罪。在下前來,是想訪一位芳名楚雲兒的姑娘……”

小女孩聽到“楚雲兒”三個字,眼珠子一轉,給那個青年使了個眼色,說道:“楊青,你先把水打回去,別讓主人等急了。”青年連忙“嗯”了一聲,提着水,往院中走去。

小女孩望着他遠去,這才轉過身來,對彭簡笑道:“這位官人,我找看你是找錯地方了,這裡是楊家院,哪有什麼楚雲楚雨的?”

彭簡看她朝那青年打眼色,早知其中有古怪,當下笑道:“姑娘莫要誑我,我不是打聽清楚了,怎敢冒然來訪?實是特地來告訴楚姑娘一箇舊友的消息,且有重要事情相商。若是姑娘與楚姑娘有什麼淵源,還勞煩通報纔是。”

他說完,見小女孩依然在狐疑,又笑道:“楚姑娘改了姓,現在叫楊雲,不過杭州戶薄上,兩個名字都標着,斷然錯不了的。”

小女孩見他說得如此清楚,不由也有點吃驚,她打量了彭簡一番,問道:“你又是什麼人?”

“在下彭簡,現在是杭州通判。”彭簡故意謙遜的報出自己的官職。

那個小女孩叫阿沅,那個青年叫楊青,都是楚雲兒在杭州旱災時,收養的孤兒。便是這片院子、竹林、還有上百畝的田地,都是楚雲兒在杭州旱災時購下的,她回杭州後,已尋不着親人,便用積蓄,購置了一些產業,在此安身。待聽說石越來杭做知州後,她便讓人去戶薄上改了名字,怕的是石越檢視戶薄時,看到自己的名字。她卻不知,凡是改名的,都要留下檔案,若是石越細查戶薄,焉能不知?那改名之事,倒是多此一舉了。因此彭簡輕易便能從戶薄中尋着。楚雲兒在京之事,她隨身的丫頭,偶爾也和阿沅說起過,阿沅隨着楚雲兒,也學文字歌賦之類,平時楚雲兒總要讓專人去杭州或購買或抄錄邸報,凡與石越有關的報紙、書籍,必要珍重收藏,阿沅聰明伶俐,便常常主動替楚雲兒關注這些東西,因此這杭州通判彭簡的名字,她倒並不陌生。只不知道這麼大官前來找自家姑娘,所爲何事?難道是石越託他前來?

想到此處,阿沅心中不由一動,臉上卻假裝迷糊,天真爛漫地問道:“杭州通判是什麼呀?”

彭簡以爲她鄉村的小女孩,不知官職,也是正常,便笑道:“便是杭州的父母官,和杭州的知州大人一起,管理杭州民政的官兒。”

阿沅裝得吃了一驚,“原來你就是官呀?”

彭簡見她如此不知禮數,幾乎要笑出聲來,點點頭,笑道:“對,我就是官。可否替我通報?”

阿沅搖搖頭,說道:“你要告訴我是什麼事,纔可以通報的。我家姑娘說,她從來不認識什麼官的。”

彭簡見她言語中已承認是楚雲兒的家人,心裡暗暗高興,笑道:“什麼事情,必須和你家姑娘當面說,至於說你家姑娘不認識官,那就未必了。我聽說石學士和你家姑娘便是舊識,這次前來,也與石學士有關。”

“什麼石學士木學士呀?我家姑娘哪裡便認識這麼大官,我看官人你是找錯人了。”阿沅依舊搖搖頭,轉身作勢欲走。

彭簡連忙用手攔住,笑道:“斷不會找錯人的,煩請姑娘通報,以免誤了大事。”

阿沅微微笑道:“誤不了什麼大事,我們鄉村之人,哪有什麼大事可誤?這樣,官人,我幫你通報一聲,你在這兒等着,找沒找錯人,得問我家姑娘,她自己最清楚了。”

彭簡被阿沅這麼一鬧,生怕楚雲兒不肯答應,連忙又說道:“姑娘通報時,切記轉告你家姑娘,這件事情與石學士有關。”

“知道了,你等着便是。”阿沅笑着說罷,便不再多言,轉身往院中走去。

彭簡這時才發覺,自己居然爲了求見一個歌姬,在這裡低聲下氣,還要在門外等候,卻還生不起氣來,這件事若是傳將出來,定然成爲一個笑柄。幸好他把那兩個多嘴的小廝留在了外面。

等了好一陣子,彭簡纔看見先前和阿沅一起打水的青年走了出來,他連忙迎了上去,問道:“小哥兒,怎麼樣?”

楊青對他揖了一禮,笑道:“我家姑娘有請彭大人,只是不便親迎,還望大人恕罪。”

彭簡笑道:“無妨,那就有勞領路了。”

“請跟我來。”楊青一面說,一面領着彭簡朝院中走去。

進了院落之中,彭簡這才發現,這個院子,並非普通的農家院落,院子的西北角上,蓋滿了一座座類似於作坊的房子,而時時能聽到牛騾驢等牲畜拉磨的聲音,而各作坊中,堆滿了甘蔗與甘蔗渣。彭簡也知道製糖業在當時,本就是高利潤行業,自從石越通商倭國之後,倭國不產糖,而糖更一躍成爲可以與絲綢相提並論的暴利產業。當時臺灣被稱爲琉求,並未正式納入大宋行政版圖,大陸種植甘蔗,首推廣東福建四川,唐家更是在老家四川大辦發展製糖業,只是當時生產效率低下,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兩浙地區的甘蔗種植,雖然比不上三地,所制之庶糖,質量亦顯低下,但是因爲省卻運輸費用,賣到高麗、倭國,其利潤也相當可觀,而所佔用農夫時間亦少,因此民間頗有百姓以此爲副業。這楊家院有製糖業,本身也是並不奇怪的。只是彭簡料不到楚雲兒竟然頗善經營,卻不免吃驚;而楊家院外示清幽,內實熱鬧,更出乎他的意料——他哪裡又能知道,楚雲兒一個女孩子家,一顆癡心寄託在一個不可能的人身上,再也沒有辦法接受別的男子,若是隱居山林,不與人來往,整日無所事事,胡思亂想,便不早死,也難免心理變態。楚雲兒實在是刻意尋一個避世而又熱鬧的所在,給自己找點事情做,來打發難捱的光陰。

因相思而寂寞的時候,最怕一個人獨處。若能看着旁人的熱鬧,雖然不能減相思分毫,卻至少可以讓自己感覺到世界的生氣。

楊青見彭簡打量院子,笑着解釋道:“西北角是作坊,做的蔗糖產量並不太大,不過略略可以讓村裡補貼家用。我家姑娘卻是住在東南角,那裡靠近一處泉水,是個很漂亮的地方。”

彭簡唔了一聲,笑道:“我也料到你家姑娘本是清潔高雅之人,畢竟不與羣芳相同,怪不得石學士與她相善。”

楊青見他說話文縐縐的,便有幾分聽不懂,只是猜到是誇獎的話,便笑道:“您過獎了。”又聽他說到石越,心裡卻不免又有幾分驕傲,卻又沒來由的有幾分難受。

於是二人也不再說話,楊青默默地把彭簡引到院中東南角溪邊一處宅前,這才說道:“已經到了,便請大人進去相見。”

彭簡定睛打量這座宅子,卻見粉牆柳樹,雖然不大,卻也非常的幽致。不由暗暗點頭,見楊青不進去,不由奇道:“你不進去嗎?”

楊青搖搖頭,笑道:“我們這些男子,都是住在那邊的。”說罷朝宅子邊上的一排小屋呶呶嘴,神色中卻有幾分落寂。

彭簡見他神態,立時便明瞭他的心思,微微一笑,正要叩門進去,大門早已“吱”的一聲開了,阿沅換了一身光鮮的裝束——卻依然是男裝,走了出來,對他笑道:“彭大人,我家姑娘有請。”

“有勞。”

彭簡隨着阿沅走進客廳坐下,打量客廳,卻見西面牆上掛着一幅字帖。他不由站起身來,細細欣賞,只見雖然是龍飛鳳舞的狂草,但是字跡中卻自有嫵媚娟秀之意,顯是女子所書,上面寫的是一首詞,彭簡輕聲讀道:“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牀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再讀落款,卻是“調寄《賀新郎》,某日楚雲醉書石詞”,彭簡不由心中暗喜,石詞流傳甚廣,這闕詞外間卻從來沒有人聽說過,可見石越果然與楚雲兒交情匪淺,而楚雲兒對石越,也絕未忘情。

正在想入非非之際,身後一個溫柔的聲音說道:“彭大人遠來,多有怠慢,還請恕罪。”

彭簡連忙轉過身去,見一個眉目如畫的女子,正朝着他盈盈下拜,連忙還禮,說道:“冒昧打擾賢主人,還望見諒。”

楚雲兒又請彭簡坐了,方纔問道:“彭大人,不知你特意尋訪奴家,所爲何事?”

彭簡指了指那幅字帖,笑道:“方纔讀到一首好詞,敢問姑娘,卻是何人所作?爲何妨間從未聽過?”

楚雲兒瞥了那幅字一眼,淡淡地回道:“彭大人見笑了,那不過是一個故人所作,不足爲外人道也。”一面對侍立一旁的阿沅說道:“阿沅,把那幅字收起來。”

彭簡笑道:“請恕下官失言,只是姑娘——這字可以收起來,心裡的人,又如何能收得起來?”

楚雲兒身子一震,抿着嘴笑道:“奴家聽不懂大人在說什麼?大人若是沒什麼事情,奴家一個婦道人家,不便留客……”

彭簡笑道:“楚姑娘不必下逐客令,下官這次前來,卻完全是爲了楚姑娘好——你就真的不想和寫那首詞的人,再見上一面嗎?下官不妨直說,若是姑娘答應,在下願意做個冰人……”

“彭大人。”楚雲兒背轉身去,打斷了彭簡的話,“請你不要再說這些話。若是沒有別的事情,我就不留您了。”

彭簡不料她不問情由,便如此斷然拒絕,不禁愕然,說道:“我可是一片好意,錯過這個機會,只怕姑娘後悔。”

“奴家後悔不後悔,不勞彭大人操心。”楚雲兒斷然拒絕。

彭簡萬萬料不到是這種情況,不禁有點惱羞成怒,正要發作,轉念想到她與石越的關係,總算硬生生的忍住,說道:“姑娘,你再想想。只要你應允,我自然替你考量周詳,保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勝過兩地相思,整日守着空閨……”

“多謝彭大人費心了,阿沅,替我送客。”楚雲兒竟是不容他多說,說完便往內房走去。

彭簡一臉尷尬,偏生不能發作,也不待阿沅相送,便徑自甩袖而去。阿沅也顧不得得罪了彭簡,連忙往內室走去,卻見楚雲兒坐在鏡子前邊發呆,她輕手輕腳的走過去,摟着楚雲兒的肩膀,笑道:“姑娘,我看那個姓彭的,也是好意,爲何……”

楚雲兒勉強一笑,淡淡的說道:“阿沅,你還小,不懂人間的險惡。若是他果然於我有意,他知道我的性子,自會親自前來,便不能親自前來,也會有一紙手書。何必去託別人?姓彭的不過是看他青雲得意,想拿我做工具罷了,我又豈能在他面前自甘下賤,爲他所輕?”

“姑娘,他真有那麼好嗎?不就是官大嗎?既然他這麼無情無義,不如另找個人嫁掉便是。天下未必沒有好男人。”阿沅是小姑娘脾氣,卻沒有那許多忌諱。

楚雲兒摸了摸阿沅的小手,苦笑道:“有些事情,非碰上纔會懂得。我也不必嫁人,現在這樣,照樣活得挺好,不是嗎?”

阿沅嘟着嘴,搖了搖頭,“我看你心裡苦得很,有什麼好的?我聽說石夫人一直無子,或許……或許有一天,他會念着舊情吧?”

“傻孩子,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你不明白,他的心有多大!比起他的理想來,就算他喜歡我,也不會娶我,何況他對我,不過是朋友的感情罷了。況且,我也不能和桑家小妹妹去爭他的,那個女孩……”楚雲兒淡淡的說道,似乎在說別人的事情一般,但是便是阿沅這樣的小姑娘,也知道她的心,此時是碎的!

在痛苦的時候強顏歡笑,其實是一件最容易不過的事情。

彭簡鬱郁回到府中,一肚子的悶氣,真是無處發泄。似他這種人,若是吃了上官的臉色,便能若無其事;但若是吃了下位者的臉色,卻不免要百般的煩悶與氣惱。

氣沖沖的走進中堂,管家小心翼翼地湊上前來,說道:“老爺,有京師的來信。”

“什麼京師的來信?不看,別來煩我。”彭簡大聲喝道,停了一會,又對管家喝道:“把家裡的那些歌姬,每人打十板子。”

管家完全不知道那些歌姬怎麼就惹着彭簡了,只是當時家養的歌姬地位低下,被主人打罵,實在是尋常不過的事情,管家也不願意爲這些女孩觸彭簡的黴頭,連忙答應:“是。”可憐彭家的歌姬,無辜便要受池魚之殃。

管家剛剛走到大廳門口,又聽彭簡喝道:“回來。”他連忙又跑了回去,聽彭簡訓道:“你跑什麼跑?”當真是動輒得咎。

管家也只能暗叫倒黴,連忙給自己打了幾個耳光,低聲下氣的說道:“小人知錯。”

彭簡皺着眉毛看了他幾眼,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算了算了,方纔你說京師的信,什麼信?”

“是京師的表舅爺來的信。”管家連忙把信遞上。

彭簡接過信來,拆開細讀,纔讀到一半,不由喜笑顏開,原來這封信中,才說到石越此時的情況,並不樂觀。“原來這小子竟然也有倒黴的一天!哈哈……”彭簡一面拿着信,搖頭晃尾的往書房走去,“石敬塘之後,有異志……”突然,一個念頭從他腦中閃過,他連忙衝到書房,鋪開一張白紙,也來不及磨墨,便用墨筆沾點唾液,把在楚雲兒家看到石詞默了出來,細細研究。

對着好首詞,反覆讀了幾遍,彭簡的臉上,不由露出了一絲驚喜之色,他忍不住自言自語的說道:“好你個石越,難不成真是石敬塘之後,居然敢寫反詞!”一面又取出一支硃筆,在石越盜用的張元幹的那闕《賀新郎》上圈點。

“故宮離黍?誰的故宮?這興亡之嘆,從何而來?……崑崙傾砥柱?我大宋還好好的,石越到底在感嘆什麼?……什麼又叫天意從來高難問?……什麼又是萬里江山知何處?”彭簡一面寫,一面又驚又喜,驚的是石越寫出如此詞來,只怕當真是什麼石敬塘之後;喜的是這麼一宗大富貴,竟然落到了自己手上!

喜不自禁的彭簡,一面叫來心腹手下,暗暗監視石越家眷和楚雲兒住所,一面趕忙寫了一份彈劾石越的奏章,用加急密報,連夜急人送往京師。

汴京大內。

這些天來,趙頊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誠如《汴京新聞》所說,這次的事件,肯定就是有人在陷害石越!但是是誰在陷害石越是一回事,陷害的內容有沒有可能是真的,是另一回事!如果石越真的是石敬塘之後,既便他本人沒有野心,但是這種謠言出來後,若是石越權勢日重,就難免有一天某些貪圖富貴之輩,給石越也來一次黃袍加身!這種謠言只要存在,總會有人想讓它變成真的。但是趙頊也不願意就這樣殺了石越或者不再重用石越,如果不是真的,趙頊可不希望遭到後世的譏笑,此外顧念到與石越的君臣之情,石越這個人人材難得,都讓趙頊不願意冒然做出任何決定。

這些天幾乎每日都要召見石越,與他隨便談談,瞭解他對一些政務的想法,更讓趙頊越發的珍惜石越這個人材。但是關於遼事,他卻不願意問石越的意見,因爲戰爭是野心家的機會,他不希望石越在這件事上,加重他的疑惑。

“國家現在的狀況,臣自出知杭州後,感受越發的深刻,如今的大宋,養兵百萬,卻常患無兵可用;賦稅多如牛毛,卻常患國用不足;官吏十倍於古,卻常患無官可用;百姓便遇豐年,也往往今日不知明日的死活……”

“卿回去,可好好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改變這種狀況。趁着現在還得及,咱們君臣合力,還可以改,可以變……”

趙頊閉着眼睛,想着和石越的對話,不由憂慮更深。突然,聽到內侍的報道:“陛下,韓丞相與三位參知政事求見。”

“宣。”趙頊霍然睜開雙眼。

不多時,韓絳與呂惠卿、馮京、王珪聯袂走了進來,叩拜見禮。

“衆卿平身,有什麼事情要稟奏嗎?”趙頊看着他們的表情,便知道出了大事。

“陛下,這裡有杭州通判彭簡的急奏……”韓絳雙手把一份奏疏託過頭頂,恭恭敬敬的遞上。

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二章第3節 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七節第2節 上第9節 上第8章 下第十二節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三章第十三節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下)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九章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3節 上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7章 上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1)第二章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一)第4節 下第2節 聲名鵲起上(01)第三章 下第三十章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中(01)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07節第三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五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四章第10章 下第3節 下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三)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4節 下第8節 離間計上(01)第3章 上第三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四章第16節 十字(四)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二十六節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十字後記第六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七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7節 拗相公上(01)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節 聲名鵲起下(01)第十七節第七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四章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三節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9節 下第十二節第3節 終南捷徑中(01)第14節 匪斧不克(上)第10章 下第一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
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二章第3節 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七節第2節 上第9節 上第8章 下第十二節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三章第十三節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下)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九章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3節 上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7章 上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上(01)第二章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一)第4節 下第2節 聲名鵲起上(01)第三章 下第三十章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中(01)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07節第三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中)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五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四章第10章 下第3節 下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三)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4節 下第8節 離間計上(01)第3章 上第三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四章第16節 十字(四)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二十六節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十字後記第六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三)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七章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7節 拗相公上(01)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節 聲名鵲起下(01)第十七節第七章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四章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9節 汴京新聞(中)第三節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9節 下第十二節第3節 終南捷徑中(01)第14節 匪斧不克(上)第10章 下第一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