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桓溫英雄卻遺臭

桓溫英雄卻遺臭

在褚太后臨朝攝政期間,東晉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字叫桓溫。桓溫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即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意思是說,即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桓溫是東晉政治家、軍事家,他胸有韜略,善於用兵,曾經平定蜀地,三伐中原,戰功累累,堪稱一代英雄;然而,他又野心勃勃,獨攬朝政,殺害異已,意欲篡權。所以,後世對他褒貶不一,形成了流芳與遺臭並存。

《晉書》記載,桓溫是安徽懷遠人。桓溫的父親叫桓彝,在當宣城太守期間生下了他。桓溫未滿週歲的時候,有一次,名士溫嶠見到了他,驚訝地說:“此兒骨骼不凡,可讓他哭一聲,聽聽聲音。”聽到他的哭聲,溫嶠感嘆道:“真是英才降世!”因爲受到名士溫嶠的賞識,桓彝便爲兒子取名叫桓溫。

桓彝效忠於東晉朝廷,在平定王敦之亂時立有功勞。蘇峻作亂的時候,桓彝率部堅守涇縣一月有餘,多次擊退叛軍進攻。不料,涇縣縣令江播暗地投敵,獻出城池,桓彝被殺,壯烈殉國。

桓溫當時只有十五歲,悲憤交加,眼流血淚,睡覺時頭枕戈予,發誓要報父仇。三年以後,江播死亡,兒子江彪兄弟三人居喪。他們知道桓溫立志報仇之事,身藏兵器,做了防範。可是,桓溫並不畏懼,持刀闖進守墓的廬屋裡,殺死江彪,然後又追殺了他的兩個弟弟。

桓溫爲人豪邁爽朗,有雄風高節,姿貌甚偉。有人曾經評價他說:“桓溫的眼睛像紫石棱,鬚髮如刺猥毛,是僅次於孫權、司馬懿一類的人物。”

後來,桓溫娶了晉明帝的長女南康長公主爲妻,開始得到重用。在褚太后臨朝攝政期間,丞相何充很器重桓溫,提拔他爲安西將軍、荊州刺史,都督荊樑四州諸軍事。在何充的支持下,桓溫形成了很強的勢力。

桓溫爲了立功樹威,打算率軍西征,消滅蜀地的成漢政權。於是,桓溫上書,請求伐蜀,並且不等朝廷答覆,就率軍出征了。朝廷得知以後,十分憂慮,認爲他兵力不多,蜀地又險要,擔心他會兵敗而回。

蜀地的成漢政權,是氐族領袖李雄建立的,屬於“十六國”之一。成漢政權經過四十多年時間,歷經四代皇帝,國勢日漸衰落。第五代皇帝叫李勢,他荒淫無道,人心盡失,成漢政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公元347年,桓溫率軍深入蜀地,進入三峽,看到陡峭的山壁,好像懸掛在天上,翻騰的波濤迅猛飛奔,方知蜀地之險峻,不禁感嘆說,想要幹大事,就不能畏懼艱險、貪生怕死,並以此激勵三軍將士。

成漢皇帝李勢,見晉軍來犯,急忙派兵抵禦。但漢軍腐敗不堪,兵無鬥志,人心渙散,結果三戰三敗,潰不成軍。桓溫率軍長驅直入,攻城略地,勢不可擋,最後抵達成都。

桓溫兵臨城下,成漢危在旦夕。李勢只得集結所有兵力,在成都城外的笮橋與晉軍決戰,做最後一博。戰況十分激烈,起初晉軍前鋒失利,傷亡嚴重,箭矢都射到桓溫的馬前。諸將畏懼,紛紛建議退兵。

桓溫卻面不改色,毫不動搖,令鼓吏擂響衝鋒鼓。戰鼓震天,激盪人心,摧人奮進。桓溫身先士卒,帶領將士們奮勇向前。將士們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垮了漢軍。

晉軍趁勝攻入城中,追殺殘敵,並且四處縱火。皇帝李勢乘亂逃出城去,但走投無路,只好投降了。成漢政權宣告滅亡。

平定了蜀地,桓溫名聲大振,被封爲徵西大將軍、臨賀郡公。這個時候,何充已經死了,皇族司馬昱輔政。司馬昱擔心桓溫勢力坐大,不好控制,就有意培植揚州刺史殷浩,令其參與朝政,與桓溫抗衡。

桓溫心懷不滿,當時他管轄的範圍已有八州之地,便自行招募士兵, 調配資源,逐漸形成了半獨立狀態。後來,桓溫迫使朝廷免去了殷浩的職務,朝廷內外大權盡歸桓溫。

公元354年至369年,桓溫三次率軍北伐,曾一度收復洛陽,進入關中,聲勢大振,鼓舞了軍民士氣,史稱“桓溫北伐”。可是,桓溫北伐,並不是真正想收復中原,而是爲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同時,東晉君臣志在割江自保,無意恢復失地,又擔心桓溫權勢日盛,並不真心支持他。所以,桓溫北伐未能成功,特別是第三次北伐,反而慘敗而歸。

桓溫北伐沒有成功,但個人立威的目的卻達到了。朝廷加授桓溫爲大司馬,都督全部軍事,擁有假黃鉞的特權,可以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權。從此,桓溫大權在握,凌駕於朝廷之上。

桓溫在軍事上立威還不夠,他還要廢立皇帝,樹立更大的個人權威。公元371年,桓溫帶兵入朝,廢掉了皇帝司馬奕,改立司馬昱爲帝。司馬奕是東晉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廢掉的皇帝。

司馬昱當皇帝只有八個月就死了,桓溫又立了一個小皇帝。從此,朝廷大權全都落在桓溫手裡。桓溫控制了朝廷,勢力無人能及,他便滋生了篡位野心。

爲了掃清篡位的障礙,桓溫在大力培植個人勢力的同時,在朝中清除異已,大開殺戒。曾經輔佐朝廷有功的庾氏家族遭到殘酷迫害,多人被殺。下一步,桓溫就要清除王氏、謝氏家族的勢力了。

桓溫緊鑼密鼓地做着篡位準備。不料人算不如天算,他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桓溫就得病死了,終年六十二歲。後來,他的兒子實現了他的願望,代晉稱帝,建立桓楚,追尊桓溫爲宣武皇帝。

《晉書》把桓溫與亂臣王敦並列一傳,並評價說,桓溫有雄豪之逸氣,文武之奇才,但他懷有無君之志,廢主以立威,殺人以逞強,這就違背了常理,是不能長久的。

所以說,在中國歷史上,恆溫是個複雜的人物,他既有功,也有過,既流芳百世,又遺臭萬年。在恆溫身上,體現出了人性的複雜。

36、謝安撐起東晉江山69、鮮卑慕容勢力崛起31、褚太后三度攝政司馬炎爲何傳位傻兒子精選1、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杜預滅吳立大功32、何充剛直卻愛佛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34、桓溫廢掉晉皇帝61、北方形成十六國73、羌人建立後秦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精選10、匈奴打着劉邦的旗號建立漢國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19、五胡趁亂佔據中原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64、羯人滅匈建後趙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53、陸機陸雲死於戰亂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69、鮮卑慕容勢力崛起47、竹林七賢非賢士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74、傳奇英雄慕容垂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64、羯人滅匈建後趙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56、“囊蟲照讀”的車胤66、石勒的謀主是漢人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75、一代雄主拓跋珪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71、苻堅推崇漢文化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55、“洛陽紙貴”的左思50、胡威清廉傳美名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34、桓溫廢掉晉皇帝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46、劉裕代晉建宋國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59、三絕畫家顧愷之19、五胡趁亂佔據中原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12、賈充諂諛得寵幸37、一代名將謝玄59、三絕畫家顧愷之39、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31、褚太后三度攝政48、王祥兄弟皆孝賢58、古今書聖王羲之33、桓溫英雄卻遺臭13、賈女進宮埋禍根16、賈女陷害皇太子23、王與馬,共天下精選10、匈奴打着劉邦的旗號建立漢國32、何充剛直卻愛佛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60、“桃園耕田”陶淵明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33、桓溫英雄卻遺臭1、晉朝的興衰歷程54、美男子潘安精選1、晉朝是個畸形朝代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5、聞雞起舞祖逖北伐73、羌人建立後秦7、王濬順江擊建康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59、三絕畫家顧愷之58、古今書聖王羲之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57、鍼灸鼻祖皇甫謐49、王衍清談誤國家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新視角讀晉書 序言和目錄67、兇殘暴虐的石虎52、周處除害終被害74、傳奇英雄慕容垂55、“洛陽紙貴”的左思5、羊祜獻策伐東吳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
36、謝安撐起東晉江山69、鮮卑慕容勢力崛起31、褚太后三度攝政司馬炎爲何傳位傻兒子精選1、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杜預滅吳立大功32、何充剛直卻愛佛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34、桓溫廢掉晉皇帝61、北方形成十六國73、羌人建立後秦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精選10、匈奴打着劉邦的旗號建立漢國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19、五胡趁亂佔據中原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64、羯人滅匈建後趙精選9、五胡亂華並不準確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53、陸機陸雲死於戰亂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69、鮮卑慕容勢力崛起47、竹林七賢非賢士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74、傳奇英雄慕容垂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64、羯人滅匈建後趙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56、“囊蟲照讀”的車胤66、石勒的謀主是漢人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75、一代雄主拓跋珪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71、苻堅推崇漢文化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55、“洛陽紙貴”的左思50、胡威清廉傳美名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34、桓溫廢掉晉皇帝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46、劉裕代晉建宋國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59、三絕畫家顧愷之19、五胡趁亂佔據中原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12、賈充諂諛得寵幸37、一代名將謝玄59、三絕畫家顧愷之39、孝武帝死於宮女之手31、褚太后三度攝政48、王祥兄弟皆孝賢58、古今書聖王羲之33、桓溫英雄卻遺臭13、賈女進宮埋禍根16、賈女陷害皇太子23、王與馬,共天下精選10、匈奴打着劉邦的旗號建立漢國32、何充剛直卻愛佛24、王敦之亂東晉動盪60、“桃園耕田”陶淵明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33、桓溫英雄卻遺臭1、晉朝的興衰歷程54、美男子潘安精選1、晉朝是個畸形朝代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5、聞雞起舞祖逖北伐73、羌人建立後秦7、王濬順江擊建康42、孫恩起義動搖根基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59、三絕畫家顧愷之58、古今書聖王羲之43、桓氏勢力東山再起38、淝水之戰決定歷史走向57、鍼灸鼻祖皇甫謐49、王衍清談誤國家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新視角讀晉書 序言和目錄67、兇殘暴虐的石虎52、周處除害終被害74、傳奇英雄慕容垂55、“洛陽紙貴”的左思5、羊祜獻策伐東吳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