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劉表的擔心

江陵,荊州刺史府。

紀靈佔了魚復的消息不僅讓劉修非常頭疼,就連剛剛收到消息的劉表也非常撓頭。荊州富庶,有地有人,袁術想要佔領荊州全境,他也想奪回南陽,佔荊州自立,兩人斷斷續續的已經打了兩年多,襄陽一帶一直沒有消停過。如果不是袁術兩面受敵,主要兵力被牽制在潁川和臧旻交戰,他承受的壓力不大,恐怕漢水防線早就被突破了。現在袁術出奇兵,派人佔了魚復,從魚復可以順江而下,隨時攻擊江陵,他即將面臨着兩線作戰的困境。

劉表非常緊張,劉焉佔了益州,他緊張,劉修要進益州,他更緊張,而袁術佔了魚復,他覺得自己頭上就像懸了一口刀,這口刀隨時都可能落下來,斬了他的首級。他認識劉焉,也和劉修共事過很長一段時間,更瞭解袁術這人是個什麼貨色,不管是誰在益州,他都不得安生,但兩害相較取其輕,這三個人中,他還是寧願劉焉在益州,至少對他威脅小一些。

門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蔡瑁和蒯良並肩走了進來,拱手施禮:“使君。”

“快請坐,快請坐。”見到這兩人,劉表鬆了一口氣,連忙請他們入座,上了酒,然後把剛收到的消息說了一遍。“紀靈在魚復,隨時都有可能東下江陵,大軍主力在襄陽,江陵兵力不足,我請二位來,就是想商量一下如何防守。”

蔡瑁和蒯良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驚色。袁術的人突然出現在益州?怪不得劉表要把他們兩人緊急召過來,特別是蔡瑁,他可是率領荊州水師在襄陽作戰,擔負着守護漢水的重任,對戰局有不可小視的作用。

“使君的意思,是想調水師來江陵?”蒯良問道。

“正是如此,子柔以爲可行否?”

蒯良緩緩的搖了搖頭:“把水師調來江陵,阻攔紀靈問題不大。可是使君想過沒有,紀靈只是一隻奇兵,他要在魚復站穩腳跟還需要一段時日,短期內對江陵造成威脅的可能性並不大。”

劉表眨了眨眼睛:“子柔的意思是說。我們暫時無需在意?”

蒯良點點頭,又搖搖頭:“是的,對紀靈無需在意,我們要考慮的倒應該是車騎將軍劉修。”

“劉修?他有什麼好擔心的。”劉表不以爲然的笑了起來,撫着鬍鬚笑道:“劉焉的重兵在漢中,他根本無法前進一步,縱有一些亂軍響應。遲早也會被劉焉平定,我看他這個戰無不勝的名將這次要嚐嚐敗績了。”

蒯良無聲的一笑:“使君如果這麼想,可能大禍很快就要臨頭了。”

劉表有些不高興,笑容變得不自然起來。“子柔以爲他很快就能進漢中?”

對劉表的不快,蒯良並不在意,蒯家雖然沒有像蔡家一樣和劉表結親,但是他和兄弟蒯越一文一武,在荊州舉足輕重。劉表要想在荊州立足,就不可能離開他們的支持,適當的讓劉表知道一下他們的實力非常重要。沒有必要慣着他。

“從關中進漢中,子午谷也好,駱谷也罷,都是劉焉肯定要派重兵守護的地方,劉修暫時不能從那裡進兵,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我想劉修不會考慮不到這些。但他還是出兵了,大軍一動,每天的耗費不是個小數目,對於剛剛起步的關中來說。更是一筆不能不計算的付出。以劉修用兵的習慣,他會做這樣徒勞無功的事嗎?”

劉表收起了笑容,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說,劉修這是故意做給別人看的疑兵?”

“我覺得很有可能。”蒯良道,“明知道沒用,偏偏還要做。如果說只是壯壯聲勢,好像不太符合劉修的習慣。既然如此,我們只能猜測他在虛張聲勢之下,還隱藏着真正的殺招,而這個殺招到目前爲止,我們連猜都猜不到。我們猜不到,劉焉也可能猜不到,越是猜不到,就越有效果,要不怎麼才叫奇兵呢。”

劉表想了想,突然說道:“那你說,最近廣漢一帶的亂民,會不會和他有關?”

“我覺得有可能。”蒯良想了一會,“劉焉太急躁了,他剛剛入主益州,便割斷了和朝廷的聯繫,這顯然不是老成之計。益州人還沒有完全依附他,在他和劉修之間,肯定有人會選擇劉修,那些亂民,焉知不是如此?益州從來沒有出現過太平道,這些黃巾大概和太平道也沒什麼關係,只是借黃巾之名掩人耳目罷了,說不準就是劉修安排策動的。”

“可是,些許亂民,能成什麼大事?”劉表想了很久,還是搖搖頭:“我覺得這就算是劉修安排的,只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只要他的主力無法入漢中,僅憑這些烏合之衆,根本動搖不了劉焉。”他擺了擺手:“我們還是考慮一下如何防備紀靈吧。”

蒯良眉頭一皺,欲言又止。他是刺史府的主簿,劉表要問兵事,那就得由蔡瑁來說了。蔡瑁的妹妹是劉表的妾,蔡瑁又掌着荊州水師,舉足輕重。

蔡瑁一直在靜靜的聽着,見劉表問他,他欠了欠身:“使君,我覺得子柔所慮甚是。防備紀靈,只是小事一樁,魚復雖然三峽之首,但是益州水師大部分都在成都,所以對江陵威脅最大的不是紀靈,而是佔領成都的人,不管是劉焉還是劉修。如果僅僅是爲了應付紀靈,我讓張允帶上幾百人,就足以安枕無憂。可要是益州水師東下,那就算是整個荊州水州移駐江陵,我們也很難應付。”

劉表爲難了,他本來擔心的是紀靈,可是蒯良和蔡瑁異口同聲的說紀靈不足慮,益州水師纔是最危險的,這讓他把目光從魚復延伸到了成都,考慮得更多更遠。他越想越覺得蒯良說得有理,如果劉焉在益州,那還好一點,畢竟劉焉剛到益州,根基有限,可是如果劉修進了益州。麻煩就大了。劉修有朝廷的大義在手,益州人對他不會有什麼排斥,他可以比劉焉更容易的掌握益州,再加上他用兵的能力遠過劉焉。如果他帶着益州水師順江而下,就算把荊州水師全部調到江陵來,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那又當如何纔好?”

蒯良緊緊的閉着嘴,過了好一會,突然說道:“向朝廷上表,請求與車騎將軍一起攻益州。”

“什麼?”劉表很詫異,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長身而起,怒視着蒯良。他雖然沒有像劉焉做得那麼明顯,可是去年沒給朝廷交糧賦,實際上已經自立了,這時候向朝廷上表,豈不是自打耳光。

“使君,請聽我一言。”蒯良拜伏在地,久久不起。劉表氣得直翻白眼。不過他還是忍住了,沒好氣的說道:“蒯君,你有什麼高見就說吧。我洗耳恭聽便是。”

蒯良早就預料到了劉表會不高興,此時也不緊張,再拜了拜,這纔不緊不慢的說道:“荊州地處大江中流,如今劉修正在取益州,益州富饒,不亞於荊州,而荊州財富有四成在南陽,如今爲袁術所據,使君。如今荊州也益州相較,財富不足,兵力不足,地勢又居於劣勢,一旦兩面受敵,荊州覆亡在即。使君將何以自處?當此天下大亂之時,朝廷爲了對付袁氏,正是倚賴宗室之際,劉焉入益州,本就是朝廷寄予厚望之舉,他如果不是急不可耐的拆了子午谷棧道,朝廷又怎麼會命劉修攻取益州?使君此時向朝廷上表,朝廷又怎麼會拒使君於千里之外?”

劉表沉默不語,他雖然去年沒給糧賦,但是理由還是說得過去的,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想來不會追究他那些責任。可是,向朝廷上表,以後就得俯首聽命,不得自由啦。

“使君如果不附朝廷,那劉修取益州之後,順江而下,是情理之中的事。荊州根本不可能自全。使君附朝廷,則劉修就沒有理由取荊州,相反還要幫使君擊袁術,袁術被我夾擊,必退出南陽,南陽又歸荊州所有。是爲避兩面受敵之害,得一強援之利,請使君三思。”

“那……荊州會不會也被劉修佔了?”劉表的口氣鬆了許多。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蒯良見出了劉表的猶豫,口氣也鬆了一些:“劉修已經佔了幷州、涼州,很快又要佔益州,天下三分取其一,並涼有精兵,益州有糧賦,他的實力已經足以撼動天下,朝廷不可能不做防範,再任其佔據荊州。我倒是覺得,朝廷有可能會用荊州來遏制他的實力進一步膨脹,而使君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表眼神一緊,若有所思。過了一會,他突然笑了起來:“子柔,你果然是見識過人。這樣吧,我向朝廷上表,順便推薦你去洛陽爲官,可好?”

蒯良暗自嘆了一口氣,心道劉表還真是精明,連這點小心思也瞞不過他。他的確有這個想法。劉表到荊州五六年了,原本他們的確想支持劉表自立,在亂世之中分一杯羹,可是時間一長,他們發現劉表這人雖然名聲很大,學問也不錯,卻不是在亂世中爭雄的合適人選。眼下襄陽打得不可開交,他卻在江陵開辦學堂,開辦學堂也沒關係,劉修在幷州、在關中都有開學堂之舉,可劉修辦學堂求名聲在其次,賺錢纔是最主要的,幷州豪強、關中豪強都從中得到了不少好處,劉表呢?他就是和一些大儒研究經學,名聲倒是有了,利益卻一個也無。

求名不是問題,可是如果僅僅是爲了求名,那就不值得了,特別是眼下亂世,正是需要大量財力物力的時候,把有限的資源投到那些地方去,絕不是個明智之舉。蒯良後悔了,他想借着勸說劉表重歸朝廷的時候離開劉表,到洛陽去做官,可是沒曾想劉表打仗不行,對人心的把握卻不弱,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使君謬讚,良不敢當。”蒯良一本正經的說道:“我蒯家願意追隨使君,爲朝廷效力。”

劉表心裡一陣冷笑,倒也不點破,這個時候和蒯家翻臉可不是件聰明人應該做的事,他之所以這麼說,只是不希望蒯良把他當傻子。

“能得子柔兄弟襄贊,是我的榮幸啊。”劉表擺擺手,示意蒯良起來:“既然你們都說紀靈不足慮,那我就放心了。至於上表朝廷的事,反正南陽被袁術佔了,就算我想上表,一時半會的也不能如願,就容我考慮考慮吧。”

蒯良點頭應是。劉表又對蔡瑁說:“德珪,你遠道而來,就留下來吃頓家宴吧。我正好也有些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蒯良一聽,連忙起身告辭,劉表把他送到堂下,看着他出了門,這才轉頭對蔡瑁說道:“你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蔡瑁微微一笑:“他的私心是有的,不過,這條計卻是可行。”

劉表微微頜首,沉吟片刻,又道:“對了,上次讓你派人去請承彥兄的事,辦得如何?”

蔡瑁爲難的咂了咂嘴。他有三個妹妹,大妹蔡琳嫁給了南陽張溫,中妹蔡琪嫁給了襄陽名士黃承彥,小妹蔡環嫁給了劉表做妾。劉表到荊州之後,一直想請黃承彥、龐德公等人入府,可是黃承彥就是不給面子,連見都不肯見劉表一面,讓劉表非常不高興。前一段時間,劉表給他寫信,讓他再去請黃承彥,他倒是抽空去了一趟,可黃承彥大概是嫌他們煩了,託名外出遊歷,不在家。

見蔡瑁這副表情,劉表不說話了,他非常生氣。怎麼說,他也是八俊之一的名士,又是宗室,如今更是荊州之主,黃承彥居然這麼不給面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當真以爲自己是什麼高人,離了你就不行了?

“算了算了,他願意做隱士,看不起我們這等俗人,我們就不去打擾他清修了。”劉表怏怏的擺了擺手,“走,我們去後堂敘敘家常。阿環這些天想家想得厲害,總吵着要回蔡洲。”

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696章 狡兔第225章 班底第678章 以身說法第693章 治道的四個境界第45章 畫美人,我最牛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257章 樂不思蜀第87章 大丈夫刀法第556章 西陵之戰(三)第444章 機會第354章 以步破騎的麴義第565章 打虎記(三)第6章 共逐鹿第497章 你還不知羞第40章 牆上美人第164章 天子門生第654章 互相算計第435章 步步殺機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6章 不過如此第620章 多謀寡斷第269章 做餅第97章 漏網之魚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82章 風乍起第71章 內憂外患第399章 推波助瀾第520章 枕中書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589章 田豐有妙計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239章 右賢王第27章 意不在此第231章 以德服人第352章 制人而不制於人第355章 裝傻和拼狠第77章 戟與矛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285章 結黨第450章 虎帳夜談兵(下)第218章 論道第146章 玄甲第57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37章 爲間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16章 戲水美人第28章 臨陣換將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234章 神譴第471章 鬼才出險招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459章 風雲突變第348章 外戚第714章 借雞生蛋第177章 炸鼎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547章 你有邪念第498章 劉表的擔心第193章 用其所長第211章 你知道我是誰?第362章 心病第125章 別在我面前裝純潔第761章 太史慈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525章 霸道之上是王道第505章 李儒自薦第678章 以身說法第2章 讀書有用第467章 移風易俗第393章 又見聖姑第318章 魔鏡第490章 人肉的味道第209章 問計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602章 生與死的教育第572章 打虎記(十)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第109章 步騎合擊第603章 猛士歸來第391章 機會第284章 神話第276章 又見鄉音第542章 黃承彥第759章 根基第9章 硬功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57章 西陵之戰(四)第66章 太史公書第210章 有罪與無罪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333章 駱曜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457章 壯志未酬第505章 李儒自薦第680章 退路第117章 捨我其誰
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696章 狡兔第225章 班底第678章 以身說法第693章 治道的四個境界第45章 畫美人,我最牛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257章 樂不思蜀第87章 大丈夫刀法第556章 西陵之戰(三)第444章 機會第354章 以步破騎的麴義第565章 打虎記(三)第6章 共逐鹿第497章 你還不知羞第40章 牆上美人第164章 天子門生第654章 互相算計第435章 步步殺機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6章 不過如此第620章 多謀寡斷第269章 做餅第97章 漏網之魚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82章 風乍起第71章 內憂外患第399章 推波助瀾第520章 枕中書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589章 田豐有妙計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239章 右賢王第27章 意不在此第231章 以德服人第352章 制人而不制於人第355章 裝傻和拼狠第77章 戟與矛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285章 結黨第450章 虎帳夜談兵(下)第218章 論道第146章 玄甲第57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37章 爲間第657章 奪路而逃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16章 戲水美人第28章 臨陣換將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234章 神譴第471章 鬼才出險招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459章 風雲突變第348章 外戚第714章 借雞生蛋第177章 炸鼎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547章 你有邪念第498章 劉表的擔心第193章 用其所長第211章 你知道我是誰?第362章 心病第125章 別在我面前裝純潔第761章 太史慈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525章 霸道之上是王道第505章 李儒自薦第678章 以身說法第2章 讀書有用第467章 移風易俗第393章 又見聖姑第318章 魔鏡第490章 人肉的味道第209章 問計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602章 生與死的教育第572章 打虎記(十)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第109章 步騎合擊第603章 猛士歸來第391章 機會第284章 神話第276章 又見鄉音第542章 黃承彥第759章 根基第9章 硬功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557章 西陵之戰(四)第66章 太史公書第210章 有罪與無罪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333章 駱曜第480章 以利誘之第457章 壯志未酬第505章 李儒自薦第680章 退路第117章 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