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壯志未酬

“衛將軍在光祿城召見了鮮卑大王和連,然後去了寧城,一口氣殺了十三個烏桓部落首領,徹底抹平了他們的部落,將他們的財物、妻子擄掠一空;然後又去了涿縣,拜見他的先生盧植。同行的還有左將軍公孫瓚、上谷太守盧敏,盧植對他很不滿意,說他引黃巾反對豪強是玩火自*焚、與虎謀皮……”

張讓手裡捧着一份厚厚的密札,將事情的經過一一說與天子聽。天子半倚在錦榻上,擁着厚厚的錦被,手還是一點熱氣也沒有。他的眼神木然的看着對面的牆帷,彷彿在欣賞上面的刺繡中隱藏的吉祥語:“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份密札是天子安插在劉修身邊的耳目送回來的,事無鉅細,一一彙報,不過因爲冀州被袁紹所佔,爲了防止泄密,這些密札無法通過官方郵驛系統,傳送速度自然慢了許多。天子收到的時候,已經是正月末,這時劉修已經起程前往北海。

“北海有多遠?”

正在說盧植如何訓斥劉修,如何告誡劉修、公孫瓚等人要忠於天子、忠於朝廷的張讓一愣,想了一會才說道:“大概五千多裡。衛將軍有輜重,一來一回,至少要八個月,如果在那裡再耽擱幾個月,估計要到年底才能回來。”

“朕不該讓他走。”天子幽幽的嘆了一口氣。

張讓眨了眨眼睛,不知道天子這是什麼意思。是不該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這麼久,還是看不到劉修,天子心裡不安?張讓知道,如果拋除掉權力鬥爭這些因素,天子最中意的臣子不是他,不是趙忠,也不是蹇碩,而是劉修。劉修是天子最喜歡的臣子。袁徽是天子最喜歡的女人,他們都精於文藝,在這方面,唯有他們和天子能談到一起去。天子在藝術方面的修養極高。就連宮裡那些專職的畫師都和他不在一個檔次上,真正能和他平等交流的,只有劉修和袁徽,而劉修更甚一籌,繪事、陶藝、刻印,都是劉修引導天子入門的。

如果不是沒有人能代替劉修掌兵,天子肯定會把註定要繼承楚王爵位的劉修留在身邊。做個侍從,有了劉修在他身邊,不僅可以幫他出謀劃策,還可以陪他休閒消遣。他張讓也許可以出謀劃策,但那些文藝上的事,他是玩不轉的。

“你覺得盧植怎麼樣?”天子的思維跳得極快,張讓一時有些跟不上,好在他最近陪天子的時間很長。知道天子在想些什麼,連忙說道:“陛下,盧子乾的學問和人品都是上上之選。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他性子剛直,不知道變通。”張讓悄悄的看了一下天子的臉色,見天子面無表情,並沒有不快的表示,這才接着說道:“這樣的人在朝局穩定的時候,肯定能成爲天下名臣,僅以他的道德學問就可以讓天下人俯首聽命,眼下朝局紛爭,事態複雜,需要的是殺伐果斷。道德文章只是在嘴上說說,其實不頂什麼用,只怕……他處理不來吧。”

天子沉默,疲倦的閉上了眼睛。張讓見了,也不敢再說,輕輕的放下密札。又幫天子掖了掖被角,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站在殿外,他暗自嘆了一口氣,輕輕的皺了皺眉頭。天子剛纔問起盧植的意思他明白,這是想用盧植來代替楊奇爲司空。楊奇雖然是弘農楊家的人,可是這個不聽話,又和袁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對眼下的時局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盧植是劉修和公孫瓚的先生,如果他做了司空,對劉修和公孫瓚來說都是極大的約束。

可是張讓不喜歡盧植,因爲盧植對宦官非常排斥,排斥到了有些極端的地方,如果讓他掌了權,以他的威望,再加上劉修和公孫瓚這兩個弟子的實力,將沒有人能夠遏制他,他們這些權傾朝野的宦官好日子就到頭了。

張讓沒有回府,直接去找趙忠,兩人密謀了很久之後,又派了一個人去曹嵩的府上。

天子在蹇碩當值的時候,再次問到了關於盧植的問題。與張讓的感覺不同,蹇碩一口認定盧植是個忠臣,如今劉修已經是楚王世子,是宗室,他不可能有什麼異心,再因爲劉修的原因而閒置盧植不太合適。退一萬步講,就算劉修有什麼不臣的舉動,盧植也不會支持劉修,相反,他會和劉修戰鬥到底,誓死忠於天子,忠於朝廷。

“你覺得……劉修會有不臣之舉嗎?”

蹇碩思索了片刻,恭敬的說道:“陛下,以臣愚見,劉修不會有不臣之舉,可是,以社稷安危爲念,適當的防備還是必要的。臣以爲,如果劉修有什麼不臣的舉動,天下真正能制住他的,大概只有盧子幹。”

天子蒼白的臉上露出淺淺的笑容,他轉動眼珠,看着蹇碩,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眼中的滿意卻毫不掩飾。

當天,天子任盧植爲光祿大夫,即刻進京。張讓和趙忠得知此信,木然半晌,他們知道,天子做出這樣的舉動,實際上已經把他們排除出了決策的核心。張讓更明白,天子在做出決定之前沒有向他們透露任何口風,不僅是對他意見的否定,更是對他地位的否定。

盧植接到詔書之後,沒有任何猶豫,立刻輕車上路,日夜兼程,只用了六天的時間就趕到了洛陽。進宮拜見天子,天子撫慰了他幾句,把太子劉協叫出來,讓他給盧植跪下。盧植吃了一驚,連忙還禮。

“盧君免禮,我這太子還算小有聰明,想請盧君代爲教授,請盧君千萬不要推辭。”

盧植眼眶一熱,接受了太子的拜師之禮,然後又含着眼淚將太子扶起來,以先生的口吻教訓了幾句,算是正式將太子收錄門牆。他知道天子這是將太子託付給他了,而防備的對象不僅有袁紹等人,還有他的弟子劉修。

天子一直端坐着,臉上的虛汗流個不停,蹇碩手裡的錦帕很快就溼了兩條。但是他不肯躺下,一直堅持到盧植走完了收徒的程序,又招了招手。蹇碩立刻拿出詔書,宣佈罷免司空楊奇,拜盧植爲司空。

盧植拜倒在地,受詔。天子艱難的站起來,慢慢的挪到盧植面前,彎下腰,雙手扶着盧植的手肘,用近乎口語的聲音對盧植說道:“盧君,朕……將朕的太子……和大漢江山,全交付給你了。”

“陛下……”盧植再也忍不住了,他痛哭流涕,連連叩頭:“臣萬死,不足以報陛下萬一。”

“不,你要好好活着。”天子輕輕的拍了拍盧植的肩膀:“一定要好好活着。”

幾句話的功夫,天子已經氣喘吁吁,他回到榻上躺下,閉目養了一會神,盧植見了,連忙告退,他要立刻去司空府接受公務。天子把太子劉協叫到跟前,費力的擡起手,摸着劉協淚水漣漣的小臉,露出欣慰的笑容:“告訴父皇,書讀得可好?”

“嗯!”劉協用力的點點頭:“我給父皇背一段《春秋》。”

天子看着他,靜靜的聽他用清脆的童音背了一段《春秋》,然後笑了:“阿協,你要記住,懼春秋之義的亂臣賊子,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我漢家自有法,王霸道雜用之,真正的治國之術,本不是儒經。”

他轉過身,從枕頭下面摸了好一會,摸出兩樣東西。“這是父皇珍藏的《韓非子》,帝王之術……盡在其中。可惜父皇學得太遲,雖然有所領悟,卻爲時已晚。你留着……用心揣摩,以你的聰明……將來成就一定在父皇之上。”

太子有些茫然的接過,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秘笈,居然有這麼大的作用。蔡邕是不可能教他這樣的書的,就算是在劉修身邊,他學了很多不是儒家的學問,但從來沒有讀過這樣的書。

“還有一件,是父皇的心愛之物,是道家的學問,只可惜,這比法家的學問還要難懂。父皇用了五年的時間,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纔算明白這幾個字的真意,可惜,都遲了。”天子將一枚溫潤潔白的和闐玉印小心的放在太子手中:“記住,前車之轍,後車之鑑,父皇犯過的錯,你不能再犯,父皇想做沒做成的,你要繼續去做。”

太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將那部寫滿了批註的《韓非子》和那枚石章緊緊的抱在胸前,淚眼朦朧的看着天子。

“不要哭。”天子喘着氣,用冰涼的手抹去太子臉上的淚水:“要哭,也要讓別人哭,我們……不能哭!”

太子連忙用袖子擦去臉上的淚水,用力的點點頭。

天子隨即召董太后、宋皇后、大將軍董重、驃騎將軍宋豐以及三公入宮,以董重、宋豐、盧植和蹇碩爲顧命大臣,董重掌天下兵馬,宋豐掌京畿,蹇碩掌宮內所有衛士,三公掌外朝,賜帝師盧植給事中,錄尚書事。

當夜,天子在嘉德殿駕崩,依其遺詔,右手所握的玉握改成一枚他最喜愛的石印,那枚石印上沁滿了血一樣的花紋,印文和他交給太子的那枚玉印一模一樣。

治大國如烹小鮮。

(第五卷完)

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27章 意不在此第437章 爲間第388章 意外的勝利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700章 似曾相識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619章 老鄉見老鄉第703章 臥牛之地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133章 雷霆一擊第713章 神醫華佗第209章 問計第268章 枕中書第14章 一聲嘆息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615章 權不可讓第36章 別了,公孫瓚第50章 名士?明搶?第175章 生財有道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6章 共逐鹿第496章 人才難得第761章 太史慈第142章 並非真相第46章 初進言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403章 君臣一心第43章 行氣訣第490章 人肉的味道第372章 撞鬼第733章 最後的真相(三)第103章 心思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72章 道術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39章 悄悄的,他走了第715章 生意第7章 天生奇材第90章 虎落平陽第675章 先生很生氣第95章 你錯了第700章 似曾相識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242章 暗流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741章 東海麋竺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199章 聖女第235章 名士第42章 虛驚一場第372章 撞鬼第179章 主動出擊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458章 老當益壯第378章 發飈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第551章 小媳婦第84章 我好怕第308章 意外第249章 好鼎第715章 生意第660章 文武之道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74章 太史公也不靠譜第103章 心思第624章 晴天霹靂第98章 惡人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644章 節外生枝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755章 一聲嘆息第14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77章 錦帆賊甘寧(下)第319章 受寵若驚第548章 風起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735章 生死之戰(上)第319章 受寵若驚第66章 太史公書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715章 生意第330章 養虎爲患第579章 下山更比上山難第403章 君臣一心第695章 天子借錢第132章 投鼠忌器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279章 公主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535章 變陣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
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27章 意不在此第437章 爲間第388章 意外的勝利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700章 似曾相識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619章 老鄉見老鄉第703章 臥牛之地第643章 善易者不卜第133章 雷霆一擊第713章 神醫華佗第209章 問計第268章 枕中書第14章 一聲嘆息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615章 權不可讓第36章 別了,公孫瓚第50章 名士?明搶?第175章 生財有道第346章 涼州漢七營第6章 共逐鹿第496章 人才難得第761章 太史慈第142章 並非真相第46章 初進言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403章 君臣一心第43章 行氣訣第490章 人肉的味道第372章 撞鬼第733章 最後的真相(三)第103章 心思第734章 最後的真相(四)第72章 道術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39章 悄悄的,他走了第715章 生意第7章 天生奇材第90章 虎落平陽第675章 先生很生氣第95章 你錯了第700章 似曾相識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242章 暗流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741章 東海麋竺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199章 聖女第235章 名士第42章 虛驚一場第372章 撞鬼第179章 主動出擊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458章 老當益壯第378章 發飈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第551章 小媳婦第84章 我好怕第308章 意外第249章 好鼎第715章 生意第660章 文武之道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74章 太史公也不靠譜第103章 心思第624章 晴天霹靂第98章 惡人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644章 節外生枝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755章 一聲嘆息第14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77章 錦帆賊甘寧(下)第319章 受寵若驚第548章 風起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735章 生死之戰(上)第319章 受寵若驚第66章 太史公書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715章 生意第330章 養虎爲患第579章 下山更比上山難第403章 君臣一心第695章 天子借錢第132章 投鼠忌器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279章 公主第161章 清與濁的選擇第181章 經濟是基礎第535章 變陣第662章 曹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