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養虎爲患

袁隗兄弟沒吭聲,但是自有其他人開口,以陳寔爲首的大小官員紛紛上書,激烈的抨擊張角肆意妄爲,擾亂地方,同時跟着倒黴的還有豫州刺史劉虞,彈劾他們的奏疏像雪片一樣的飛來。這些人都是熟讀經籍,能言善辯的飽學之士,寫文章罵人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這一通引經據典、滔滔雄辯,盡顯其滿腹經綸,在把天子嚇得夠嗆的同時,也讓天子長了學問。

與此同時,汝南“盜賊”蜂起,張角的太守府在一天夜裡被人圍了,三千多精壯猛攻太守府,張角雖然有準備,可是在絕對的人數優勢面前,張角還是沒能抵擋住,仗着自己的高超武技和道術,帶着幾個弟子衝出重圍,落荒而逃。

與此同時,豫州刺史劉虞也被轟了出來,三天後,青州刺史張樑遭人襲擊,狼狽逃出青州。

短短的三四天時間,豫州的局勢就已經失控。

天子緊急召劉修入宮議事。

“怎麼會這樣?”天子氣急敗壞,臉色煞白,眼神散亂,嘴脣不由自主的顫抖着,嘴角堆着一堆白沫。

“陛下,請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不等劉修說完,天子就尖聲叫了起來,“都到這個時候了,朕還能稍安勿躁嗎?”

“陛下,你是一國之君,不管什麼時候,你都不能亂了方寸。”劉修見天子這副模樣,顧不得失禮,大聲說道,“亂的不過是區區汝南一郡,其他各郡還在觀望,他們要做的就是趕走張角,而不是造反。”

“不是造反?”天子愣了片刻,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頹然坐下。

“是的,汝南雖然大亂。可是袁家沒有任何舉動,袁家手握黎陽營。但是他到現在爲止沒有任何動靜,袁隗閉門謝客,汝南的人也沒有打出袁家的旗號,這都已經說明了問題。”

“哦。”天子茫然的應了一聲:“那現在該怎麼辦?”

“臣身爲衛將軍。京畿的安全自然是臣的職責。臣即刻趕赴旋門關,若袁紹有任何不臣舉動,臣將立刻解除他的武力。”

“你不能走,你走了,朕怎麼辦?”

“陛下。八關都尉皆是陛下安排的人選,與袁家沒有什麼關係。潁川有董卓在,轘轅關、大谷關無恙,有臣在旋門關,東線可保安全。皇甫嵩在雍營。西線可安,北軍五校盡在京師,又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的兩千人馬。京畿能有什麼問題?”

天子轉了轉眼珠。總算又對準了焦。

“陛下,當今之計,在於穩住朝廷,不要讓事態進一步惡化。”劉修鬆了口氣。又接着勸道,“請陛下立刻召三公九卿、諸將軍入朝議事。然後命令執金吾關閉宮門,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這樣袁氏一門就只有袁紹一人在外,想他也不至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然後再下詔切責張角,發還汝南諸家的家產,然後派人入豫州,平息事態。”

天子已經六神無主,劉修說什麼,他就聽什麼。劉修剛剛出宮,他就按劉修的建議召三公九卿入朝議事,令執金吾宋奇護衛洛陽城,北軍中侯盧植趕往北軍,指揮北軍五校戍衛京師。

在洛陽亂成一團的時候,劉修帶着親衛營趕往旋門關。在旋門關,他看到了劉虞和張角。

劉虞非常沮喪,他已經脫去了官服,穿上了囚犯的赭服,以示待罪。他沒和劉修多說什麼,瞭解了京師的情況後,他立刻趕往洛陽,去向天子請罪。

張角卻非常鎮定,他靜靜的看着劉修,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聖姑根本就沒有失蹤?”

劉修莫名其妙:“你什麼意思?”

“聖姑根本就沒有失蹤,從頭到尾都是你的一個圈套,藉着這個理由,你壞了我的洛陽靖廬。”張角不緊不慢的說着,好象就在說別人的事情,既看不出激憤,也看不出懊惱。“我實在想不明白,你和我一樣都是出自寒門,都對這些世家豪強的巧取豪奪不滿,都想爲天下的百姓造福,可是你爲什麼現在要這麼做?”

劉修沒心情和他說這些事,他站起身來,厲聲喝道:“你少跟我東拉西扯的,英子在哪裡?”

張角一愣,詫異的看着劉修。劉修的臉色焦急,眼神中只有憤怒,卻沒有心虛,看起來並不像他猜測的那樣。“聖姑真的失蹤了?”

“屁話!”劉修大怒,從手裡上取下指環拍在張角面前:“我知道你想要這個指環,我也可以給你這個指環,可是你也應該信守承諾,把英子還給我。你他媽的說什麼屁話,你以爲我在自編自演,故意生事?”

張角目光留戀的在指環上停了片刻,眉頭漸漸的聳了起來,他沉思片刻,搖了搖頭:“這麼說,我們都上當了。”

www ▪тTk дn ▪c ○

“上什麼當?”劉修也覺得有些不對,張角的神情似乎不像在討價還價,英子如果真在他的手裡,他現在只會和他談條件,讓他交出使用指環的方法,而不是說這些。

“我以太平道大賢良師的身份發誓,聖姑的事,我真的不清楚,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證,這不是我太平道中人做的。”張角舉起手放在心口,很鄭重的說道:“我承認我欺騙了你,我想在十天之內找到聖姑,用她來和你交換這件神物,但天意如此,我發動了附近的所有道衆,也沒有打聽到聖姑的下落。”

劉修很吃驚,英子不是太平道的人擄走的?那她去了哪兒?

“我覺得,我們可能都被人利用了。”張角見劉修如此,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應該是有人劫走了聖姑,嫁禍於我太平道,誘你與我火併,他們好從中漁利。”

劉修的腦海裡一下子冒出了袁家的影子:“袁家?”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的嫌疑最大。”張角站起身來,走到廊下,揹着手,看着遠處湛藍的天空。“你平了我的靖廬,又讓天子懷疑我的忠誠。逼得我不得不提前攻擊袁家以平息天子的疑心。可惜,事出倉促。我準備不足,功敗垂成。汝南大亂,前面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袁家捲土重來。天子要向汝潁人交待,誰來承擔這個後果?當然是我張角。”

張角長嘆了一聲,“只可惜,三年的籌劃,毀於一旦。”

劉修在考慮着英子的下落。如果張角說的是真的,那他的確可能是中了袁家的計了,袁家劫走了英子,栽贓太平道,逼得他和張角火併。他們從中漁利。袁家人脈廣,門客中的奇人異士也不少,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如果真是他們乾的。那以太平道的實力找不到英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這他媽的也太衰了吧,被人當槍使了?劉修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現在就回去找袁隗要人,可是轉念一想。手裡一點證據也沒有,袁家能認嗎?

衝動是魔鬼。已經誤判了一次,不能再重蹈舊轍。劉修深深的吸了兩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對張角的自我標榜,他沒什麼興趣,就算沒有英子這件事,他也不會支持張角。他在天子面前說張角有養寇自重的嫌疑,雖說有給張角上眼藥的意思,但也不完全是誣衊。

“你現在去哪裡?”

“我要去洛陽。”張角轉過身,平靜的看着劉修:“我會面見天子,向他請罪,汝南的事是我做的,我自然要承擔後果。”

劉修眉頭微鎖。

“德然,我想和你說幾句話。”張角忽然緩和了口氣,看了一眼旁邊的人。劉修略微考慮了一下,示意王稚和許禇退下。張角的武技雖然很精湛,道術據說也已經到了獅子吼的境界,但要想在他有戒備的情況下傷他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劉修伸手示意:“大賢良師請說。”

張角回到案前,與劉修面對面的坐下,伸手給自己倒了杯水,端起來慢慢的飲了一口。“我是你引薦進入朝中爲官的,按照規矩,我雖不是你的門生故吏,卻於我有知遇之恩。”

“我現在有些後悔了。”劉修撇了撇嘴,不屑一顧。他可不敢指望張角把他當故君。

“我知道你爲什麼後悔,因爲你覺得我太沖動。”張角從容的笑了,目不轉睛的看着劉修:“可是我要說的是,你在幷州的新政是施行不下去的,到頭來,你和我一樣,都會慘敗而歸,甚至會比我更慘。”

劉修沉默不語。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用工商之利來換取世家豪強手中的土地,用土地來安撫百姓,用工商之利來滿足世家豪強的貪婪。”張角不緊不慢的說道:“可是你忘了一點,人的貪慾是沒有止境的,這些人會吃下你給的工商之利,可是他們卻未必肯捨棄手中的土地。民以食爲天,糧食是最根本的保障,如今大漢天災頻頻,非旱即澇,欠收是常有的事,糧價一天一個樣,這個時候,誰會放棄土地?”

張角冷笑一聲,用譏諷的眼神看着劉修:“大漢最肥沃的土地都在山東,涼州、幷州,不及山東一郡,你在幷州能行得通,但到了山東,你會輸得一乾二淨。幷州是條小魚,你還能用誘餌,可是遇到山東的大魚,你不僅釣不到魚,還會連餌都丟了。”

劉修眯起了眼睛,沉思不語。

“最後你會發現,你只能採取和我一樣的辦法,那就是殺。可是,你同樣會發現,你已經把魚養得太大了,他們已經成了猛獸,會連你一起吞噬掉。”張角嘴角歪了歪,用手指點了點劉修,一字一句的說:“到了那時候,你就會知道,你現在做的這一切,都是在養虎爲患。”

“對付這些貪婪的人,除了殺,沒有第二條路。”張角長身而起,微微的彎着腰,俯視着劉修:“殺光這些吸血的蠹蟲,天下自然太平。”說完,哈哈一笑,揚長而去。

劉修一動不動的坐着,看着張角從他的眼前消失。張角失敗了嗎?他不這麼覺得。張角做錯了嗎?似乎也不能這麼說。至少他覺得張角的話不完全是空話,指望當權者的道德,不如指望妓女潔身自好。既得利益者從來不會自願的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大都以失敗告終,連王安石、張居正那樣的奇才都身敗名裂,他又怎麼敢保證自己就能成功?

不錯。他是得到了天子的信任,可是王安石、張居正又何嘗沒有得到天子的信任。他們最後不還是失敗了嗎?何況論執政能力,論官場上的權謀,他和王安石、張居正那樣的人比簡直不值一提。

那他有什麼資格說能改革成功,把大漢引向富強?

劉修第一次感到有些迷茫。難道我錯了。這世道本來就像張角說的那樣,只有殺,殺光那些貪婪的蠹蟲,天下才能太平?

“將軍?”荀攸走了進來,見劉修坐在那兒發呆。輕聲叫了一聲。

“啊?”劉修一驚,掩飾的問道:“什麼事?”

“將軍,張角已經走了,我們是不是也該起程了?”

“我們?我們要去哪裡?”

“當然是黎陽。”荀攸輕聲笑道:“當今之計,要先控制住袁紹。不能讓他輕舉妄動。黎陽營如果有任何舉動,都有可能引起一場禍事。”

“哦。”劉修一拍腦門,連連點頭。起身就要走。荀攸搖了搖頭:“將軍何必親自去。將軍應該坐鎮旋門,派一個人去就可以了。”

劉修有些慚愧的笑了笑,他被張角的話擾得有些心神不寧,亂了方寸。聽了荀攸的話。他才冷靜下來,略作沉思:“那誰去比較好?”

“就讓我阿叔去吧。”荀攸笑道:“袁紹身邊的何顒、郭圖都與我阿叔親近。讓他走一趟是最合適不過的。”

劉修猶豫了一下,生怕袁紹瘋了,把荀彧給扣下了,或者乾脆殺了,那他可就虧大了,到目前爲止,荀彧可是第一個主動認可他的豪強子弟。不過荀攸說得也有道理,荀家是潁川豪強,就算袁家要反,也不至於敢把荀彧怎麼樣。

“那就有勞文若了。”

……

荀彧穿着一身素色絲袍,騎着一匹白馬,身後跟着李逸風和周鳴,施施然的來到了袁紹面前。袁紹穿着整齊的戰甲,頭上沒有戴冠,只有一頂幅巾,面如冠玉,雍容大度。身後站着顏良、高覽,二人一個手裡捧着一頂青銅胄,一個手裡捧着前將軍的印綬,按劍而立,威風凜凜,虎視眈眈。郭圖、何顒、審配、逢紀等人兩邊坐定,表情嚴肅,沉默不語。

荀彧大大方方的上了堂,行了禮,然後微微一笑:“將軍這是要去練兵,還是要去攻城?”

袁紹有些語塞,攻城?那豈不是說自己要反?可是如果要說是去練兵,那他擺這麼大的陣勢豈不白費?

“文若,你真是慧眼識英才啊,幾個月不見,居然做了衛將軍的長史?”郭圖語帶譏諷的說道:“怪不得上次請你來,你不肯屈就,原來是攀上了衛將軍。這也難怪,衛將軍當然要比前將軍高貴一些。”

“公則兄,高貴不高貴,又豈能以官職高低而論?”荀彧不緊不慢的說道:“如果這麼說,潁川四長又將置於何處?”

“原來文若也知道啊。”郭圖撇了撇嘴,暗自笑了一聲,心道荀彧這可是踏進了他的圈套了。既然高貴與否不能以官職論高低,那劉修這個衛將軍就沒什麼值得誇耀的了,荀彧這個衛將軍長史也不比他們威風。

“既然是將軍,當然要以征戰爲先。前將軍曾經在衛將軍麾下征戰,想必對衛將軍的用兵才能也是清楚的。”荀彧溫和的笑着,“我想,前將軍大概不會覺得衛將軍徒有虛名吧。”

袁紹的臉騰的紅了,郭圖等人也啞口無言。要論用兵能力,袁紹的確是出類拔萃的,但是在劉修的面前,他卻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資本。

何顒咳嗽了一聲,打破了堂上的尷尬。“文若,你什麼時候也成了好戰的武夫?人品高下,豈能以能不能殺人爲準?”

“伯求先生說得對。”荀彧躬身施了一禮。何顒是前輩,又提攜過他,他不能不表示尊敬。“真正的士人,當文武兼修,正如李校尉一般,出可靖邊,入可安民。”

何顒點頭表示贊同,李膺李元禮的確是士人中的驕傲,文武全能。德才兼備。

荀彧轉頭看着袁紹,面帶微笑:“那敢問前將軍。你現在是準備去汝南安民,還是準備……”

袁紹頓時僵住了。到汝南安民,那就代表他承認汝南那些趕走張角的人是亂民,不到汝南安民。難道去靖邊?這也扯得太遠了吧。可是他也不能說,我現在是準備攻打旋門關,清君側?既然荀彧到了這裡,那劉修肯定已經到了旋門關,一想到要和劉修對陣。袁紹心裡不免有些惴惴,說實在的,他從心底裡對劉修有些畏懼。

堂上的人全都閉上了嘴巴,誰也不敢亂說話,荀彧的話把他們都堵死了。讓他們怎麼說都是錯。更重要的是,他們和袁紹想的一樣,既然劉修到了旋門關。就憑袁紹手裡的黎陽營。恐怕是搞不過劉修的,起兵只能授人口實,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用。

而他們這些人也沒有人願意跟着袁紹擔這個造反的罪名,擺出這個陣勢。不過是想給荀彧一個下馬威而已。可惜,荀彧不吃這一套。反把他們逼到絕路上去了。

荀彧見火候差不多了,不再追究這個話題,向袁紹拱了拱手:“陛下聞說張角在汝南生事,已經下詔張角詣洛陽,不出意外的話,張角將自詣廷尉。三公九卿皆在洛陽議政,諸將軍列席。衛將軍已經下令八關都尉嚴守關門,確保京畿安全。皇甫嵩在雍營,可保關中安定,衛將軍希望黎明營能保得東線無恙。”

袁紹雖然鬱悶,卻無可奈何,只得點頭答應。“此乃紹職內之事,請文若回報衛將軍,紹可保冀州無憂。”

“如此甚好。內有司徒,外有將軍,袁家這次可是爲陛下分憂了。”荀彧拱手告別,向諸人施了一禮,揚長而去。袁紹心裡一陣陣的抽搐,荀彧那句話說得他心驚肉跳,不錯,袁家除了他之外,洛陽有包括他的生父袁逢在內的幾十口袁家人,他要是輕舉妄動,那些人可就沒生路了。而現在袁家在朝堂上掌握了絕對的優勢,擊敗張角已經勢在必得,沒有必要再冒險。

既然如此,那還是好好呆着吧。袁紹雖然有些鬱悶,卻還是下令黎明營閉營自守,不得隨意外出,更不準一兵一卒離開駐地,以免引起誤會。

荀彧返回旋門關,向劉修彙報了面見袁紹的經過,不過他隱去了袁紹向他示威的事,只是說袁紹接受了他的命令,目前安心的駐守黎明,不會有任何舉動。劉修鬆了一口氣,隨即把消息傳回洛陽。天子得到袁紹很安份的消息之後,鬆了一口氣。朝堂之上,因爲劉虞引咎辭職,張角承擔了所有的責任,自己到廷尉府住進了詔獄,世家的憤怒得到了釋放,他們也退了一步,沒有再追究下去。

天子下詔赦免汝南生事的百姓,宗正劉焉爲豫州刺史,荀爽爲汝南太守,即刻乘傳車赴任,平定汝南的事件。由潁川人出任汝南太守,表示着天子已經向汝潁人低了頭,承認了自己的失策。汝潁人自然是歡喜不禁,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聽着這聖明的呼聲,天子卻一點兒喜慶的意思也沒有,相反,他覺得非常沮喪。張角的施政方針本來是最符合他的思路的,可是現在卻一敗塗地,袁家不僅沒有受到損傷,反而更強大了。如何才能扭轉這個局面?天子又想起了劉修在幷州的新政,既然張角的辦法行不通,那劉修的能不能行?至少到目前爲止,幷州的形勢還算是穩定,沒有鬧出豫州這麼大的動靜來。

天子寫好了手詔,卻遲遲沒有發出,他總覺得有些不甘心。真的要像劉修說的那樣,花上二三十年的時候才能扭轉局面嗎?

“張讓,張角該死嗎?”天子問張讓。

張讓遲疑了一下:“張角罪該萬死,可是張角……不能死。”

第508章 見微知着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256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227章 豪門與寒門第476章 錦帆賊甘寧(中)第391章 機會第560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中)第157章 梁祝第472章 寶劍新硎第75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6章 共逐鹿第496章 人才難得第569章 打虎記(七)第710章 英雄有淚第714章 借雞生蛋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219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600章 人小鬼大第174章 袁家來襲第430章 劉修的身世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266章 論衡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3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5章 生意第331章 暫時的盟友第591章 下馬威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520章 枕中書第200章 疑案第655章 失落第390章 及時雨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534章 一決勝負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34章 以牙還牙第667章 喪家之犬第377章 搶人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57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67章 喪家之犬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758章 侵掠如蠶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207章 牢獄之災第66章 太史公書第54章 學問如飲茶第263章 翻盤第315章 最後一擊第619章 老鄉見老鄉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648章 巨盾的利與弊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25章 殺氣第197章 軍校第692章 人後教妻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486章 郭嘉的養成第361章 袁術的勝利第265章 雙喜臨門第415章 逃之夭夭第75章 常山趙第291章 六月債,還得快第233章 小題大作第178章 無欲則剛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622章 初戰第512章 盧慎之死第630章 意外第726章 曹操的態度第16章 戲水美人第350章 亦友亦敵第343章 麴義第67章 太平道第316章 試探第243章 喜相逢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9章 硬功第220章 人質第762章 打草驚蛇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658章 爭渡第193章 用其所長第210章 有罪與無罪第606章 真相(上)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31章 失之毫釐第78章 來者不善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623章 虞翻第78章 來者不善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
第508章 見微知着第590章 用人不疑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256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227章 豪門與寒門第476章 錦帆賊甘寧(中)第391章 機會第560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中)第157章 梁祝第472章 寶劍新硎第75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6章 共逐鹿第496章 人才難得第569章 打虎記(七)第710章 英雄有淚第714章 借雞生蛋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452章 幷州問政(中)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219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600章 人小鬼大第174章 袁家來襲第430章 劉修的身世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266章 論衡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43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5章 生意第331章 暫時的盟友第591章 下馬威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520章 枕中書第200章 疑案第655章 失落第390章 及時雨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534章 一決勝負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34章 以牙還牙第667章 喪家之犬第377章 搶人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57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67章 喪家之犬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758章 侵掠如蠶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207章 牢獄之災第66章 太史公書第54章 學問如飲茶第263章 翻盤第315章 最後一擊第619章 老鄉見老鄉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648章 巨盾的利與弊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25章 殺氣第197章 軍校第692章 人後教妻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486章 郭嘉的養成第361章 袁術的勝利第265章 雙喜臨門第415章 逃之夭夭第75章 常山趙第291章 六月債,還得快第233章 小題大作第178章 無欲則剛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622章 初戰第512章 盧慎之死第630章 意外第726章 曹操的態度第16章 戲水美人第350章 亦友亦敵第343章 麴義第67章 太平道第316章 試探第243章 喜相逢第668章 指桑罵槐第9章 硬功第220章 人質第762章 打草驚蛇第183章 投其所好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658章 爭渡第193章 用其所長第210章 有罪與無罪第606章 真相(上)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31章 失之毫釐第78章 來者不善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623章 虞翻第78章 來者不善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