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

袁紹站在指揮車上,聽着遠處越來越近的馬蹄轟鳴,眼皮不由自主的一陣陣跳動。

萬馬奔騰,居然有這樣的威勢?白馬長史,果然名不虛傳。我能擊敗他嗎?

袁紹沒有和他的親衛騎站在一起,親衛騎已經集結完畢,蓄勢待發,但是擋在最前面的卻是顏良、何顒等人率領的步卒。因爲兩側獨特的地形,通常安排在側翼的騎兵被袁紹放在了後陣,兩萬步卒組成的四個方陣擋在了最前面。

臨時變計,是田豐的堅持。田豐對袁紹要率親衛騎與公孫瓚對攻的戰法竭力反對,甚至爲此撕破了袁紹的袖子。他不僅動作激烈,話說得也特別難聽。

公孫瓚用騎多年,他一直以騎兵爲主力,不論是烏桓人還是鮮卑人,與他正面對陣的全都一敗塗地。到目前爲止,公孫瓚用騎只敗在一個人的手下,那就是曾經的鮮卑大王檀石槐。你覺得你用騎的能力能和檀石槐比?別忘了,劉修爲了殺死檀石槐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連他本人都險些死在檀石槐手上。

用騎,你肯定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公孫瓚之所以一直沒能擊敗你,是因爲騎兵不擅攻城,而不是他的騎戰水平不高。如果你要與他在騎戰上對攻,那只有死路一條。

要想打敗公孫瓚,只有一個辦法,先用步卒大陣消耗他的銳氣。打仗靠的是士氣,士氣講究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用密集防守的步卒方陣消耗他的銳氣,等他士氣低落的時候,將軍再以逸待勞,一戰而定。

今天哪怕把這兩萬步卒打光,只要擒殺公孫瓚。將軍就贏了。可是如果將軍死了,我們就算是全殲公孫瓚這兩萬大軍,我們也輸了,整個冀州都輸了。袁家還能不能問鼎天下。就要看袁術的了。

最後一句話讓瀕於暴走邊緣的袁紹冷靜了下來,他接受了田豐的建議,雖然心裡恨不得把田豐一腳踢進西澤。

然而現在,他有些感激田豐了。與公孫瓚對攻,看起來是比較熱血,很能鼓舞士氣,可是用他這五六千親衛騎和公孫瓚的一萬五千精騎較量。等於找死。

袁紹慶幸之餘,心又提了起來。騎兵對步卒,小陣一對三,大陣一對五,公孫瓚有一萬五千騎,就算是一對三,也相當於四萬多人,我只有兩萬步卒。五千多騎卒,能擋得住嗎?就算公孫瓚要留下一部分人防備沮授,這兵力還是他佔優啊。

袁紹睜大了眼睛。運足了目力,緊張的注視着前面。

地形特別,四個步卒方陣依次排開,顏良的方陣在最前面。看着遠處狂奔而來的騎卒,不僅那些士卒一個個面無人色,就連顏良也感到一陣陣心驚肉跳。他看了看身邊這些熟悉的臉,不知道這一戰之後,還能看到幾個。不過,他還是強按着心中的懼意,拔刀出鞘。站在兩個弓箭手方陣的中間,厲聲大喝:

“弓弩手,準備——”

“嘩啦”一陣響,雖然有些緊張,但是弓弩手們還是迅速的進入戰鬥位置。弩手搶到了最前面,蹶張弩手們坐在地上。雙腿用力蹬開了弓弦,上箭。擘張弩緊隨其後,拉上弦,上箭,斜指前方,弓手在最後,他們左手握弓,右手勾弦,羽箭斜指面前的地步,等待着發射的命令。

顏良眯起了眼睛,死死的盯着越來越近的騎兵。

三百步,兩百五十步,兩百二十步,兩百步,進入弩的射程。

顏良長刀用力一揮:“射擊!”

傳令兵揮動彩旗,發出命令。

強弩都尉厲聲大吼:“弩手三連射!弓手準備——”

弩手們應聲扣動了弩機,一千多隻弩箭整齊的發出“嗡”的振絃聲,離弦而去,化作一羣不祥的烏鴉,衝出了戰陣,在高空劃出一道致命的弧線,隨即調頭向下。

“舉盾——”公孫瓚人馬合一,左手舉起臂盾擋在頭頂。急速衝鋒中,人的身體會向前傾,最要緊的就是護住頭部,護住了頭,也就是護住了大部分的身體,非要害部位中上一兩箭,不會影響戰鬥力,而戰馬只要不被射中要害,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讓公孫瓚擔心的只是袁軍的弓弩顯然要比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射程遠。騎兵的弓射程不過百步,百步對於急速衝鋒的騎兵來說,只是幾息的時間,即使是最好的射手,也不過能射五六箭,對於普通的弓手來說,也就是三發。

可是袁軍的弓弩射程在兩百步,無形中就增加了一部的時間,他們可以射出更多的箭,給他的騎兵造成更大的傷害。騎兵中箭落馬,戰馬中箭摔倒,都會造成衝鋒陣形的混亂,人數如果很少,後面的人還來得及調整,可是如果太多,達到了一個極限,衝鋒陣形就會崩潰。

更讓他擔心的是,這裡的地形並不適合騎兵鋒,太狹窄,而且不夠平整,就算沒有敵人的弓箭干擾,他們也無法像平時一樣全速奔跑,這樣同樣會帶來不利。

公孫瓚爲了彌補這個缺陷,親自率領白馬義從衝在最前面,就是希望利用白馬義從的精湛騎術來加快衝鋒速度,儘快的殺到袁軍陣前,撕破他們的大陣,只要衝過了箭陣,接下來就是屠殺。

公孫瓚雙腳踩在馬鐙上,屁股離開了馬鞍,小腹卻緊緊的靠在鞍橋上,他聽着盾牌上“咚咚”的響聲,如鷹的眼神卻從縫隙裡看向了越來越近的袁軍。

袁紹在遠處,在最後面。這個懦夫!公孫瓚冷笑一聲,突然長身而起,擡手射出一箭。

長箭呼嘯而去,正中百步外一個長矛手。長矛手應聲而倒。

與此同時,公孫瓚身邊的十幾個白馬義從也射出了箭。他們都是跟隨公孫瓚征戰多年的精銳,不管是騎術、矛術還是箭術都是一等一的,互相之間的默契也是經過多次血戰養成的。公孫瓚的箭一射出,他們的箭緊跟着也射了出去,方向非常一致,精準度也讓人瞠目結舌。

長矛手一下子倒下去七八個,原本嚴整的長矛盾突然出現了一個缺口。負責長矛陣的袁軍軍官大吃一驚,還沒來得及反應。公孫瓚和他的白馬義從就像一枝利箭射到,直奔那個缺口。

後面的長矛手飛奔過來,想要在公孫瓚到達之前堵上這個缺口。公孫瓚顯然不能讓他們這麼如願,他直立在急馳的戰馬上。無視如雨的羽箭射得他的亮銀甲丁當作響,一口氣連射三箭。

三個意圖補位的長矛手先後倒地,當場斃命。

長矛手們被公孫瓚等人精妙的箭法射得大亂,地上越來越多的屍體也干擾了他們的步伐,缺口不僅沒有及時被上,反而迅速在擴大。在他們急得睜得大大的眼睛中,一羣白色的身影迅速放大。他們絕望的舉起了手中的長矛。做最後的努力。

公孫瓚無聲的撇了撇嘴,收起弓,單手握矛,矛頭輕輕顫動,挑開一枝長矛,鋒利的矛尖像戳紙一般刺開了那個長矛手的胸膛,勢如破竹的殺進了步卒大陣。白馬輕輕一躍,公孫瓚的長矛就指向了驚慌失措的強弩都尉。

血光迸現。強弩校尉慘叫一聲,被公孫瓚一矛刺穿,他雙手握緊公孫瓚的矛柄。口中噴出鮮血,絕望的大叫着,被公孫瓚振臂甩了出去。

白馬義從涌進了缺口,他們憑藉着戰馬的衝擊力,迅速擴大優勢,外圍的用矛刺,內層的用弓射,勢如破竹的擊破了長矛陣,緊接着殺向弓弩手。

弓弩手雖然也帶刀,可是面對這些精銳騎士和高大強壯的戰馬。他們沒有還手之力,一下子被殺得落花流水。越來越多的騎士涌入大戰,弓弩手很快被屠殺一盡,騎士們更不停步,一鼓作氣的殺向顏良的中軍。

公孫瓚一馬當先,手中的鐵矛飛舞。擦得雪亮的矛頭頃刻間奪去了十幾人的性命,身後的十幾個精銳騎士緊緊相隨,牢牢的護衛着他的兩翼,他們和公孫瓚一起,組成了最鋒利的矛尖,揮酒自如的撕開了袁軍的防線,迅速的向深處楔入。

只是一眨眼的時間,最前面的長矛手和弓弩手就被屠殺一盡,公孫瓚躍馬舞矛,直奔中軍的顏良。

顏良被公孫瓚和白馬義從的衝擊力震驚了,可是他還沒有忘了自己的職責,面對搖搖欲墜的戰陣,他左劈右砍,接連斬殺三名退後的士卒,這才大吼一聲:“退後者,斬!”

那些被公孫瓚殺得心驚膽戰的士卒被顏良的凶神惡煞嚇住了,止住了後退的腳步,鼓起餘勇,再次向前。顏良看了一眼越來越近的公孫瓚,手一伸:“弓來!”

親衛遞過一張三石強弓,顏良接弓在手,開弓如滿月,懷抱似嬰兒,稍一瞄準,撒手鬆弦,長箭剛剛離弦,他迅速又扣上了一枝羽箭,再次拉弓射箭。

長箭幾乎貼着前面士卒的頭頂飛過,“撲”的一聲,正中公孫瓚身前的一個義從,長箭輕鬆的穿透了他的戰甲,穿透了他的身體,帶血的箭矢從後背刺出,“啪”的一聲,戰甲裂開一個大口子,鮮血濺出。長箭餘勢未衰,帶得這個義從向後飛起,他的腳套在馬鐙裡,沒能掉下馬背,卻再也無法重新坐起。

公孫瓚一驚,擡頭看去,一眼看到剛剛射出第二箭的顏良和正衝着他飛來的羽箭,他圓睜雙目,不避不讓,單手握矛,用力一揮。

矛頭有如神助,正中羽箭箭矢,“叮”的一聲脆響,羽箭被擊飛。

顏良不爲所動,第三次拉開了強弓,搭上了羽箭。

“豎子敢爾!”公孫瓚大吼一聲,提繮縱馬,直撲顏良。

————

第173章 逼你上船第309章 雞肋大法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139章 炮灰?第54章 學問如飲茶第557章 西陵之戰(四)第473章 錦雉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658章 爭渡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40章 飛將軍第6章 共逐鹿第496章 人才難得第356章 一曲吹散十萬軍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447章 後繼有人第458章 老當益壯第606章 真相(上)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05章 擒賊先擒王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222章 打黑第295章 芻狗第360章 天子要西巡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711章 風險與機遇共存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13章 鮮卑檀石槐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232章 養虎成患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09章 步騎合擊第620章 多謀寡斷第741章 東海麋竺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756章 中計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483章 神棍左慈第585章 人心所向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737章 生死之戰(下)第62章 直道而行第520章 枕中書第93章 又見故人第393章 又見聖姑第716章 殺機第607章 真相(下)第548章 風起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251章 豪賭第41章 歷史在改變第637章 攻城與攻心第81章 護烏桓校尉第174章 袁家來襲第159章 狂童與傻且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669章 疲軍第447章 後繼有人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622章 初戰第446章 抉擇第173章 逼你上船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182章 道可道,誰知道?第192章 失控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508章 見微知着第114章 襄邑錦第541章 人心紛散第683章 我不做霍光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154章 黃雀在後第500章 何去何從第320章 投鼠忌器第344章 分兵第63章 奇貨可居矣第337章 龐德第619章 老鄉見老鄉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585章 人心所向第508章 見微知着第94章 弄巧成拙第723章 推波助瀾第673章 帝王術第46章 初進言第536章 逆轉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123章 丘力居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86章 你是我的人質第453章 幷州問政(下)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119章 難樓第158章 太學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298章 斬將奪旗第75章 常山趙第678章 以身說法
第173章 逼你上船第309章 雞肋大法第237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139章 炮灰?第54章 學問如飲茶第557章 西陵之戰(四)第473章 錦雉第384章 蹇碩的奇謀第658章 爭渡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40章 飛將軍第6章 共逐鹿第496章 人才難得第356章 一曲吹散十萬軍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447章 後繼有人第458章 老當益壯第606章 真相(上)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05章 擒賊先擒王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222章 打黑第295章 芻狗第360章 天子要西巡第549章 山雨欲來第711章 風險與機遇共存第185章 袁術的三斧頭第13章 鮮卑檀石槐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232章 養虎成患第61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09章 步騎合擊第620章 多謀寡斷第741章 東海麋竺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756章 中計第768章 前因後果第483章 神棍左慈第585章 人心所向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737章 生死之戰(下)第62章 直道而行第520章 枕中書第93章 又見故人第393章 又見聖姑第716章 殺機第607章 真相(下)第548章 風起第342章 第一神將第251章 豪賭第41章 歷史在改變第637章 攻城與攻心第81章 護烏桓校尉第174章 袁家來襲第159章 狂童與傻且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669章 疲軍第447章 後繼有人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418章 左右爲難第622章 初戰第446章 抉擇第173章 逼你上船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182章 道可道,誰知道?第192章 失控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508章 見微知着第114章 襄邑錦第541章 人心紛散第683章 我不做霍光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154章 黃雀在後第500章 何去何從第320章 投鼠忌器第344章 分兵第63章 奇貨可居矣第337章 龐德第619章 老鄉見老鄉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585章 人心所向第508章 見微知着第94章 弄巧成拙第723章 推波助瀾第673章 帝王術第46章 初進言第536章 逆轉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123章 丘力居第170章 攻心爲上第86章 你是我的人質第453章 幷州問政(下)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119章 難樓第158章 太學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298章 斬將奪旗第75章 常山趙第678章 以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