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決勝千里之外(下)

軍情緊急,太尉段熲親自上陣,他接過兵權之後,立刻重新調整了京畿的防務,任命朱儁爲長史,協同軍務,任命臧旻爲南中郎將,接替皇甫嵩駐守潁川,與袁術對峙。臧旻征戰多年,戰場經驗豐富,不亞於皇甫嵩,而且他在袁術手下打過幾年仗,對袁術及其部下的能力瞭如指掌,由他防守潁川比皇甫嵩更得力。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人拋棄了袁家來向朝廷效忠,非常難得,這個時候如果擔心他們曾經和袁家的關係而不給他們安排好的職位,那天下人都會失望,以後還有誰會投靠朝廷?

段熲也沒讓皇甫嵩閒着,他把皇甫嵩調往東線的河內。皇甫嵩在冀州征戰多時,對冀州的情況比較瞭解,由他與董卓聯手,能給袁紹增加更大的壓力。爲了迫使袁紹主力離開陳留,段熲又下令徵調護烏桓校尉夏育、使匈奴中郎將田晏兩員舊部各帶部曲趕到洛陽,分別任步兵營校尉、越騎營校尉。王匡和淳于瓊跟着袁紹起兵,步兵營和越騎營已經名存實亡,雖然一部分士卒回來了,但是沒有合適的人選充任校尉,這兩個營就談不上什麼戰鬥力,夏育和田晏都是跟隨他征戰多年的悍將,來統領這兩個營再合適不過。

與此同時,段熲任命尹端爲長水營校尉。尹端和董卓一樣,曾經在張奐帳下做過司馬,也是屢立戰功。他比董卓更受張奐喜歡,後來因功授會稽太守,因許昭之亂,他險些被殺,因朱儁給他暗地裡疏通。他才輸左校,後來做了個平民。一直在洛陽閒居。如今段熲把他用起來,也算是給張奐一個面子,有利於整合原屬於張奐的那些出身於邊軍的將士。

如此一來,涼州三明的實力就整合到了一起,雖說兵不多,總共不到萬人,和袁紹相比是杯水車薪,可是涼州人的強大戰鬥力就足以對關東人產生極大的威懾。段熲帶着這支總共兩萬人左右的大軍一出動,袁紹就緊張起來了。

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現在袁紹是切身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意思。在感受到段熲強大氣場的同時。他的後方頻頻告急,先是審配請求他調騎兵去對付烏桓人,後是正在譙沛之間與曹操對陣的沮授求援,說曹操突然兵力大增,現在已經有五萬之衆。僅憑他手裡的三萬人無法應付,請袁紹立刻派人支援。

袁紹有些暈,立即召集衆將議事。田豐分析道,段熲威名顯赫,的確也能征慣戰,所率領的將領也都是久經沙場的悍將,從幷州、幽州和涼州帶來的部曲也的確精銳,但是他們有一個大問題,朝廷沒有賦稅。僅憑京畿的那點糧食,連供應洛陽城都不夠,又哪來的糧食供應他們?所以段熲利於速戰速決,利用他兵精將勇的優勢,一舉擊潰我軍,否則他就會陷入無糧無餉的困境。

而曹操則不同。他原本只剩下不到萬人,怎麼突然有了五萬人?這些多人從哪兒來的,無非是當地的豪強或者黃巾餘逆。曹操名聲不好,前一段時間又大開殺戒,最終逼反了兗州人,徐州人想來也不會支持他,那麼就只剩下黃巾一種可能。

黃巾是烏合之衆,人數雖然衆多,但是戰鬥力不強,他們利於持久,不利於決戰,就像當初張角一樣,如果不是打得太猛,而是等黃巾軍再有半年的成長時間,那結果可能就完全兩樣。曹操的用兵能力不在張角之下,只要給他時間,他就可能把這些黃巾軍整合成一支精銳,到時候就成了真正的心腹大患。

所以,大軍眼下的主要作戰方向應該是東面,而不是西面,西部應該以守代攻,東面應該速戰速決,把曹操滅掉,將關東真正的聯成一體。

至於北面的公孫瓚和張燕,那些人起點騷擾作用還行,只要給審配安排一個擅長將騎的將領去,遏制住烏桓人的優勢,北邊就沒什麼問題了,完全可以等打敗曹操之後再行北上。

袁紹覺得有道理,又徵求許攸和郭圖的意見。給袁紹出主意,說皇嫡子不是先帝血脈,那只是劉修一個陰謀的人就是許攸,這一計給袁紹起兵找到了足夠的藉口。潛入洛陽,救死了袁家近百口人的也是許攸,這一計給袁紹起兵掃清了後顧之憂。因爲這兩件功勞,許攸石門山伏擊劉修失敗的事再也沒有敢提,眼下他是袁紹身邊最得寵的謀臣之一。

許攸支持田豐的建議,他認爲田豐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應該先擊潰曹操,不能讓曹操緩過這口氣。可是郭圖卻反對田豐的建議,他說田豐的分析的確有道理,但是決策卻完全錯誤。段熲是誰?他是劉修的武先生,和盧植一樣,都是劉修能信任的人,現在這兩人一個掌文,一個掌武,明顯就是劉修在朝廷的喉舌,這更能說明劉修有不臣之心。

將軍起兵是幹什麼的?是爲了反對劉修用自己的兒子冒充先帝的兒子,偷樑換柱,篡取了大漢的江山,那麼最要緊的是幹什麼?打敗劉修,把皇位上那個劉修的孽種趕下來。劉修不在,那就打敗他的兩個先生,可比打敗曹操什麼的更有用。攻入洛陽,拿住曹嵩,曹操還敢呲牙嗎?他除了向將軍俯首稱臣之外,還能有什麼出路?

段熲是善於用兵,可是他現在只有兩萬多人,而且這兩萬多人是朝廷能夠拿得出來的最後的兵力。將軍有多少人?我們這裡就有十萬人,如果讓袁術協攻潁川,那我們就有近十五萬的大軍,以十五萬人攻打洛陽總共不到兩萬人的守軍,還能打不下?就算是段熲再能打,我們也有足夠的優勢。

郭圖最後說了一個問題,足以讓袁紹不得不思量再三。郭圖說,你們只知道段熲現在率領的一萬多人是幽並涼的精銳,可是你們忘了,真正的並涼精銳還遠遠沒有動。爲什麼?因爲他們真正聽命的人還在草原,來不及趕回來。等劉修回到洛陽。他能招集的就不是一萬人,而是十萬人,十萬並涼精銳,你們誰能擋得住?不趁着這個時候攻佔洛陽,等劉修回到中原,你們還有機會嗎?你們只知道段熲用兵高明,卻不知道劉修用兵比段熲還要陰險,還要刁鑽。段熲打仗,是有錢就打,沒錢就不打。可是劉修不一樣。他以戰養戰,有錢也打,沒錢也打,沒錢也能打出錢來。幷州如是,涼州如是。你們還想再看第三次嗎?

田豐氣得無語,他反駁說,劉修是能打,可是他的大軍就不要錢糧?十萬大軍,他養得起嗎?他要有這個實力,當初還會把對羌人的戰事拖上兩年之久?到現在爲止,他也沒能徹底解決羌亂,只是派人開羌市,且鎮且撫罷了。就算他回到洛陽。以洛陽朝廷的賦稅情況,他也沒有能力組織十萬大軍開赴關東。幷州也就罷了,涼州到洛陽近兩千裡,那些羌胡兵能這麼遠的趕來征戰,卻不發糧餉?沒有糧,他們就會搶。劉修真要敢把這些涼州羌胡兵帶到洛陽來,保證他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別的不用看,你就看劉修在關中打造的兩道防線,關中防線防的就是羌胡兵,就能知道劉修對涼州羌胡兵的提防了。

雙方各有道理,爭論不下,最後把決定權交到袁紹的手裡。袁紹思索了很久,最後還是採納了郭圖的建議,趁劉修趕回來之前擊敗段熲,殺進京畿。田豐大驚,苦諫再三,幾乎撕破了袁紹的袖子,也沒有讓袁紹改變主意。

袁紹主意拿定,立刻急書袁隗,讓他從長社方向進攻,讓袁術進攻潁川,分散段熲的注意力,自已親自十萬大軍,從酸棗出發,直逼河內,進攻企圖進入冀州的皇甫嵩部,準備擊退皇甫嵩後橫掃河內,直逼洛陽北部,與袁術南北夾擊,會師於洛陽城下。

審配、沮授接到讓他們固守待援的命令,不約而同的表示反對,急書袁紹勸他不要這麼做,袁紹收到了他們的信之後,又有些遲疑起來,這兩個人都是他非常依賴的名士豪強,同時反對他的決定,那這個決定可能真有些問題。關鍵時刻,又是郭圖一句話堅定了他的決心。

郭圖說,這些冀州人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這句話撥動了袁紹心裡的那根刺,他再也不聽田豐的任何進諫,決意進軍與段熲一戰。

九月中,袁紹派何顒、顏良爲先鋒,領兵三萬,渡過延津,殺入河內。皇甫嵩立刻揮師迎戰,雙方在鹿腸山一帶惡戰,皇甫嵩兵力居於劣勢,雖然小勝兩場,但終究還是難以力敵,便退往蕩陰一帶。他這麼一退,把袁紹嚇壞了,因爲袁紹和諸將的家小全在鄴城,蕩陰和鄴城只有兩百里,如果那些人落入皇甫嵩之手,這仗就沒法打了。於是袁紹下令正準備向西攻擊的何顒、顏良轉而掉頭向北追擊,務必不能讓皇甫嵩騰出手來攻擊鄴城。

何顒、顏良去追皇甫嵩,袁紹只能親率大軍直撲滎陽,段熲嚴陣以待,在滎陽與袁紹惡戰一場。這一戰,段熲與大將軍董重坐鎮中軍,令夏育、田晏爲前鋒,董卓、尹端爲兩翼,一萬多邊軍組成的精銳在前,近一萬京畿禁軍在後,號呼直前,迅速撕開了袁紹的陣地。袁紹前軍失利,陣勢大亂,虧得田豐見勢不妙,立刻命令大將文丑率兩萬中軍精銳拼死搏殺,擋住了段熲的攻勢,這才免於一敗塗地。

段熲見好就收,把大軍收縮回滎陽拒守,袁紹雖然再次重整大軍攻城,可是在士氣旺盛的段熲面前,袁紹士氣低落,根本找不到破城的辦法。

雙方在滎陽對峙兩個月,趁着這個機會,曹操和管亥聯手擊敗了沮授,重新把兗州收入囊中,並與段熲形成夾擊之勢。頓兵于堅城之下的袁紹見此情形,只得採納了田豐的建議,放棄兗州,與何顒合兵一處,退回冀州。

經過三個多月的苦戰,朝廷終於救出了曹操,重新形成了東西合縱之勢,把袁家分割成南北兩部分。

第270章 道與術第159章 狂童與傻且第522章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704章 禍不單行第54章 學問如飲茶第354章 以步破騎的麴義第160章 洛陽居,大不易第334章 羌亂第6章 共逐鹿第495章 兵不血刃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522章第737章 生死之戰(下)第219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634章 助勢第507章 楚王府的大生意第407章 不白之冤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205章 你死了,誰知道?第713章 神醫華佗第266章 論衡第15章 新朋友第539章 道心與人性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23章 留香荀彧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415章 逃之夭夭第222章 打黑第146章 玄甲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43章 行氣訣第303章 欲蓋彌彰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293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623章 虞翻第638章 緩兵之計第57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561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下)第701章 上古神兵第482章 進退兩難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62章 洛陽街頭灑水車第123章 丘力居第200章 疑案第511章 書生意氣第598章 戰法之變第748章 恩威並施第539章 道心與人性第253章 聲東擊西第400章 水渾了第568章 打虎記(六)第429章 疾風知勁草第476章 錦帆賊甘寧(中)第63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50章 最後一擊第622章 初戰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35章 名士第243章 喜相逢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701章 上古神兵第390章 及時雨第525章 霸道之上是王道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第761章 太史慈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594章 自亂陣腳第685章 真假難辨第255章 取捨之間第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第624章 晴天霹靂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24章 閻柔第493章 守株待兔第613章 夜語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515章 猛虎初嘯第138章 激將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421章 劉備的選擇第123章 丘力居第209章 問計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422章 慎重第167章 立家規第271章 契約第243章 喜相逢第107章 我不是英雄第689章 風雪歸來第703章 臥牛之地第552章 桓階第719章 真醜第454章 巡邊(上)第166章 反客爲主
第270章 道與術第159章 狂童與傻且第522章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704章 禍不單行第54章 學問如飲茶第354章 以步破騎的麴義第160章 洛陽居,大不易第334章 羌亂第6章 共逐鹿第495章 兵不血刃第191章 以史爲鑑第522章第737章 生死之戰(下)第219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634章 助勢第507章 楚王府的大生意第407章 不白之冤第240章 江河日下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205章 你死了,誰知道?第713章 神醫華佗第266章 論衡第15章 新朋友第539章 道心與人性第595章 抗詔又如何第301章 一身是膽第203章 大賢良師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23章 留香荀彧第49章 動靜不逾禮第415章 逃之夭夭第222章 打黑第146章 玄甲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43章 行氣訣第303章 欲蓋彌彰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293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623章 虞翻第638章 緩兵之計第57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561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下)第701章 上古神兵第482章 進退兩難第111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62章 洛陽街頭灑水車第123章 丘力居第200章 疑案第511章 書生意氣第598章 戰法之變第748章 恩威並施第539章 道心與人性第253章 聲東擊西第400章 水渾了第568章 打虎記(六)第429章 疾風知勁草第476章 錦帆賊甘寧(中)第63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50章 最後一擊第622章 初戰第649章 黃忠與魏延第651章 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35章 名士第243章 喜相逢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701章 上古神兵第390章 及時雨第525章 霸道之上是王道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第761章 太史慈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594章 自亂陣腳第685章 真假難辨第255章 取捨之間第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第624章 晴天霹靂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24章 閻柔第493章 守株待兔第613章 夜語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515章 猛虎初嘯第138章 激將第725章 郭嘉請纓第421章 劉備的選擇第123章 丘力居第209章 問計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531章 白馬義從(上)第422章 慎重第167章 立家規第271章 契約第243章 喜相逢第107章 我不是英雄第689章 風雪歸來第703章 臥牛之地第552章 桓階第719章 真醜第454章 巡邊(上)第166章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