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

混在東漢末sodu

“是他?”張燕勃然大怒,騰的站了起來。

“你坐下!”劉修沒好氣的擺了擺手,張燕不解的看着他,緩緩的鬆開了按在劍柄上的手,慢慢的坐了下來。

“內奸,只是藏在暗處纔可怕,既然你已經知道了,又何必急着除掉他?”劉修不高興的說道,張燕原本是個很有城府的人,怎麼這兩天變得這麼急躁?“孫子十三篇,用間是其一,行軍作戰,哪能沒有間?”

“將軍教訓的是。”張燕真是心悅誠服,劉修只用了兩天時間就發現了這個內奸,手段果然驚人。看樣子,他在鄴城有極爲有效的間諜網,袁紹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前天夜裡能夠脫除,也許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

“我要走了,這一大攤子事,全落在你的肩上,不要輕舉妄動,凡事多想一想。”劉修站起身,撣撣袖子:“我估計袁紹很快就會來了,你小心應付,不要硬拼,實在支撐不住,就按我說的辦法去做,我雖然不在洛陽,但是馬強在洛陽,他自然會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件事處理好。”

“喏。”張燕點頭應是。

劉修又交待了幾句,帶着風雪等人飛身上馬,離開了黑山。他先返回上黨,然後由上黨直奔晉陽。

晉陽,幷州刺史府,趙雲坐在堂上,一手託着腮,看着來回直轉圈的溫恕,含笑不語。自從聽到劉修要來的消息之後,這些幷州豪強們就慌了。而且隨時劉修越來越近,他們也越來越沉不住氣,已經年近四十的溫恕居然學起了拉磨的驢,這和他平時的沉穩可完全不一樣。

賈詡從外面走了進來,一看到溫恕這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溫別駕,你這是怎麼了。真駕上了?”

溫恕一見賈詡,連忙迎了上去,一把拉住賈詡的袖子。陪着笑道:“文和,我真的沒辦法了,無論如何。你得在將軍面前替我說幾句好話,要不然……要不然我溫家這次就的完了。”

“什麼事這麼緊張?”賈詡皮笑肉不知的瞟了他一眼:“將軍又不是老虎,不吃人的。”

“他是不吃人,可是別人吃人啊。”溫恕真的急了,連連拱手,又向趙雲作揖:“趙使君,你也幫我說兩句,你也知道的,我可沒從裡面撈一點好處,那是形勢所逼啊。”

趙雲忍俊不禁。搖頭不語。賈詡卻攔住了溫恕,盯着溫恕的眼睛道:“溫別駕,想聽我一句嗎?”

“當然啊,我今天來,就是向文和你問計的。”

“要是聽我的。你現在回去做兩件事,一,先問問那些人是想做官呢,還是想發財,我明確的對你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你們要想得一樣,必須先放棄一樣。二,把這幾年幷州的所有帳本整理好,將軍肯定會查帳,你們呢,老老實實的,不要在他面前耍鬼,將軍最討厭人糊弄他了。”

“我哪敢啊。”溫恕抹了抹額頭的汗:“這就行了?”

“行了。”賈詡拍拍溫恕的肩膀:“人不可能不犯錯,但犯了錯就要改,如果知錯不改,那就怨不得人了。溫別駕,你說是吧?”

溫恕苦笑一聲,連連點頭,匆匆拱手作別。賈詡看着他的背影,撇了撇嘴:“這些名士,原來不過如此。”

趙雲收起了笑容,慚愧的嘆了一口氣:“將軍把幷州交給我,我卻辜負了他的信任,真是不知道怎麼見他,怎麼向他彙報。”

“如實彙報。”賈詡不假思索的說了四個字。趙雲劍眉一挑,無奈的點了點頭:“也只有如此了。”

“將軍快到城外了。”趙融按着刀,快步走了進來,見賈詡也在堂上,連忙拱手作揖:“長史也來啦。”賈詡向他點頭示意,然後對趙雲說:“走吧,我們去迎接將軍。”

趙雲長身而起,一振雙臂,原本有些愁意似乎也被抖落了,變得精神抖擻,神采奕奕。他和賈詡並肩出了刺史府,親衛們已經準備好了戰馬,他們翻身上馬,向城外馳去。城門口,從事中郎王允帶着一幫掾史,太原太守委進帶着太守府的相關掾史,晉陽令戴黍領着晉陽縣寺的下屬,近百人在城門口等着,一看趙雲和賈詡趕到,紛紛上前招呼。

趙雲很和氣的向他們打招呼,然後一馬當先,走出了城門。大漢官儀有規定,官員出行必須坐車,騎馬就算是失禮,可是幷州山地多,坐車非常不方便,而且自從開了西河和雁門兩個牧苑後,幷州本地的馬價非常低,騎馬成了最方便、成本最低的出行方式,再加上幷州刺史趙雲是個武將,來來去去的一向是騎馬而不坐車,於是不知不覺的,大小官員都騎馬了。刺史就是專管官員的,他自己都騎馬不坐車,還能彈劾誰?所以幷州官員只要不出幷州,一般都不坐車。

而幷州的名士也和中原的名士不一樣,中原的名士講派頭,講悠閒,要的是那種從容,那種風雅,現在連馬車都不怎麼坐,改坐牛車,而幷州的名士則更多一些陽剛氣,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像王允那樣文武雙全,能夠臨陣搏殺,但大多性格偏急,做事講究效率,所以都喜歡騎馬而不肯坐車,至於牛車,除了老人,根本沒有人坐,哪怕是普通的年輕人都想要一匹好馬,騎一匹牝馬出來都不好意思見人。

當劉修看到一大羣穿着官服、騎着戰馬飛奔而來的幷州官吏時,他忍不住笑了。和他第一次來幷州相比,幷州人的精神面貌還是有了很大改變的。

趙雲領着大小官員上前見禮,劉修也不下馬,就在馬上向大家拱手致意,然後一起回到刺史府。這時候,那些小吏就沒機會進正堂了,只能在刺史府候着,整個晉陽縣,只有晉陽令戴黍有資格站在堂下。

戴黍字書平,淮南人,出身很一般,因爲讀書用功,參加了第一年的大考,後來在司徒府做了一段時間的書吏,被宋豐推薦出任,先在朔方做了三年的廣牧長,政績不錯,被朔方太守呂布評爲朔方政績之最,推薦到刺史府,趙雲便委任他做了晉陽令。

晉陽是太原郡的郡治,又是幷州刺史府的所在地,這個晉陽令肯定比普通的令長要強,但是官員也多,管理也複雜。戴黍能力不錯,又有幷州刺史趙雲的支持,這官做得還是可以的,而且縣長的俸祿只有三四百石,令的俸祿卻是千石,翻了一倍有餘,這日子好過多了。只是戴黍家境不好,父母在老家沒了土地,無法生存,他只好把父母妻兒都接過來了,還有一個幼弟,這樣一來,他這千石俸祿就有些捉襟見肘。

所以他今天雖然拿出了最好的衣服,可是屁股後面還是有一個大補丁,補丁是新補上去的,和已經洗得發白的官服一比,特別顯眼,站在那些大部分都是幷州世家、豪強出身的其他縣令、縣長之間,他顯得特別的寒酸。不過也正因爲這寒素,他第一個吸引了劉修的注意。

劉修從堂上站起身,走到廊下,掃視了一下站在院子裡的縣令長們,太原郡十六縣,一個令,十五個長,不到四萬戶,晉陽一縣就居了近三成,戴黍這個晉陽令也就顯得舉足輕重。

劉修招了招手,示意戴黍走近些。戴黍有些意外,沒想到那麼多功曹、主簿之類的大吏站在堂上,劉修卻先招呼他這麼一個小縣令。縣令雖說是國家正式官員,比功曹、主簿之類的身份要高一些,但是功曹這類的大吏都是本地豪強,實際權利可比他這個外來戶縣令要大多了,一般朝廷來了官員,都要先接見他們,然後再輪到縣令、縣長之類的官員。

“你就是那個淮南的戴書平?”劉修笑道:“我聽說最近不少流民遷入上黨,上黨人口增加了不少,可是和晉陽相比還差得不少,你這晉陽令不僅在太原十六縣中首屈一指,就是整個幷州,你也是響噹噹的,怎麼穿得跟叫花子似的,莫非要故意在我的面前表現你的清廉,還是想以實際行動說明縣令長的俸祿太低?”

堂上堂下的衆人聽出了劉修玩笑的意味,都笑了起來,至於是真心的笑還是附和的笑,那就說不清了。

戴黍也不緊張,躬身施禮,從容的說道:“敢教將軍得知,要說俸祿,黍的俸祿的確在幷州近百個縣令長中是最高的,原本不該穿得如此寒酸,不過黍家裡人口衆多,所以手頭便有些緊張,並不能說明縣令長的俸祿太低,雖然……縣令長的俸祿確實不高。”他淡淡的笑了笑,又不卑不亢的說道:“至於清廉,一來黍曾讀聖賢書,爲官清廉是本份,無須在將軍面前表現,二來黍雖然不富裕,但俸祿還勉強夠一家人生活,沒有到不得不貪墨的地步。”

劉修眉毛一挑:“你的意思是說,那些人貪墨,都是不得不如此?”

“將軍,人皆有廉恥之心,能做縣令、縣長的,大多是讀過書的人,如果不是到了那一步,有誰願意自污名聲?”

第335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59章 太原溫恢第11章 盧植第669章 疲軍第270章 道與術第163章 造型第509章 機會第6章 共逐鹿第497章 你還不知羞第345章 趁虛而入第700章 似曾相識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262章 自相殘殺第227章 豪門與寒門第627章 田豐奪權第93章 又見故人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653章 智將與福將第667章 喪家之犬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548章 風起第444章 機會第658章 爭渡第158章 太學第356章 一曲吹散十萬軍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311章 衆妙之門第350章 亦友亦敵第733章 最後的真相(三)第134章 中頭彩第411章 白馬寺論道第478章 殺神第444章 機會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715章 生意第569章 打虎記(七)第176章 陽翟長公主第296章 不謀而合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197章 軍校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317章 爲富且仁第3章 此路是我開第348章 外戚第459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仇人見面第6章 不過如此第553章 未老的黃忠第593章 陛下聖明第425章 晴天霹靂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231章 以德服人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147章 蹋頓的陰謀第539章 道心與人性第579章 下山更比上山難第516章 不諧之音第334章 羌亂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596章 天子求和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46章 初進言第142章 並非真相第39章 悄悄的,他走了第621章 對症下藥第444章 機會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226章 監軍第450章 虎帳夜談兵(下)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195章 大公報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454章 巡邊(上)第189章 洛陽志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209章 問計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628章 痼疾第266章 論衡第302章 天意弄人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53章 勉強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602章 生與死的教育第218章 論道第752章 再戰葛城(下)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493章 守株待兔第477章 錦帆賊甘寧(下)第693章 治道的四個境界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195章 大公報第641章 毫釐之失第449章 虎帳夜談兵(上)第290章 小手段第343章 麴義
第335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59章 太原溫恢第11章 盧植第669章 疲軍第270章 道與術第163章 造型第509章 機會第6章 共逐鹿第497章 你還不知羞第345章 趁虛而入第700章 似曾相識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262章 自相殘殺第227章 豪門與寒門第627章 田豐奪權第93章 又見故人第451章 幷州問政(上)第653章 智將與福將第667章 喪家之犬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548章 風起第444章 機會第658章 爭渡第158章 太學第356章 一曲吹散十萬軍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311章 衆妙之門第350章 亦友亦敵第733章 最後的真相(三)第134章 中頭彩第411章 白馬寺論道第478章 殺神第444章 機會第526章 只願長睡不願醒第715章 生意第569章 打虎記(七)第176章 陽翟長公主第296章 不謀而合第349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197章 軍校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317章 爲富且仁第3章 此路是我開第348章 外戚第459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仇人見面第6章 不過如此第553章 未老的黃忠第593章 陛下聖明第425章 晴天霹靂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231章 以德服人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147章 蹋頓的陰謀第539章 道心與人性第579章 下山更比上山難第516章 不諧之音第334章 羌亂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596章 天子求和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46章 初進言第142章 並非真相第39章 悄悄的,他走了第621章 對症下藥第444章 機會第545章 內外兼修第226章 監軍第450章 虎帳夜談兵(下)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195章 大公報第416章 夜戰文丑第454章 巡邊(上)第189章 洛陽志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209章 問計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625章 蜇伏四百年第628章 痼疾第266章 論衡第302章 天意弄人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53章 勉強第40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602章 生與死的教育第218章 論道第752章 再戰葛城(下)第540章 欲速則不達第493章 守株待兔第477章 錦帆賊甘寧(下)第693章 治道的四個境界第401章 焉支山下第195章 大公報第641章 毫釐之失第449章 虎帳夜談兵(上)第290章 小手段第343章 麴義